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稱,李志豪約70歲,是臺灣破獲的大陸潛伏“軍情局”時間最長的間諜。 外傳兩岸曾商討互換失手被囚情報員事宜,他被臺方視爲籌碼之一,“可見他在兩岸情報圈的重要性”。 文章稱,李志豪上世紀80年代偷渡香港,因爲背景特殊,以僑生身份被當時的“國防部特情室”(上世紀90年代併入“軍情局”)吸收,但李成爲“軍情局”人員後,又被廣東省國安部門吸收。 1994年4月“千島湖事件”發生,大陸爲讓李志豪打進“軍情局”,提供給他“千島湖事件”通緝令等機密情報。
- 據透露,朱恭訓的妻子也在軍情局任職,長期於二處工作,負責大陸情報研整分析,現任職於五處副處長職務,夫妻二人是軍情局少數的高階夫妻檔。
- 三人均系軍情局軍官,且都是香港僑生,均由軍情局由基幹做起。
- 今年10月2日,“矯正署”覈准李志豪假釋,等桃園地檢署收到裁定開出釋票,“這名軍情局史上最有名的雙面諜就可出獄”。
- 本院於2021年12月23日立案受理後,依法適用第二審程序,由審判員獨任審理,於2022年1月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報道稱,這三起軍情局內部的間諜案,其中,李志豪與殷偉俊是大陸有心植入的反間,長期潛伏于軍情局,白金養則是數年前始被吸收,算是雙面諜。 據透露,朱恭訓的妻子也在軍情局任職,長期於二處工作,負責大陸情報研整分析,現任職於五處副處長職務,夫妻二人是軍情局少數的高階夫妻檔。 讓軍情局擔憂的是,朱恭訓的妻子在軍情局擔任五處副處長(臺灣及外島處),他有可能因妻子的關係,對臺灣本島所吸收的臺商業務瞭如指掌,重要機密會不會因逼供後而曝光,臺軍方情資人員相當關切。 董建南於臺灣“法務部調查局”調查班第十期畢業,業內的“輩分”比現副局長還高。 他早年擔任外勤工作,社會關係網廣闊,後來轉任局“兩岸情勢研析處”,負責收集統籌兩岸政經、情報業務等資料,三四年前退休。
殷偉俊: 臺灣國防部長:兩岸沒有在第三地協商間諜換俘事宜
他們對羅賢哲普遍的印象是,具有文人氣息、待人客氣、中規中矩。 羅賢哲舊部表示,相比其他軍官,羅賢哲平日和下屬意見相左時,頗能接納下屬意見。 一些軍官常要小兵幫忙接送兒女、買菜、打掃房屋,羅賢哲從來不這樣做。 閒暇時,他也不會在軍中設宴、花天酒地,而是看看修身養性的書籍,有時還送幾本給上司,是少見的“乖乖牌”軍官。
兩岸10月進行了被俘情報員的交換,他們直接搭機返回,其中臺諜朱恭訓與徐章國從廣西直飛臺灣,所謂“共諜”李志豪則從臺灣飛往香港,雙方並未碰面,釋放時間也不是同一天。 據“中央社”9日報道,涉嫌“共諜”案的羅賢哲於2002年至2005年派駐海外期間被大陸吸收,出事前擔任“陸軍司令部” 通信電子信息處處長。 臺灣“國防部”當天表示,羅賢哲派駐的是泰國,並非媒體盛傳的美國。 根據臺媒報道,羅賢哲在2003年底,擔任“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駐泰國軍協組上校組長時,被大陸人員拍攝他與歡場女子性交易的不雅照片。 隔年,羅惟恐照片公開會影響到他的名譽及日後升遷,於是與大陸人員在泰國曼谷市見面晤談。
殷偉俊: 中共潛伏臺灣軍情局三間諜被破獲
《中國時報》稱,當時大陸地區性國安單位科長層級在網絡上與臺灣進行“情報交易”,獲得信任後,要求與“軍情局”相關人員見面,而朱、徐兩人在被抓前,已3次通過這個管道遭“釣魚”獲得假情報,在第四次時被抓捕。 朱、徐最先被判處無期徒刑,進入廣西南寧監獄服刑,2011年刑期減爲20年。 殷偉俊 之後,朱的妻子周國珍每兩個月都可以到南寧與朱恭訓見面,一起在外面用餐,但不準在外留宿過夜;這兩年二人已不再被關在監獄,而是在營區軟禁看管,家屬可在銀行存1萬元人民幣,用於一般生活開銷,若身體不適,大陸也給予醫療照料。 《聯合晚報》11月30日透露,臺灣方面先在10月透過“法務部矯正署”覈准所謂“共諜”李志豪假釋,並透過媒體公開此消息,大陸方面確認後立刻釋放朱、徐兩人。
- 當年王海事件後,降在海南陵水機場的EP3C開機艙門前,內部的設施幾乎已被破壞殆盡,但外面的傳感器和天線是無法破壞的,大陸得到了大批通信指揮系統的硬件信息,但軟件和結構、運行信息肯定無從着落,而羅賢哲則完美的補掉了這個漏洞。
- 蘋果日報報導說,成功潛逃的大陸間諜葉文淵,原名葉裕鎮,曾爲臺灣艾伊喜科技公司負責人,三年前被國安局發現替大陸收集臺美軍事合作機密、TMD「戰區導彈防禦系統」資料,以及涉嫌將受管制的美國高科技儀器運往大陸。
- 這個臺灣商人可不是一般的商人,他在香港經商期間就曾經暗暗幫助臺灣軍情局人員在香港刺探情報,同時他也與臺灣軍情局局長殷宗文關係甚密。
- 1999年遠華貪污走私案已在爆發邊緣,賴昌星爲了免遭大陸當局清算,盡其所能巴結各方部門。
- 自1949年以來,兩岸都有大量情報人員在活躍在隱蔽戰線。
因爲在本案偵察期間,羅賢哲自白犯罪事實,並主動繳交貪污犯罪所得,因此以相關規定減輕其刑,對其求處無期徒刑。 國安局長蔡得勝也強調,經過調查之後發現,這篇報道是捏造的,只是敵人的謀略作爲,李勝東最大的錯誤是不該接風傳媒記者的電話,讓那位記者假李之口,寫記者想講的話。 後續,技術調查組將依據相關程序繼續深入開展殘骸識別、分類及檢查、飛行數據分析、必要的實驗驗證等調查工作,科學嚴謹查明事故原因。
殷偉俊: 中共中央政治局:我們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 要健全疫情監測體系和信息報告制度
據《中國時報》介紹,出生於1958年的朱恭訓畢業於陸軍士官班和情幹班26期,曾被派赴英國外站任職,後任“軍情局”四處副處長,負責東南亞多個情報站的工作督導;徐章國爲“軍情局”四處組長。 之後,朱的妻子周國珍每兩個月都可以到南寧與朱恭訓見面,一起在外面用餐,但不準在外留宿過夜;這兩年二人已不再被關在監獄,而是在營區軟禁看管,家屬可在銀行存1萬元人民幣,用於一般生活開銷,若身體不適,大陸也給予醫療照料。 臺“國安”官員稱,由於大陸釋放臺兩人,因此除李志豪外,臺方極可能還釋放一人,只是目前無法得知到底是誰;但可以確定的是,大陸最想營救的前臺灣陸軍少將羅賢哲,臺方並未同意釋放,羅仍在獄中羈押。
殷偉俊: 兩岸雙面間諜將出獄 鄧麗君是怎樣成爲臺灣間諜的?
錢經國是海軍專科班畢業,上尉退伍之後,經某退役軍官介紹認識大陸特工人員,之後被對方招收,爲其提供軍事機密。 錢某後來還加入中共,並在島內廣泛招納成員,共拉攏退役或現役軍官等10多人。 張則泄露“國軍”潛艇水文資料以及將護漁項目等情報交給大陸。 據報道,大陸潛伏臺灣軍情局最久者,並非殷偉俊,而是李志豪。 李志豪也是三起間諜案中,首位被破獲者,判處無期徒刑,可見其對軍情局所造成的傷害。
殷偉俊: 相關新聞
但談判就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都希望“少給多拿”,而且談判一直侷限在底下的事務階層,誰也不敢多扛責任讓步,因此始終“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殷偉俊 呂昭隆/臺海飛彈危機迄今,我破獲中共潛伏于軍情局內部的間諜,共有三人,依序是李志豪、殷偉俊與白金養。 三人均系軍情局軍官,且都是香港僑生,均由軍情局由基幹做起。
殷偉俊: 全球抗共潮風起雲湧 臺灣大選年羣雄逐鹿 (圖)
李志豪年輕時爲游泳選手,曾在廣州軍區廣州市警備隊服役,上世紀80年代偷渡香港,因爲背景特殊,以僑生身份被當時的“國防部特情室”(上世紀90年代併入“軍情局”)吸收,但李成爲“軍情局”人員後,又被廣東省國安部門吸收。 近十餘年,軍情局現役軍官中,出賣國家者僅李志豪、殷偉俊與白金養三案。 唯三人都來自香港,迄今尚未發現出生於臺灣,卻是中共反間的案例,算是大幸。 殷案能破,歸功於我敵後的中共線民,過程更甚於電影中的諜報片劇情。 據瞭解,我敵後吸收的策反人員,亦即任職中共國安部門官員,某日回報,軍情局內部有死間,並詢以「某某旅行社」,「某某招待所」是否爲軍情局所設的掩護單位。
殷偉俊: 中共
調查局臺北縣調查站依據檢舉約談龐大爲後,移送臺灣“高檢署”偵辦,“高檢署”將相關簽呈送交臺當局“國安局”及“軍情局”鑑定,鑑定認爲這些簽呈都屬於臺灣地區機密及軍事機密。 報道說,某些被俘人員被大陸釋放後,從廈門搭小船放回金門,金門守軍還不許他們上岸,開槍驅離,他們只好回大陸,直到上世紀90年代,兩岸情勢慢慢轉變後,他們才輾轉經香港或第三地回臺。 殷偉俊2025 馬英九當局在任期結束前營救被俘情報員返臺,受到島內肯定。 《中國時報》稱,自2008年起,馬當局即通過相關官方及民間機構和人士,借各項兩岸交流管道積極展開營救。
殷偉俊: 機場
吳穎幗繫上海市楊浦區XX路XX弄XX號XX室(以下簡稱301室)房屋產權人,殷偉俊、高勤文繫上海市楊浦區XX路XX弄XX號XX室(以下簡稱401室)房屋產權人。 殷偉俊2025 上訴人吳穎幗因與被上訴人殷偉俊、高勤文,原審被告上海黎平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黎平置業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2021)滬0110民初1635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於2021年12月23日立案受理後,依法適用第二審程序,由審判員獨任審理,於2022年1月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殷偉俊: 徵兆出現 中國已準備好與美國開戰?(圖)
如果王宜宏的情報價值不高,大陸也不會開出“換俘”價碼。 而近年來,臺灣方面在從事這種活動時,還越來越多地藉助各類NGO(非政府組織)作爲平臺。 表面上看,此類NGO打着“民間”的旗號出現,但實際上,他們背後往往有臺灣“不可描述”部門提供的資金、人員,甚至是直接的技術支持和策略指導。 殷偉俊 90年代初,在一個遠房親戚的婚禮上,沃維漢正巧回國也來祝賀,兩人就這樣認識了。
殷偉俊: 相關內容
只要劉連昆能幫助自己獲取軍方情報,他們便每月發給劉連昆35,000美金的薪水,獎金另發,退休後臺灣軍情局也會繼續照顧劉連昆的生活。 邵正宗與臺灣地區軍情局領導龐大爲做好聯繫,在1992年11月27日,劉連昆與邵正宗一同來到廣州,預備與張志鵬龐大爲見面。 朱恭訓是軍情局近十餘年來,「失事」階級職務最高的情報員;系士官班、情幹班二十六期畢業,曾派赴歐洲外站任職。 由於“換俘”事大,且臺灣籌碼不多,幾經磋商,臺灣希望大陸先讓臺灣帶回“叛逃”軍官再說,最終功虧一簣,10月7日,在大陸駐曼谷情治單位安排下,王宜宏全家搭機飛往大陸。 爲更具隱蔽性,這些NGO很多時候並不自己出面行動,而是用金援、培訓等方式,在大陸尋找“代理人”,進行宣傳和煽動活動。 (如剛被捕的楊軍)這也是爲什麼李明哲這樣的“佈道”者需要每年都來大陸——畢竟要招幾個人,既要面試,又要培訓,確實也不容易。
殷偉俊: 臺灣情報人員出書(2)龐大爲著《情報作戰參考》
羅賢哲案不僅讓臺軍顏面掃地,還有一個嚴重後果,可能導致對美軍購受挫,暴光美臺機密戰時通聯繫統,臺美未來的軍事合作將受到嚴重傷害。 殷偉俊 因爲軍中出了兩位泄密叛國賊,軍方立刻吸取教訓,在軍中召開“全軍隱蔽鬥爭工作會議”,更大程度加強反間諜教育與工作隱蔽性。 劉連昆刀尖舔血賺來的贓物資產一瞬間毀於一旦,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臺灣在大陸建立起來的情報系統也被全部搗毀。 劉連昆表示,大陸軍方演習使用的導彈是“空包彈”,沒有殺傷力,而李登輝得到這一消息後,立刻公開說出了這個祕密。 這些更改計劃的內容,也讓劉連昆一字不差傳到臺灣軍方手中,而這些情報中有一條,成了他日後被捕的導火索。 從臺灣軍情局前成員龐大爲的書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一開始的劉連昆似乎還有那麼一絲良心。
好一個“幾曾識干戈”,在良好的兩岸氛圍裏,昔日的呼嘯而來的炮彈可以變成金門菜刀,而本是生死相爭的情報人員也可以“交換”的方式爲兩岸和平作出貢獻。 這些,都只是對雙方邁出的第一步,“換俘”都做到了,兩岸之間是否會進行更多核心利益的探討,值得期待。 2005年7月羅賢哲結束駐泰武官職務返臺後,仍持續在“境外”泄漏職務上保管、收集的軍事機密給大陸。
殷偉俊: 中共大砍醫保 大連、鞍山、武漢引爆“白髮運動”(視頻/圖)
蕭臺福:真實世界中的情報人員並非電影中那樣多采多姿。 情報工作是個很耗費時間和精力的工作,在內勤的時候要花很多的時間閱讀資料、整理資料、思考案情,加班是常事,我們有句順口溜:“五點下班算早退,六點下班還算早,七點下班算正常,八點下班嗯,今天很努力”。 如果經常輪調海外,要不就是犧牲家庭生活,把孩子留在一個地點接受完整的教育,要不就是家人也跟着要變換環境,造成沒有根的一代,這是更讓人辛苦的地方。 但鎮案還在審理當中,按臺灣政治人物不肯落人“干預司法“的批評,短期內臺灣應該也不會把鎮納入談判,那就沒有籌碼可談了。 蕭臺福:是否是“誘捕”要看地點,如果抓捕的地點在越南境內,那是“綁架”,如果抓捕的地點在大陸境內,那是“誘捕”。
據指出,龐大爲在職時,是“軍情局”績效最好者,從事情報行當三十年間,以承辦的“少康項目”最爲得意。 最新消息,根據鳳凰衛視新聞2011年02月15日轉載報道,對於媒體繪聲繪色描述羅賢哲如何被色誘,臺軍方出面澄清說,羅賢哲與妻子感情和睦。 臺軍高層表示,羅賢哲與擔任中學教師的妻子感情甚篤,兩人經常攜手出席軍中各種餐會,並不時一同回臺東老家探望老父。 兩人育有一對兒女,爲了照顧正在求學的女兒,羅妻纔沒有隨羅到泰國“駐外”。 軍方內部資料對羅賢哲的評價是:孝順,夫妻感情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