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親身經歷許多艱難,然後才會去安慰別人。 「就撕開衣裳」猶太人常用這種方式來表示極其痛苦不安;他們二人之所以撕開衣裳,必定是因為認為此種將人當作神敬拜的行為,對他們來說,乃是極其可怖的褻瀆。 「主藉著他們的手,施行神蹟奇事。」聖靈與祂所選召的人同作見證,而且同工合作;他們在外面工作,聖靈在裏面工作;他們撒種,聖靈就澆灌。
自此之後,他成為一個熱心、能幹的傳福音者。 這項令人驚訝的轉變使這位逼迫者變成受逼迫的對象。 為了保全性命,掃羅不得不首先逃離大馬士革,後來更逃離耶路撒冷。 (覆蓋經文6:1-7:60)。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16 - 保羅在聖殿被捕
當神在他們面前趕出外邦人去的時候,他們同約書亞把帳幕搬進承受為業之地,直存到大衛的日子。 我們當怎樣辦這兩個人呢? 因為他們誠然行了一件明顯的神蹟,凡住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我們也不能說沒有。 眾人就禱告說:主啊,你知道萬人的心,求你從這兩個人中,指明你所揀選的是誰,叫他得這使徒的位分。 這位分猶大已經丟棄,往自己的地方去了。
「潔淨」的動物象徵猶太人,「不潔淨」的動物象徵外幫人,兩者通過基督獻上的活祭被神「潔淨」了。 不再受舊約律法的約束,猶太人和外幫人通過相信耶穌在十架上撒的寶血得以在新約的恩典裡合一。 使徒行傳自然地分為兩部分:一至十二章為一部;十三至二十八章為另一部。 粗略地說,第一部分可作「彼得行傳」看;第二部分可作「保羅行傳」看。 彼得在耶路撒冷對猶太宗教領袖宣言:是耶穌的大能使殘廢人痊癒;耶穌雖被祭司長和官府排斥與迫害,祂卻在神的救贖史上成為最重大的因素(四10、11)。 掃羅在往大馬色的路上所見的異象也肯定了這一點。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第十三章42-52節
這是因眾人為所行的奇事都歸榮耀與神。 神既興起他的僕人(或作:兒子),就先差他到你們這裡來,賜福給你們,叫你們各人回轉,離開罪惡。 進了城,就上了所住的一間樓房;在那裡有彼得、約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馬、巴多羅買、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奮銳黨的西門,和雅各的兒子(或作:兄弟)猶大。
- 我們必須親身經歷許多艱難,然後才會去安慰別人。
- 然而福音卻愈發興旺,有許多人悔改歸向耶穌基督。
- 先祖大衛的事,我可以明明的對你們說:他死了,也葬埋了,並且他的墳墓直到今日還在我們這裡。
- 「就撕開衣裳」猶太人常用這種方式來表示極其痛苦不安;他們二人之所以撕開衣裳,必定是因為認為此種將人當作神敬拜的行為,對他們來說,乃是極其可怖的褻瀆。
- 這本書的記載準確地敘述基督徒會衆建立和擴展的經過。
- 我們究竟知道這種觀念,並活在這種能力中多少?
他問:「主啊!你是誰?」主回答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九5)神傳給以色列人的天國福音,藉耶穌基督顯明出來;如彼得所說,耶穌基督已成了「萬有的主」了(十36)。 安提阿教會為耶路撒冷教會賑災募捐一事(十一27-29),可作為確定早期教會年代的第二個依據。 使徒行傳2025 據路加記載,羅馬皇帝革老丟在位期間(主後41-54)有大饑荒發生(十一28);約瑟夫的《猶太古史》(成書於一世紀末)記載44至48年間巴勒斯坦的大饑荒。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與人分享福音
他們聽見人說:你教訓一切在外邦的猶太人離棄摩西,對他們說:不要給孩子行割禮,也不要遵行條規。 過了這幾天,我們就起身前行。 使徒行傳 他們眾人同妻子兒女,送我們到城外,我們都跪在岸上禱告,彼此辭別。 有一個猶太人,名叫亞波羅,來到以弗所。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2 - 彼得第一次行神蹟
使徒行傳是在完成路加福音之後寫成(見使徒行傳1:1),很有可能是在公元第一世紀後半葉寫的。 但是我們不知道這部書是在哪裡寫成。 在這章,還提到恩賜的充滿,例如說預言等。 使徒行傳2025 並且,哥尼流是在洗禮前已聖靈充滿。
使徒行傳: 耶穌這生命的活水
按照希臘人的多神信仰,『丟斯』是眾神之王,『希耳米』是諸神的傳訊者。 巴拿巴必然是個儀表堂堂、風采高雅的人,因此他們把他當作眾神之王丟斯看待;而因保羅是主要的發言人,他們便稱他為希耳米。 使徒行傳2025 化身為人形下凡,到路司得探訪民間,但眾人因不認識而未加理會,惟有一對老年夫婦接待他們,後蒙天神獎賞,其餘眾人則受到嚴懲。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 呂振中譯本
非斯都吩咐一聲,就有人將保羅帶進來。 我對他們說,無論什麼人,被告還沒有和原告對質,未得機會分訴所告他的事,就先定他的罪,這不是羅馬人的條例。 於是保羅帶著那四個人,第二天與他們一同行了潔淨的禮,進了殿,報明潔淨的日期滿足,只等祭司為他們各人獻祭。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18:12
祂使用好人,也使用歹人,祂的心意總能成就。 我們要對神有這樣的信心。 門徒分散,「掃羅卻殘害教會,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裡。」(v.3)司提反這「榮耀的麥子」所結的果子就是掃羅。 掃羅從少年人到現在長大了,有權柄抓人下監,而且很熱心逼迫教會,非常殘酷,是教會新的敵人。 使徒在一個地方傳了福音,有人得救了,就成立了教會。 使徒行傳2025 有了教會,教會裏的弟兄姊妹們,就需要有栽培、牧養、帶領、管理、監督他們的人。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11 - 掃羅到處傳福音
因為「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以致舊的勢力沒有安全感,仇敵就大大工作。 在復興當中,教會要不停地解決很多內部、外部的問題。 現在,第一位執事殉道,而且逼迫越來越大。 使徒行傳2025 但從本章所見,福音沒有因此被攔阻,因為神繼續興起器皿。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第廿六章
使徒行傳第一至六章講述耶路冷的復興。 聖靈降臨在使徒身上,他們要從耶路撒冷,去到猶大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為耶穌基督作見證。 前一章提到,第一位執事司提反為主殉道。 他看見榮耀的神,有榮耀的信心,成為榮耀的麥子、器皿。
使徒行傳: 羅馬書 15:1…
猶太人遵守摩西律法,以及一些遺傳,也要求外邦人跟他們一樣。 現在的問題是:信耶穌的同時是不是要接受另一種文化? 接受猶太人的神是否等於接受猶太人的文化? 割禮是神跟以色列人立約的記號,外邦人又不是選民,一定要行割禮嗎?
施洗約翰宣告耶穌將以聖靈使祂的門徒得著能力的應許(路三16);耶穌於結束在世事奉時予以確定(路二十四49;徒一5)。 這個應許於五旬節的聚會中首次得到的應驗(徒二),繼而也可見於基督教信仰從耶路撒冷傳至羅馬的拓展過程。 耶路撒冷教會怎樣處理這件事呢? 在一番討論和辯論中,彼得、巴拿巴、保羅和雅各先後發言。 他們的處理方式是先講出神到底做了些甚麼。 彼得首先講神怎樣揀選他去傳福音給哥尼流,神將聖靈賜給哥尼流一家人,正如五旬節當日賜給120個門徒一樣。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第十章34-48節
(路1:1-4)使徒保羅曾三次指名提及路加。 有若干年的時間,路加經常與保羅作伴,後者將他稱為「親愛的醫生」。 去,弟兄們就寫信給當地的門徒,請他們接待他。 他到了那裡以後,對那些因上帝的分外恩典而成為信徒的人幫助很大。 多次宣教旅程;福音傳到羅馬;保羅是主要的佈道使徒;首先把福音傳給猶太人,但此時傳福音的對象主要是外邦人。
是時,羅馬政府對帝國內的各種宗教均採取寬容政策;加之通行於帝國全境的希臘語和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網,遂為保羅遠涉四方的佈道活動鋪平了道路。 使徒行傳2025 路加關於基督教建教運動的記載,是以羅馬帝國和巴勒斯坦在主後30至60年的30年歷史為背景的。 略提一下該時期的歷史與地理情勢,對理解使徒行傳是極有必要的。
既廢了掃羅,就選立大衛作他們的王,又為他作見證說:我尋得耶西的兒子大衛,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 在安提阿的教會中,有幾位先知和教師,就是巴拿巴和稱呼尼結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與分封之王希律同養的馬念,並掃羅。 他們說:百夫長哥尼流是個義人,敬畏神,為猶太通國所稱讚。 他蒙一位聖天使指示,叫他請你到他家裡去,聽你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