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北市坪林區的北勢溪自行車道,曾被票選為臺灣北部最美且最短的自行車道,全長不到3公里,且車道寬闊平緩,相當適合親子共遊。 三貂嶺隧道2025 車道沿線可攬盡北勢溪沿岸優美的溪流風光,水清見底的溪河,陽光下一抹碧綠,相當引人入勝。 此外,車道更延伸進大片茶園內,到訪旅人不僅能近距離欣賞到恬靜的茶園風光,微風吹來時,更能聞到淡淡的茶樹香氣,非常療癒身心。 運動生活 SportsLife 團隊將 SUP 與音樂、美食結合,在專業教練帶領之下,能在平靜的水面上體驗 SUP 滑行樂趣,並享受小提琴師的水光音樂會與品嚐水上紅酒的樂趣。
- 位於中坑溪、五分寮溪匯流處下方的合谷瀑布高約40~50公尺、寬約8公尺,分上中下三段自崖頂瀉落,遠遠望去非常壯觀。
- 昔日的淘金小鎮,因產業轉移而沒落,新北市雙溪的牡丹車站,猶如山中的一顆珍珠,不與他人相爭,卻擁有樸實無華的原始魅力,在山林健行之後可以到「牡丹老街駐地工作站」來杯山藥奶昔、咖啡,聽聽當地人說故事。
- 蘇敦正,〈三貂嶺隧南口報告〉,《鐵道情報》71期,鐵道文化協會暨交通大學鐵道研究會,新竹市,1995年1月號。
- 塵封 37 年重見天日的「舊三貂嶺隧道」,串連「三瓜子隧道」裡面有超好拍的絕美鏡面水池;歷經 3 年整修復舊、帶你回到採礦盛世的「瑞三整煤廠」;還有開店達人「寬哥」的 About Cafe「寬哥那裡」,品嚐超好喫的手作義大利麵、Pizza 和手沖咖啡,這行程簡直太完美了吧。
最後水金在三貂嶺的YouBike 2.0站還車,搭乘接駁車回猴硐火車站,結束這趟旅程。 就現在官方預約網站說明的可以看到,「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試營運階段(2022年7月3日至9月3日),報到地點為休憩服務站(雙溪端)或 終點平臺(瑞芳端),休憩服務站就在距離牡丹火車站約800公尺,建議完成預約旅人們,可多加利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於猴硐車站搭乘接駁車(三貂嶺隧道下車)前往。 期待好久,終於等到位於新北瑞芳區與雙溪區交界的「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試營運。
三貂嶺隧道: 第一代隧道
紅頂設計是希望有聚落紅磚造老房的意象,與自然環境的綠相契合。 設計師在外觀設計上以山屋、帳棚為概念,提供山友和自行車騎士更多休憩以及遮蔭空間為出發,強調自然光及風的通透性,中庭採用滲透鋪面,設計低垂之屋頂,除在中庭上方提供遮蔭外,也作為館內外空間區隔的界定;屋頂弧線設計導引雨水集中流洩,呼應自然環境及強調生態循環。 三貂嶺隧道 三貂嶺是新北一處與世隔絕的聚落,早期以採媒與挖金礦為主,但停產後因交通不便,讓三貂嶺成為一處祕境。 而與一山之隔的牡丹,過往以鐵道相通,百年風華的三貂嶺隧道如今重現光明,以「時光暗線」之名呈現在大眾面前。 單線的宜蘭線舊三貂嶺隧道通車後,肩負了60餘年臺北宜蘭間的交通重任。 到了1979年北迴線鐵路通車前,宜蘭線即將成為銜接縱貫線及北迴線的重要幹線鐵路,路線需求將大幅增加,預估原有單線鐵路將會不敷使用,於是,臺灣鐵路管理局提出「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計劃(即雙軌工程),並於1979年由臺灣省政府提報行政院覈准,實施全線雙軌化(已完成雙線路段者除外)。
舊三貂嶺隧道為宜蘭線第二長鐵路隧道,具交通運輸、建築與文化歷史意義,隧道雖封閉廢棄,但近年迭有鐵道研究者、旅人與地方文史工作者前往探尋,甚至向政府提出申請指定為文化資產。 三貂嶺隧道 封閉37年的舊三貂嶺隧道再現百年風華,經市府整修後改造成自行車道,試營運2個月,每日開放4梯次入場,三貂嶺生態隧道中最受歡迎的隧道口鏡面水池,已是聞名全國的著名打卡景點。 騎乘過程中不僅會經過蝙蝠的棲息地,騎到隧道口還可以美拍鏡面水池倒映的絕美畫面,充滿神祕的氛圍,讓人彷彿置身《神隱少女》祕境隧道中!
三貂嶺隧道: 旅遊 熱門新聞
▲▼1K+800時,會在隧道內看到碳酸鈣結晶,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鐘乳石,主要是滴水沉積而成的白色結晶物。
- 棧道很好行走,棧道邊還設計了可以休憩的椅子,我穿白裙白衣完全不擔心會用髒,就連穿有跟的靴子也相當好走喔。
- 在全長約1.8公里的「三貂嶺隧道」內,除了可聽到潺潺流水聲,還能夠看到滴水沈積而成的成片鐘乳石,以及棲息在隧道內的蝙蝠家族、小溪蝦等,而舊時因火車煤灰燻成一片黑的隧道頂端也依舊清晰可見,低調的燈光降低視線幹擾,讓旅人更能感受隧道內獨有的風光景緻。
- 運動生活 SportsLife 團隊將 SUP 與音樂、美食結合,在專業教練帶領之下,能在平靜的水面上體驗 SUP 滑行樂趣,並享受小提琴師的水光音樂會與品嚐水上紅酒的樂趣。
- 開放自行車與行人共用,騎乘自行車之遊客,請安裝車燈、著反光衣物;另步行之遊客,請著反光衣物,園區亦提供反光背心,建議遊客穿戴。
地址:牡丹溪、平溪交匯在雙溪,直到出海口的那片水域因有著內灣地形,讓這片水域終年平靜無波,連冬天都能進行水上運動。 運動生活SportsLife團隊將SUP與音樂、美食結合,在專業教練帶領之下,能在平靜的水面上體驗SUP滑行樂趣,並享受小提琴師的水光音樂會與品嚐水上紅酒的樂趣。 (圖/行遍天下)最後更可到雙溪出海口的河海交界處,享受一段即使冬天也能下水的SUP音樂體驗,跟著教練的指導在經過完善設計之下,或站或坐、在平靜水域裡聆聽一場音樂饗宴,喝一杯暖冬紅酒,感受最獨特的冬日運動樂趣。 新建工程處在三瓜子隧道西口,利用水流設計「鏡面」,營造倒影美景的巧思。 新工處表示,為了保留隧道內風貌、周邊樹木及自然景觀,工程設計採取減少環境衝擊方式施工,難度相對提升。 工程位於山區,隧道內通風、照明條件不佳,施工人員必須克服隧道內潮濕、滲水問題,鋼構安裝焊接也須增加排風設備,保障施工人員安全。
三貂嶺隧道: 新北|三貂嶺一日遊懶人包!漫遊森林系瀑布步道、品嚐三貂嶺美食、欣賞鐵道美景
一百多年前,牡丹、金瓜石和九份曾並列為「臺灣三大金山」,隨著礦藏枯竭、礦業式微,牡丹的繁榮歲月也一去不復返。 然後站間突然把車速停下來跟我說「妳要拍右邊很漂亮,妳要拍直的」,於是火車竟然為了讓我拍照停下來約十秒後重新啟駛,也讓我捕捉到超難拍攝到的「大華壺穴 三貂嶺隧道2025 九層瀑布」本人,覺得感恩好人。 這裡可以買到剛出爐的草仔粿,而且他的口味蠻獨特,有很濃的艾草和薑香提味,好喫推薦! 摩天瀑布約有30 幾公尺高,周圍蓊鬱山林環抱,水流充沛一傾而下,美景令人流連忘返,現場觀看真的十分震撼,一定不會後悔看到的瀑布美景。
三貂嶺隧道: 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租車
三貂嶺以多條友善的登山步道而聞名,天然景緻也不少,如瀑布羣、壺穴、巖窟等多樣地貌。 最著名景點則為淡蘭古道,它是清朝時期北、東往來路線,行經瑞芳、雙溪、汐止、坪林等,其支線彼此串連且錯綜複雜,曾經因為公路開發而漸漸被世人所遺忘,直到2014年在民間、政府各單位的協助規劃下才得以復原這條牽動過去重要歷史的道路。 最為知名的路線是金字碑古道,這是淡蘭古道的殘留路線之一,也是過去從翻越三貂嶺的重要路徑,全長有五公里,沿途風光清幽秀麗,可俯視基隆河的幅員遼闊與羣山壯麗的景象,還能捕捉到平溪線火車行駛穿越河谷的景色,步道多為石階路,是一般大眾都能挑戰的友善步道。 位於東北角的「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是青春山海線低碳旅遊最新路線,將關閉37年的荒廢隧道重新打造為全臺第一條「鋼筋自行車道」,特意在後段「三瓜子隧道」洞口設置淺水窪,營造洞外翠綠山色的鏡面倒影,偶爾還有火車經過,被譽為「全臺最美隧道」之一,吸引許多攝影師前往取鏡。
三貂嶺隧道: 入場公告
至於水泥及其它建材,則分別由北區的八堵送達,以及從南區的澳底(從基隆海運)溯雙溪水系而上,再以輕便鐵路與人力轉運至隧道工地。 三貂嶺隧道2025 ▲「舊三貂嶺隧道」完工後,連結猴硐至三貂嶺、牡丹至貢寮兩大遊憩區,民眾可以深度感受依山傍水的自然風景。 9月4日試營運結束後進行全園整修,根據參與試營運民眾回饋意見進行修正後,於10月1日起重新開放營運,上下午各60人要先預約,維持第三階段開放不限制來往方向人車混合。
三貂嶺隧道: – 旅遊文章 –
市府工務局說,試營運以來,造訪遊客將近1萬7千人,新北市政府在試營運期間收集來訪意見,從第一階段開放步行、第二階段單向人車混合、第三階段開放不限制來往方向,人車混合,都是依照民眾意見滾動式檢討,調整開放的方式。 三貂嶺隧道 第一代隧道(包含三瓜子隧道)完工後,於1922年9月21日隨著三貂嶺驛至武丹坑驛(今牡丹站北上方向約0.64公里處)路段通車而啟用[註 3]、直到1985年6月21日第二代隧道通車後才停用廢棄,2019年5月登錄為新北市歷史建築,2022年7月3日轉型為自行車道。 牡丹車站前牡丹溪旁為0K起點,這座已被塵封30年的隧道終於即將修舊如舊地被打開於世人眼前。 設計師吳忠勳保留原始林相的設計,把地面蜿蜒溪流保留,並以不破壞環境方式用鋼筋鋪設地面,讓原始低海拔闊葉林相裡的螢火蟲、蝴蝶、青蛙及蝙蝠都能繼續生活於此。
三貂嶺隧道: 放天燈+賞燈!「平溪山城」福兔迎祥祈平安 白天、夜晚大不同
舊三貂嶺隧道南口(雙溪側洞口)上方為希臘式山頭,表面輔以簡單的幾何線條裝飾。 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預留了未來實施電氣化的路線淨空標準,新建的隧道也必須能輸送闊大貨物,由於舊三貂嶺隧道、三瓜子隧道內部淨空沒有達到這項標準,所以必須另建雙軌的新三貂嶺隧道來取代。 三貂嶺隧道 新三貂嶺隧道在1985年完工通車後,舊三貂嶺隧道與三瓜子隧道便功成身退,停用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