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九癌化療2025詳解!(持續更新)

所有病患在睪丸切除前、後,定期追蹤時,化學治療前、後,都必須測定LDH, AFP, hCG等腫瘤標記。 懷疑睪丸癌的患者絕對不可以用睪丸切片來確立診斷,因為這樣做會增加局部復發和骨盆或腹股溝淋巴結轉移的風險。 一定要經由腹股溝切口從腹股溝內環開口處的精索開始連同睪丸一併切除。 睪丸癌生長擴散的速度極快,因此一旦懷疑罹患睪丸癌就必須趕在1~2週內執行睪丸根除手術。 好景不常,今年6月,肚子不適,而且可以摸到硬塊,回醫院接受檢查,發現原本的腫瘤並沒有完全消失,而且已經長到10公分,這次的情形比初次發病痛苦,腫瘤已經壓迫到神經,我甚至不能仰躺。

此外,不少病人都會擔心抑制了男性荷爾蒙,性慾減少、性功能減退。 睪九癌化療 這方面則較為棘手,病人或需要轉介泌尿科接受處方藥物和性生活復康治療。 不少病人問,抑制男性荷爾蒙的藥物是否等同化療? 無論是LHRH agonist和LHRH antagonist,統稱為荷爾蒙療法,和化療完全不同,亦不會引起嘔吐、掉頭髮等化療常見副作用。

睪九癌化療: 睪丸癌有何成因? 除手術外還有甚麼治療?

有患者被診斷是睪丸癌末期傷心得要命,結果打完一次化療,病情好轉便會開心地笑。 睪九癌化療2025 香港泌尿外科學會網頁中所登載有關泌尿系統疾病的內容和訊息全經由泌尿科專家撰寫和審校。 除了從病因、病徵、診斷、治療等方面對不同疾病分別作了簡介,還設有自我評估問卷,公眾可就有關泌尿系統健康情況進行自我評估。

另外,病人亦要經常自行檢查餘下的睾丸有沒有異常情況。 睾丸癌患者的存活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睾丸癌的種類和期數。 但一般而言,睾丸癌患者的存活率普遍都比較高。

睪九癌化療: 睪丸癌治療後會影響性能力嗎?

精原細胞瘤生長和擴散速度比比非精原細胞瘤慢,而精原細胞瘤又可分為典型精原細胞瘤和精細胞性精原細胞瘤。 典型精原細胞瘤(Classical seminoma)——超過95%的精原細胞瘤都是此類型,大多發生在25至45歲之間的男性。 腫瘤標志物就是如果癌癥存在的狀況下由腫瘤細胞或人體產生的物質。 Klinefelter”s綜合癥:得了Klinefelter”s綜合癥(一種性染色體不正常,癥狀為男性荷爾蒙水準低,不育,乳房飽滿,Testes小)的人易患睪丸癌。 劉萬榮說,睪丸癌最明顯的症狀是睪丸體積會增大。 因此,若發現自己的一邊睪丸增大但不覺疼痛(多無痛),必須就醫檢查。

  •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數據顯示,癌細胞未擴散到睾丸外,存活率為99%;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腹膜後淋巴結,存活率約為96%;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腹膜後淋巴結以外的器官如肺部,存活率為73%。
  • 若是隱睪(undescended testis)患者、白種人、年齡介於15至40歲、或是細精管發育障礙(Klinefelter’s syndrome)的患者,有較高的罹癌機率。
  • 正常的男性陰囊裏有兩粒睪丸 右左各一, 大小約為4×3×2.5公分, 主要的功能是製造精子及產生睪丸固酮, 以維持男性生殖及性功能。
  • 當病人略作休息,並增加一些戶外活動,過了首兩三個月身體便會慢慢適應,疲倦感減輕。
  • 切勿有不潔性交導致睪丸發炎, 甚至壞死、萎縮。

由於睪丸癌會沿供應血管轉移至腹膜後的淋巴結,需要作電腦掃瞄或磁力共振成像查察在這些淋巴結可能發生的擴散。 在切除睪丸後若干時間,應抽血重複檢查睪丸癌腫瘤標記物。 腫瘤標記物若持續不退,則提示身體某處仍有癌細胞。 視乎個別癌症的種類及分期,可給予進一步治療。 睪九癌化療2025 這些治療包括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或手術清除腹膜後的淋巴結。 可幸的是,睪丸癌可說是最易治癒的癌症之一。

睪九癌化療: 治療

當年初次診斷為睪丸癌的人數為248人,因為睪丸癌死亡的人數是10人。 最後陳先生接受了degarelix作治療。 兩針之後,PSA已由500跌至個位數,骨痛亦已經消失。 陳先生夫婦非常高興,他聽英國朋友說,可以再加口服標靶藥或化療作加強治療,他問到這是否合適? 女性方面,因化療藥物可能影響卵巢及其荷爾蒙的分泌,而使月經週期變得不規律,不過此時仍有懷孕的可能,所以必須正確地採取避孕措施,避免受藥物影響而導致胎兒先天性缺陷的可能。 化療藥物也可能引起腸胃道發炎、甚至引起腹瀉,如果水瀉的情況持續24小時,或是合併發生或出血等症狀,就應該立即與醫師聯絡。

睪九癌化療: 化療時間需要多久?需要在哪裡進行?

因此胸部X光檢查和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是必需的,然而電腦斷層診斷後腹腔淋巴轉移在臨牀第一期精細胞瘤和非精細胞瘤患者的假陽性率分別是14~20% 和25~35%。 睪丸是主司精子生產與雄激素分泌的男性性腺,一如身體其他部位,也可能有癌細胞的發展與侵害。 睪丸癌約佔男性所有癌症的1%~2%,類型以非精原細胞癌及精原細胞癌為主,其中精原細胞癌為最大宗,佔病例的40%~70%,患者年齡以小學及20~40歲之間較多。

睪九癌化療: 個案:擴散全身骨頭 患者拒切睾丸

大部分病人生活如常,外人不會察覺他們正在接受抗癌治療。 接受化療前的病人常常擔心副作用的問題,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副作用,有些人的情況可能較輕微,甚至沒有。 副作用的嚴重程度跟藥物種類、劑量及個人體質有關,可先與醫師溝通了解。 副作用大多會在治療結束後慢慢消失,正常組織也會藉由新陳代謝恢復運作。 睪九癌化療 進行化學治療的目的包括:治癒癌症、抑制癌細胞成長、殺死癌細胞、緩和癌症的不適症狀。 並不是末期癌症才需進行化療,在許多早期癌症治療中化療也相當常見,治療期間也會視情況搭配其他治療方式。

睪九癌化療: 自我睪丸檢查方法

若腫塊壓迫淋巴管、血管或產生轉移,將使患者產生頻尿、腰痠背痛或下肢浮腫等症狀。 睪九癌化療2025 睪丸癌罹患初期,並無明顯的不適或疼痛情形,卻可見睪丸日漸腫脹變硬,且在活動時有些重墜不適感。 有些患者會有陰囊積水、男性女乳化等特殊症狀。 睪丸癌的病因,目前雖無明確定論,但臨牀研究卻發現,在睪丸癌患者中有30%~40%為隱睪者,且罹患精原細胞癌患者,隱睪的比例更高達九成,因此,醫師表示,曾經罹患隱睪症的患者,應該格外小心。 睪丸癌可以發生在各年齡層,但最容易發生在15到35歲之間的青少年及輕熟男。 根據民國103年癌症登記報告,睪丸癌的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21位;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35位。

睪九癌化療: 睪丸癌的分期

由於醫學上並不建議對睪丸腫瘤做切片檢查,假使臨牀判斷讓醫師懷疑睪丸癌的可能時,就要考慮切除睪丸手術。 睪丸切除手術幾乎適用於所有分期及所有型態的睪丸癌。 睪九癌化療 醫師還會視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在腹部劃個刀口,加做後腹腔淋巴結廓清手術。 當睪丸癌轉移到鎖骨上淋巴結時,患者症狀會是在脖子附近摸到腫塊。 若睪丸癌轉移到縱膈腔或肺臟,則會讓患者容易咳嗽、覺得喘、甚至出現咳血。

睪九癌化療: 致癌因子   健康長壽

(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simon2579@iStockphoto)一天收到朋友電話,說一名世伯剛剛從英國回港,無意中確診前列腺癌,並已擴散全身骨頭,馬上轉介到醫院門診。 胰臟癌之所以稱之為癌王,是因為其不易察覺,發現時大多已屬於中、晚期,且在治療後的五年存活率僅約5-10%。 為了提供身體進行修復時所需的能量及提高抵抗力,化療病人會比一般人攝取更多的營養,而飲食重點不是喫得多,而是著重在「營養均衡」。

睪九癌化療: 男性常見疾病 – 睪丸癌

緩和性治療針對癌症已經發生轉移的病人,用於減輕癌症所引起的不適症狀,以及減緩癌細胞的生長。 雖然睾丸癌種類繁多,治療方法也不一致,但無論那一種類型的睾丸癌都應先考慮接受睪丸切除手術,然後才進一步選擇放射或化學治療方案。 如果不及時治療,癌細胞有可應很快出現擴散跡象,所以應先進行外科手術以提高存活率。

睪九癌化療: 癌症專區──睪丸癌 (Testicular Cancer)

一般常用的化療藥物,包括 Cisplatin、 睪九癌化療2025 Etoposide、 Bleomycin …等等,曾有人做過造成不孕的研究,研究對象做過2到4個療程。 其中43% 精子稀少,其中包含20% 無精子,只有3% 的病例正常的精子超過 50% ;同時放射治療劑量超過 4 葛雷 就對對大多數男性造成無精子 (NEJM 2004;351:510)。 因此治療前的生育計畫或精子銀行儲存計畫更顯得重要。 其實,睪丸癌患者與其他癌症患者相比,算是很幸運。

烹調食物時可以增加一些調味料(檸檬、洋蔥、大蒜、迷迭香、番茄醬等),或是在食物裡加一些糖增加香甜味。 睪丸在胎兒時期是位於腹腔的主動脈旁,隨著胚胎發育慢慢向下移行,等到出生時才降入陰囊中,因此淋巴循環與主動脈旁淋巴結息息相關。 此外,治療也是要依據精原細胞癌與精原細胞癌的差別進行討論,但是病竈側的睪丸切除是免不了的。 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癌多專科醫療團隊召集人張延驊也說,打完一次化療,睪丸癌末期患者就會戲劇性地好轉。

男人一生中得到睪丸癌的機率大約為0.4%。 睪丸癌最常出現於15到34歲的男性身上,特別是約25歲的年紀。 睪丸癌是所有癌症中治癒率最高的一種,超過90%都能治癒,如果沒有遠端轉移的話,基本上有100%的治癒率。 同時安排抽血驗AFP(胎兒蛋白)及β-hCG(β-人類絨毛膜激素)等癌症指數,看看是否升高,以作為診斷的參考。 這裡要補充說明的是,雖然最常見的睪丸癌症狀是摸到無痛性硬塊,但這並不是說,摸到睪丸有腫塊就一定是癌症了! 還有一些情況,像是副睪發炎、睪丸扭轉、疝氣、精索靜脈曲張、陰囊積水、梅毒或肺結核感染,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睪丸腫塊。

睪九癌化療: 睪丸癌應該如何自我檢查?

皮膚的影響包括皮膚變紅、乾癢、脫皮、易長青春痘;指甲則可能變得脆弱、易斷或出現帶狀紋路。 治療過程中若出現紅斑或蕁麻疹、突發搔癢,可能是藥物過敏所致,須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掉髮通常會在治療的2-3星期或是兩次療程後發生,毛髮可能會漸漸脫落或一次一整撮地掉落,若發生嚴重掉髮時,可以考慮先將頭髮剃除,避免因大量脫髮而產生的恐慌感。 毛髮脫落並不限於頭部,也可能發生在身體任何有毛髮的部位。 化療的地點可能在住院病房、醫院化療室或是家裡,必須視病人使用的藥物與劑量、個人意願及醫師的建議而定。 正常的細胞從生長到死亡都有其規律的週期,而「癌細胞」是指細胞出現不正常的分裂增生,造成身體的耗損及異常症狀。

睪九癌化療: 睪丸癌的治療

有些類型的睪丸癌因為會影響到荷爾蒙分泌,而讓患者有男性女乳症,原本平坦的胸部變得像女性一般微微隆起。 最常見的副作用是病人起初會覺得精力不足,較以往略為疲倦。 睪九癌化療2025 睪九癌化療2025 當病人略作休息,並增加一些戶外活動,過了首兩三個月身體便會慢慢適應,疲倦感減輕。 另外,部分病人會有潮熱、盜汗等更年期徵狀;這方面可用一些藥物幫助,或轉用不同牌子藥物。

睪九癌化療: 自我成長

對陰囊進行超音波診斷能顯示睪丸內腫瘤的大小。 睪九癌化療 劉萬榮說,切除睪丸並經過化驗後,若確定有癌細胞,醫生會用電腦斷層掃描檢查患者的腹部與胸部,為癌症進行分期。 睪丸根除手術不僅可以幫忙確定睪丸癌組織病理型態、腫瘤期別以提供後續治療指引,對於臨牀第一期的精細胞瘤和非精細胞瘤分別可以達到80~85%和70~80%治癒率。 除非病患診斷時已呈現癌症末期現象,否則都應執行睪丸根除手術確立組織病理型態才能擬定後續治療方針。 根據統計,睪丸腫瘤九五%是惡性的癌細胞,只有五%是良性腫瘤。

睪九癌化療: 睪丸癌診斷方法

首先應該定期自我檢查,例如洗澡時可檢查睾丸是否有腫塊。 另外,前文提及隱睾症患者患癌風險會增加,所以應定期到醫院檢查。 除此之外,也要保護睾丸,避免外力撞擊、進行性行時也應注意衛生,避免睪丸發炎,嚴重者可以導致睪丸壞死、萎縮等情形。 睾丸癌可以說是比較容易治癒的癌症,但病人接受治療後需要定期覆診,以監察有沒有復發的跡象或產生治療副作用。

用雙手檢查每一邊的睾丸,將大姆指按在睾丸上,食指和中指放在睾丸下,將睾丸握在大姆指及其他手指間輕輕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