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生活館內亦有搭建出來的場景展覽,如供320人公用的廁所、洗衫洗碗的「水喉房」等,配合超大型黑白歷史照片,一幕一幕將舊日公屋居民的生活重現眼前。 美荷樓地下有懷舊呼吸Café ,旁邊有售賣本地特色精品的士多。 美荷樓生活館更提供導賞團,一日一團,費用全免(需預約)。 美荷樓於2008年成爲首批“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下的7幢建築物之一。
石硤尾邨舊型大廈重建,第41座美荷樓則獲得保留,耗資2億2千萬港元改建為美荷樓青年旅舍及旗下之美荷樓生活館,於2013年12月開幕。 歷史古蹟本應蘊藏豐富的文化,但為了吸引遊客,其加入的現代化設施及吸引消費的元素,使古蹟與文化歷史徹底割裂,只剩下建築特色為歷史的墓碑,和一堆當代消費文化的符號。 在美荷樓裏,不論其青年旅舍、冰室及士多,都不能讓人與低下階層產生連繫,但非無法保留及承傳歷史,這些中產品味的消費符號使當下與過去更割裂,身處美荷樓,能讓人專注的只是當下的美好。
美荷樓: 香港美荷樓青年旅舍簡介
水埗警署 ── 典型西方新古典主義建築,旁邊坐落了充滿中式風格的唐樓。 如果對香港近代史感興趣的話,丁教授推薦你去美荷樓生活館。 生活館裏展示1950年代以來香港公共房屋的環境和社會情況,讓大家感受昔日香港的時光。 美荷樓生活館是第一間由香港YHA青年旅舍協會設立及管理的公屋博物館,旨在通過對文物的收藏、保存、研究、教育及展覽,展示1950年代起香港的社區發展、生活環境變化和人文面貌。 美荷樓 活化後的美荷樓保留H型外貌,外牆的”41″及”美荷樓”字樣,以及50年代的混凝土窗花、走廊欄杆亦留下,只做修葺及刷上新油漆,力保原有特色。
- 廟裏蘊藏晚清百年文物,例如刻有“光緒”字樣的古鐘等。
- 在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下,美荷樓搖身一變成為一間青年旅館,裡面更有一個小型博物館展出很多有關當時石硤尾徙置區的歷史。
- 而您現在所看到的整體分數,是我們將所有收到的評語分數加總﹐再除以我們所收到的評語總數量而計算出。
- 之後於2005年由鄰舍輔導會在17及18座空地開辦「石硤尾人文館」作為石硤尾邨50週年紀念。
- 於1954年落成的美荷樓,標誌著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開端,在原址設立生活館展示社區歷史、公屋環境以至巿民生活習慣的轉變,深具意義。
- 我們會驗證所有評語的真實性並檢查是否包含不雅語言,然後再添加到我們的網站上。
- 美荷樓其實係全港碩果僅存的H型徒置大廈,呢座徙置大廈既歷史就要由1953年既石峽尾大火年講起。
若您曾入住在本平臺上預訂的住宿,或曾抵達該住宿但未實際入住,都可為住宿留下評語。 爲遵從政府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的防疫指導,該住宿在指導實施期間可能需要客人提供額外文件,以證明其身份、行程及其他相關信息。 Booking.com的合作伙伴不得代表住客發表內容,或向客人提供任何形式的報酬以換取好評。 嚴禁合作伙伴在競爭對手住宿頁面提交惡意負面點評,拉低對方的綜合評分。 入住多人牀位房間之旅客須注意閣下攜帶之行李尺寸及數量限制並嚴格遵守各旅舍的管理規則,詳情請直接聯絡旅舍職員查詢。 團體預訂 (獨立房間 / 多人宿舍 (包房/牀位)) 必須為 9 個或以上之預訂,且須於入住時出示有效之團體會籍會員證。
美荷樓: 服務項目有
配合政府降低新冠肺炎(COVID-19)傳播風險的指導方針,在規範期間,此住宿可能會要求住客出示額外的文件以驗證身份、旅遊路線與其他相關資訊。 配合政府降低新冠肺炎(COVID-19)傳播風險的指導方針,在規範期間,此住宿不接待來自特定國家的顧客。 Google 美荷樓2025 不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保證其翻譯的內容,包含任何對準確性、可靠性、適售性、對特定目的的適用性或非侵權的保證。 於 Booking.com 網站上發表意見的是住客及住宿單位,而非代表 Booking.com。 Booking.com 不為任何評論或回覆之言論負責。 Booking.com 只是言論傳播者(沒有審核之義務)並非發布者。
- 如有需要,旅客可繳付港幣100元以延遲退房至下午2時。
- 美荷樓生活館透過懷舊收藏品及展覽,向大眾細說由1950年代石硤尾徙置區開始香港的公共房屋發展。
- YHA美荷樓青年旅舍自 2013 年 12 月 4 日開始接待 Booking.com 的旅客入住。
- 二次世界大戰後,從內地湧港的移民生活環境一直非常惡劣,單單從展覽開首介紹昔日低下階層的居住環境已可看到,高密度的寮屋區沒有公共設備,經常發生火災。
- 由此催生了香港第一代公共屋邨——石硤尾徙置區,落成於1954年的美荷樓是其中一幢。
F11是香港首間攝影博物館,位於跑馬地的F11攝影博物館樓高三層,粉橙色的典雅建築物,外型突出。 F11攝影博物館地下及一樓經常舉辦不同的攝影展覽,免費參觀,但須預約。 美荷樓2025 然而,仍未有民間團體願意營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等部門也拒絕接手,致使美荷樓自2005年關閉後,工程仍未啓動。 房屋署不願投資翻修,只用鐵絲網把大廈包圍,大廈狀況日差,外牆油漆脫落,設施嚴重損壞,走廊出現多條長達數米的裂痕;地下糞渠爆裂,空置單位雜物堆積發臭。 香港美荷樓青年旅舍距離深水埗地鐵站有5分鐘步行路程,距離香港國際機場有35分鐘車程,距離蘭桂坊6公里,距離淺水灣則有11.3公里。
美荷樓: 美荷樓まとめ
公眾導賞團、團體參觀及團體導賞服務亦已恢復,詳情及報名請按此。
美荷樓: 深水埗歷史故事路線
中國的古村落承載着我們失落的農耕文明和悠悠的鄉情,其保護需要的正是類似的“活化”計劃。 目前統計的2555個傳統村落中有11000多處爲一般性的不可移動文物,其中6600多處是私人產權的傳統民居。 它們的絕大部分保護狀況比較差,破敗不堪岌岌可危。
美荷樓: 美荷樓:香港市中心性價比最高、文化保育做得最好的旅舍
所謂“活化”即是爲歷史建築尋找新的生命、新的用途,強調以創新的方法予以善用,使之成爲獨一無二的文化地標。 美荷樓到現在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是香港興建的第一批屋邨之一,當年的屋邨大部分已經清拆和重建,美荷樓卻被保留了下來,稱爲碩果僅存的第一代公屋,也被評爲香港的二級歷史建築。 ,旨在通過對文物的收藏、保存、研究、教育及展覽,展示1950年代起香港的社區發展、生活環境變化和人文面貌。 位於石硤尾的美荷樓是石硤尾徙置區內唯一被保留的徙置大廈。
美荷樓: 評語標準與準則
美荷樓的誕生,源於1953年聖誕夜晚在石硤尾山邊寮屋區發生的一場大火,近58000人喪失家園。 爲要在最短時間內安置大量災民,翌年政府興建了包括美荷樓在內的首批8座六層高的徙置大廈。 當時大廈只爲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設施:每個單位面積均爲120平方呎,需容納5個成人,內無水電供應,僅在兩翼中央部分設有公共水龍頭、廁所及淋浴間。
美荷樓: 生活體驗館
參觀者可置身五十及七十年代的徙置大廈的示範單位內,親身體驗昔日草根階層的生活。 美荷樓2025 美荷樓 美荷樓青年旅舍由AD+RG 建築設計及研究所設計,拆卸重建了中座,加裝了升降機和環境保護裝置。 美荷樓生活館亦重塑了舊時公共廁所、浴室、居民在走廊煮食、婦女以舊式腳踏衣車幫補家計的普遍情況,連同口述歷史個案、舊照片和傢俬等資料,合共展出逾1,200件從160名舊居民蒐集得來的展覽品,亦邀請舊居民擔任導賞員。 美荷樓2025 美荷樓 館內除了保留有關美荷樓的歷史背景、轉變和活化的既有展區,主題展覽“歲月留情”更加入口述歷史及各類型展品,以描繪50至60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世態,復刻香港精神的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