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慧敏中醫10大分析2025!專家建議咁做…

古代是很重視針灸的,但是我國上個世紀70年代到2000年的近代對針灸其實不夠重視,而且針灸的操作或者針灸的學習,大家都覺得就是選穴位,很少像中藥那樣認真的辨臟腑、辨經絡。 幾天前收到求助電話,一戶住在港島區家庭,外傭先染病,接着五歲大女兒發燒,求診私家診所配了一些退燒化痰藥,之後確診;緊接不到一歲的兒子出現症狀,由於患兒是密切接觸者,私家醫生拒絕再接診,女主人不停打電話聯絡卻無法入住醫院,三四天下來女主人自己還有同住一位親屬也已出現咽痛、咳嗽。 汪慧敏中醫2025 大女兒間歇發燒、咳嗽、不進食;幼兒高燒、嘔吐,昏睡,可憐的女主人幾近崩潰,四處求助,家裏除了大女兒先前醫生開的藥外也無其他常用藥物,當然更沒有中藥或中成藥;給予的一些建議也無法採納實現。

針灸在試管嬰兒方面的應用,在國內還是剛剛起步的階段,反倒是國際上用得更加廣泛。 我們希望我們傳統的中醫針灸,能夠與現代最新的技術結合起來,造福於婦女,造福於世界。 於是我真正的開始往這方面去鑽研,還有原因是針灸在婦科方面效果很好,所以後來很多病人來找我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因為確實有療效,我曾經在《中國針灸》上發表過文章,論壇上我也提出來關於建設針灸婦科專科的這個設想,因為沒有針灸婦科這樣的科,針灸有治療中風、偏癱、偏頭痛的,但是唯獨沒有婦科。 我個人覺得針灸治療婦科病療效比較好,病人也比較多,所以我後來就不做別的病種,光做針灸婦科了。 腎主生殖,不論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不孕,還是子宮肌瘤引起的不孕,都和腎虛有關係。

汪慧敏中醫: 專業資格

陰陽失調是什麼失調呢,其實到底來講還是體質發生了陰陽的失調,中醫講平和質,氣血都是平和的,現在變成痰濕質,肝鬱的體質,變成血瘀的體質。 所以我們治療的過程中,中醫中藥針灸在做的都是糾偏,把它糾到中間平衡這個層面上來。 在香港有一些來自大家族的病人,家族對女性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求會生孩子,還要求生男孩,這就給女性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 在國內到了年齡就一定得結婚,結了婚就一定得生孩子,不生孩子就會有很多的問題,可能真的會離婚或者怎麼樣。 但是我在香港待了七年了,也看到很多不孕的婦女,因為不孕離婚的我一個都沒有碰到過。

所以說「有仔趁嫩生」,如果太遲生育,且不論其他方面,單是金錢代價便很昂貴。 汪慧敏:正常女性月經週期時,子宮內膜的功能層會逐漸剝落,從子宮頸經陰道流出體外;出現子宮內膜異位,最主要是受各種因素影響,部分經血向上逆流,經血夾帶子宮內膜組織,經過輸卵管種植到卵巢裏面,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病痛問題。 針灸治病機理從西醫來講,有內分泌、免疫的因素,從中醫來講主要是通過經絡調節臟腑功能來達到治療作用。 針紮在穴位上,穴位通過經絡跟臟腑相關,通過調節臟腑的功能或者氣血來達到治療作用。 汪慧敏中醫 比如對胃痛的治療,足三里穴通過經絡跟胃相連,能夠調節胃的氣血,緩急止痛。 中醫最核心的內容是辨證施治,人們認為中醫中藥需要辨證施治,針灸就不需要辨證施治。

汪慧敏中醫: 中醫師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感謝即將卸任的中醫業小組委員會主席馮玖醫師,以及委員會和小組委員會的其他委員,並讚揚他們對中醫中藥發展提出不少寶貴意見,貢獻良多。 汪慧敏:子宮內膜異位的經痛,是繼發性痛經,有兩個最大的特點,第一是漸進式疼痛,隨着病情的發展,經痛的情況會愈來愈嚴重,譬如去年喫兩粒止痛藥,今年可能要喫四粒才能止痛,有些甚至連止痛藥也沒有幫助;第二是如果照超聲波或其他檢查,會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的「病竈」,原本屬於子宮裏面的內膜組織,走到子宮外面,散落在腹腔或腹膜表面。 汪慧敏中醫 中醫治療,無論是針灸還是中藥,就是要把患者的體質變成一種平衡的體質。 汪慧敏中醫2025 陰陽失調的有很多,但是我簡單的歸結於我們一直在調理他各方面的情況。

  • 那時候我做子宮內膜異位症,我感覺如果我沒有一個方向,那麼我是不可能做過別人。
  • 本會積極爭取業界權益,2012年本會提出《有關分年階減免中醫長者進修學分之建議》,獲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採納, 對年滿75歲或以上的註冊中醫所需進修學分進行了修改;2013年中本會向香港中醫藥發展委員會遞交了《關於在香港設立中醫院的建議和設想》的意見書。
  • 第二個,鍼灸在婦科這一塊是一個空白,每一個鍼灸醫生多多少少會用鍼灸去治療婦科病,比如說痛經,轉胎,但是作爲專科來做就沒有。
  • 2008年政府將雷生春納入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香港浸會大學最終成功獲選,將雷生春改建為中醫藥保健中心。
  •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或代表)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轄下設有兩個常設小組委員會,分別為中醫業小組委員會及中藥業小組委員會。
  • 比如每天喫火鍋,喫很多辣椒,經常做桑拿,可能就會變成一種濕熱的體質,這種濕熱體質就是導致濕熱疾病產生的原因。
  • 中心環境舒適、交通便利,設有多間體質調理室、慢病管理室、評估室和設備齊全的調理室,為市民提供高水準、規範化的中醫健康管理服務。

子宮內膜異位症那時候在國內特別多,它其實是社會大環境帶來的疾病,現在二孩政策放開了就會好一些。 它最主要的臨牀表現第一是劇烈的痛經,第二月經不調,第三就是盆腔包塊,其中卵巢巧克力囊腫,國內叫巧克力囊腫,香港叫朱古力囊腫,以及不孕。 我原來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工作,浙江中醫藥大學對科研、臨牀和教學三方面都很重視,所以我有一半的時間是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做教授,還有一半的時間是在醫院做醫生。 汪慧敏中醫 汪慧敏中醫2025 我本科學的是中醫,在醫院做過三年的臨牀醫生,考研想考的是中醫婦科,但是很遺憾中醫婦科因爲導師的原因沒有錄取,就給我轉去了鍼灸專業。

汪慧敏中醫: 香港區

她聽了這件事情以後想著別人從24歲到42歲這麼漫長的歲月都能懷孕,自己也應該有希望,於是心情就放鬆了,當月就懷孕了,所以緊張是女性不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汪慧敏教授,獨創隔葯餅灸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其成果已被拍攝成衛生部教材,對於中藥、針灸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有獨到經驗。 2016年4月,「紀錄中醫」大型系列紀錄片第一季《千年國醫》攝製團隊遠赴香港對中醫婦科專家汪慧敏老師進行採訪。

汪慧敏中醫: 診所治療中心

1992年本會成功籌組首屆中醫界慶祝國慶活動,有力地促進了中醫藥界大團結;於1996年成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推選委員會,以及回歸以來的四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中均有本會多名代表成為推委和選委,為香港穏定繁榮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之後醫生就打電話比我老公家姐(同是他的病人)。喑視收回投訴。因為家姐要繼續比佢醫。絕對是一個冇醫德嘅醫生。 中心為本港首間以中醫「治未病」和體質養生理論為核心理念、以「無病防病,小病促癒,慢病防變」為目標的服務中心,推出多種中醫服務,以期改善市民大眾的健康狀態。 疾病從產生來說是機能出現了問題,但是人的一生很多東西都不可能控制,所以生病也是不能避免的,因爲生病跟體質、遺傳、生活環境、意外事故等等有關係,所以我認爲疾病也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

汪慧敏中醫: 專業治療

子宮內膜,就好像是供胚胎寶寶睡覺的被子,如果被子太薄,不但營養不夠而且露頭露腳,冰冰冷怎能夠成活。 被子太薄就是人的氣血不夠,一些病人可能有流產刮宮的病史,子宮內膜薄,故胚胎無法着牀。 還有一些年紀大的,即使成功懷孕,流產的機率也不低,所以保胎、防止胎停也是IVF的重要環節,植入胚胎前在補益氣血的穴位施以針灸,氣血旺盛才能根深葉茂;植入時再在緩解子宮痙攣的穴位施針,減少排斥反應,增加子宮內膜的容受性;植入後在寧心安神、養血安胎的穴位施針,避免緊張,養胎安胎以增加IVF的成功率。 對於一個遲婚遲育的女性,首先必須面對的問題,是卵巢功能或者說生殖功能已經減退了。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認為女性在28歲各方面指標達到頂點,然後開始走下坡路。 IVF過程中最花錢的是「促排卵」到「取卵」的階段,如果生殖功能好,一次取上八顆十顆卵,受精成功獲取六七個胚胎,分幾次放進去,成功率大大增加;如果卵巢功能衰退,加上對促排卵又不敏感,一次只取到一兩顆卵,成功率便大大下降,而所花費的金錢是一樣的。

汪慧敏中醫: 汪慧敏中醫(女)

隔藥餅灸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是首創的,浙江省當時就給了我一筆科研資金,我們就開始做隔藥餅灸。 我最困難的時候是1996年,從開展隔藥餅灸到最後成功的開設了子宮內膜異位症專科,我所有的鍼灸婦科的經驗或者體會都是在那個時候形成的。 我1991年研究生畢業,結婚、生孩子,前幾年都是在做普通的鍼灸,我一直想做跟自己喜歡的疾病有關的治療工作,我非常喜歡中醫婦科。 一開始在鍼灸科我是沒有感覺的,因爲鍼灸是以治療普通內科疾病爲主,我一直在尋找鍼灸與中醫婦科的結合方法。 汪慧敏中醫 1996年的時候我有一個比較大的突破,當時查了很多文獻資料,成功申請到一項科研基金,叫做隔藥餅灸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汪慧敏中醫: 診所/醫院資料

的地方,也就是孕育胎兒的地方,如果出了問題,沒有適合的環境,自然不利胚胎成長;譬如異位在卵巢,形成朱古力囊腫,卵子的質量和排卵直接受影響:異位到輸卵管,卵子的輸送就會出問題,同樣是難懷孕因素,所以子宮內膜異位,在各方面都增加了懷孕的困難。 西醫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主要方法之一就是讓患者不來月經,所以懷孕是最好的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方法,因爲懷孕就不來月經了,不來月經子宮內膜就不分泌了,原來的巧克力囊腫就會萎縮,異位的別的地方也不出血了。 如果懷孕了,月經不來分娩後又餵奶六、七個月,原來的包塊就會萎縮掉,病就可能會治好,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很適合鍼灸治療的疾病。 那時候國策只允許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所以很多女性流產以後或者刮宮,或者放環,子宮內膜就跑到別的地方去了,這就叫子宮內膜異位,異位就是在另外的位置的意思。

汪慧敏中醫: 註冊中醫分類

子宮肌瘤是一種實症,不是每一個婦女都得子宮肌瘤,得子宮肌瘤有腎虛的內在機理。 第二跟肝有關係,女子以肝為先天,女性的很多情緒問題都會影響到生育。 我有一位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不孕患者,差不多看了一年多都沒有懷孕,因為她是天主教徒,天主教不接受做IVF,她有一位朋友也是天主教徒,這位朋友22歲結婚,42歲才生出孩子。

汪慧敏中醫: 委員會

我們也希望醫學越來越發達,能夠解決現在的疑難疾病,因爲人總是應該健康的,快樂的活着,這也是每個人的嚮往所在。 所以我覺得疾病即來之則安之,對我們醫生來說就是努力能夠幫病人解除痛苦。 內地近年流行的一個新做法叫「備孕」,是在孕前為「優生」進行身、心兩方面的準備工作;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是懷孕前,特別是女性,接受中醫調理三個月,讓臟腑氣血功能達到最佳狀態,這個做法,對晚生育的女性尤為重要。 中醫學認為,腎主骨,為生長之本,肝腎同源,故補益肝腎能促進生長發育,可以增高助長,這是我國民間流傳上千年的傳統習俗。

汪慧敏中醫: 中醫業小組委員會

學會緊密團結中醫同業,2012年本會和香港三個主要中醫學術團體聯合主辦了「第二屆香港中醫痛症(國際)研討會」;本會慈善基金會積極開展慈善活動,舉辦學術講座,遠赴四川災區義診;學會在推動香港社會中醫藥發展、提高本港巿民的衛生意識、中醫防病治病科普宣傳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 香港中醫學會第十三屆理監事會成員包括:會長汪慧敏,理事長歐卓榮,監事長李振輝,祕書長鍾啟福,副會長塗豐、梁秋容、符文澍、繆江霞,常務副會長彭愉康、鄒嘉宏、藍永豪,副理事長鍾愛瑩、曹信恩,副監事長黃傑誠、陳飛松、金維軒等。 汪慧敏,女,教授,碩士生導師,1962年出生,現任浙江中西醫結合分會康復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首批中青年名中醫培養對象。 汪慧敏中醫2025 汪慧敏中醫 汪慧敏:子宮內膜異位不是遺傳,不過有資料顯示,如果媽媽有這個問題,女兒的機會大大提高,為什麼會這樣呢?

見到不少人,剛剛結婚兩三個月,就去找生殖醫學科醫生做IVF(人工受孕);或者在籌備婚禮以前,就打聽哪位大夫是「生仔聖手」。 或問﹕為何如此心急,不自己多試幾個月;回答﹕本身年紀偏大,自然生產應該很困難,不想再浪費時間。 青春早期是人生階段中生長發育最快的一個階段,如果肝腎氣血旺盛、脾胃吸收好、營養充分,那身體就長得快長得高,所以適當的中醫調理藥膳可以助一臂之力。 但如果補益過早,恐有引起提早發育之虞,如八歲、九歲就補或喫很多速食,女孩可能提早來月經,就長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