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署策劃小組成員蔡涯棉認為,白田邨四座大廈提前清拆,新建單位亦會提前落成,中期而言有助解決本港住宅短缺問題。 他說,基於建屋質素和安全考慮,建築速度較難加快,因此當局現就是透過將規劃程序壓縮,嘗試令整個建屋程序加快。 另外,策劃小組在會上亦決定將柴灣工廠大廈以活化再用方式改建為公共租住房屋,改建後可提供約一百八十個公屋單位,當中包括一人單位及一睡房單位。 由於屆時蘇屋邨第二期的新單位將會落成,屆時房屋委員會會用作安置受提前清拆影響的住戶,整個重建計畫亦可提前兩年半完成,即由2025年年中提前至2023年上半年。
- 舊式長型公屋、新式十字型公屋、小單位式大廈與毗鄰的4個重建地盤,構成一個逾30年漫長的重建工程。
- 我們在計劃重建樓齡較舊屋邨的同時,亦十分關注公共屋邨的結構安全。
- 遷置資源方面,我們擬用毗鄰西環邨的加惠民道公營房屋發展項目作遷置受重建影響的西環邨居民。
- 房委會並會重建房委會轄下工廠大廈,即火炭的穗輝工廠大廈、九龍灣的業安工廠大廈、長沙灣的宏昌工廠大廈及葵涌的葵安工廠大廈,作公營房屋用途。
- 政府於2017年宣佈,第9、10、11、13座的白田居民能選擇原邨安置,不必全數移居蘇屋邨,料2019年入夥。
- 這些新建樓宇部份是用來接收附近石硤尾邨第10、11、37、39、40及41座重建工程影響的居民(尤其是2000年3月落成啟用的昌田樓、盛田樓、瑞田樓及2004年4月20日落成啟用的太田樓、麗田樓和運田樓)。
房屋署表示,將於今年第3季展開白田邨第13座的拆卸工程,而空置的前白田天主教小學的拆卸時間仍有待與相關部門確定,整個建築工程預料明年可動工,最快2028/29年落成。 有受清拆重建影響的白田邨住戶成功揀選心水單位,由「細屋搬大屋」,指現時舊單位老化問題嚴重,間中出現漏水及石灰剝落的情況,希望置業後可改善居住環境。 有到場揀樓的買家認為,麗翠苑售價不算特別平,期望政府可再調低折扣率,減輕供樓負擔。 白田邨清拆2025 白田邨最早的重建計劃源自1986年,此後白田居民開始與重建為伴。 當年白田邨第14、15、16座被揭偷工減料,混入鹹水及英泥不足,1989年,港英政府決定清拆涉事大樓。 重建前的白田商場,位於白雲街潤田樓以南、盛田樓以西,為三層高商場,並設有街市及停車場。
白田邨清拆: 清拆石籬中轉房屋及工廈釋放6400夥
至於第一、二、三和十二座,以及白田商場,則會按原定計畫,即在二○一四年或之前,率先清拆。 重建計畫各階段完成後,房委會將於二○一八至二三年在原地興建約共五千六百五十個單位,較重建前增加約二千一百五十個單位。 發言人表示,為受影響租戶的清拆安排詳情,預計會在二○一五公佈,房署會盡量讓受影響租戶遷往鄰近或其所選地區的公屋單位。
- 甄啟榮表示,已向屋邨經理提出3個訴求,包括解釋為何不能延期清拆、要求與房署建築發展科負責人對話,以及在對話前暫停清拆行動。
-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對事件感到十分遺憾,他透露之前尋找場地有一定困難,早於上月已被原已承辦的酒店推卻,後來有酒店願意承接舉辦民主黨晚宴,但宴會前兩日對方宣告需要緊急維修,到今晚原本有酒樓承辦晚宴,惟最終在舉辦前兩小時指需要緊急維修而無法提供場地。
- 麗田樓、澤田樓、健田樓以及康田樓的樓宇名稱反讀與田灣邨四座大廈同名;當中健田樓與康田樓於2016年10月動工。
- 今晨(23日)7時36分,有駕駛人士途經灣仔摩理臣山道時,發現一輛的士停在路上,一名女子坐在車頂、狀似瘋迷,擔心發生意外,於是報案求助。
- 在今日的聯席會議上,委員通過向繳付十足市值租金並以定期租約租賃的合資格商戶發放特惠津貼,金額相等於正式公佈清拆相關安排當日時,於租約內所訂明的每月淨租金的15倍。
- 新的白田商場首期將在原商場以西重建,並設有室內公共運輸交匯處、街市及停車場,而斜對面的白田邨第十一期基座亦設有兩層(地面及地庫)商場,前者已於2021年8月啟用,後者已於2021年12月啟用。
- 另外,現正推行的華富邨的重建項目將分階段進行,重建後將提供約1.22萬個單位,較原本增約3,000個。
房委會以市價42折推售,售價介乎93.2萬元至306萬元,平均呎價為6,243元。 房委會於2012年宣佈分期重建深水埗白田邨較舊的部分,包括第1、2、3、9、10、11、12 和13 白田邨清拆 座,以及白田商場,並於2017年宣佈第9、10、11和13 座的清拆和遷置安排。 白田邨清拆 據瞭解,由於未來人口增長存在不穩定性,教育局一直對釋放各區空置校舍空間持謹慎態度。
白田邨清拆: 重建公共屋邨 增加房屋供應
麗田樓、澤田樓、健田樓以及康田樓的樓宇名稱反讀與田灣邨四座大廈同名;當中健田樓與康田樓於2016年10月動工。 2021年9月10日,該邨第13座12樓一個單位凌晨2時許發生火警,造成1死12傷。 火警期間,起火單位鄰居、34歲男住客相信為了避開濃煙而試圖爬出晾衫架,失足由高處墮下,造成多處骨折,昏迷送院,經搶救後證實不治。 事後亦發現其火單位的氣窗玻璃一早被拆走,導致大量濃煙湧出走廊,同時令死者要爬出外牆避開濃煙。 1973年房委會成立後,新區改稱白田下邨,白田政府新邨改稱白田上邨。
該名女子其後脫去上衣,半身赤裸在附近徘徊,更一度衝出行車線。 白田邨第九、十、十一座將於2020年4月清拆,第十三座則於2021年1月清拆。 發言人補充:「一人和兩人住戶亦可選擇領取單身人士津貼/兩人家庭津貼,代替接受公屋安置。」今日的會議亦通過將單身人士津貼/兩人家庭津貼分別調升至70,700元及86,150元。 所有受影響的住戶將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由5,126元至19,649元不等,視乎住戶家庭人數,以協助他們支付部分搬遷開支。 「最辛苦嘅時候已經過曬!」,捱過連年的分期重建,白田老人或有望親眼見證這歷時三分一世紀的重建工程竣工。 白田邨清拆 「不過起好都唔知仲係咪度!過得一日得一日啦。」容婆婆如是說。
白田邨清拆: 重建期間的工程圖片
今天放棄抗爭原來可以是反抗失敗的反噬,當年地區人士曾用紅字黃布大字報「一員獨搞房署勾結黑箱作業妄顧民生」,包圍白田邨第12座抗議。 於1975年2月落成,是繼美東邨美東樓後全港次批竣工之第七型徙置大廈,同樣採用一字形露臺開口。 此外,此兩座屬毗鄰13-17座之擴展部分,由同一承建商興建,但此兩座並不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混凝土強度均合乎標準。 新的白田商場首期將在原商場以西重建,並設有室內公共運輸交匯處、街市及停車場,而斜對面的白田邨第十一期基座亦設有兩層(地面及地庫)商場,前者已於2021年8月啟用,後者已於2021年12月啟用。 白田邨清拆 白田邨清拆2025 第七、八期商場樓高4層(LG1到LG4),出租面積約40,000平方呎,租戶包括麥當勞快餐店、百份百餐廳、便利店、西醫、屈臣氏、爐具店、文具店、及裝修公司,其中LG2層設有佔地近一萬平方呎的惠康超級市場。 興建白田邨的主要目的是當年為了重建石硤尾、大坑東及李鄭屋這三個最舊的徙置區而興建的,於1969年落成的第4至6座由徙置事務處管理,稱為白田徙置區,俗稱「白田新區」。
白田邨清拆: 居民:坐輪椅用斜路有危險
重建屋邨長遠而言或可增加公屋供應,但短期內無可避免會減少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數量。 在目前公屋需求殷切的情況下,我們要作出取捨,無法推行大規模的重建計劃。 白田邨守𨋢抗爭呈現的並不是和稀泥式報導的「支持者」與「反對者」,而是一個漫長重建計劃背後的地區角力。
白田邨清拆: 興建
除了確保所有樓宇的整體結構均屬安全,房委會會繼續推行各種計劃及措施,維持和改善樓宇狀況,為居民提供安全適切的居住環境。 這些工作包括藉屋邨改善計劃翻新大廈外牆及公共地方,以及提升邨內設施;經全方位維修計劃主動為邨民檢查室內設施,並作出適當跟進。 此外,還有日常家居維修服務、提供無障礙通道、升降機現代化工程等,讓住戶有一個長幼傷健共融的社區。 計劃在2020年4月及2021年1月分別清拆第9、10、11座及第13座,受影響住戶約2280戶共6900人;10個商戶與一個議員辦事處亦將受影響。
白田邨清拆: 重建美東白田兩邨六幢舊樓
總括而言,我們會按照每個重建項目的情況考慮合適的遷置安排,而清拆通知會在不少於30個月前發出。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劉螢諭報道:為增加公共房屋單位供應,房委會計劃清拆逾40年歷史的深水埗白田邨4幢公屋及黃大仙美東邨2幢公屋。 重建的新屋邨分別於2025年及2027年落成,共提供倍增的4000個公屋單位。 另外,該處亦將興建福利設施,包括安老院舍外展專業服務隊、體弱長者家居照顧服務隊、日間社區康復中心、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分處,或其他合適的福利設施。
白田邨清拆: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房委會於2012年宣佈重建白田邨較舊的部分樓宇,包括白田邨第1-3座、第9-13座以及白田商場。 其中白田商場將於今年4月清拆,邨內居民今日(28日)於白田商場入口外請願,要求延期清拆商場。 居民指清拆商場,商場內的2部升降機都會一同拆毀,嚴重影響輪椅、長者及行動不便的人士。 根據發展計劃概念平面圖,地盤位處南昌街,與白田邨重建第11期相對,亦鄰近白田伸延公營房屋發展計劃,以及由深水埗澤安道駕駛考試中心改建的公營房屋,基座將會設有平臺綠化及休憩區,三幢住宅大樓將於平臺上並排而建。 現時一家四口居於白田邨、受重建計劃影響的莫太太獲安排於首輪揀樓。
白田邨清拆: 清拆民生集中地 變地方角力
2012年4月,房屋委員會宣佈於2013年起將會分三期清拆及重新興建白田邨(第七型徙置大廈部份,為香港首個七型徙置大廈重建項目),重新興建後可以提供5,650個單位。 於2016年將會拆卸白田商場(由於居民反對而延至2019年拆卸),至2021年拆卸餘下的9、10、11及13座,合共有3,500個單位。 屆時,居民可以選擇搬遷到新落成的石硤尾邨二期及五期單位,或牛頭角下邨一期單位。 白田邨清拆 同年5月,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表示白田邨維修成本高昂,並不符合經濟成本效益,故全面最後考慮拆卸重建。 除了房委會的重建項目,在政府協調和推動下,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與市區重建局合作的大坑西邨重建項目亦已獲行政會議批准。
白田邨清拆: 現時樓宇
至於第1、2、3及12座,以及白田商場,則會按照原定計畫,在2014年或者之前率先清拆。 白田邨清拆 重新興建計畫各階段完成後,房屋委員會將會於2018年至2023年在原地興建約共5,650個單位,比較重新興建前增加約2,150個單位。 發言人表示,為到受到影響的租戶的清拆安排詳情預計將會於2015年公佈,房屋署會盡量讓受到影響的租戶遷往鄰近或者其所選擇的地區的公共屋邨單位。 同時,房委會亦會清拆石籬中轉房屋作公營房屋用途,目標在明年12月清空。
白田邨清拆: 區議會議席分佈
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及商業樓宇小組委員會今日舉行聯席會議,亦通過對該兩項清拆行動下受影響住宅及商業租戶的遷置及相關安排。 1986年,白田邨部份樓宇被發現出現結構問題,原因是承建商偷工減料,於興建時混入了鹹水和英泥成分不足,此批樓宇於1989年年中被拆卸重建,成為今天的翠田樓及裕田樓。 第4至6座則於1999年3月16日永久封閉,並於2000年初拆卸。 這些新建樓宇部份是用來接收附近石硤尾邨第10、11、37、39、40及41座重建工程影響的居民(尤其是2000年3月落成啟用的昌田樓、盛田樓、瑞田樓及2004年4月20日落成啟用的太田樓、麗田樓和運田樓)。
自2014年起,相距第12座僅5米的第11座居民飽受灰塵影響,其他居民亦被地盤包圍,近距離受塵埃、噪音滋擾。 2017年房署清空商場後,僅餘一香燭店留守,而上邨售熱葷的就只有位於9座的便利店及一茶餐廳。 2019年1月,無綫電視節目《東張西望》揭發白田邨麗田樓有一住戶在深夜長期發出敲擊聲響的噪音,嚴重滋擾附近居民超過1000日。 消息人士說:「美東邨兩座樓齡算輕就重建,因為有重建潛力,可建1900個新單位。至於其他更舊的屋邨都係安全,會繼續評估其重建潛力。」消息人士坦言,重建大型屋邨,要小心考慮有沒有足夠遷置單位。 美東邨約630個住戶受影響,他們可選擇遷往2020年中入夥的東頭邨第八期或2018年中入夥的安達臣道安泰邨。
根據《石硤尾分區計畫大綱草圖編號S/K4/30》,該用地現時被劃為「住宅(甲類)」,最高地積比率不得超過9倍(包括住用及非住用部分),而住用部分的地積比率不得超過7.5倍,建築物高度限制為主水平基準上120米。 由於擬議樓宇高度高於上述高度限制及部分基座建於位處「非建築用地」內的斜坡上,房委會會與相關部門協調,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和使用部分「非建築用地」。 在今日的聯席會議上,委員通過向繳付十足市值租金並以定期租約租賃的合資格商戶發放特惠津貼,金額相等於正式公佈清拆相關安排當日時,於租約內所訂明的每月淨租金的15倍。 他們亦可獲機會參與侷限性投標,以租用房委會轄下街市的檔位,中標者在新租約下可獲三個月免租期。 若合資格商戶放棄參與侷限性投標,會獲發放一筆過替代津貼133,000元。 房委會今日宣佈重建的美東邨兩座較舊樓宇,即美東樓及美寶樓,是新的重建項目;而重建白田邨第九、第十、第十一及第十三座,則屬二○一二年宣佈分期重建該邨較舊部分的樓宇整項計劃中的最後兩期。
第1至3座及第9至13座則於1975年至1979年間落成,並納入白田上邨;1984年合併為白田邨。 港府抗疫不力,一場新冠疫情令本港經濟衰退,民不聊生,不少打工仔不單止被裁員或放無薪假,即使保得住飯碗,每月強迫供款的強積金亦蝕入肉,去年人均帳面虧蝕逾4萬元。 強積金計劃備受爭議,有工會調查顯示,近九成半指去年強積金計劃結餘出現虧蝕,逾八成打工仔不滿意強積金的回報、未能應付退休生活開支,工會認為結果反映強積金制度未能有效保障僱員的生活質素,且未能發揮「保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