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對女人來說和減肥一樣是個終身事業,但對於白癜風患者來說,這個「白」字只是一個惡耗。 眾所周知,已故著名歌星米高積遜生前一直飽受白癜風所困擾。 病雖不足以致命,但病痛帶來的負面情緒卻腐蝕掉生命,因為大部分人都視美如命。 來信提及從小患上白蝕,但至十六、七歲便不治而愈,正好表明此病有自愈傾向。
- 日常必須注意皮膚護理,避免濫用外用藥或塗用刺激性藥物。
- 醫生應按患者的發病情況、病竈範圍、年齡、其他身體狀況, 來決定NB-UVB光照的時間及遞進的速度, 適時調整治療方案; 同時輔以外塗藥物可達到更佳治療效果。
- 由於此病患也有復發機會,所以你的右上眼皮於4年後又重現白蝕,並逐漸影響嘴部、眼部、肛門及手指等位置。
- 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減少服用或注射Vitamin C,多進食黑木耳、黑芝麻和豆類;忌食辛辣發物;適當進行日光浴可助皮損恢復,但夏季不宜暴曬,否則可能愈曬愈白。
TCI非常溫和安全, 沒有類固醇可能令皮膚變薄的副作用, 亦可輔以TCS和NB-UVB光治療使用; 由醫生按病患情況診斷。 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及中醫(針灸)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皮膚科)。 現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皮膚科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皮膚性病學會委員會理事、香港註冊中醫學會皮膚科專業委員會委員、香港藥行商會副會長及香港中藥學會理事等。
白蝕皮膚病: 醫生美學:
目前亦沒有某些專門適用於白蝕的食療方法,只要均衡飲食,便能維持良好的皮膚免疫系統。 若皮膚出現一塊塊白斑,若只是微微變白,一般汗斑機率較高,但嚴重至奶白色,便有機會是白蝕。 白蝕皮膚病2025 白蝕主要因皮膚的免疫系統紊亂,致肌膚內的細胞不能正常合成出黑色素,皮膚脫色形成較白的異常斑塊,不痕不癢。 白蝕相信是有遺傳傾向,另外亦與身體免疫系統出問題有關,導致自身免疫細胞攻擊自己的黑色素細胞,令黑色素細胞製造不到顏色。
汗斑的復發率高,尤其是香港炎熱潮濕的天氣,所以在治療成功後,仍需採取持續的預防清潔措施,才能降低復發率。 白蝕皮膚病2025 雖然白蝕是種難以醫治的皮膚病,但是皮膚科醫生亦會以類固醇藥物去控制患者病情,或光化學療法(PUVA),治療期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為期約三個月。 而醫學界近年也研究以植皮方式替白蝕病人治療,從身體其他地方的皮膚移植到患處,不過只適用於小面積的白蝕,對於大面積的白蝕效果不大。 白蝕皮膚病2025 2017年綜合歷年35個臨牀研究分析指出, NB-UVB 白蝕皮膚病2025 比 PUVA治療白蝕成效更優越。 它有效喚醒皮膚黑色素細胞, 同時調節皮膚免疫系統。 研究顯示12個月的 白蝕皮膚病2025 NB-UVB治療可達至最理想的皮膚重新著色效果, 白蝕皮膚病 同時療程的總次數較療程密度更為重要。
白蝕皮膚病: See Clinic 健康活力 為健康同心合力
第三階段是康復期,皮損有自愈傾向,皮損範圍及數量會慢慢減退,但不表示會百分百痊癒。 皮膚痕癢難耐,忽然出現白色斑不知是白蝕還是汗斑?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分辨白蝕和汗斑,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吧。 然而,軼事證據表明,有些人在食用某些食物時會產生負面反應,尤其是那些含有脫色劑氫醌的食物,但大家需要留意,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對不同食物的反應也機會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 第二階段是穩定期,皮損大小及數量不變,延續時間也因人而異,可達數年至十多年。
- 白癜風會造成病患的心理壓力,而且會被污名化 。
- 在飲食上可以多喫深綠色蔬菜,如西蘭花、菠菜、芥蘭、果仁等,並控制高含量維他命C食物的攝入,例如橙、奇異果、草莓等。
- 白蝕影響響1-2%的人口,大多數都在年輕時發病。
- 斷症並不困難,更可加上黑光燈Wood’s lamp,最終可做活體檢驗。
- 白蝕大多出現在面部、頸部、手背及外生殖器等處,初期皮膚會出現細小白斑點,然後面積漸漸擴大,其位置的汗毛亦變成白色,白色斑邊緣會比較深黑色。
而汗斑又叫白癬、花斑癬,是一種常見的真菌「皮屑芽孢菌」感染皮膚所致,屬於皮膚的慢性真菌感染。 它的外表看起來主要是淡白色的,邊界比較模糊而且有時彎曲得像地圖一樣,表面有微細鱗屑,可能會有痕癢的感覺。 由於「皮屑芽孢菌」會抑制黑色素形成,導致皮膚形成淡白色斑塊,但當病情活躍發炎時,斑塊會變紅、變啡。 皮膚科醫生以紫外光燈照射下,白蝕患處會變成白色一撻,但汗斑只會顯現少許螢光效果。
白蝕皮膚病: 白癜風屬中醫學「白駁風」、「白癜」、「白蝕」範疇,是一種原發性的侷限性或泛發性色素脫失症。
醫生會根據病情與療效,為患者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若用藥後,療效反應理想,藥物劑量可以逐步減少,甚至完全停藥。 白蝕是自體免疫疾病, 外塗藥物主要達至抗炎(anti-inflammatory)和調節免疫作用。 外塗類固醇類藥物一般建議每天連續使用2-3個月; 或間斷使用, 1個月使用15天, 維持6個月療程; 患者遵從醫生處方使用, 實屬非常安全可靠。 遺憾的是,治療白蝕沒有捷徑或根治方法,多數只針對皮膚免疫系統紊亂,所以會採用調節免疫系統的藥物,多於患處塗上含類固醇軟膏,這方法較簡單。
白蝕皮膚病: Copyright ©2023 ATML All rights reserved | 醫學治療白蝕 及早防範漫延 | 預約及查詢:( 2522 1717
但要小心,近眼部的皮損不能用過強類固醇藥膏,以防產生青光眼。 由於白蝕屬慢性皮膚病,治療時間較長,但覆診毋須頻密,多是一至兩個月才見醫生一次,如不能負擔私家醫生費用,可向醫管局轄下皮膚專科醫生就診。 醫學評估和臨牀治療對白蝕治療的進展非常重要。 美容治療沒有醫學臨牀上的認知, 誤用或過度使用光學儀器, 或使用偏方不知明藥物, 會令白蝕造成難以估計的發展/惡化, 甚至誘發其他皮膚問題。 白蝕皮膚病2025 不當使用激光治療, 有機會令健康皮膚色素細胞受損, 後天形成有如白蝕的白芝麻斑點。
白蝕皮膚病: 白蝕症食療方法有哪些?
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減少服用或注射維他命(Vitamin) C,多進食黑木耳、黑芝麻和豆類;忌食辛辣發物;適當進行日光浴可助皮損恢復,但夏季不宜暴曬,否則可能愈曬愈白。 而保持心情舒暢,配合適當運動和休息可防復發。 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s 非類固醇類外塗藥物, 主要用於面部和頸部, 由於是非類固醇類, 也是孩童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
白蝕皮膚病: 白蝕皮膚病能否自愈?部分白蝕病徵有機會不藥而愈
大部份病例都會進展至中期階段便停止,即有一處或數處地方出現白色斑,亦會有 10-20% 的病人會自動復原。 白斑(白蝕)症是一種皮膚色素的疾病,因為皮膚在患部缺少了黑色素細胞,產生一種白堊色或蒼白色的色澤。 白斑症發生的年齡約在10-30歲之間,少數部份是發生在出生時就有。 白蝕皮膚病2025 白蝕症又名白癜風,中醫稱之為「白駁風」,是一種常見的後天性限局性或泛發性皮膚色素脫失病。
白蝕皮膚病: 中醫師病系資料庫
白蝕治療期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為期約三個月。 目前為止,白蝕病成因未明,主要可能成因是免疫系統問題、先天基因缺陷、黑色素細胞自我破壞或末梢神經異常。 白斑形狀不一,而且全身任何的部位也有機會出現斑塊。 白蝕病一般不會為患者帶來痛楚,但白蝕病患者卻會因受歧視而承受巨大心理壓力。 白蝕皮膚病2025 事實上,白蝕病並不會傳染,市民與白蝕病患者接觸時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