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嚥癌分期2025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可通過影像學檢查及病理檢查進行診斷和鑑別診斷。 下嚥癌分期2025 對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頭頸部癌,則可選擇同步放化療,或誘導化療+放療聯合或不聯合同步化療。 對不適合進行上述治療的患者,西妥昔單抗聯合放療仍是最佳替代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治療前的診斷工作必須包含腫瘤定位圖,即以喉內視鏡與食道鏡於全身麻醉下探查與詳細記錄腫瘤大小、位置與期別於特殊圖表上,並同時進行病理切片檢查。 此種腫瘤定位圖常決定日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或放射線治療的範圍。

在我國山西、山東、河南等省的調查發現有陽性家族史的食道癌病人約佔1/4~1/2 人,高發區內陽性家族史的比例以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 由高發區移居低發區的移民,即使在百餘年以後,其發病率也相對較高。 居住環境也影響食道癌的發病,已發現,高發區內與家族共同生活20 年以上的食道癌病人佔1/2。 近年來的資料顯示,食道癌病人中確實存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變。

下嚥癌分期: 頭頸部癌太複雜?不簡單的命名

1.根治性放療適應證 下嚥癌分期2025 早期下嚥癌患者可行單純放療。 而對局部晚期下嚥癌者也可行放療或者同步放、化療,也可選擇直接行同步放、化療。 (3)直接行同步放化療,若原發病竈和(或)頸部淋巴結有殘留者考慮行挽救性手術和(或)頸部淋巴結清掃。 吞嚥困難也是經常出現的併發症,咽食管吻合口狹窄是造成吞嚥困難較常見的原因。 爲此,咽食管黏膜吻合時應儘量擴大吻合面呈斜形,以減少因瘢痕增生導致的狹窄。

  • 部分切除術或喉水平加垂直(3/4)部分切除術。
  • Bonner等國際多中心Ⅲ期臨牀研究比較了放療同步聯合應用C225和單純放療治療局部晚期頭頸部鱗癌的療效,結果發現放療聯合C225組的5年局部控制率和總生存率均提高10%。
  • 腫瘤侵犯喉部,累及聲帶;或侵犯聲門旁間隙;或侵犯喉返神經時均可出現聲嘶,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
  • 食道癌診斷方法之胸部CT掃描:在診斷食管癌中的作用衆說不一,但對食管癌的分期、切除可能的判斷、預後的估計有幫助。
  • 下嚥原發病竈和頸部需行增強CT和(或)MRI掃描,建議掃描範圍從質底至鎖骨下。
  • 下嚥癌的治療方法有單純放療、單純手術、手術加放療、化療和免疫治療等。

放療作爲綜合治療方式的一部分,可術前或術後放療,術後病理如存在高危因素(T3以上病變、切緣陽性、淋巴結轉移或包膜外侵犯)建議術後同期放化療。 術前放療靶區確定同根治量放療,但將CTV1和CTV2合併,如果已行誘導化療,靶區勾畫應根據化療前病變範圍確定。 術後放療靶區確定,不勾畫GTV,CTV1包括瘤牀區及陽性淋巴結區,CTV2包括頸部陰性淋巴結區。 腫瘤累及雙側喉腔結構;廣泛侵犯黏膜下結構,如聲門旁間隙、會厭前間隙;累及喉軟骨支架結構;患者心肺功能無法耐受術後帶來的誤吸等,需考慮行喉全切除咽部分切除術,包括T4病變和大部分T3病變。

下嚥癌分期: 頭頸部淋巴結腫大有何臨牀意義 – 好大夫在線

應按照病變的範圍和頸部檢查的情況,在激光手術切除局部病變的同時進行頸部淋巴組織的處理。 聲門上型喉癌在激光手術的同時行同側或雙側的擇區性對於不願意接受開放手術的患者,可行術後頸部放療以控制淋巴轉移。 如局部病變非常侷限,且頸部檢查未發現淋巴結腫大,也可選擇觀察隨診[10-11]。 EORTC 臨牀試驗隨機分爲兩組:誘導化療(5-Fu+順鉑)+根治性放療和根治性手術+術後放療,結果發現兩組的5年和10年的總生存率和無進展生存率均無差異,但誘導化療組存活的2/3患者均保留了喉功能。 在PF方案(5-Fu+順鉑)基礎上加用紫杉醇類約物(TPF萬案)也得到了較廣泛的探討。

  • 唐平章 主要從事頭頸腫瘤的綜合治療的研究,特別是在下嚥癌的綜合治療、甲狀腺癌的規範治療、晚期喉癌的功能保留及複雜的晚期頭頸腫瘤的治療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牀經驗。
  • Eishach 和Krause 研究指出,73%的復發在術後一年內發生,93%的復發在術後二年內發生。
  • 下嚥癌診斷明確後,需要一個多學科團隊對患者進行全面的病情評估和制訂治療計劃。
  • (1)吻合口瘻:這是食管癌手術後嚴重的併發症,一般發生率爲7%左右。
  • 喉咽腫瘤以頸部腫塊而作爲首診時常易誤診爲頸淋巴結核。
  • 手術後,病人的呼吸道與消化道會完全分家,頸部低處有個永久的氣切造口,負責呼吸功能;原本咽喉的位置將在皮瓣重建後成為新的咽喉,負責吞嚥功能;由於聲帶也被移除,病人必須藉由食道語或人工助講器來說話。
  • 如有五心煩熱、陰虛症狀時,應食銀耳粥或用西洋參0.15 克浸泡當茶飲。

主要給患者混合奶、菜汁、果汁、米湯等,注入量可由第一天的500毫升,分2~3次滴注,以後每天根據病人的耐量增加至1500~2000毫升。 下嚥癌分期2025 滴入時的溫度以與體溫近似爲宜;鼻飼營養液要儘量達到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鹽和水比例適當的要求。 中醫藥配合,是護理食道癌的根本,通過中草藥,達到控制食道癌復發機率,中草藥天然無毒害,有利而無害,對預防食道以及護理食道還是很有利。 4 、導向治療:應用特異性的單克隆抗體與毒素、抗癌藥或放射性核素結合在一起,注入體內後與腫瘤細胞結合,殺傷腫瘤細胞。

下嚥癌分期: 食道癌注意事項

姑息性放療靶區的處方劑量 對部分不能手術切除,一般情況差但無遠地轉移的患者,可以考慮行局部區域姑息性放療。 1~2周內照射,每次4~5Gy,共5次;若患者能耐受,可以繼續按原計劃照射5次。 也可採用1周照射2次,總劑量爲50Gy,共照射16次,或者總劑量爲30Gy,共照射5次。 RTOG-85-02研究採用2~3周內照射,每次3.7Gy,每天兩次,連續照射2天,共3個循環。 患者的腫瘤範用需要通過不同的影像學檢查來評估,包括胸部影像(胸部X線攝片或CT掃描)、腹部超聲檢查和放射性核素骨掃描等。 下嚥原發病竈和頸部需行增強CT和(或)MRI掃描,建議掃描範圍從質底至鎖骨下。

下嚥癌分期: 癌症分期

除了合併放射線及化學治療外,化學治療也用在誘導性化療及姑息性化療。 誘導性化療是指癌症的期別過於嚴重,先注射藥物使腫瘤初步縮小,再搭配後續的手術或放射線治療。 姑息性化療用於癌症末期,目的是減輕腫瘤出血、呼吸道阻塞等症狀,而非治癒癌症。 下嚥癌的發生率在全部頭頸癌中,原本排名第4,次於口腔癌、鼻咽癌和喉癌,但近20年來下嚥癌的新診斷病例數逐漸增加,現已超越喉癌,上升到第3名。 一般來說,下嚥癌的預後較其他頭頸癌差,主要是因為下嚥癌不易早期診斷,且下嚥處富含淋巴組織,通常在發現時已有淋巴轉移而進入較嚴重的期別。

下嚥癌分期: 食道癌放射治療

很多食道癌或是其它腫瘤患者,對維生素C的防癌抗癌作用深信不疑,常自行服用維生素C藥物;事實上,到目前爲止很少有證據支持維生素C的防癌抗癌作用。 相反,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C,還會出現頭暈、乏力、腰痛、頭痛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5)單純膿胸:單純膿胸是指在沒有吻合口瘻存在的情況下發生的膿胸。 由於正常情況下食管腔內有細菌存在,因此食管手術屬污染手術,手術後有發生膿胸的可能。

下嚥癌分期: 咽喉癌症狀 分類

對於臨牀Ⅰ、Ⅱ期下嚥癌,單純放療的5年生存率81%,5年局部控制率83%,喉功能保留率92%。 下嚥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同步放化療、誘導化療後視其效果情況再選擇放療或手術、生物治療等。 因下嚥癌的治療涉及發音、吞嚥、呼吸等重要功能,治療原則應在最大可能提高腫瘤的局部區域控制率前提下,儘量降低治療手段對器官功能損害的程度。 有近期消瘦明顯、營養狀況不良、整體Karnofsky(KPS,百分法)評分低的下嚥癌患者預後差。 所以病人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這是治療食管癌的關鍵。 下嚥癌分期2025 食道癌早期症狀確實不明顯,癌組織只侷限在食管的黏膜層,其範圍一般小於2cm,但不是沒有症狀。

下嚥癌分期: 食道癌一般診斷

有許多下嚥癌的病患是因為完全沒有任何咽喉症狀之頸部腫塊求診或是下嚥癌原發部位腫瘤很小而已經出現多個或很大的頸部腫塊 。 下嚥癌分期 因此有任何的頸部腫塊均須及早就醫並給耳鼻喉科醫師做詳細之檢查。 咽喉癌症狀 和徵候,大部分以嗄聲、呼吸困難、吞嚥困難和咽喉疼痛為主其中,尤以嗄聲最為重要,它常是喉癌的第一個臨牀表現,也是喉癌最常出現的症狀。

下嚥癌分期: 食道癌臨牀研究

下嚥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咽部的疼痛(吞嚥疼痛久治不愈)、異物感症狀,往往不易發現而漏診… 另外,如果首選同步化療或者單純放療,治療後根據病竈的的反應情況,若病竈完全緩解,則治療後只需觀察隨訪.如國原發竈有腫瘤殘留則考慮行挽救性手術,如果單純頸部淋巴結殘留則選擇頸淋巴清掃術[39-42]。 ET-CT檢查:在腫瘤發生遠處轉移和復發患者,有條件時可行PET-CT檢查。 由於PET_CT結合了CT顯示解剖細節和PET顯示新陳代謝細微變化的有點,可以發現同期或轉移病竈,並且有針對性地對新陳代謝活躍區域進行活檢,以最終明確腫瘤性質。 MRI:上自顱底下至鎖骨的CT或MRI檢查都可作爲影像學檢查的初始選擇。

下嚥癌分期: 鼻咽癌可否用手術治療?醫生解説鼻咽癌分期、治療方法、電療程序及副作用

鼻咽脫落細胞學診斷取材恰當,即時固定,染色和檢查,可補充活檢之不足。 以下情況較適合本檢查:治療過程中定期檢查以動態觀察療效;對於隱性癌者,可在多個部位分別取材送檢;用於羣體性普查。 鼻咽癌(NP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一種發生於鼻咽腔或上咽喉部的癌症。 在世界的某些地區,例如東南亞和非洲,患此病的人比其他地方多,過去認為主要是膳食的影響,目前傾向為遺傳基因為主要的影響因素。

下嚥癌分期: 2 方法

圖中展示了人的面部,大家可以分別看到鼻、後腦和頸,而鼻咽在鼻孔裡深入鼻腔的地方、頭腦之間。 鼻咽癌非常特別,即使腫瘤的體積細小如一顆樹苗,已可通過淋巴管道直達頸部淋巴。 頸部淋巴由下頷(第1段)、前頸上、中、下部份(第2至4段)以及後頸(第5段)組成。

即使鼻咽腫瘤非常細小,亦可通過淋巴管道擴散至其他淋巴。 如單純放療,5年生存率一般爲10%~20%,而手術加放療的綜合治療的生存率可達40%~50%。 下嚥癌的治療方法有單純放療、單純手術、手術加放療、化療和免疫治療等。 目前普遍認爲,在綜合治療中,手術加放療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其療效明顯優於單純放療和單純手術。 下嚥癌分期 (3)喉咽、食管X線造影用碘油或鋇劑作X線對比造影來觀察梨狀窩、食管有無充盈缺損,鋇劑是否通過緩慢、變細等,能發現梨狀窩、環後及食管的病變,瞭解腫瘤的範圍。 先觀察喉外形,注意有無喉體增大或不對稱,然後將喉體對着頸椎左右移動,瞭解喉摩擦音是否消失,有無軟墊子樣感覺。

下嚥癌分期: 食道癌(Esophageal Cancer)

目前臨牀上採用的下嚥癌非手術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放療、化療、靶向和免疫治療等。 從RTOG91-11試驗開始,下嚥癌的治療由誘導化療向同步放化療過渡,多項試驗均爲下嚥癌綜合治療提供了思路。 T4NO-3MO喉癌:T4aN0-3M0首選手術,術後進行放療,存在危險因素者則需放化療[39-43]若患者拒絕手術,可選擇同步放化療或誘導化療方案。 由於已行手術和放療,解剖標誌不清,瘢痕粘連,手術風險較大,因此分離和解剖頸動脈時應仔細操作,先解剖出頸段頸動脈的遠端和近端,再解剖中間段,可在動脈意外破裂時及時結紮止血。 對於不能與頸動脈分開的頸部復發癌,有條件時可以採用頸動切除一期血管移植的方法進行治療,否則應採用姑息治療。 區域復發:既往未行頸淋巴清掃術者,由於頸部解剖標誌未破壞,筋膜間隙存在,分離血管頸部相對有界限,挽救手術雖有一定難度,但仍可按標準頸清掃術進行。

下嚥癌分期: 頭頸部腫瘤AJCC(2010年第七版)TNM分期

對於手術治療後有不良預後因素、存在高危復發可能的下嚥癌患者,建議接受術後放療。 照射野應包括整個手術區域,設野時儘可能將全頸部及原發腫瘤區域放在同一照射範圍內。 下嚥癌,特別局部晚期下嚥癌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質量影響較大,放化療和手術的綜合治療,使得患者生存率和喉功能保留率逐漸提高。 隨着對腫瘤免疫逃逸機制的認識加深,新的治療理念和臨牀研究不斷湧現,期待新的治療策略和方法進一步提高療效和改善者生活質量。 第一,由於鼻咽腫瘤太深入鼻腔,手術實在難以觸及頭部的中心點。 第二,腫瘤能於短時間內經淋巴管道擴散,動手術期間除了難以觸及頭部中央的鼻咽位置,亦需大範圍處理腫瘤,所以治療開初通常不建議直接做手術,反而於治療後可接受揭面手術清理鼻咽內的殘餘物。

綜上所述,CDCA3 在下嚥鱗癌組織中表達顯著增加,其陽性表達與患者的原發腫瘤大小、TNM分期以及頸部淋巴結轉移情況相關。 而且下嚥鱗癌CDCA3的陽性表達是影響患者預後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結果表明CDCA3在下嚥鱗癌中可能起到癌基因的作用,可能成爲下嚥鱗癌分子治療的新靶點。 有研究結果顯示[33-34],對於經過選擇的喉復發癌病例實施CHP或CHEP,可以在功能保留的基礎上較好地控制局部病變。

下嚥癌分期: 鼻咽癌8個成因

由此廣泛的手術切除,往往需要將喉部完全切除,因此術後將造成病患發聲機能的喪失,如此將使得生活上有許多不便,然而現代醫療的進步,卻已經可以使許多無喉者發聲講話,這就是無喉者發聲法。 術前後放療:術前給予放射總量40-50Gy(2Gy/次),2-3周後手術;術後4? 6周內進行放療(2Gy/次),原發竈給予60~66Gy,頸部受侵區域60-66Gy,未受侵區域44-64Gy[39,41,45-6,48]。 下嚥癌分期2025 T1_T3期病變侷限於會厭、喉前庭或杓會厭皺襞,未累及杓狀軟骨、喉室底及前連合者,可選擇喉水平部分切除術。 合了CT顯示解剖細節和PET顯示新陳代謝細微變化的優點,可以發現同期或轉移病竈,並且有針對性地對新陳代謝活躍區域進行活檢,以最終明瘤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