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2年12月1日把熟食亭位置剔除後的街市位置統一稱爲愛民街市 Oi Man Market,而熟食亭統一稱爲愛民熟食亭。 由中央街市(商檔編號:01-22)、頌民樓樓底街市(商檔編號:23-72)、昭民樓樓底街市(商檔編號:73-102)及三個熟食亭(冬菇亭)(編號:01-12)組成。 計劃第一重點是在商場2樓(即前玉龍軒宴會廳及前明珠酒樓舖位部份位置)引入「DRAGON BOWLING」保齡球場,場內設30條球道,於2012年中開業。 2006年底,開始分多階段進行全邨大維修,先由下邨開始,最後一批爲商場上蓋之樓宇,工程包括修補室內及室外松落部份、更換室內電線、更換實心木門及大型髹漆工程,工程於2007年全部竣工。 而昭民樓某單位曾經成爲更換室內電線工程之示範單位供公衆及傳媒參觀。 愛民邨是房委會前身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繼華富邨、蘇屋邨、北角邨及西環邨後策劃建設的第三個屋邨,當時獲譽爲遠東規模最大的地區性住宅計劃。
- 2018年5月14日起,九巴在乳豬紙上更改此站名稱為「何文田(愛民邨)」(Ho Man Tin ),惟站牌以及網站路線資料皆無作相同改動;直至2019年5月,九巴方正式將此站易名為「何文田(愛民邨)巴士總站」。
- 「入夥年份」以房委會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的年份為準,但部份屋邨內個別樓宇的入夥年份可能會與官方資料有出入,詳見相關條目。
- 1975年,英女皇訪港期間亦參觀當時初落成之愛民邨,可見當年香港政府對愛民邨亦非常自豪。
- 2016年10月23日,港鐵觀塘綫延綫何文田站落成啟用,A3出入口行人天橋連接愛民邨嘉民樓平臺;該站亦是屯馬綫之中途站。
愛民邨是全九龍城區佔地面積最大的屋邨,和坪石邨的結構很相近。 不同的是愛民邨的欄杆是綠色的,也是鏤空的,看起來更加通透。 18線由1994年3月27日起往愛民方向改為行走全段忠孝街北行(俊民苑及欣圖軒一帶),不再途經孝民街及此總站並以此站對面的愛民邨巴士站作為新的「愛民」循環點。 下列路線僅單向繞駛入愛民邨巴士總站,乘搭相反方向班次之乘客請步行往總站對面忠孝街北行綫之「愛民邨」巴士站上落。
愛民邨: 愛民廣場
本刊記者走訪愛民邨各座樓宇瞭解情況,發現縱使是大晴天,日光亦無法射入五座井型大廈內,加上近年愛民邨因保安問題加設大閘,本來四通八達的地下,現時只留下主要出入口,其他地方則劃出一些單位,供非牟利機構或區議員等租用,變成密封空間後,低層及天井位置顯得格外陰暗。 房協負責茶果嶺、牛池灣和竹園聯合村寮屋區重建.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28日). 【舊邨重建】房協筲箕灣申建646夥公屋 破天荒買私地併官地發展.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5月17日).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首兩期仍會作為租住房屋,第三期則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的虧蝕。
- 同時亦加裝電力、抽風、消防灑水及排水系統。
- 1986年5月9日,愛民邨街市「周記」豆腐芽菜檔口(昭民樓地下99號檔位,即現在萬成自助辦館毗鄰之攤檔)發生命案,一名男子被三角銼刺了26下,失血過多及傷及內臟致死。
- 此列表包括由上述三間組織轄下的公共屋邨,包括已落成、興建中、重建中、待建中或建議中,以及已拆卸並改作其他用途的公共屋邨。
- 初期的愛民邨因爲英女皇曾到訪及有“九龍模範邨”稱號,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參觀。
- 而昭民樓某單位曾經成爲更換室內電線工程之示範單位供公衆及傳媒參觀。
現址)乘客,18線於1994年修改路線,自此撤出愛民邨巴士總站,遷站至對面愛民邨巴士站供乘客上落,更以該站為循環點,同時保留「愛民」為目的地名稱。 愛民邨總站與何文田總站是何文田兩大巴士總站,有趣的是此兩站均主要作中途站之用,其中此站三條車坑有兩條供駛經忠孝街南行之路線停靠,導致城巴E21A線雖以此為總站卻無處容身,只能屈就地在站外忠孝街路旁設站。 愛民邨巴士總站(Oi Man Estate Bus Terminus),位於九龍九龍城區何文田忠孝街60號愛民邨愛民廣場和頌民樓外、德民樓對面,是一個露天巴士總站,採用平行式單排車站月臺配置。 2006年底開始分多階段進行全邨大維修,先由下邨開始,最後一批爲商場上蓋之樓宇,工程包括修補室內及室外松落部分、更換室內電線、更換實心木門及大油色工程,工程於2007年全部完工。 昭民樓某單位曾成爲更換室內電線工程之示範單位供公衆及傳媒參觀。
愛民邨: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從士美菲路市政大廈到愛民邨大概路程7.46公里,全程約需33分鐘,途經11個站點,途中不換乘,直接到達,換乘車輛線路有過海隧巴971路。 愛民邨 1986年5月9日,愛民邨街市「週記」豆腐芽菜檔口(昭民樓地下99號檔位,即現在萬成自助辦館毗鄰之攤檔)發生命案,一名男子被三角銼刺了26下,失血過多及傷及內臟致死。 2016年10月23日,港鐵觀塘線延線何文田站落成啓用,A3出入口行人天橋連接愛民邨嘉民樓平臺;該站亦是屯馬線之中途站。 愛民邨 2008年年底,房屋委員會公佈愛民邨初步斟察令人滿意,2009年已進行全面詳細斟察,結果令人滿意。 房屋委員會決定愛民邨將保留至少15年,但會投放資源推行全方位維修計劃及改善邨內基礎建設。 街市翻新工程已於2012年11月全面完成。
而在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忠孝街以東的6座舊長型式大廈部份(昭民樓、建民樓、嘉民樓、禮民樓、康民樓、保民樓和頌民樓,包括俊民苑)屬愛俊選區。 而以西的一部份(其餘5座雙塔式大廈,包括衛民樓、敦民樓、德民樓、新民樓和信民樓)則與前山谷道邨和香港都會大學一帶則屬愛民選區。 計劃另一重點是在商場一樓(前房委會愛民邨辦事處)、2樓(保齡球場對面及扶手電梯側的剩餘位置)及平臺(前房委會租約辦)引入長者安居服務協會總部暨熱線中心及長者生活中心,將於2013年陸續投入服務。 愛民邨鄰近有1所大學、2間中學、1間小學、1間幼稚園,而邨內亦有香港童軍總會九龍地域何文田區總部、常光睦鄰中心、宣道會愛民堂等。 在1975年,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及菲利普親王首次訪港期間亦參觀當時初落成之愛民邨;當年,愛民邨因爲英女皇曾經到訪及有「九龍模範邨」稱號,所以當時吸引不少遊客及市民慕名參觀。 愛民邨2025 正因如此,爲了接待遊客,愛民商場開設各式各樣的商店接待遊客。
愛民邨: 愛民邨總站
最早落成的是衛民樓,最遲落成的是商場及其上蓋之嘉民樓、禮民樓、保民樓及建民樓。 而邨內設有停車場、1間幼稚園、2條私家道路、一座3層高商場、3座「冬菇亭」熟食中心和一街市。 愛民邨 此外愛民邨是香港首個設有公共天線系統的公共屋邨,其中嘉民樓和康民樓更是香港首批各單位均配備兩個梗房與浴缸的房屋署公屋大廈。
愛民邨: 元朗區
愛民邨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最後一個屋邨,而落成時已經重組爲香港房屋委員會。 它前身的是何文田平房區迦密村和及治民村,更前身爲寮屋區及戰前興建之「羅馬墳場」。 在1970年開始施工,1973至1975年期間陸續建成,1974至1975年陸續入夥,是香港第一代公屋,愛民邨擁有一個井型天井,不論是由下向上、上向下或是在樓層間。
愛民邨: 愛民邨屋邨簡介
計劃亦包括重新引進酒樓,由稻香承租及於2012年7月23日開業。 同時,亦陸續引入多元化商舖及食肆,包括公文式(Kumon)教育中心、759阿信屋、KFC、凱意茶餐廳、華潤堂、電話亭、馥軒麪包西餅、八方雲集、百分百餐廳、醫管局九龍中聯網愛民邨社康護理中心及維健康復康用品等新舖進場,爲居民提供更多選擇。 )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其中的一個公共屋邨及前香港房屋委員會總部,由房屋署建築師廖本懷先生設計及由房屋署建築師彭玉陵先生擔任項目建築師。 由於屋邨範圍甚大,加上愛民邨的地勢關係,故邨內有部份單位露臺的景觀可以眺望維多利亞港,再加上各個單位皆設有露臺、以及及設計上參考了華富邨並稍作改良,故此在坊間中,愛民邨有九龍「華富邨」之稱。
愛民邨: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一九七四年落成的愛民邨,是房委會首個連商場興建的公屋項目,共有十二座,當中七座屬傳統的長形設計,其餘五座是雙塔式設計,即由高低兩座樓宇相連,家家門戶都面向中間的巨型天井,故亦稱「井型公屋」。 本刊調查發現,有四十年歷史的愛民邨,近年不時有人跳樓輕生,且主要集中在五座井型大廈。 有曾經歷靈異怪事的居民認為,或與屋邨前身是亂葬崗有關。 玄學家實地視察後表示,愛民邨有兩大風水缺陷,尤其是井型大廈的設計儼如「鬼門」,易刺激情緒低落者做出傻事。 何文田愛民邨上週發生罕見連環跳樓案,三小時內有三名居民疑因病厭世,在兩座井型大廈高處跳下身亡。 研重建22屋邨曝光 多市區公屋 涉北角模範西環邨等 團體促人口少先行.
愛民邨: 沙田區
關於鄧特希童年住處的資料來自香港電臺第二臺廣播節目《守下留情》於2017年12月4日播出的「鄧特希監製訪問第一集 愛民邨2025 愛民邨2025 + 人情封點填好,重溫!」訪問。 1986年5月9日,愛民邨街市「周記」豆腐芽菜檔口(昭民樓地下99號檔位,即現在萬成自助辦館毗鄰之攤檔)發生命案,一名男子被三角銼刺了26下,失血過多及傷及內臟致死。 2016年10月23日,港鐵觀塘綫延綫何文田站落成啟用,A3出入口行人天橋連接愛民邨嘉民樓平臺;該站亦是屯馬綫之中途站。 街市翻新工程已於2012年11月全面完成。 於2012年12月1日把熟食亭位置剔除後的街市位置統一稱為愛民街市 Oi Man Market,而熟食亭統一稱為愛民熟食亭。
愛民邨: 愛民邨
愛民邨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最後一個屋邨,而落成時已經重組為香港房屋委員會。 它前身的是何文田平房區迦密村和及治民村,更前身為寮屋區及戰前興建之「羅馬墳場」。 在1970年開始施工,1973至1975年期間陸續建成,1974至1975年陸續入夥,是香港第一代公屋,愛民邨擁有一個井型天井,不論是由下向上、上向下或是在樓層間。 最早落成的是衛民樓,最遲落成的是商場及其上蓋之嘉民樓、禮民樓、保民樓及建民樓。 而邨內設有停車場、1間幼稚園、2條私家道路、一座3層高商場、3座「冬菇亭」熟食中心和一街市。 此外愛民邨是香港首個設有公共天線系統的公共屋邨,其中嘉民樓和康民樓更是香港首批各單位均配備兩個梗房與浴缸的房屋署公屋大廈。
愛民邨: 位置
是全九龍城區佔地面積最大的屋邨,由於屋邨之大,加上愛民邨的地勢關係,令愛民邨不少大廈的景觀享有屋邨罕有的觀景優越性,可以眺望尖沙咀全景,甚至維多利亞港的海景也可看到,加上各單位皆有露臺,使住客儼如置身豪宅,有“九龍華富邨”之稱。 計劃亦包括重新引進酒樓,由稻香承租及於2012年7月23日開業。 同時,亦陸續引入多元化商舖及食肆,包括公文式(Kumon)教育中心、759阿信屋、KFC、凱意茶餐廳、華潤堂、電話亭、馥軒麵包西餅、八方雲集、百分百餐廳、醫管局九龍中聯網愛民邨社康護理中心及維健康復康用品等新舖進場,為居民提供更多選擇。 計劃另一重點是在商場一樓(前房委會愛民邨辦事處)、2樓(保齡球場對面及扶手電梯側的剩餘位置)及平臺(前房委會租約辦)引入長者安居服務協會總部暨熱線中心及長者生活中心,將於2013年陸續投入服務。
愛民邨: 愛民邨
房委會研究顯示,22個高齡屋邨結構良好,於2013年的邨齡介乎34至61年,但到2043年將達到64至91年樓齡,保養費將相當高昂,若拆卸重建,可重新規劃,以符當時的標準,但受制於原區安置居民用地或單位缺乏,暫時只有華富邨及美東邨確定重建。 有團體認為,當局應率先重建地積比率較低、人口較少的公屋。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確定,是由於附近5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不表示在可見未來就可落實重建,主要取決於哪裏找到遷置居民的資源。 「入夥年份」以房委會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的年份為準,但部份屋邨內個別樓宇的入夥年份可能會與官方資料有出入,詳見相關條目。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只會計算用作出租的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不包括在房委會租置計劃或房協住宅發售計劃中已出售的單位,「住戶數目」及「認可人口」只適用於房委會公共屋邨。 「單位面積」指的是單位室內實用面積,以平方米(m²)計算,同時附上換算成平方呎(ft²)後的數字;平民屋宇公司則沒有提供資料。
愛民邨: 愛民廣場
初期的愛民邨因爲英女皇曾到訪及有“九龍模範邨”稱號,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參觀。 愛民邨2025 邨內設有停車場、一間幼稚園、兩條私家道路、一座二層高商場、三座“冬菇亭”熟食中心和一街市;附近有三間中學及一間小學,香港紅十字會青年及義工事務部、童軍支部、常光睦鄰中心、宣道會愛民堂於愛民邨會堂聚會,亦設有自修室。 1975年,英女皇訪港期間亦參觀當時初落成之愛民邨,可見當年香港政府對愛民邨亦非常自豪。 愛民邨 愛民邨是中國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何文田的忠孝街和孝民街。
2008年年底,房屋委員會公佈愛民邨初步斟察令人滿意,2009年已進行全面詳細斟察,結果令人滿意。 房屋委員會決定愛民邨將保留至少15年,但會投放資源推行全方位維修計劃及改善邨內基礎建設。 而在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忠孝街以東的6座舊長型式大廈部份(昭民樓、建民樓、嘉民樓、禮民樓、康民樓、保民樓和頌民樓,包括俊民苑)屬愛俊選區。 而以西的一部份(其餘5座雙塔式大廈,包括衛民樓、敦民樓、德民樓、新民樓和信民樓)則與前山谷道邨和香港都會大學一帶則屬愛民選區。 愛民邨2025 愛民邨是房委會前身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繼華富邨、蘇屋邨、北角邨及西環邨後策劃建設的第三個屋邨,當時獲譽為遠東規模最大的地區性住宅計劃。 商場內多間商舖需要重新裝修或調遷,包括萬寧、7-11便利店、金田井駄菓子屋、愛民郵政局、大快活、環球琴行、惠康超級市場、華潤萬家超市、日本城、愛民校服、愛文閣、偉強電器及裝修、偉華洋行及多間醫務所等。
愛民邨: 香港8大小衆特色屋邨打卡攻略(簡明版)
在1975年,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及菲利普親王首次訪港期間亦參觀當時初落成之愛民邨;當年,愛民邨因為英女皇曾經到訪及有「九龍模範邨」稱號,所以當時吸引不少遊客及市民慕名參觀。 愛民邨2025 正因如此,為了接待遊客,愛民商場開設各式各樣的商店接待遊客。 但隨著英女皇熱潮退弱,令遊客數量減少,再加上區內人口老化,這些商店陸續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