1.檢查方法 皮膚檢查主要靠視診,有時需配合觸診才能獲得更加清楚的印象。 視診皮膚時光線要好,最好在自然光或日光燈下進行。 描寫皮膚損害時應注意其解剖部位,體表分佈,皮損排列、類型、顏色及其對稱性。 對稱分佈提示爲全身性或系統性疾病,不對稱分佈則提示爲局部或非系統疾病。 檢查皮膚時不要遺漏粘膜、指甲、毛髮及外生殖器部位。 應重視頦下、頷下、喉頭旁、頸側面、胸骨柄上和鎖骨上窩等處的淋巴結,若出現腫大可能爲惡性淋巴瘤及轉移瘤。
檢查時必須選擇淺表動脈,如橈動脈、顳動脈、股動脈、足背動脈等。 體格檢查 一般都檢查橈動脈,以檢查者的示指、中指和環指的指腹平放在橈動脈近腕處進行觸診,檢查時要注意脈率、節律、緊張度、強弱、大小、脈搏及與呼吸的關係等。 體格檢查是指對人體形態結構和機能發展水平進行檢測和計量。
體格檢查: 下肢
若採用標準測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壓值達到或超過140/90mmHg,或僅舒張壓達到或超過標準,即可認爲高血壓。 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1)某些疾病或性染色體異常對性徵的影響 如腎上腺皮質增生、腫瘤或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導致女性化,肝硬化,腎上腺皮質腫瘤可致男性女性化。 性染色體的數目或結構異常可引起兩性畸形,即外生殖器和其他性徵兼有兩性特徵。 1.檢查方法 一般狀況檢查以視診爲主,當視診不能滿意地達到檢查目的時,應配合使用觸診和嗅診。
以往的研究也證實,內科門診患者的診治中,病史、體檢及輔助檢查對診斷的準確性分別爲76%、12%、11%。 從內科門診的常見就診疾病可以看出,功能性疾病的就診率較高。 體格檢查 診斷的關鍵是要掌握常見疾病的典型症狀及體徵,一旦問診問到了關鍵性的症狀,醫生的診斷也就有了一定的信心。
體格檢查: 病史分析和體檢及輔助檢查對內科疾病診斷的臨牀意義分析
包括性別、年齡、體溫、呼吸、脈搏、血壓、發育、營養、意識狀態、面容表情、體位、姿勢、步態等。 體格檢查2025 同時也要注意病人服飾儀容、個人衛生、呼吸或身體氣味,以及被檢查者精神狀態和對周圍環境中人和物的反應和全身狀況及器官功能的綜合評估。 答:1、臨牀類第一考站:(1)考試內容:病史採集和病例分析。 體格檢查 第二考站:(1)考試內容:體格檢查和基本操作技能。 (2)考試方法:體格檢查採用考生互相操作或考生在被檢查者身體上進行操作;基本操作考試方法採用在醫學教學模擬人或醫用模塊等設備上進行操作,考官在操作後提出相關問題。 第三考站:(1)考試內容:心肺聽診、影像(X線、CT)診斷、心電圖診斷和醫德醫風。
- 再讓其伸直患側下肢,若患肢隨之蹺起而不能伸直平放於牀面,即爲陽性徵。
- 1.2.1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主治醫師接診,詳細詢問病史後做出初步診斷,同時對診斷進行評分。
- 方法:將患者頭轉向患側並略屈曲,檢查者左手掌墊於頭頂,右手輕擊之,出現肢體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時爲陽性。
- 皮膚本身的疾病很多,許多疾病在病程中可伴隨着多種皮膚病變和反應。
- (6)腫瘤的硬度:分爲堅硬、硬、硬韌、軟、囊性及壓縮性等。
- 4)檢查滑車上淋巴結時,以左(右)手扶託被檢查者左(右)前臂,以右(左)手向滑車上由淺及深進行觸摸。
隨着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及醫療設備的不斷創新,醫生最基本的物理診斷手段逐漸被冰冷的儀器設備所取代,重輔助檢查的唯技術論現象的加重使醫患關係日益疏遠。 而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要求醫學回歸人性服務於人文服務,重視原始和基本的病史採集和體格檢查。 對於基層醫院的全科醫生而言,病史和體檢是日常工作中應用最多的診斷工具 [1]。
體格檢查: 體檢診斷學—全身體格檢查實訓 知到智慧樹答案100分免費版
頭顱大小以頭圍表示,測量時以軟尺自眉間繞到顱後,通過枕骨粗隆。 10)皮下結節 較大的皮下結節視診即可發現,對較小的結節則必須觸診方能查及。 體格檢查2025 無論大小結節均應觸診檢查,注意其大小、硬度、部位,活動度,有無壓痛等。
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在臨牀診療中的重要性
有些疾病可使病人採取不同體位,因此體位對某些疾病的診斷有一定意義。 通常以自主體位、被動體位、強迫體位三種描述體位。 7)語言、語調和語態 語言是思維和意識的表達形式,由語言中樞支配,當大腦半球受損(卒中等)可致失語。 語調指語言過程中的語音和聲調,發音器官及其支配的神經病變可引起語調異常。
體格檢查: 臨牀執業醫師備考資料全部免費下載
語態異常是指語言節奏紊亂,表達不暢,快慢不均,見於震顫麻痹、舞蹈病、肝豆狀核變性及口吃等。 構音障礙爲發聲困難、發音不清,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正常,見於肌病、球麻痹、小腦病變、震顫麻痹等。 操作規程:被檢者半小時內禁菸,在安靜環境下休息5~10分鐘,取仰臥或坐位。 體格檢查 通常測右上肢血壓,右上肢裸露伸直並輕度外展,肘部置於心臟同一水平,將氣袖均勻緊貼皮膚纏於上臂,使其下緣在肘窩以上約3cm,氣袖之中央位於肱動脈表面。
體格檢查: 實踐技能體格檢查報告內容
(2)考試方式:多媒體考試,考生在計算機上根據題目要求進行作答。 臨牀執業醫師是醫師資格考試的一種,醫師資格考試性質是行業准入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 醫師資格考試分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兩部分。 體格檢查2025 下面是2021臨牀執業醫師實踐技能體格檢查操作:腹部觸診的手法。
體格檢查: 醫學體格檢查
2.從前面觸診甲狀腺 檢查者立(坐)於被檢者對面,檢查右葉時患者頭略向右傾,檢查者以右手大拇指將甲狀腺推向右側,用左手拇指觸摸甲狀腺右葉,換手檢查左葉。 亦可用單手觸診,檢查右葉時,檢查者以左手拇指置於環狀軟骨下氣管左側,將甲狀腺推向右側,其餘三指觸摸甲狀腺右葉。 當觸及腫塊時,囑被檢者咽口水,若腫塊隨吞嚥上下移動,證實爲甲狀腺腫塊,可藉此與頸前其他腫塊相鑑別。 聽診發現甲狀腺腫大時,應以鍾型聽診器置於甲狀腺上進行聽診。
體格檢查: 診斷學一般體格檢查
4)發育和體型 發育通常以年齡、智力、身高、體重和第二性徵之間關係來判斷。 包括體格發育(身高和體重)、智力發育與性徵發育。 在生長發育期到達某個年齡時,應該有相應的身高、體重、智力和第二性徵。 發育正常的成年人,其胸圍等於身高的一半,兩上肢展開的長度約等於身高,坐高等於下肢長度。 正常成人血壓標準的制定經歷了多次改變,主要根據大規模流行病學資料分析獲得。
體格檢查: 醫師實踐技能
本研究對我院內科門診的患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2.發現淋巴結腫大時,應注意其部位、大小、硬度、壓痛、活動動度、有無粘連,局部皮膚有無紅腫、瘢痕、瘻管等。 對腫大淋巴結大小描述可以用淋巴結經線表示,如1.5cm×3.0cm,亦可用形象化表示,如“蠶豆大小”、“核桃大小”、“雞蛋大小”。 5)皮疹 皮疹多爲全身性疾病的表現之一,是臨牀上診斷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據。 發現皮疹時應仔細觀察和記錄其出現與消失的時間、發展順序、分佈部位、形態大小、顏色,壓之是否褪色,平坦或隆起,有無瘙癢及脫屑等。
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體格檢查簡介
對於診斷不明確的疑難疾病,即便病史和體檢不能直接診斷,但也可以爲下一步輔助檢查指明方向、提供線索,避免不必要的過度檢查。 同時病史採集的過程也是醫患溝通的第一步,醫生仔細聆聽患者的疾苦,耐心與患者進行溝通和情感交流,對於獲取第一手準確的臨牀資料至關重要。 體格檢查 一般檢查是對被檢查者全身健康狀況的概括性觀察,是體格檢查過程中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