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稱,該知情人士指出,美國FDA的回函態度表明其並不能接受“免疫橋接”替代“三期臨牀試驗”的做法,相當於在“打臉”臺灣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的疫苗審查方案。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免疫橋接 去年年終歲末,總統府於國安高層會議後、12月31日新聞稿內,關於第七點的工作要求,明示:「持續穩定整體物價,特別關注日常…
- 高端目前鎖定市場已由原本的臺灣及東南亞,延伸至中南美,已向巴拉圭國家衛生監督局申請新冠疫苗第三期人體臨牀試驗,將採免疫橋接設計,不排除今年內向歐盟申請三期臨牀試驗。
- 1月28日中共間諜氣球無預警出現在美國空域,在長達8日的漂美之旅後,終因行經美國諸多軍事重地,為美國總統拜登下令擊落,但「間諜氣球」…
- 他個人認為,在嚴格遵守各國訂出的EUA科學規範下,能尊重免疫橋接研發新冠疫苗。
- 食藥署今天提出3項國產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標準,其中最重要的是療效評估標準,中和抗體效價不能比AZ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效價還差。
- 並預計於今年第三季完成所有受試者試驗,並於今年第四季取得期中分析數據。
- 在新冠大流行之前,2012年在臺灣成立的「高端疫苗生物製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有關腸病毒及流感疫苗等的研發及生產。
- 該年齡組與18歲及以上健康人羣年齡組的橋接III期臨牀試驗也已經在國內開展,但境外尚未開展該年齡組的臨牀試驗。
臺衛福部長陳時中16日還透露,臺灣第二款自製新冠疫苗「聯亞」,經審查後沒有通過臺灣「緊急使用授權」審查,「聯亞」將重新提交試驗報告,並同步進行第三期臨牀,再繼續申請上市。 今年7月18日,臺灣食藥署長吳秀梅在臺指揮中心(CDC)例行記者會中公佈,經專家審查會議結果通過高端疫苗申請EUA,並準許「專案製造」。 臺大醫院醫師、臺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接受臺廣播節目採訪時說,高端新冠疫苗由美國國衛院提供病毒株,後者給了病毒株後每天都聯絡高端,關心研發進度。 我認為EUA通過的時間已經太晚了,其實是希望今年前半年國產疫苗就上市,我們要領先全世界,因為疫苗對於我們的疫情控制很重要,也牽涉到國際名聲。
免疫橋接: 蔡英文談「免疫橋接」:日本有類似做法
前衛生署副署長、陽明交大公衛所兼任教授張鴻仁表示,隨著越來越多有效的疫苗,加上疫苗涵蓋率快速攀升,執行傳統三期臨牀試驗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免疫橋接勢必成為疫苗的「新三期臨牀試驗」,食藥署採取免疫橋接來評估國產疫苗效果的策略很正確,也有助於國產疫苗進軍海外市場。 臺灣中山醫學大學張文瑋教授解釋,免疫橋接就是使用免疫保護相關性(immunological correlate of protection,ICP)之指標,在尚無最終臨牀有效性數據下,做為新疫苗覈准上市審查的依據。 簡單來說,「免疫橋接」技術是指,在實驗室比較已有疫苗和開發中疫苗的「中和抗體量」,取代三期實驗結果。 直接競爭法既可以基於抗原(或抗原與蛋白質的結合物)的固定,也可以基於抗體的固定。 在基於抗原的固定方式中,遊離的抗原與被固定的抗原競爭結合標記抗體,經過清洗步驟後檢測抗體標記物所引起的響應信號的變化。
該研究發現,莫德納疫苗對抗體水平高的疫苗接種者更有效,這些接種者的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發生率也更低。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臺大醫學院教授李建璋在臺媒《天下雜誌》分析,醫界普遍認為,蛋白質疫苗(譬如高端)能刺激抗體產生,但對細胞免疫刺激效果不佳。 新一代的核酸疫苗,包括AZ和莫德納(Moderna)疫苗,就是針對細胞免疫刺激所設計的疫苗,可刺激很強的細胞免疫。 此外,臺灣食藥署要求,藥商必須於專案覈准製造期間,每月提供安全性監測報告,並於覈准後一年內檢送國內外執行疫苗保護效益報告。 吳秀梅稱,此結果乃是鑒於高端疫苗的「中和抗體數據」已證明不劣於阿斯利康(AstraZeneca,AZ疫苗),且安全性數據顯示無重大安全疑慮。
免疫橋接: 中國邊境解封 臺品保協會:商務及探親居多
理由之一是,過去一般情況都是在疫苗製造商已經進行了三期試驗開發了疫苗,但想針對新的變體或新的人羣對已有疫苗進行修正才使用免疫橋接技術。 這款疫苗採用「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技術,以牛津/阿斯利康疫苗(AstraZeneca 免疫橋接 臺稱AZ)的「中和抗體」做為替代療效指標。 免疫橋接 高端表示,將依歐盟EMA科學諮詢結論建議,儘快向EMA提出COVID-19疫苗第三期臨牀試驗申請。 免疫橋接 至於目前於巴拉圭執行的臨牀試驗,為另一獨立免疫橋椄第三期臨牀試驗,其目的為取得當地臨牀資料以進入中南美洲市場。
新冠肺炎疫苗專家會議召集人鍾飲文則表示,國際上對免疫橋接方式的看法,目前沒有共識,而歐盟和韓國傾向贊同,美國則持反對態度,而國產疫苗究竟何時能開打,衛福部長陳時中說並沒有時刻表。 陽明交大公衛所兼任教授、前衛生署副署長張鴻仁昨天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提出免疫橋接研究(Immuno bridging study)取代傳統三期臨牀試驗的可能,可望成為國產疫苗是否夠通過緊急使用授權的依據。 高端COVID-19疫苗與AZ的PK賽,19日高分取得衛福部緊急使用授權(EUA)後,由於國際藥物法規主管機關聯盟(ICMRA)日前表態接受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也讓高端有機會趕搭順風車,前進國際賽局!
免疫橋接: 生活與休閒
並預計於今年第三季完成所有受試者試驗,並於今年第四季取得期中分析數據。 免疫橋接2025 免疫橋接2025 根據高端公司的新聞稿,高端在今年7月20日取得巴拉圭第三期臨牀實驗的核準,開始進行第三期人體臨牀試驗,人數約1千人。 自本土疫情爆發後,接種何款疫苗再次沿著臺灣不同政治立場,激起激烈辯論及意見分歧。 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羣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的觀點。 我們有國內外調查新聞、生活、遊戲、消費等資訊,希望提供讀者具有深度、廣度、樂趣及生活、時尚品味的原生新聞。
免疫橋接: EUA採「免疫橋接」 美FDA函「科學地位未定」
該方法中一個抗體分子能同時結合多個二抗分子,使信號放大效果大大增強,提高檢測的靈敏度。 當抗原和抗體之間的親和力較強時,形成的抗原抗體結合物的結合牢固,不易解離;反之,結合物較易解離。 雖然抗體和抗原間的免疫反應是可逆的,但是在無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抗原-抗體結合物的自發解離通常非常緩慢,在含有表面活性劑的高濃度無機鹽溶液中可以加速這一解離過程。
免疫橋接: 品日本很流行 臺灣人卻不愛?網:難駕馭
這也是很多國家都是在臨牀試驗還沒結束,甚至二期還沒結束就已經開始下單,原因是越早打疫苗經濟就可以不要封城而越來越好。 高端疫苗 22 日公告,已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正面回應,而董事會決議在歐盟執行高端新冠疫苗第三期試驗,規劃以多國多中心方式,與歐盟已上市的新冠疫苗進行免疫橋接比對試驗,預計收案 4,000 人以下,目標明年第一季完成試驗,盡快取得歐盟認證。 高端新冠肺炎疫苗二期臨牀試驗解盲成功,未來三期試驗將以「免疫橋接」方式進行。 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為「免疫橋接」背書,強調這是WHO最近提出的主張,很多國家也都用「免疫橋接」方式替代第三期。 免疫橋接過去曾用於評估愛滋藥物的療效,用於COVID-19疫苗是新的課題,但其適用性迄今並未定於一尊。
免疫橋接: 臺灣疫情:從「乏人問津」到「稀缺搶手」的「疫苗之亂」
多日謠傳美國眾議院新任議長麥卡錫有意來訪,讓臺灣政論界翻騰多日,各種觀點五花八門,嚴重攪亂社會大眾心情;但是總算在媒體直… 臺灣疫情逐漸趨緩,確診隔離天數也變成5天,20日起室內也開始實施免戴口罩,整體防疫政策進一步鬆綁,民眾生活漸漸恢復到正軌上,… CNBC 2月11日報導,某位雲端運算服務公司高層2月9日在《CNBC科技行政理事會》電話會議上表示,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桃園市勞動局昨(14)日表示,美光約有150名員工優惠離職,目前無資遣員工,勞工若認為權益受損,可提出勞資爭議調解…
免疫橋接: 只看抗體數字、用「免疫橋接」讓高端上市? 醫:大家熟知的很多疫苗都用此方式
曾被粉絲視為「女神」的張景嵐日前上傳一張十指緊扣的照片,並且久違地默認正在熱戀中,但是交往對象成謎。 其實本刊早就掌握張景嵐的新男友,正是陳凱倫的兒子,也就是有「銳寶貝」封號的陳銳! 免疫橋接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從《大學生了沒》節目出道的藝人蘿莉塔(李家佳),年初宣佈與她交往4年的模特兒男友戴偉智向自己求婚,沒想到喜訊才宣佈不到2個月,她昨(14)日晚間開心曬出兩條線的驗孕棒,宣佈升格當媽高喊,「不可能跨過去就有了吧」,讓不少藝人好友留言祝賀。
免疫橋接: ‧ 利特直播提Kakao!東海:小心點 Key無奈嘆「公司最近亂糟糟」
繼先前被偷換概念的「免疫橋接」之後,現在「非劣性試驗」也被偷換概念了。 大家若真的在乎臺灣生技產業的發展,這些有份量、甚至位高權重的人,就不應該如此投機取巧,用專業術語愚弄人民,這樣只會讓世界覺得臺灣生技水準怎如此差而已。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臺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上節目受訪,就外界對高端疫苗的疑慮,一一做出解釋。
免疫橋接: 疫苗之亂源,錯把疫情當商機
(@daiichisankyoJP)日本積極研發國產COVID-19疫苗,其中採mRNA方式的第一三共藥廠表示,本土研發的mRNA疫苗將進入最後的臨牀試驗階段,未來主要當作加強針劑使用,預計明年可提供民眾接種。 國衛院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周彥宏說,國產疫苗因還沒有做第3期臨牀試驗,所以沒有免疫保護力的結果,而免疫橋接的是從第1、2期臨牀試驗受試者血清內分析中和抗體的效價,看效價的高低來呈現免疫保護是否有正相關姓。 陳建仁指出,意思就是很多國家疫苗還沒進入三期實驗時,在二期就看看接種疫苗的人「中和抗體效價」是不是高到有保護作用,全世界十幾家還沒有進入臨牀三期的疫苗,就可以根據這個標準來決定是否適合用在人體身上施打 。
免疫橋接: 中國遊客的「回歸」能否為全球商家帶來新生機?
此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高端疫苗二期臨牀解盲成功後明確表示,臺灣一定要有安全有效的疫苗,一定要用國際標準來審查,替大家把關。 據臺灣中視新聞網6月17日消息,臺灣衛生行政部門副職負責人薛瑞元證實了美國FDA“(對免疫橋接)尚不可能存在官方立場”的回函,但他表示,F此言並不代表“免疫橋接”不可行,而是指此時要提出一個正式的官方立場是不可能的。 具體而言,臺灣衛生行政部門發佈的高端疫苗EUA審查標準顯示,注射過阿斯利康疫苗200位本土居民將作爲實驗的對照組,通過上述方法驗證高端疫苗療效。 如果在不同羣體間疫苗所誘發的抗體反應程度相當,則原本已確立的疫苗保護力,可藉此“橋接”至新使用羣體,“待實驗疫苗”的療效也可以由此得到驗證。 由於疫苗作用的機理相同,因此可以在接種後於同一時間點,採用同一檢驗方法抽血檢驗並比較兩組疫苗在人體誘發的體內抗體的濃度,並以此作爲療效的替代指標。 該知情人士進一步指出,上述回函內容在高端疫苗的專家審議會議也曾被多次引述,但臺灣衛生行政部門卻執意要用“免疫橋接”。
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表示,兩家國產疫苗是否能夠通過緊急使用授權,仍然要召開專家會議審視數據後才能決定,現在什麼數據都還沒出爐,不便說明太多,但可以確定的是,無論WHO是否通過免疫橋接研究可取代傳統第三期,兩家國產疫苗都確定會在海外進行臨牀試驗,到疫情嚴重地區看疫苗實際保護力。 高端表示,由全球主要國家的法規單位組成的「ICMRA國際藥物監管機構聯盟」,在今年6月的會議中,達成以免疫橋接進行臨牀試驗設計的目標共識。 在ICMRA會議後,日本藥政法規單位PMDA已覈准日本第一三共藥廠,以免疫橋接方式執行3期試驗;韓國藥政法規單位MFDS,也在ICMRA會議後,覈准韓國SK藥廠,以3990人規模,與AZ比較進行3期免疫橋接試驗。 高端指出,今年6月由全球主要國家法規單位所組成的「ICMRA國際藥物監管機構聯盟」,已於會議中達成以免疫橋接進行臨牀試驗設計的目標共識。 在ICMRA會議之後,日本藥政法規單位PMDA已覈准日本第一三共藥廠,以免疫橋接方式執行三期試驗;韓國藥政法規單位MFDS,也在ICMRA會議後,覈准韓國SK藥廠,以3990人規模,與AZ比較進行三期免疫橋接試驗。
免疫橋接: 新聞留言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TFDA)訂定的遊戲規則,臺灣將成為全球第一個以免疫橋接(immuno bridging)作為國產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標準的國家。 食藥署通過高端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將於8/23開打,但爭議未平,在野黨仍質疑以「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方式取代第三期實驗上市,與多數國際主流疫苗方式不同。 對此,臺大公衛專家接受節目訪問解釋,橋接的方式在過去就曾使用過,並非新冠肺炎纔有,並舉數據證明,高端保護力比AZ高、「在輝瑞及莫德納下面一點點」。 針對新冠肺炎國產疫苗研發,蔡英文總統接受日本「文藝春秋」月刊專訪表示,臺灣進行的擴大第二期臨牀實驗中,參與人數是一般實驗的倍數,得以採集到更多數據;另也採用活用國外臨牀實驗的「免疫橋接」方式,得以縮短新疫苗得到認證的所需時間,也注意到近來日本也在採取類似的做法。 兩者標準差很多,「非劣性試驗」的統計分析與判定,甚至比原本使用安慰劑組的方式更嚴謹,是一種高標準的作法;反觀「免疫橋接」當作緊急使用授權EUA標準就太低太寬鬆了。 免疫橋接 免疫橋接 張鴻仁和臺灣媒體居然將「非劣性試驗」解讀為「免疫橋接」,這在國際要貽笑大方,國內竟因此興奮地為國產疫苗大內宣了起來。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臺北7日電)免疫橋接可望成COVID-19疫苗的認證趨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天表示,免疫橋接在疫苗界行之有年,近期英國、日本都有計畫採用免疫橋接認證新研發的COVID-19疫苗。 陳時中今天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免疫橋接方式WHO有提出,歐盟和韓國都也表示贊同態度,我國去年訂定EUA時就採用免疫橋接的方式做。 跟最初的階段相比,疫苗的供應已呈現穩定,但為滿足民眾今後的需求,仍將持續盡最大的努力。 結果,臺灣的大型企業臺積電、鴻海,以及慈善團體慈濟基金會等,在官民合作下成功地採購到疫苗。 就是因為它在輝瑞研發階段就去買,當時價格也會比較高,但以色列寧願花多一點錢讓疫苗能研發成功,等它成功後就是第一個可以使用此疫苗的國家。 據報道,知情人士所提供的美國FDA向臺灣醫藥品審查機構“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CDE)的回函中明確表示,美國FDA仍在對“免疫橋接”方法還處於討論階段,對此尚不可能存在“官方立場”(official position)。
高端疫苗於6月10日公佈二期臨牀試驗解盲成功,並表示雖美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暫停簽署緊急授權(EUA),但高端疫苗仍會透過「免疫橋接」方式,進行第三期試驗取得常規藥證,對此有知情人士表示,免疫橋接的想法已被美國FDA拒絕。 採用「非劣性試驗」的原因,是因目前市面上已有覈准的疫苗,若進行安慰劑施打在數萬人身上比較成效,受試者無法得到保護力而可能染疫,如此臨牀實驗有道德疑慮。 於是研發中新疫苗不和安慰劑相比較,而是和已覈准的疫苗相比較,實驗方法仍一樣,但新疫苗的藥效必須至少與對照疫苗相當,不能比較差。
免疫橋接: 國產疫苗EUA為何只和AZ比?臺灣獨步全球的「免疫橋接」標準一次看懂
「免疫橋接」,是指施打疫苗者的血清,能在實驗室測出中和抗體(無需臨牀試驗),且其產生的抗體量與效價,能與已上市疫苗產品相當,就當作有效。 日前食藥署公佈疫苗緊急使用授權的審查標準,其中以「免疫橋接」代替臨牀三期研究,意即疫苗不需要臨牀保護力的證據,就給予授權。 高端、聯亞2家國產疫苗的EUA實質審查在即,國內專家學者對於免疫橋接能否取代傳統第三期人體臨牀試驗,乃至於食藥署用以判定國產疫苗中和抗體效價是否過關的各項標準是否過於寛鬆,至今仍爭論不休。 令人不禁擔心,就算2家國產疫苗最終取得臺灣EUA量產上市,可能還是無法擺脫「爭議疫苗」的陰影,除了爭取國人認同,未來走向國際更是一大挑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臺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天表示,目前全球有200多種COVID-19疫苗正在研發階段,但隨疫情流感化,未來恐怕越來越難有進行三期臨牀試驗的環境,也涉及倫理爭議,免疫橋接勢必成為新的認證管道,英國、日本等國都計畫以免疫橋接認證COVID-19疫苗。
高端公司網頁稱,高端新冠疫苗生產技術,是同美國國衛院簽約,將基因重組S-2P棘蛋白技術移轉到臺灣生產新冠疫苗。 他說,美方對高端疫苗十分重視,「畢竟高端是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科學結果所衍生出來的疫苗。」。 陳秀熙亦不諱言,以免疫橋接取代三期試驗結在臺灣醫療界有不同的聲音,研發生產方(譬如藥商)也有不同看法,一直以來辯論不斷。 莊人祥接任疾管署長後,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發言人職務,轉由羅一鈞擔任。 薛瑞元說,國內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逐漸走到尾聲,指揮中心轉向收尾階段,周志浩、莊人祥雖在衛福部職位有異動,但指揮中心任務不調整。 當樣品中游離抗原的濃度較高時,與固相載體表面固定的抗原結合的抗體就越少,相應地與之結合的標記二抗就越少,標記物產生的響應信號(如電流)就越小,由此建立響應信號與目標抗原濃度之間的關係。
免疫橋接: 臺灣之光
國產疫苗沒有經過第三期臨牀試驗,將在未來開放施打,引發正反兩派意見戰翻。 對此毒理學教授招名威在臉書發文指出,WHO近期正在討論「免三期的替代方案」,也就是能夠快速判斷疫苗是否有效的「免疫橋接」。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傳染病專家古德曼(Jesse Goodman)指出,以抗體濃度界定疫苗保護效力的方式能夠加快疫苗評估,包括在新族羣中使用,或是用來對抗不同變種病毒的評估。
根據先前文章可以看到,受惠於臺灣資訊科技產業的高成長力,臺灣股票型基金打敗全球所有股票型基金,一口氣包辦了定期定額十年的排行榜前十名。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荼毘(火葬)後燒出大小不等、難以計數的舍利子,引起各界驚嘆。 佛光山創辦人星雲法師在5日圓寂,享耆壽97歲,佛光山表示,星雲大師荼毘(火化)後燒出數不清的舍利子,多數為法乳般淨白,但也有紅、黃、藍、… 另外,聯亞生技一般認為一個月內有機會跟進高端取得EUA,19日旗下興櫃股聯亞藥在2點半以後股價急拉,最高來到196.5元,短短16分鐘,漲幅高達38%,終場以185元作收,上漲13.66%。 高端已獲政府500萬+500萬劑的開口採購合約,預計8月可小量供應約40萬劑,今年底前供應1,000萬劑,明年有機會放大至1億劑。
高端疫苗今天(22日)公告指出,,經過與歐盟EMA(歐洲藥品管理局)科學諮詢後,已取得EMA回應,準許高端新冠肺炎疫苗在歐盟的第3期臨牀試驗,以多國多中心方式,與歐盟已上市的COVID-19疫苗進行免疫橋接比對試驗,預計目標收4000人以下,明年第1季完成試驗,以盡快取得歐盟藥證。 食藥署長吳秀梅聽聞此消息,直呼「太好了。」她表示,去年臺灣並無COVID-19疫情,故大家發想可用中和抗體效價代表疫苗保護力;而儘管不一定各國都認同,但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ICH)也確實提到免疫橋接的審查方式。 根據公司網站提供的資料,高端二期臨牀試驗約有4千人參加,最高齡受試者達89歲,主要結果包括兩項:一是「安全性與耐受性良好,所有受試者未出現疫苗相關嚴重不良反應」;二是「不分年齡的免疫生成性合乎預期」,數據「解盲」成功,高端因此立即向臺灣政府申請EUA。 臺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在政論節目《新臺灣加油》提到,臺灣的國產疫苗因免疫橋接問題,產生現在的困境,他感到「非常遺憾」,因為橋接過去就曾發生過,並非新冠肺炎纔有的。 免疫橋接2025 他舉例,流感疫苗就是最常用橋接方法來監視,明年要用哪株、什麼樣的病毒變異,抗體中和濃度數字等,都是用這樣的模式去看下一年採購的疫苗種類,「纔不會白打在人民身上」。 高端目前鎖定市場已由原本的臺灣及東南亞,延伸至中南美,已向巴拉圭國家衛生監督局申請新冠疫苗第三期人體臨牀試驗,將採免疫橋接設計,不排除今年內向歐盟申請三期臨牀試驗。
爲了填補這一空白,儘快推進新冠疫苗在境外青少年人羣中的使用,中國生物與阿聯酋衛生和預防部(MOHAP)再次合作,共同開展本項研究。 目前,中國生物新冠疫苗3-17歲年齡組已經在河南完成I/II期臨牀試驗。 3-17歲人羣免後中和抗體陽轉率爲100%,中和抗體GMT和陽轉率與成人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接種後安全性良好,不良反應主要爲發熱和接種部位疼痛,嚴重程度以1級爲主,未見嚴重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隨接種劑次增加而逐漸降低。 第一三共是日本最大製藥商之一,過去以癌症治療用藥聞名,近年來與阿斯特捷利康達成許多受關注的研發協議,並在日本協助生產阿斯特捷利康的COVID-19疫苗。 陳建仁說,在這過程當中需要與國際大廠協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很早就展開洽商,但是碰到彼此都在搶疫苗,全世界都短缺的情況下,要達成很好的合約需要有一段時間。
也就是很多國家疫苗還沒進入三期,但二期的時候就看接種疫苗的人,他的中和抗體效價是不是高到有保護作用,這時候全世界十幾家還沒進入臨牀三期的疫苗就可以決定是否適合在人體上施打。 這個歐盟、韓國是很贊成的,有一家臺灣民間的疫苗廠也有去參加這個會議。 大家都很期盼免疫橋接作法未來可以讓已經完成二期,而且有效、安全的疫苗儘快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