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熱血時報》報導,該批「未來收據」是來自「樊潔玲醫師」,日期分別為9月10到14日及16日,金額由1000元至19800元不等,書寫字跡相仿,經翻查資料後發現,「樊潔玲醫師」與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急診科部門主管同名。 一名中年女子昨日在淘大商場衝突中受傷,被送上救護車離開,其他在場人士從其遺下的手袋中,發現一份保險索賠申請表及六張「樊潔玲醫生」開出的收據,列明病人姓名、所涉治療及收費金額。 【Now新聞臺】週六淘大商場有市民爭執期間,一名女子在現場遺留了醫生收據,日期寫着兩日後即本月16日,港大表示已經對一名有關的港大深圳醫院醫生暫停職務。 「樊潔玲醫生」與港大深圳醫院急診科部門主管同名同姓,而本港註冊醫生中僅有一名「樊潔玲醫生」。
舉例而言,假設發生了一宗嚴重車禍意外,並且有很多人受傷,在車禍附近的普通人不應該被責怪無法緊急救治這些受傷人員,因為他們不懂如何緊急救治。 醫生守則 然而,獲得完整醫學教育的醫生應該能夠正確地診斷與治療這些受傷人員。 假若他們在這種緊急狀況不挽袖救人,通常他們會被視為沒有惻隱之心,缺乏倫理觀念。 未獲得醫學訓練的人士不會被視為缺乏醫學專業倫理,因為假若他們動手救治病患,可能造成更嚴重傷害,甚至使得傷患失去生命,那麼他們反而會被視為違犯過失傷人。 診症日期及發出日期必須在證明書上如實記錄,包括發出追認病假的病假證明書。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明日起擴大新型冠狀病毒測試至私家醫生及私院,以廣收患者樣本,但本報發現最少4名曾診治確診者的私家醫生不診治發燒、咳及流鼻水病人;同時,有私院要求病人14日內無去過爆疫地。
樊潔玲醫生: 香港
九龍灣德福及淘大商場昨日(14日)出現多宗衝突,有一名中年女子受傷送院後,有人在其遺留的手袋中,發現保險索賠申請表及數張由「樊潔玲醫生」簽發的醫生紙,其中一張的發出日期為9月16日(明日),涉事醫生被質疑涉偽造文書,簽發虛假應診證明。 林志釉又稱,如果文件涉及虛假文件,若醫生發出明知內容不真確的文件,或知道文件被用作其他用途,「事件可能會觸犯香港法律,可能會有判監機會」。 任何在香港註冊的醫生若觸犯可被定罪的罪行,涉事醫生將面對醫委會的紀律研訊,如裁定專業失德,輕則發警告信,嚴重則會除牌。 樊潔玲醫生 一個新醫療方法的益處、危險性、責任、及其效果,應與目前已知最佳的預防、診斷 與治療方法對照檢驗。 而對於尚無有效預防、診斷與治療方式之研究,不排除使用安慰劑或不予治療來檢驗其療效。 醫師可以結合醫學研究與醫療照護,但此情況僅止於此研究有潛在的預防、診斷或治 醫生守則 療的價值。
法官周家明認同醫委會的說法,認為守則已平衡了社會利益及醫生的言論自由,由於本案所涉的言論屬商業性質,對醫生的言論自由影響有限,認為在判斷醫生的失德行為上,醫委會應獲較大的的酌情權。 醫生守則 多名醫委會委員對蔡達暉的證供表示懷疑,質疑他為何無瞭解文章內容即刊登,又指他把責任推卸在市場推廣經理身上。 主席麥列菲菲直言:「成幾百萬生意,你有咩證據證明你咩都唔知?」麥列菲菲又指,許智政在○一年才正式執業,在皮膚美容方面經驗尚淺,質疑他想透過文章自我宣傳,許智政否認。 根據 《醫生專業守則》「醫生必須明白在教育公眾時扮演的角色」,但經非專業渠道透露新發現、新技術或治療方法時務須審慎。
樊潔玲醫生: 新界:離島(6)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樊潔玲醫生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The Faith Medical Group Limited持有人為樊潔玲及樊家樹,兩人各持有該公司一半股份,樊家樹為該公司董事。
- 網民亦懷疑涉事醫生與事主串謀偽造診金證明,讓事主可以向保險公司索償。
- 記者今日(15日)到現場視察時,見到該處是「康民醫務中心」,門外列出一名姓阮的醫生執業,未發現樊潔玲的名字。
- 精神科專科劉潔玲醫生指出,童年經驗與個人性格,皆可決定一個人會否成為購物狂。
約十分鐘後有救護員到場,以擔架將該女子送上救護車離開,同場有警員護送。 她離開時留下一個手袋,之後被發現裏面有一份保險索賠申請表及六張「樊潔玲醫生」開出的收據,日期由9月10日、11、12、13、14及16日,均有列明病人姓名、所涉治療及收費金額。 他並否認曾向求醫病人提供私家診所名單,亦沒有對病人說過,某個私家醫生不懂做斜視手術。 聆訊透露,涉事美容中心CosMedic Beautria由蔡達暉開設,他與許智政當時為駐中心醫生,其餘三名醫生謝梓華、趙潔儀及鄭寶儀為掛單醫生。 醫生守則 美容中心放有他們的名片,列明謝梓華為首席皮膚顧問,其餘四人為顧問醫生。 有關文章刊於○六年六月七日出版的《東方新地》,文章附有多幅CosMedic Beautria相片介紹療法,並有許智政的相片,及附有一張「買一送一」優惠券。
樊潔玲醫生: 新界:沙田區(83)
在過去五年(二○○九年至二○一三年),有兩名醫生因發出有誤導成分/虛假的醫生證明書,經醫委會調查及聆訊後被定罪及在醫生名冊中除名。 醫生守則 在過渡期內,只有註冊中醫和表列中醫纔可合法作中醫執業。 物理治療師管理委員會成立的工作小組去年提交報告,指逾八成物理治療師認同應落實免轉介安排,現正就落實建議諮詢持份者意見。 工作小組盼令病人可以盡早受惠於免轉介安排,更早得到適切治療。 就有關現行轉介制度,輔助醫療業管理局回覆表示,轄下委員會已成立工作小組,檢討工作仍在進行中,檢討結果將向委員會及輔助醫療業管理局匯報。 「復康運動按病人實際情況度身訂做,如果得不到適時治療,後果可能好嚴重,如跌倒造成骨折,最終都係入醫院。」列明慧批評,硬性的轉介限制令病人未能得到及時治療外,連預防性的運動亦難以推廣。
樊潔玲醫生: 香港抗議者為什麼向美國求助(視頻)
有病人組織認為拒診傳染病病人或違醫生專業守則;但有醫生反駁稱醫生沒足夠保護裝備而要量力而為,並不違反守則,不想SARS時醫生殉職情況再現。 醫生守則 當該等機構違反有關原則或規定時,須即與其終止關係。 袁海文認為如有關醫生沒有盡力確保關有關機構宣傳事項沒有違反適用於醫生的規定,醫生也絕對需承擔相關責任。 世界物理治療聯盟表示,免轉介制度能夠令參與物理治療的患者更積極主動復康,並能節省金錢,降低其他健康專業人員如全科醫生的成本,亦能減少醫生處方藥物及花費在病人身上的時間。
樊潔玲醫生: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醫院榮譽
當醫學研究結合醫療照護時,另有額外的準則來保護這些同為病患和研究對象的人。 研究人員之經費來源,其所屬組織,或研究中任何可能之利益爭議皆應公佈於出版之中。 《事實》雜誌在9月刊登了這一結果,在封面以大標題寫出「1,189位精神科醫生稱高華德心理狀態不適宜總統職位!」,並引用了精神科醫生的評價,大部分為負面言論。
樊潔玲醫生: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地理位置
港大醫療系統發言人表示,留意到網上有指一名港大深圳醫院醫生發出懷疑虛假應診證明,已經要求港大深圳醫院院長即時暫停該名醫生職務,並就事件作出調查以釋除公眾疑慮。 港大醫療系統發言人表示,留意到網上指港大深圳醫院醫生發出懷疑虛假應診證明,表示已要求港大深圳醫院院長即時暫停涉事醫生職務,並就事件展開調查,以釋除公眾疑慮。 醫生收據有六張,五張是9月10日至14日每日各一張,餘下一張日期為9月16日,即日期未到已有醫生收據。
樊潔玲醫生: 葵涌診所駐診醫生另有其人
「天水圍、流浮山就在對面,日日都望到,不會覺得homesick。同事夜晚有急症,半夜三更都上到來,我都試過夜晚十二點鐘自己揸車上來。」記者問,新住院樓建成後又增一千病牀,醫院地方大,香港這點總學不來? 他形容內地的醫療服務體制是市場主導的「資本主義」,香港倒是「社會主義」,「若以企業、市場來說,要病人等八個鐘,是絕對失敗」。 上述收據顯示的診所地址是大窩口邨的「康民醫務中心」,記者今日到上址視察,由於正值診所的休息日,未有開門營業。 淘大花園昨日(14日)發生衝突,有支持警察的市民在現場遺下一些由「樊潔玲醫生」簽發的收據,但簽發日期竟是來自未來的「9月16日」,診所地址列明是大窩口邨內。
樊潔玲醫生: 專業資格
有私人執業的醫生透露,私人診所即使無展示個別醫生名字,該醫生仍可以替假的方式在該處看診。 樊潔玲醫生2025 他舉例指,若一名醫生需放假,他可以請另一名替假醫生在其放假期間應診,不過需貼出一張告示,表明在某個時間內會由替假醫生看診,診所內的護士亦需向病人清晰表明目前應診的醫生是哪一位。 記者今日(15日)到現場視察時,見到該處是「康民醫務中心」,門外列出一名姓阮的醫生執業,未發現樊潔玲的名字。 有街坊透露該診所開業4、5年,雖然偶爾會有女醫生在阮醫生放假期間看診,但未聽曾聞樊潔玲應診。 網上流傳的照片顯示最少6張印有「樊潔玲醫生」字樣的收據,簽發日期分別為本月10、11、12、13、14及16日,並附有「康民醫務中心有限公司」的印鑑。 本報查冊發現,「康民醫務中心有限公司」正是由「樊潔玲」與另一人共同持有。
樊潔玲醫生: 註冊專科分類
調查顯示,香港的院前心臟驟停存活率只有2.3%,全港僅有兩成市民曾接受心肺復甦訓練,當中亦只有28.7%市民曾為他人進行心肺復甦,遠低於外國數字。 究其原因,有不少市民遇到途人在街上心臟驟停時,會擔心自己為患者施救時步驟出錯,故此寧願等待救護員到場急救,耽誤了救治患者的黃金時間。 而且調查發現市民由發現心臟驟停患者到致電緊急求助電話「999」求助一般需時3至12分鐘。
樊潔玲醫生: 港大深圳醫院醫生被指簽「未來醫生紙」 校方:會啟動進一步人事紀律程序
由一開始經朋友介紹, 覺得劉醫生態度親切, 會耐心傾聽你的病情, 有時會打電話去問醫生喫藥的副作用, 她一有時間都會回覆,絕對系一個值得推介的好醫生. 在淘大花園商場的衝突中,傍晚近5時左右,一名中年女士在淘大商場外一條扶手電梯被人指罵,有市民上前將她前後包圍,她一度由高處跌倒被扶正,但不少人衝前打她,又大力扯其頭髮,情況混亂,該女士未有任何反抗掙扎,口部流血。 隨後她坐在電梯尾位置,被包圍近五至十分鐘,有急救員為她治理。 反修例風波持續,今日(14日)淘大商場兩批不同政見人士衝突中,一名中年女子受傷送院後,現場有人在其遺留物品中,發現一份保險索賠申請表及數張「樊潔玲醫生」開出的收據,其中一張日期更寫上2019年9月16日(下週一)。
港大醫療系統回覆指,相關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於上週完成工作,大學管理層完成審閱報告內容及調查結果後,校方會啟動進一步人事紀律程序和作出處置。 醫學研究之倫理標準,應以尊重生命,維護人類之健康及利益為依歸。 樊潔玲醫生 對於無法自行同意或拒絕研究的人、對於可能在脅迫下行使同意的人、對於那些無法因研究而親身受惠的人、及那些同時接受研究和醫療照護的人,也應特別關注。
樊潔玲醫生: 醫生守則: 醫學倫理守則
有網民認為,樊潔玲除開出「未來收據」,也使用舊地址,不少網民指應要向醫務委員會投訴,認為可停牌甚至吊銷牌照,使用假地址更罪加一等。 上週六一名疑撐警女士受傷送院期間,不慎遺下一疊收據,包括保險公司的索賠申請表,及由樊潔玲簽名及發出的收據,其中一張日期為9月16日,有人涉嫌提早簽發「未來收據」,被巿民質疑形同偽造文書。 據瞭解,樊潔玲近日沒有在醫院出現,行蹤未明,部份原本由她負責的醫院行政工作,也須另作安排。 根據該醫院的網頁介紹,急診科在2013年5月15日正式投入服務,並在2013年10月23日開展了24小時急診服務。 政府外判工蛇王成風,工作時間瞓覺做運動,街道垃圾無人清,主責部門卻放任懶理,任由公帑被浪費。
樊潔玲醫生: 樊潔玲醫生
該公司回覆《蘋果》查詢時稱,十分關注並正積極瞭解事件,但未曾收過相關索償申請,強調會審慎處理每宗索償,並核實相關資料。 瑪麗醫院亦證實,樊潔玲為該院急症科榮譽顧問醫生,雖然現時樊未有編排臨牀職務,但院方正瞭解有關情況,並按既定委任榮譽職員機製作相應處理。 醫生的專業守則規定,任何醫生不可濫用其職位,從而與其專業上有關係的人士發生不正當或不道德的關係,或通姦。 社會福利署回覆指,安老院牌照事務處若發現有私家醫生為住客預先簽署空白的「使用約束的評估及同意書」及體檢表格,會轉介醫委會跟進。 自己一個月只能到診2次,認為簽署同意書可授權護士作恰當安排。
」劉潔玲醫生表示,若然自知無法控制購買衝動,須減少逛商場或在大減價季節減少外出。 購物是不少香港人的減壓之道,但是買東西買到欲罷不能,甚至影響情緒、人際關係及財政的話,就要小心自己變成購物狂(Shopaholic)。 精神科專科劉潔玲醫生指出,童年經驗與個人性格,皆可決定一個人會否成為購物狂。 從〈醫護信箱〉提問後,更有機會參與〈醫訪共融計畫〉透過綜合意見問診服務,會員可對病情預先稍作了解後,選擇性地邀請相關合適醫生共同參與該計畫,為健康生活作更週全之護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