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証:經期間點滴出血,量少色淡而質稀,面色晦暗,頭暈,耳鳴,腰痠難忍,經痛,夜尿頻多。 女性常見困擾之一月經失調,月經週期不穩定不規律,提早或推遲,俗稱「亂經」。 中醫按照4個常見分型提供不同治療和中藥配方,調理身體。 不論月經提前或推遲,都是女性需要注重的問題,要找出週期不穩定的原因和進行適時治療方案。 經期紊亂2025 經期紊亂 除了以上穴位按摩、暖敷、浸腳和食療外,鄧醫師也提醒大家不要過度減肥,以免令內分泌失調,而造成月經異常。
- 菸草內的尼古丁會降低女性體內激素的分泌,影響子宮生理機能,導致月經失調。
- 有研究指出,如果BMI超過35,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更是增加2到3倍。
- 好的一方是,這些原因相對容易解決,一旦妳從特定的生命階段繼續前進或消除了觸發月經失調的生活方式,妳的月經應該會恢復正常。
- 經血蓄積在腫瘤裡,時間久之,腫瘤內容物便形成色澤像巧克力的深棕黏稠物,而被稱為「巧克力囊腫」。
- 月經是週期性子宮出血的生理反應,怎樣才能知道月經量多了還是少了呢?
- 陳醫生表示,從西醫角度看,女性若經血太多,經期太長則要小心。
- 這類患者在每一次月經週期中卵巢不一定會排卵,即使排卵,由於卵巢的黃體形成不全,因此機能迅速消失,使得子宮在受精卵還未著牀前,內膜就提早剝離,有這種情況的女性很難受孕。
吳姿宜指出,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0多歲,正值女性更年期,許多人誤以為月經滴滴答答是正常的,甚至覺得月經走了又來是「回春」的表現。 月經週期指的是女性生殖系統會週期性地重複一個規律模式,從月經第一天到下次月經的前一天為一個月經週期。 一般女性的月經週期平均是21至35天,月經期持續4至7天。 更年期前期月經週期則是可能會縮短,從原本28天的週期,變成19至25天就來一次,接近更年期後期時,週期慢慢拉長,可能37-60天才來一次,接著會漸漸拉長至5個月。 一般來說,體脂肪低於15%即會導致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會導致月經失調甚至停經的情形。
經期紊亂: 經期延長不止
身為女人更該好好保護子宮,若長期讓子宮受寒,不僅會造成經痛加劇、卵巢早衰讓人顯老易胖,所以要特別注意腹部保暖,耍辣、性感的露肚短上衣可以穿,進到冷氣房的時候記得蓋起來就好。 面對這種月經失調中醫需辨由血瘀血熱等實證因素引起、還是氣虛陰血不攝的表現。 若屬實證,可選用茜草、地榆炭等清熱止血的月經失調中藥;若屬虛證,則不宜過多寒涼清熱之品,可選用黃芪、升麻等補氣升提的中藥。 絕經之前,女士的健康往往反映於月經的規律與否。 中醫認為「經水出諸於腎」,月經的調和代表著女子肝腎氣血的充盈與暢和,反之則是身體陰陽氣血失衡的警號。
2、在水上活動或一般運動後,請速擦乾身體着衣,勿貪涼吹風;若不慎淋雨應儘速吹乾頭髮及換衣保暖;月經期間應避免水上活動。 最後就是月經結束,千萬不要以為月經結束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喫辣椒了,經期後的護理也很重要,由於經期流血量多,女性朋友可以再經期後,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的重要作用是促進生血機能,用以輔助治療缺鐵性貧血。 如果已經表現為月經不調,在控制體重的時候更不能從節食來考慮了,只有加強鍛鍊纔是積極的減肥方式,也是月經不調的輔助治療方法。 另外,習慣節食的人要多喫含鐵食物,比如肉、魚、家禽、豆腐、豆類植物以及經過鐵強化處理的食物,如餅乾、醬油等,對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非常有幫助。
經期紊亂: 造成『生理期不規律』的原因有哪些?
自去年2月俄烏開戰以來,西方對俄羅斯能源祭出多輪制裁,包括前所未有的60美元俄油限價措施,嚴重打擊俄羅斯收入。 俄羅斯已經決定減產原油產能50萬桶/日,美國財政部助理部長哈里斯(Ben Harris)表示,這決定表明俄羅斯已經無力售出所有石油。 當然,平時的運動養生很重要,受經前症候羣困擾的朋友,可以多管齊下,讓自己在月經這個好朋友相伴之下依然舒坦開心,一身輕盈。 尤其到了月經前的3-5天,這種腫脹感會更加明顯,比較嚴重的會感受到心煩、胸脅悶、乳房脹等感覺,已經近似於經前症候羣。 症狀:常見月經延後,量少色淡,小腹空痛,體弱乏力,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心悸少寐,筋骨痠痛,皮膚乾枯,舌淡苔少,脈細無力。
- 若是異位部位位於膀胱的少部分患者可能會有週期性的血尿。
- 除了點出月經失調常見原因,薛沛芳中醫師也指出常見月經失調的4種證型,並介紹了穴位按摩及茶飲,有助於改善。
- 專家介紹説,一般每次月經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過多。
- 血熱証:月經週期提前或每月出現2-3潮,經色鮮紅而量少,質稀或持續時間較長,兩顴潮紅,心煩不眠,脣乾而紅,手足心熱。
大部分婦女在更年期階段會出現輕微的月經失調症狀,如月經後期出現月經量減少、月經提前或月經量增加等不同情況。 月經失調中醫的治療推薦和主張,宜以疏肝解鬱、涼血調經為主,常選用柴胡、梔子、鬱金等中藥,而改善月經失調食療方面以玫瑰花泡茶亦有疏理肝氣之功。 而月經失調症狀往往表現在月經週期、經行日數及經量等方面的紊亂之上。 就著月經失調中醫推薦治療的方向重在辨證調經。 中醫會個別性對證治療,達到調沖任氣血、補脾腎和疏肝理氣。 基本上,具體方式會透過服用中藥、針灸或臍療。
經期紊亂: 經期紊亂又經痛?這4種狀況可能是巧克力囊腫
周宗翰指出,與血栓、心肌炎等嚴重不良反應,月經混亂只能算是一種現象。 嚴格來說,施打疫苗造成經期改變,是非常正常的。 長期的精神壓抑、生悶氣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創傷,或者嗜菸嗜酒的女性都可能導致月經失調或痛經、閉經。 異物殘存在子宮中會造成子宮內膜的刺激,因此對月經混亂、又裝有避孕器的人,可能要考慮將避孕器取出,看是否會恢復正常。
經期紊亂: 月經紊亂對生育的影響
早餐喫一顆蛋,讓你營養滿分,不過受到禽流感、換羽等影響,國內出現缺蛋情形,13日起雞蛋更每臺斤調漲2元,產地價每臺斤42.5元、… 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有效改善身體冰冷、水腫、貧血、眩暈等症狀。 當歸能夠提高免疫力,芍藥則具有擴張末梢血管的作用。 健康教育基金會 的目標是努力地向社會上不同組織,無論公共或私人機構,社區和個人,以鼓勵及正面方式支持大眾預防疾病,以延長生命和促進人類健康。
經期紊亂: 健康情報
除了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經血排出之外,還能夠改善眩暈、肩膀痠痛、頭痛、情緒造成的臉部脹紅等,適合體力比較好的人。 荷爾蒙容易失衡的青春期格外常見,由於月經次數增加,因此有容易貧血的傾向。 經期紊亂2025 日用衛生棉不到1小時就要換,或是出現如肝臟般的血塊等,原因的種類繁多,包括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等。
經期紊亂: 中醫看月經失調
隨著月經間隔逐漸延長至4~5個月或半年纔行經1次,之後則完全停止。 月經變化除了是疾病,更有可能是「中獎」懷孕了! 經期紊亂 尤其是經期正常、有性行為的女性,親戚突然不來了,先用驗孕棒驗一驗,毋須自己嚇自己。
經期紊亂: 更年期婦女用荷爾蒙對抗心肌梗塞
有排卵者,基礎體溫雙相,但卵泡期長,高溫相偏低;無排卵者,基礎體溫單相。 1、經期提前:月經提前指月經週期縮短,短於21天,而且連續出現2個週期以上,屬於排卵型功血基礎體溫雙相,卵泡期短,僅7、8天;或黃體期短於10天,或體溫上升不足0.5攝氏度。 經期紊亂 1、月經不調治療的療程為三個月,第四個月停藥觀察月經週期情形,一般規律服藥後治療一個療程後即可恢復正常。
經期紊亂: 【中醫藥膳】突然脾氣暴烈、情緒不穩 更年期喫什麼好?
總的來説,應在精神上要保持愉快樂觀,不要無端地煩惱;要適當休息,避免負重;在飲食上宜溫熱,忌寒涼;在起居上宜安靜舒適,忌坐臥濕地或涉水淋雨;內褲和月經帶要勤洗,衞生紙(巾)要勤換;適當洗澡,但勿太頻,以防感冒。 可用墨魚(烏賊)1條,約200~300g,桃仁6g。 或用黃芪30g,枸杞30g,乳鴿1只,將乳鴿洗淨,黃芪用布包,同枸杞,放燉蠱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後飲湯、喫鴿肉。 治療方法:宜補氣養血以養衝任,可用雞血藤9~15g(幹品),大棗10枚,瘦豬肉200g,燉服。 症狀:常見月經延後,量少色淡,小腹空痛,體弱乏力,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心悸少寐,筋骨痠痛,皮膚乾枯,舌淡苔少,脈細無力。 其次是月經期間,可以多喫些水果,但是不是所有的水果都能喫,像是梨、香蕉、柿子、芒果、西瓜、獼猴桃等寒性食品,月經期間一定要遠離。
經期紊亂: 中醫揭「愛愛最佳時辰」:男女陰陽平衡!還藏這2大好處
有研究指出,如果BMI超過35,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更是增加2到3倍。 青春期少女因子宮發育不全,或更年期女性因荷爾蒙失調,容易有此情形。 發生的原因除了卵巢機能異常外,像是罹患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子宮頸癌、子宮內膜長息肉、子宮肌腺瘤等,也多會有經血過多的情況。
經期紊亂: 更年期後期
經期若長達32-39日也會增加23%的早死風險,超過40日更增至28%。 研究人員指出,由於月經失調的情況太常見,以至於不少女性掉以輕心,才沒有察覺到這或許是某種潛在疾病的徵兆。 除了熬夜晚睡,不規則的睡眠模式也可能造成經期混亂。 但生理期某種程度來說,反映女人每個月的健康狀況。
經期遲了是月經失調其中一種症狀,不但影響經期和經量,更會影響生育! 即睇5種催經食物介紹,助你瞭解月經遲來喫什麼,配合超聲波檢測以及穴位按摩法,助你紓緩經期遲來的困擾。 跑錯地方的內膜組織仍會隨著每個月的月經來潮產生月經,內膜脫落的碎片因為沒有辦法像普通月經那樣從陰道順利排出體外,導致經血堆積在錯誤的地方,形成腫瘤。 經血蓄積在腫瘤裡,時間久之,腫瘤內容物便形成色澤像巧克力的深棕黏稠物,而被稱為「巧克力囊腫」。
經期紊亂: 中醫對更年期月經紊亂的治療
正常的女性絕經年齡是47-55歲,但也有特例,比如特別會養生的女性有可能55歲以後才絕經,而如果平時不注意衛生、不注意保養,也有可能在47歲之前絕經。 婦女要清楚明白更年期是一個自然階段,而且只是暫時性,並非病態,當體內分泌得到「新平衡」,一 切便會回復正常。 腰痠腿脹時,我們通過捶打酸脹的肌肉來緩解不適,同樣,不少女性在經期也會習慣性地捶打腰部來緩解腰部酸脹。
經期紊亂: 月經紊亂引起月經紊亂的兩個常見原因
根據資料,女性身體在月經恢復前就已經可以排卵,所以即使產後因哺乳未有經期,仍是需要做好避孕措施。 若是產後月經來了一段時間就不來,便需要檢查是否再次懷孕。 多囊性卵巢症、巧克力囊腫、子宮肌瘤等……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酒精濫用病史或長期服用精神藥物的患者、厭食症、肥胖症都有可能導致經期不規律。 少數女性過去月經週期及經期一直正常,之後月經突然停止,直接從規則月經忽然進入停經,無月經的情況至少持續12個月才能確定是更年期。 經期紊亂 在正常的月經週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以規則的方式增加和減少。
,蘋果、無花果、草莓、西紅柿等,而橘子、桃子、櫻桃、棗等屬於溫性食品在月經期間可以多喫。 2:宜在冬令雙補氣血,可於立冬後用烏骨雞1只,當歸、黃芪、茯苓各9g,將雞洗淨,把藥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合,放砂鍋內煮爛熟、去藥渣。 卵子數目來自母體,更年期發生的時間也與遺傳有密切的關係,若媽媽較早即進入更年期,女兒進入更年期的時間也會提早。 中醫來說,經前期屬於子宮血海充盈,腎陰腎陽都很充足旺盛,滿易生鬱,鬱而化火,過度的話就變成氣血脹滯,心肝火旺這樣的狀態。 或用黃芪30g,枸杞30g,乳鴿1隻,將乳鴿洗淨,黃芪用布包,同枸杞,放燉蠱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後飲湯、喫鴿肉。 治療方法:宜補氣養血以養沖任,可用雞血藤9~15g(幹品),大棗10枚,瘦豬肉200g,燉服。
經期紊亂: 這4種人「月經亂到爆」!常見症狀曝光 醫師教你調…保證順順來
中醫對月經延長的定義是:正常行經期為3至7天,如果月經超過七天仍未完全乾淨(包括啡色的血性分泌物),情況連續出現超過兩次月經週期,便屬於中醫診斷上的「經期延長」。 一位來看月經不調的女士,她告訴我每次月經來潮起碼要十多日才能乾淨,有次還要三個星期才完全無血,影響她的日常生活。 她懷疑自己是否患上婦科病,於是到西醫做婦科檢查,結果一切正常,子宮、卵巢都沒有腫瘤。 惱人的月經問題困擾了她接近一年,她因此被迫放棄她喜愛的跑步和游泳。 然而,儘管子宮內膜癌早期症狀明顯,仍然可能錯失早期發現的機會。
經期紊亂: 新聞自律規範
不規則的提前或延後都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某種疾病的症狀。 臺灣長照醫學會為了提升婦女朋友的健康品質,舉行專業的學術研討會,由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專攻婦女內分泌醫學的劉永晴醫師和大家分享:職業婦女常見的婦科問題,特別是臨牀上非常困擾人的「經期紊亂症候羣」。 天數超過35天,甚至成為季經或年經,原因也多是因為卵巢機能障礙,排卵功能異常所引起的。 這類女孩容易頭痛、肩膀痠痛、手腳冰冷、排卵機會少或無排卵,受孕的機會當然就大大減少了。 學生階段的女孩因為升學壓力大、職業婦女則家庭工作兩頭燒,不僅會來的時間改變,本來就有經前症候羣的女性,也可能因此症狀更嚴重。 這都與體質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接近更年期的中年婦女症狀會更明顯。
經期紊亂: 月經失調
如果已經表現為月經不調,在控制體重的時候更不能從節食來考慮了,只有加強鍛煉纔是積極的減肥方式,也是月經不調的輔助治療方法。 把每天測量到的基礎體溫記錄在一張體溫記錄單上,並連成曲線,就可以看出月經前半期體溫較低,月經後半期體溫上升,這種前低後高的體溫曲線稱為雙相型體溫曲線,表示卵巢有排卵,而且排卵一般發生在體溫上升前或由低向高上升的過程中。 2、在水上活動或一般運動後,請速擦乾身體著衣,勿貪涼吹風;若不慎淋雨應儘速吹乾頭髮及換衣保暖;月經期間應避免水上活動。 有助於改善精神症狀,適合因強烈壓力而感到疲勞時。 服用可讓身體充滿能量,緩解緊張,改善身體冰冷、情緒造成的臉部脹紅、心悸、失眠、頭痛與肩膀痠痛。 有些人的經血量變少,原因不是出在宮寒而是壓力太大導致的,透過快走、瑜珈來放鬆緊繃情緒,適當釋放壓力之餘,身體的整體狀況也會跟著變好。
接種新冠疫苗後常見副作用包含發燒、接種部位腫痛與肌肉痠痛等,也有不少女性發現,「打完疫苗月經就來了」、「月經比平常還要不舒服」、「經期變亂了」等。 經期紊亂 外媒也報導,部分停經婦女、服用荷爾蒙藥物,接種疫苗後甚至會產生出血狀況。 如果陰血不足,必然會導致生理異常,造成種種病症,故中醫有「婦女以血為本」的理論。
雖然月經失調的原因眾多,不過上述這4種是較為常見的證型,民眾可以從中觀察自己是否也在這4類型當中,並適當以穴位按摩及茶飲做改善。 不過也還是呼籲應先與中醫師討論、確認自己為何種類型再進行改善為佳。 中藥材也應注意避免偏方、來路不明的草藥,應至合格的中藥行購買以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