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邀請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麻醉科副主任醫師王劍,來給大家詳解關於癌痛的診治知識。 “醫生,我感覺每一分每一秒都有100把刀在鋸我的骨頭這麼痛,睡不好喫不下,簡直是痛不欲生,真的不想活了! ”——聽到癌痛患者的這句話,大多數人可能無法感同身受,覺得過於誇張了。 但事實上,這是許多沒有得到有效治療的癌痛患者的真實寫照。 第四位就是與癌症無關的疼痛,比如患者本來就有痛風、椎間盤突出、關節炎等等,所以沒有腫瘤也會痛。 但要注意的是,患上腫瘤後患者的疼痛閾值會降低,通俗來說患者會對疼痛更敏感、更難忍,所以這些疼痛也會變得更強烈。
用0-10的數字來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由患者選擇相應的數字描述自己的疼痛。 0表示不痛,而10表示最高程度的劇烈疼痛,1到3爲輕度疼痛,4到6爲中度疼痛,7到10爲重度疼痛。 例如刀割導致的疼痛爲6級,女性分娩時的疼痛爲8級,而癌痛可以達到10級。 癌痛對人的軀體、精神、情緒和信念都是一種極大的摧殘和折磨,它毫不留情地剝奪人的尊嚴、扭曲着患者的形象、讓患者深感毫無自我價值可言。
癌症痛苦指數: 腫瘤指標CA125偏高多少算嚴重的
儘管醫務工作者都認爲對心理痛苦進行評估和干預是完善醫療必不可少的部分,臨牀上患者的心理痛苦還是常被忽略。 癌症痛苦指數2025 1997年,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制定了關於癌症患者心理痛苦的治療標準和實踐指南,並逐年更新,爲心理痛苦的識別和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 手術以後腫瘤指標偏高說明腫瘤可能出現了復發或者轉移,在臨牀上對於惡性腫瘤,比如胃癌或腸癌,通常需要進一步做腫瘤指標檢測,腫瘤指標檢測主要包括甲胎蛋白、CA199和CA125,一般CEA與CA199主要反映腫瘤術後預後情況。 如果術後腫瘤指標尤其是CEA或CA199出現了升高,說明腫瘤的惡性程度比較高,有可能出現了遠處組織或臟器的轉移,甚至局部惡性腫瘤的復發,通常需要進一步做相關檢查,比如增強CT,明確是否有遠處組織的轉移與復發。 採取神經破壞性阻滯術前,醫生需要先了解疼痛病史,並且檢查疼痛是否由癌症產生。
- 腫瘤在轉移後會引起轉移部位的疼痛,如骨轉移引起局部的骨痛。
- 長期的飲食和睡眠不佳會使患者身體抵抗力下降,不利於癌症治療。
-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止痛三階梯」,是目前醫生常用的國際指引。
- 希望醫生解決:1.術後二期重建的方式(希望最大程度減少痛苦指數和身體損傷的方式)2.重建過程需要多久,包括往返醫院幾次?
- 因此癌症指數應該配合臨牀上是否有不適症狀或可能的癌症警訊, 經諮詢專業醫師後針對特殊癌症來做篩檢。
- 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在腫瘤患者身上,會同時出現不止一種疼痛;在一個患者身上,也可能出現上述四類疼痛中兩類甚至更多的“複合痛”,這種疼痛令患者更加煎熬,治療起來也更復雜。
這種情感體驗能明顯干擾患者應對疾病、軀體症狀及治療的能力,並對治療效果產生負面影響。 CA125偏高要想緩解主要是通過針對原發病做治療才能緩解,CA125偏高在臨牀上主要見於卵巢癌、結直腸癌等,消化道腫瘤。 如果針對卵巢癌做根治性的切除或者化療,有助於將升高的CA125降到正常,對結直腸癌做根治性的手術切除或者化療,也有可能將Ca125降到正常。
癌症痛苦指數: 中國版C羅!37歲郜林確定今年再戰中超:僅比主教練小1歲!
世界衛生組織(WHO)自1980年代開始,大力倡導癌症疼痛的治療,並公佈止痛三階段用藥指引。 而臺灣在2000年由國科會補助的民眾調查中顯示,大多數人認為止痛藥會成癮、會惡化病情、痛的時候才需要喫藥等迷思。 迄今,於臨牀上仍見民眾,甚至是專業人員存有這些誤解。 最後,訓練特徵提取器和分類器,分類器將對輸入人臉圖像的分級信息進行預測。 使用精確度測試評價其根據患者面部表情進行心理痛苦程度的分級能力。
Diana Zwahlen等將DT應用於對癌症患者家屬的心理痛苦篩查,也證實其有很好的效度。 2007年,我科唐麗麗等將DT進行了中文版修訂,且已驗證其在我國癌症患者中應用的信度和效度,當分界點取4分時,會得到最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目前,中文版DT(圖2)已開始在我院住院及門診患者中應用。 心理痛苦是一個連續體,範圍包括從正常情緒如脆弱、悲傷、害怕等到引起功能喪失的嚴重表現,如抑鬱、焦慮、恐慌、社會孤立感和精神危機等。 痛苦:指動物處在一種無法對所出現的各種刺激因子進行克服或調整的非常不好的狀態,由於疼痛、焦慮或者恐懼而造成不愉快的身體或者精神性應激;不可避免的動物生長環境的改變都可以造成動物痛苦;鎮靜劑可以緩解痛苦。
癌症痛苦指數: 病人蔘與
唐:若患者對嗎啡藥物及其他藥物無效或產生副作用,可採用介入治療。 人體不同的神經叢主宰不同內臟器官的感覺,可注射酒精或以射頻方法來阻滯神經傳遞達止痛效果。 用止痛藥也是一種學問,因為每個人對藥物反應都不一樣,即使相同病情的患者服用同一類止痛藥,反應可截然不同。 癌症痛苦指數2025 例如有些病人對某一類嗎啡有抗藥性或耐藥性而無法止痛,但換上另一種類嗎啡藥物,即使分量減少,反而止痛效果更顯著。
癌症痛苦指數: 癌症止痛藥物的種類
在腫瘤得到控制,疼痛減輕後,王劍教授提醒,需要按照一定的規律,逐步減少或停止鎮痛藥物的使用,避免發生藥物成癮的風險,同時要經常向自己的主治醫師諮詢溝通。 除此以外,持續的、未控制的癌痛,令人看不到痛苦盡頭,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 今年年初,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佈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全球新發癌症病例1929萬例,中國新發癌症457萬例,位居全球第一。 第三類屬於癌症相關痛,它不直接由腫瘤引起,但和腫瘤相關。 例如很多腫瘤患者存在免疫力低下問題,所以容易激發感染患上帶狀皰疹,結果因爲帶狀皰疹導致疼痛。
癌症痛苦指數: 效果確認
其他生理參數的變化,包括心律、呼吸頻率和類型以及體溫;血液生化學表現爲葡萄糖、皮質類固醇和兒茶酚胺水平的變化。 膀胱癌的發生和發展是較複雜的、多因素的、多步驟的過程。 癌症痛苦指數2025 膀胱癌首先具有內在的遺傳因素,其次與外部的環境因素有關。 癌症痛苦指數2025 癌症痛苦指數2025 而外部的環境因素最明顯的有兩個,一個是吸菸,另一個是工業相關的化學…
癌症痛苦指數: 膀胱癌是怎麼引起的
前列腺腫瘤指標輕度偏高不能確診前列腺癌,前列腺PSA的水平是0-10ng/ml以內。 如果在20ng/ml以內需要動態觀察、隨訪,以排除合併前列腺炎導致的PSA水平升高。 前列腺的腫瘤指標偏高,則可能的原因: 1、患者有前列腺癌。 當發生有前列腺癌史癌細胞破壞前列腺的腺泡上皮,這樣PSA釋放入血之中,通過血液檢測可… 圖/阿拉巴馬州華裔醫師阮秀祿,遭聯邦檢察官指控開立大量的類鴉片強效止痛藥物,面臨最高20多年有期徒刑。
癌症痛苦指數: 腫瘤五項只有ca125偏高嚴重嗎
此方法疑似對神經病理性和缺血性疼痛比對傷害性疼痛更有幫助,但目前的證據還不足以推薦它用於癌症疼痛的治療。 癌症痛苦指數2025 世界衛生組織等組織機構已經發布了一些治療控制癌痛的藥物指南。 醫護人士基於其道德義務,應當儘可能確保患者或其親屬對於疼痛控制的選擇及其所帶來的利弊有清晰的瞭解。 適度的疼痛控制有時可能會輕微減損患者的壽命,但也有證據顯示,對於某些末期癌症患者而言,疼痛控制可能可以延長存活期。
癌症痛苦指數: 疼痛等級劃分方式
據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癌症初診患者中有25%的人發生疼痛,有60%到80%的晚期腫瘤患者發生癌痛,其中三分之一爲重度疼痛,但這些患者中有近七成沒能得到規範化的疼痛治療,其中還有30%的患者沒能得到有效的緩解臨終前的嚴重疼痛。 當焦慮突出時,治療應包括鎮痛劑和抗焦慮劑,每種藥物的選擇和劑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患者以前服用過什麼藥。 (1)組織毀壞當腫瘤侵及胸膜、腹膜或神經,侵及骨膜或骨髓腔使其壓力增高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時,患者可出現疼痛,如骨轉移、骨腫瘤所致的骨痛。 而有部份癌症患者在治療後,即使體內沒有癌細胞,卻仍會有疼痛的感受,可能的原因包括傷口孿縮纖維化,感覺神經受損,例如頭頸部癌症患者已切除病竈,但仍會感到程度不一的疼痛。
癌症痛苦指數: 左乳腺癌全切術切後一年4個月,諮詢二期重建 患者一年4個月前行左乳腺癌全切術,當時沒做任何重建準備,手術… 希望醫生解決:1.術後二期重建的方式(希望最大程度減少痛苦指數和身體損傷的方式)2.重建過程需要多久… – 圖文問診
既然瞭解了癌痛的來由與嚴重程度,相信很多人已經明白給腫瘤患者及時鎮痛的重要性。 這不僅能減輕患者痛苦,更重要的是讓患者能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從而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讓患者能以更好的狀態繼續治療,延長生命。 第二類則是在腫瘤治療過程中,因爲抗腫瘤藥物的使用,引起了靜脈炎症、皮膚破潰或者其他問題,也會導致疼痛。 可見,最兇險的,未必就是最可怕的,關鍵是沒找到打擊它們、對付它們的有效手段。 常在門診聽到癌友說:「醫師你不要開嗎啡給我喫了,喫嗎啡會上癮的,我忍一下就好!」其實隨著癌症病程的進展,疼痛是最普遍出現的症狀之一,約佔末期癌症病人的70至90%。
癌症痛苦指數: 疼痛等級現實疼痛
(三)、癌症治療或追蹤期間相關癌症指數持續上升 但卻無明顯病竈惡化之證據,是否更換治療方式應由專業醫師判斷。 如果希望能夠正確地閱讀癌症或腫瘤的指數,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癌症指數。 癌症痛苦指數 藉由檢測這些癌症指數,希望能夠在癌症的診斷及治療上有所幫助。 淋巴癌是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會表現爲沒有疼痛的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並伴隨發熱、盜汗和消瘦。
經過適當的藥物處理,85-95%的癌症疼痛是可以被控制,藥物的副作用是可以處理及預防的。 可惜的是,雖然高達8成的癌友有疼痛的問題,卻只有不到4成的人接受了治療。 (一)、在治療前相關癌症指數就已上升者, 治療後癌症指數的變化可以用來作為評估癌症治療效果的指標之一。 因爲窮還可以通過勤勞致富,但一旦患上癌症,就意味着普通人要傾家蕩產,富人也要傷筋動骨,最糟糕的是病人還要忍受化療帶來的巨大痛苦。
況且,在腫瘤患者的疼痛治療中,使用阿片類藥物也不是唯一的方法。 所以,患者和家屬對於癌痛治療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儘早在醫生幫助下,持續、有效地消除疼痛,限制藥物的不良反應,將疼痛及治療帶來的心理負擔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質量,這對患者來說獲益更多。 癌症痛苦指數 醫學在不斷進步,而癌症仍威脅着我國國民的健康,不僅給患者帶來軀體上的影響,還引發系列經濟、社會和心理精神問題,癌症及其引發的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癌症痛苦指數: 癌症互助
而在最近由國防醫學院及三軍總醫院所提出的研究報告中指出,臺灣地區癌症患者之中,大約有30-40%會有劇痛之主訴,而其中的百分之七十雖有接受治療,但其所使用止痛藥的劑量,卻顯然的偏低。 為了達到此一照顧病患的理念,一種簇新、正確的疼痛控制的觀念必需建立,以期能夠減輕或消除癌症末期患者身體疼痛、不適症狀或心理壓力,使癌症末期患者能安詳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NCCN心理痛苦研究小組將心理痛苦定義爲由多重因素引起的一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本質上是心理(認知、行爲和情感)、社會和精神上的變化。
”王劍教授呼籲,一定要注意關注患者的心理,引導他們沒有負擔地說出自己的疼痛部位,這樣纔會有助於醫生進行更精準的診斷,下一步的“三階梯治療”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癌痛是造成癌症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我國腫瘤患者中40%-65%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20%爲中到重度疼痛。 癌症痛苦指數 相對來說,胰腺癌、膽管癌等這類癌症,除非早期可手術切除,否則一旦出現遠處轉移,屬於晚期了,那麼它既不能根治性手術切除,又對化療等手段不敏感,可以說能用的治療手段很有限,那其實這纔是最可怕的,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最兇險。 但從生物學特性來說,它沒有上面說的那些癌症兇險,生長和發展速度也沒有上面那些癌症快,只不過它由於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所以,纔有所謂“癌中之王”之說,像絨癌這些以前的癌中之王由於找到了有效的治療手段,已經讓位給胰腺癌了。
要注意不同化驗所所用的儀器及試劑可能不同,標準值會有分別。 癌症痛苦指數 篩查規劃僅對某些類型而非所有類型的癌症有效,而且一般來說,篩查規劃比早期診斷複雜得多並需要更大量的資源,包括需要特殊設備和專門人員。 即使建立了篩查規劃,早期診斷規劃也依然必要,以便查明那些發生在不符合篩查的年齡或風險因素標準的人羣中的癌症病例。 如果發現早,癌症更有可能對治療做出反應,從而大大提高存活概率,同時降低發病率和治療費用。 通過早期發現癌症和避免延誤治療,可大大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它的發病有地區性和種族性,美國和西歐高,日本低。 膀胱癌的發病率近年來呈增高趨勢,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04年美國新發病例64240例,… 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是指膀胱腫瘤比較表淺,向膀胱腔內生長,通常通過微創手術治療,從尿道里可以把腫瘤治癒,加上後… “帶瘤生存”已成爲醫學界的共識,與其力求於徹底清除體內腫瘤,不如將視線轉移到如何與腫瘤“和平共處”上。 癌症痛苦指數 不要將腫瘤視作敵人,而是將其視作盟友,或許這樣,癌症病人還能好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