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趣的是針刺胃經的解溪、陷谷等另外幾個穴位,對肩周炎同樣也有效,這就不是巧合了,其中一定蘊含著某種規律。 條口透承山 另外,中醫藥治療頸椎病主要從活血通絡補腎等方面組方用藥。 ①壓痛點:頸型頸椎病患者的壓痛點見於棘突及兩側椎旁處,程度多較輕,用手壓之患者可忍受,且疼痛範圍與受累的神經根分佈區一致。 而落枕者的壓痛點則見於肌肉損傷局部,以兩側肩胛內上方處為多見,急性期疼痛劇烈,壓之常無法忍受。
後來看的書多了,才知道肩周炎並非純實證,而是本虛標實證,這個虛主要是肝腎陰虛和陽氣虛。 背部穴道是督脈、膀胱經、小腸經分佈的主要區域,其中 上背穴道 包含膏肓、天宗、肩貞都是主要經絡按摩的穴位之一。 背部穴道圖分佈上焦主掌心肺功能;中焦主掌肝膽胃脾;下焦主掌腎腸腹,因此 背部經絡按摩 可說是養生保健的主要區域,自古流傳 養生先養背 ,可見背部按摩好處甚多。 腳底穴道按摩 – 反射區 腳底穴道按摩痛原因,可參考腳底穴道反射區來瞭解身體器官健康狀況。 瞭解腳底穴道名稱與反射區對應部位,進行腳底按摩好處多。
條口透承山: 針灸治療肩周炎有什麼效果
高血壓者,針刺可使其降低;低血壓者,針刺可使其升高。 心動過速者,針灸能使其減慢;心動過緩者,針刺能使之加快。 胃腸痙攣而疼痛者,針灸可以消除痙攣,使疼痛緩解;胃腸蠕動弛緩致胃下垂者,針刺可使胃腸蠕動增強,胃底升高。 這些都說明瞭機體狀態內在因素在針刺治療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是針刺對機體所產生的雙向調節作用。 其實這種特殊的針法在二千年前已經存在,在《內經》中稱為巨刺,在現代它被稱為運動針法,平衡針法等。
- 值得令人關切的是現在罹患五十肩的族羣,已不再限於中老年人,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生活習慣的轉變,有愈來愈多年輕人也出現五十肩的症頭。
- 疼痛較劇烈者,肩或肩關節穴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數滴。
- 1 承山穴在小腿背側正中線上,伸小腿或上提足跟時,可以看到在小腿背側中間肌肉(腓腸肌)收縮時會形成一個人字形的分叉,承山穴就在這個人字形溝的頂點處。
- 一開始使用苓桂朮甘湯、半夏厚朴湯加減的科學中藥粉劑,劑量也不多。
- 《靈樞.終始篇》雲:「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
- 還要令患者高舉患肢上下活動或者以肩爲圓心以患肢爲半徑作畫圓活動,以加強功能鍛鍊。
- 臨牀表現以抬肩角度受限及外展疼痛最為常見 繆刺或巨刺是古代的針灸刺法,當身體一側有病時,針刺對側穴位的一種方法,兩者的差別在於脈象是否有正常(繆刺)或異常(巨刺)。
手足陽明經交接於鼻旁,條口穴位屬足陽明胃經穴位,足陽明胃經為氣血生化之源,針刺之可以益氣養血、活血、舒筋、利節;承山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穴位,足太陽膀胱經主營衛之氣,能祛風散寒。 對肩周炎的治療,我們按 “上病下取”的原則,取同側條口透承山治療,以疏通陽明、太陽兩經之氣。 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針之能調補氣血,舒筋活絡;太陽主一身之表,刺之能驅風散寒,祛瘀止痛。
條口透承山: 肩周炎-四肢部按摩
以左手食指、中指繃緊阿是穴,右手持鋒鉤針迅剌入皮下組織,病人有酸、麻、脹感時停止進針,然後上下提動針柄,鉤割數下,出針。 每週2次,4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周。 條口取穴方法為正坐屈膝位,在犢鼻穴下8寸,犢鼻穴與下巨虛穴的連線上取穴此為條口穴的位置,下圖為條口穴位置圖。 按摩條口穴用雙手指腹以適當力道重覆按揉穴道,每次按摩約2~3分鐘即可。
其中,鶴頂穴為位於下肢大關節周圍的經外奇穴,故有通利關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強壯腰膝的作用,可治療關節麻木、下膝關節痠痛、腿足無力、… 豐隆穴 豐隆穴,豐隆穴是人體的一個穴道,豐隆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 豐隆穴在趾長伸肌外側和腓骨短肌之間;有脛前動脈分支;當腓… 條口透承山 能激發經氣運行,以達到宣通氣血、調整陰陽、扶正祛邪的目的,所以,從感受刺激這方面來說,穴位是體表存在的感受針灸、推拿等諸多刺激的感受裝置. 穴位是人體髒腑經絡之氣輸註並散發於體表的部位,是與髒腑經絡之氣相通並隨之活動、變化的感受點和反應點。
條口透承山: 按摩手臂治療肩周炎
但因二者的治療方法明顯有別,故應加以鑒別。 【十四經配合董氏針灸治療經驗】:肩髃、足三裡可用於治療乳房疾病。 這與董氏針灸治療乳癌所用穴道位置接近。 先捏壓肩部肌肉,使逐漸放鬆,然後用手指掌側按揉肩井、曲池、肩貞、肩前諸穴,並用滾法按摩肩肌、三角肌、肱二頭肌處各5分鐘,同時患者配合作上舉、外展、外旋、內旋等活動,每日~2次。 探得敏感點或陽XX物後,用5分普通毫針快速刺入,得氣後,行捻轉手法,中強度刺激,約持續半至1分鐘。
條口透承山: 小腿條口透承山穴治療肩周炎
一般針灸家均慣用頰車、地倉、下關等穴,但是若是使用董氏針灸的刺絡針法,配合十四經穴應用,往往能立收卓效,經過比較統計此種結合董氏針灸與傳統針法較地倉、頰車之老式針法療效為佳。 五十肩又叫肩凝症,多在五十歲左右得此病,表現肩部疼痛不能上舉,攀探頭部,後摸脊柱,穿上衣等俱感困難。 先以針從條口透承山穴,再依次針合谷、曲池,最後針肩髃。 還要令患者高舉患肢上下活動或者以肩為圓心以患肢為半徑作畫圓活動,以加強功能鍛煉。 急性腰痛可在委中放血治療,局部配腎俞、命門、大腸俞。
條口透承山: 中醫知識
若痛甚以致不能咳嗽,咳則疼痛增加,刺陽陵泉,用瀉法。 因風寒而致急性腰背疼痛,前俯後仰困難,可針兩眉頭攢竹穴,出眼淚效果更好,此為筆者經驗。 口眼歪斜屬風邪中於經絡,可用歌中穴位盡早治療。
條口透承山: 氣血特徵
手部按摩配合肩關節功能鍛煉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療效顯著。 手部按摩可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環,加速滲出物的吸收,起到通絡止痛的作用;功能鍛煉可以鬆解粘連,滑利關節,以促進肩關節功能的恢復,兩者相得益彰。 針灸治療肩痛在《針灸甲乙經》、《備急千全要方》、《針灸資生經》及《針灸大成》等著作中,均有記載。 現代明確提到肩關節周圍炎的針灸治療首見於1954年。
條口透承山: 中醫:8大方法治療肩周炎
對於發病時間較晚的大椎管者,其病理改變多較複雜,除上述病理生理改變外,尚可伴有椎節邊緣骨質增生及骨贅形成等病理改變。 罹患五十肩時,初期肩部在活動時會開始出現疼痛感,急性期時,中醫治療以疏筋活血、通絡止痛、消腫消炎,採冰敷消腫為主,貼敷青草膏時的力道要非常輕柔,因為用力過大易導致損傷,並使肩關節黏連加重。 五十肩又稱為「冰凍肩」,醫學上專有的學名為「黏連性肩關節囊炎」,主要是連接肩胛骨和肱骨的關節囊,其組織因為發炎而產生黏連,使肩關節活動空間受限所致,發病時肩部疼痛難舉,造成患者生活上極大的不便。 通常肩部骨折、關節脫臼、肌腱發炎、姿勢不良等情況,都容易造成五十肩。 中醫認為,五十肩多為過度勞累,長期內在氣血不足,以致風寒邪氣趁虛侵襲肩部經脈所致。 承山穴是臨牀常用穴位,屬於足太陽膀胱經,別名魚腹、肉柱。
條口透承山: 肩周炎怎麼辦 五種調護方法讓你不再受折磨
最近看到高樹中教授的一針療法,才解開了我多年的疑惑。 那是不是所有的肩周炎病人我們都單針刺一個陽陵泉就可以治療好呢? 我現在治療肩周炎,只要病人有明顯的痛點,我就按經絡辨證分別用其他穴位,療效會更好;如果疼痛點不明確,又有活動障礙,就多用陽陵泉。
條口透承山: 肩周炎偏方
首先在患肩上進行按壓,找到壓痛點,在最明顯的一處用三棱針或鈹針迅速刺入,深1~2分左右,即出針。 如此上、下、左、右,進行點刺,共5針,呈梅花狀,範圍以稍大於罐具口徑為宜,點刺處則應血出如珠。 如痛點較分散,每次刺絡2~3個痛點。
條口透承山: 臨牀運用
“先刺承漿後風府”出自玉龍歌,屢用屢效。 若左右回顧轉頭因難,針昆侖,以疏通太陽經氣以止痛。 眩暈因肝陽偏亢,上沖頭目而致,可用太沖調治肝經,足三里導氣下行,再配其它各穴。 此歌訣即唐代名醫孫思邈治癲狂症十三鬼穴所改編,歌中舌下即舌下中縫,它在金津和玉液兩穴之間。 玉門穴位於大陰脣上方,少用,病情若重者可一次用十三穴,輕者可選五至七穴,每次交換使用,但都要用瀉法強刺。
條口透承山: 治療腰痠腰痛、慢性關節痛!止痛藥酒2方
還要令患者高舉患肢上下活動或者以肩爲圓心以患肢爲半徑作畫圓活動,以加強功能鍛鍊。 治療肩周炎這個穴位用的較多,用三寸針條口透承山,有一次就治癒的,也有十天半月無效的。 但對針條口為什麼可以治療肩周炎這一問題,我是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條口屬胃經,從經絡循行的角度講,它也不到肩部,無法用“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來解釋。
條口透承山: 五十肩痛歌訣
喉痛加少商、商陽(此即二商),點刺出血。 1 條口透承山2025 承山穴在小腿背側正中線上,伸小腿或上提足跟時,可以看到在小腿背側中間肌肉(腓腸肌)收縮時會形成一個人字形的分叉,承山穴就在這個人字形溝的頂點處。 本穴物質為隨膀胱經經水衝涮下行的脾土微粒,性乾燥,在穴內為堆積之狀,有較大的承重能力,故名肉柱。
條口透承山: 針灸治療肩周炎的穴位介紹
小腿肌肉痙攣(俗稱抽筋),一般是由於肌肉疲勞或寒冷使自主神經高度緊張造成缺血狀態使小腿後部肌肉痙攣和疼痛。 造成小腿肌肉痙攣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局部受涼寒冷,而使肌肉強力收縮痙攣。 其次是身體電解質紊亂或過度運動造成小腿肌肉乳酸堆積也可引起肌肉痙攣等。 當小腿肌肉痙攣時可按摩、拉伸痙攣部位的肌肉來促進血液循環,點按有效穴位委中穴、承山穴和漏谷穴。 委中穴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一般用來治療坐骨神經痛、小腿疲勞、肚子疼痛、脖子痠痛、腰部疼痛或疲勞、臀部疼痛、膝蓋疼痛。 該穴位於膝關節後面的凹陷中,膕橫紋的中央。
【來源】孫培榮用於治療膝蓋諸疾,再配風市、陰市、膝陽關(同側)、曲泉、陽陵泉(同側)等諸穴增強療效。 【來源】孫培榮、周左宇、倪海廈均用上述透穴治療肩膀諸疾,效果顯著。 另配穴陽陵泉、曲垣、肩井(放血)、少海。 【來源】孫培榮、周左宇、倪海廈用以治療中風證,再配內關、水溝、三陰交、極泉、尺澤、委中、風市、懸鐘。 董氏針灸在胸部有一組『十二猴穴』,將其放血是治療猴痧的特效穴(傷寒、重感冒、霍亂均可能會引起猴痧)。
條口透承山: 針灸治病常用方法歌訣
扎對側,條口屬足陽明胃經,長針刺條口透承山,邊提插邊讓患者上下活動肩關節,速效。 條口透承山 具體位置在陰陵泉下1.5寸,脛骨的內側緣。 具體取穴時,從小腿內側,脛骨的內側緣往上推,在小腿脛骨向上彎曲處有一個凹陷,就是陰陵泉,其下一指半(拇指),拇指指間關節橫紋的橫徑為一寸,就是腎關穴。 常用於肩周炎,肩袖損傷以及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挫傷等的治療。
少數病例可因反射作用而有一過性上肢(或手部)症狀,其範圍與受累的椎節相一致。 當機體通過調整及代償作用使頸部建立起新的平衡後,上述症狀即逐漸消失。 條口透承山2025 因此,大多數病例有可能自愈,或僅採取一般措施即可使症狀緩解,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