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正常值9大分析2025!(持續更新)

此外,當我們去捐血後,醫護人員會請捐血者在旁邊休息一下再離開,就是要避免因為捐血導致短暫低血壓引發頭暈不適。 臺大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接受《好健康》雜誌諮詢時指出,血壓偏低時可能會有頭暈、全身無力、疲倦、視力模糊等症狀。 如果低到一個程度,如20、30,當然就代表生命危急,命在旦夕。 例如當一個人大量失血(血液太少)、水份攝取太少(脫水)、心臟無力或血管不正常擴張時(如敗血癥或菌血症的病人通常血壓很低),就會低血壓。 低血壓正常值2025 但有些人都沒有上述症狀或疾病,血壓長期就是比正常值偏低一些,例如收縮壓在80到90毫米汞柱之間(甚至極少數人收縮壓血壓只有60、70毫米汞柱),只要沒有合併其他症狀,就不用過度擔心。 相反地,若常感覺頭暈、天旋地轉、疲倦到無法工作等,血壓又長期偏低,就可能需要積極治療。

這樣皮袖套一端以橡皮管連接壓力計,另一端則連接橡皮打氣球。 反覆壓縮橡皮打氣球,將空氣打進橡皮袖套,把上臂的動脈壓扁,使血液暫時中止流動,然後慢慢降壓。 這個時候用聽筒監聽動脈血管的聲音,當橡皮袖套內的壓力,降到比心臟打血的收縮壓力稍低一點時,血液就開始流動,發出聲音,醫生就紀錄此時的壓力,是為收縮壓。 然後醫生繼續將袖套內的空氣緩緩放出,一面聽血液流動的聲音,當醫生開始聽不到時,表示血流已完全不受阻,亦即連最低的血壓(即舒張壓)都開始比當時橡皮袖套對手臂造成的壓力大,他就紀錄下當時的壓力,是為舒張壓。 一般人看到舒張壓或收縮壓偏高,就會很緊張,其實舒張壓與收縮壓差距太大(差距超過60mmHg時),也很危險。 直到後來,醫學臨牀發現患者在血壓降下來之後,能大幅改善血尿、頭痛等症狀,大家才漸漸明白高血壓對於心臟、肝臟、腎臟、內分泌及神經系統的負面影響,才發現我們需要好好控制血壓,減少因為血管疾病死亡或傷殘的機會。

低血壓正常值: 血壓多少才正常?

不過,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老年人的高血壓,要控制在多少才叫做剛好?」還沒有一個很有力的實證醫學基礎。 高血壓在老年人口中不僅很常見,而且會增加心臟病、腦中風的危險,也常常引發慢性腎臟病;反過來說,各種腎臟病也時常合併高血壓,增加併發其他疾病(如心臟病)的危險。 「醫生,你看我這個月的血壓數值都很正常……」50歲的陳先生興高采烈地拿著每天量1次、幾乎都在標準值內的血壓記錄給醫生看。 醫生問:「你都什麼時候量?」陳先生回說:「運動或是洗澡後。」「這不大準喔,運動或洗澡後血管擴張、血壓會偏低……」醫生說。 無論你是想避免病情惡化、仰或是想防患於未然,都應該嘗試控制一日三餐的營養攝取。 飲食餐單中適宜增加蔬果比例,多選擇新鮮的肉類,減少喫加工醃製食品。

如果作息不定時的話,也可以選擇自己較放鬆的時間段。 另外,如果有服用影響血壓的藥物,就要在喫藥前量測。 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袁明琦指出,美國心臟學院和美國心臟學會2017年版的高血壓治療指引,其中「120/80mmHg」為正常血壓的標準,血壓超過「130/80mmHg」即為高血壓。 一般來說,血壓正常值為120/80mmHg,但年輕人標準與老年人不同,有慢性病者與無病者也不會一樣,建議長期追蹤並由醫生評估判定血壓是否有過高的情況。 ⭐收縮壓是指心臟收縮中期,血液在動脈內壓力達到最高時的數值 低血壓正常值2025 ; 舒張壓則是在心臟舒張末期,已流入動脈的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值。

低血壓正常值: 血壓高壓和低壓相差多少正常?醫生:壓差大有4個原因,要注意

人體的血壓必須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範圍內,纔能有助於機體的正常運轉。 我們的血壓常常分為高壓和低壓,高壓指的是收縮壓,抵押指的是舒張壓,在正常情況下,高壓的範圍一般在90到139mmHg之間,抵押在60到89mmHg之間,在高壓和低壓之間往往都存在一個差值。 有些人天生就是低血壓,通常低血壓沒有伴隨症狀,或僅有輕微狀況時,不需要特別治療,但若是出現明顯的低血壓症狀,則需要根據造成低血壓的原因進行治療,所以每個患者的做法不太一樣。 建議如果出現頭暈、胸悶、昏倒、肢體麻木等症狀時,還是必須馬上就醫診治。

  • 根據病因可分爲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壓,根據起病形式可分爲急性和慢性低血壓。
  • 血壓是人體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透過判斷,血壓的高低能夠檢查出人體血管是否健康,如果血壓偏高的話,就會有極大的機率,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危害人體生命,如果存在低血壓的話,對人體的健康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 血液從心臟打出來後,血流在流經血管壁時,會產生一個壓力,讓血液繼續往下流,這個壓力就是血壓。
  • 70歲的血壓標準和50歲、60歲是一樣的,也是收縮壓(大的那個數值)在90-140mmHg之間,舒張壓(小的那個數值)在60-90mmHg之間。
  • 調整飲食、補充營養:蛋白質、維生素B羣、鈣、鉀、鎂等礦物質的攝取不足,都可能造成低血壓的發生。
  • 心跳頻率改變時對舒張壓有較大的影響,心率增快,舒張期偏短,在較短時間內通過小動脈流向外周的血液也較少,因而心舒期末在主動脈中存留的血量增多,導致舒張壓偏高。

血壓隨時變動是符合生理上的狀況,正常來說收縮壓變動差距在20-30mmHg、舒張壓在10-15mmHg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不過若是變動幅度太大,尤其是老年人,就很容易發生中風。 因此針對老年人患者,醫師多會開立長效降血壓藥物,要求患者固定時間、固定劑量服藥,以平穩血壓。 飲食方面,可以採用低鹽飲食,減少鈉鹽的攝取,可以預防高血壓。 而規律的運動,每週至少3天,每次遇動至少30分鐘,不管是慢跑、快走、騎腳踏車等,都有助於維持血管的健康。 若是家中高血壓病史,更需要定期測量及記錄血壓,若有異狀,應盡速就醫。

低血壓正常值: 健康雲

而以魚肉為中心的日式飲食熱量較低,且富含優良蛋白質與油脂,守護血管健康。 三、相較於高血壓者應該少喫鹽以控制血壓,如果低血壓,又很想要改善,可以稍微喫鹹一點、多喝水,讓水分保留在體內,血壓會稍微高一點。 若出些不適症狀,醫療人員會為您做一些測試,以確認病因是否為低血壓,最常見的測試方式,是在患者坐著或… 低血壓正常值2025 促進血液迴流的方法:如果你在站著的時候突然感覺低血壓發作,可以試著將大腿交疊(呈現剪刀狀)並夾緊,或是將其中一隻腳擱在窗臺或椅子上,然後讓整個身體傾斜向抬起的那隻腳,這2種方式皆有助讓下半身的血液迴流到心臟。 慢慢起身:站起來的時候動作不要太快,讓身體有時間適應,尤其是剛睡醒時。

低血壓正常值: 低血壓

所以,當患者為女性且血壓較低,有可能正是月經期間,因為出血量較大容易導致低血壓。 心慌心悸不一定是心臟功能降低引起的,也有可能跟血壓升高有關係,這是因為高血壓在發病過程中會對心臟造成一定的影響,誘發心臟病變。 高血壓大多是鹽分攝取過多、運動不足、遺傳等原因造成,全臺高血壓患者人數多達430萬,且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有13%的死亡,都是高血壓所惹的禍,罹患心臟病、腦中風、腎臟病的機率也較一般人高出許多。

低血壓正常值: 常見低血壓症狀

血壓簡單來說,就是「血液流經血管時,對血管管壁造成的壓力」。 這種壓力有兩個類型:一種是收縮壓,是心臟收縮時,把血液打進血管時產生的壓力,數值比較高;一種是舒張壓,是心臟舒張時,血管彈性回縮後產生的壓力,數值比較低。 對待老年人,高血壓,更需要個體化診治,不能嚴格按照140/90mmHg的標準,需要根據個人基礎血壓,尤其需要了解,舒張壓會低於正常值,可以參考收縮壓為主。 人體老化也會影響血壓變化,隨著年紀增長,收縮壓也會逐漸上升;而女性又會受到荷爾蒙的影響,醫學統計顯示,停經前女性罹患高血壓機率低,但到了更年期後,高血壓的盛行率就與男性差不多。

低血壓正常值: 喫完大餐馬上胖!當心是鈉水腫 營養師列「20種高鉀水果」終結虛胖體質

方法是患者配戴可攜式血壓紀錄器,約每半小時會紀錄當下血壓,連續監測24小時,可以得知早、晚、尤其是睡著後的夜間血壓變化,提供醫師用藥建議和病情診斷。 在英國,每位高血壓患者都會配合做24小時動態血壓測量,目前臺灣雖無強制規定,他仍建議高血壓患者可以自費做這項檢驗,目前每次約需自付2,000元。 一般正常血壓值為 120/80mmHg,若高於此即可能是「高血壓」,而若收縮壓低於 90mmHg,或是比平時平均收縮壓低於 25mmHg 以上者,就是「低血壓」。 臨牀研究證實,高血壓患者罹患中風、心臟病、腎臟病、周邊血管病變及動脈瘤等的風險較高,因此血壓控制的原則是透過生活、飲食、運動或藥物處方等,將血壓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即可有效控制高血壓相關的併發症發生機會。 有一類人醫學上叫高齡衰弱人羣,就是指年齡大於80歲,同時身體素質較差,合併疾病也比較多的患者。

低血壓正常值: 「高血壓」標準值是多少?症狀為何?預防高血壓飲食禁忌:少喫鹽不如多喫鉀!

因此,想要預防高血壓,最好每週選個五天做運動,每天運動個30分鐘。 平時採取健康飲食,盡量喫新鮮蔬菜、水果,以及少調味的新鮮原型食物,要限制鹽分和酒精的攝取量,不要抽菸,減少生活的壓力。 目前認為正常的收縮壓是小於12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於80毫米汞柱。

低血壓正常值: 低血壓症狀、標準是什麼?改善低血壓飲食3原則

但如果喫藥換藥還是沒有改善,洪惠風建議可以做睡眠檢查,看看是不是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半夜交感神經作用,血壓會升高,也比較危險,」他說。 臨牀研究證實,高血壓患者罹患中風、心臟病、腎臟病、周邊血管病變及動脈瘤等的風險較高,因此血壓控制的原則是透過生活、飲食、運動或藥物處方等,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有效控制高血壓相關的併發症發生機會。 人體的血壓每秒、每分鐘、每小時、每天都在不斷的變化,一個人一天平均約有 10 萬次的心跳,就會產生 10 萬次的收縮壓與舒張壓。

低血壓正常值: 低血壓症狀

不過長期疲倦、容易頭暈的「低血壓」其實也是可以有改善的方法,但如果身體持續很不舒服、暈眩,建議還是要到醫院檢查出病因,才能比較安心。 餐後低血壓:進食後1~2小時內,血液會集中在胃部以利消化食物,這時其它部位的血管如果沒有適當收縮,便可能發生餐後低血壓的狀況。 此症狀同樣較容易發生在老人家身上,不過,服用高血壓藥物、帕金森氏症藥物也可能提高發作風險。

低血壓正常值: 血壓正常值

建議可以定期量測血壓,瞭解自己平時的血壓數字,若有天發現數字比平常高出許多,或是忽高忽低時,最好就醫詳細檢查。 低血壓正常值2025 五、養成運動習慣也有改善低血壓的效果,運動可增加心臟輸出,讓心臟更有力,也可以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低血壓。 增加鹽分攝取:對低血壓者來說,喫鹹一點可增加鈉攝取量,有助於提高血壓。 不過過度攝取同樣可能引發危險,因此建議先諮詢醫師再考慮執行。

低血壓正常值: 健康 熱門新聞

礦物皮質類固醇藥物,例如氟氫可的松(Fludrocortisone),常用於治療姿勢性低血壓,或是使用擬交感神經藥品,例如邁妥林錠(Midodrine),來抑制血管擴張,以改善低血壓症狀。 以下時,就應接受更進一步的身體檢查,找出原因而加以治療。 影響舒張壓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為心跳與血管阻力。 心跳頻率改變時對舒張壓有較大的影響,心率增快,舒張期偏短,在較短時間內通過小動脈流向外周的血液也較少,因而心舒期末在主動脈中存留的血量增多,導致舒張壓偏高。 另一方面,周邊血管阻力升高與動脈彈性降低,都會使迴心血量減少,在心舒末期存留在主動脈中血量增多,舒張壓就會升高。 一般正常血壓值為120/80mmHg,若高於140/90mmHg,可能是「高血壓」,而若收縮壓低於90mmHg,或是比平時平均收縮壓低於25mmHg以上者,就是「低血壓」。

低血壓正常值: 血壓多少才OK、有什麼症狀?圖解懶人包看懂高血壓最基礎知識

(2)繼發性低血壓病 指人體某一器官或系統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壓降低。 這種低血壓可在短期內迅速發生,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創傷、感染、過敏等原因所致血壓急劇降低。 大多數情況下,低血壓爲緩慢發生,可逐漸加重,如繼發於嚴重的肺結核、惡性腫瘤、營養不良、惡病質等的低血壓。 而王宗道建議,如果是自己量血壓的人可以用「722起量量」的口訣,也就是紀錄7天內的血壓,每天量2次,一次起牀、一次睡前,而每次量血壓前先休息5分鐘,讓血壓平穩,同時也要量2個數值再取平均,因為可能會有些落差。 測量小孩或孕婦時,Korotkoff phase 4被認為是較佳的舒張壓值。 低血壓正常值2025 因為小孩孕婦和成年人在心臟過動時,Korotkoff phase 5的聲音往往一直到水銀柱壓力為零時都聽的到,主動脈閉鎖不全病人也是如此。

高血壓合併腦卒中的患者,血壓建議控制在<140/90mmHg。 老年人(年齡>65歲)血壓可控制在<150/90mmHg。 舒張昇高多見於中青年,雖然舒張壓升高的危害性不及收縮壓升高,但治療難度卻比收縮壓升高更難。 收縮壓升高的高血壓服藥後大部分人可以控制下來,但以舒張壓升高為主的高血壓,服藥則很難控制下來。 所以對於身體健康來說,收縮壓和舒張壓同樣重要,一直保持血壓正常纔是最佳的選擇。 低血壓正常值2025 A、運動員的血管比較具有彈性血壓比較低,這種是血管健康的舒張,反過來說,老年人的血管通常比較硬,所以血壓也會比較高,如果老年人有低血壓,就要特別小心是否血管或心臟有問題。

研究顯示,低膽固醇攝入水平(每天150~200毫克)人羣的心臟病死亡人數,是高膽固醇攝入水平(大於300毫克)的2倍。 低血壓正常值2025 年齡超過70歲的老年人,膽固醇水平低於4.16毫摩爾/升時,其發生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的危險性與膽固醇水平高於6.24毫摩爾/升相當。 數據來自:中國高血壓國家中醫臨牀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楊傳華另外,專家提醒,血壓測值還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情緒激動、緊張、運動、氣溫等,一次測量不能盲目作為診斷結果。

低血壓正常值: 低血壓治療

血壓是指當心臟送出血液時在動脈的管壁所產生的壓力,可分為收縮壓及舒張壓兩個數值,高的數值為收縮壓,是心臟收縮時送出血液所賦予壓力,與大動脈的硬化有關;低的數值為舒張壓,是心臟放鬆時周邊血管阻抗力。 一般正常成人血壓之收縮壓在120毫米汞柱以下,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下,若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可能是高血壓;若收縮壓低於90毫米汞柱,就可能有低血壓傾向,而高血壓或低血壓皆需請醫師再確診。 收縮壓,是指心臟收縮時的血壓,也就是量血壓時,顯示出兩個數字裡比較高的那個,例如,血壓130/80mmHg,其中130就是收縮壓。 有些疾病會造成收縮壓下降,例如有敗血癥、大出血、心臟衰竭等,若降的幅度大且快,會有生命危險。

而舒張壓則剛好相反,許多 60 歲之後的高血壓患者,其舒張壓不升反降,但這可不是表示高血壓情況轉好,反而是脈壓差變大,血管硬化逐漸嚴重的警訊。 舒張壓過低,若是有頭暈眼花、倦怠無力、呼吸困難、心悸等症狀,就需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如治療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以藥物調節甲狀腺機能,補充水分,治療腹瀉等。 低血壓正常值 舒張壓過高,則每天運動30分鐘,攝取高纖維食物,勿喫過多鹽分,或以藥物治療。

低血壓正常值: 測量血壓與脈搏

(二)老年人有一類特別稱為「獨立型收縮性高血壓(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收縮壓會高於 160 mmHg,但是舒張壓卻低於 90 mmHg。 這類病人約佔老年高血壓人口的一半,其併發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腦中風的危險還是比平常人多出 2~4 倍。 姿勢性低血壓,是指因為突然的姿勢改變引起的低血壓現象,如本來姿勢是躺著或蹲著,突然快速地站起來所引起;因為姿勢突然改變,血液來不及打到腦部,而出現頭暈低血壓現象。 因為血壓值通常在睡前2小時開始下降、起牀後2小時開始攀升,所以早上剛起牀和晚上臨睡前的數值最具有參考價值。

要正確判別血壓高低,應該兩手都要量,並取高的數值做為治療標的,這是因為心臟血管就像是一個連通管,它所面對的是承受比較「高」的壓力,所以高的血壓纔是觀察及治療的目標。 第一次測量需左、右手皆測量,以較高值為準,因為心臟血管所面對的是承受比較高的壓力,所以高的血壓數值纔是觀察及治療的目標。 脈搏壓異常,則每天運動30分鐘,攝取高纖維食物,勿喫過多鹽分,或以藥物治療,並針對不同的疾病加以治療,如調節甲狀腺功能、治療貧血、戒煙、補充水分等。 :例如大動脈硬化,動脈粥狀硬化血管瘤及剝離性大動脈瘤。

低血壓正常值: 高血壓的血壓範圍

小羅斯福第2次參選總統時是54歲,血壓162/98毫米汞柱;第3次任期時血壓為188/105毫米汞柱;到了第4度參選,小羅斯福的收縮壓已經衝破200毫米汞柱大關,大約都是維持200到240毫米汞柱之間。 不要立刻站起來,先從躺著的姿勢慢慢坐起身,稍微靜坐等待一下,再慢慢站起來、注意身體的穩定,站定之後也稍停片刻,等身體穩定再開始活動。 另,也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包括:意識混亂(尤其在年長病人)、皮膚蒼白寒冷、淺快呼吸、脈搏微弱淺快,甚至可能發生休克。 衛生福利部指出,一天應攝取3份蔬菜(約300公克),但由於外食比例高,平均攝取量嚴重不足。 高澤謙二表示,喫飯時不妨先菜後肉,不僅可增加蔬菜的食用量,豐富的植物纖維還可避免血糖急速上升,以防血管受損。 低血壓正常值2025 血液從心臟打出來後,血流在流經血管壁時,會產生一個壓力,讓血液繼續往下流,這個壓力就是血壓。

請不要小看這 4~5 mmHg 的差別,因為收縮壓每降低 20 mmHg 或舒張壓每降低 10 mmHg,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就會降低一半,而預防致死性腦中風的效果則更顯著。 所以,從疾病預防的角度來看,生活中養成注意食鹽攝取的習慣,對任何年齡層的高血壓病人,都是有益的。 高血壓是一個很重要的健康問題,若果不予以適切診治,隨時可導致心臟病、中風、腎衰竭、失明等嚴重後果,更有可能致命。 Bowtie醫療資訊團隊明白大家對這個「隱形殺手」充滿疑惑,故特意蒐集有關資訊,包括高血壓的診斷指標、風險因素、控制血壓的竅門等,逐步教你如何妥善處理這個慢性疾病。

因此,若有低血壓,還是建議進行更詳細的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另外高雄榮總心臟內科衛教資訊也補充,老年人的低血壓標準值與年輕人不太一樣,對於老年人來說,如果血壓低於100/60mm/Hg,也可能是有低血壓的問題。 血壓升高主要跟飲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長期攝入過多鈉鹽,身體受到刺激之後就會導致健康受到影響,想要降血壓就要控制好個人隱私。 但是,若無上述症狀或疾病,只是無症狀的低血壓,就不用太在意,因為大部分低血壓不見得找的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