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1年2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近來因中共政府刻意隱瞞武肺疫情引發民間不滿,不少民眾將矛頭指向「親自部署親自指揮」的習近平,並創造性地在網絡社交平臺開始轉發「翠」字,暗諷習近平。 每日祈翠超話 每日祈翠超話2025 因中國大陸媒體報導一則「在上海迪士尼的兒童毆打穿著小熊維尼布偶裝的工作人員」相關新聞,其中標題將小熊維尼更名為「噗噗熊」被認為是刻意屏蔽詞彙而為之。 更有網友及政治人物(如中華民國(現中國臺灣省)立法委員王定宇)諷刺此為習近平的新諢號—「習噗噗」。 中國近日再出現「禁語」,這次犯忌諱的是「翠」這個字。
- 在這份官方數據中,失蹤的未成年人佔比為9.44%。
- 越是離譜的禁令,越能彰顯權力,也越顯示他的虛弱,他只能用嚴厲的鉗制言論自由的手段,來壓制人們愈來愈不滿的情緒。
- 但自從中共迫害法輪功,首創以國家行為大規模虐殺法輪功學員並活體摘取器官後,這一令人髮指的罪惡就落地生根並蔓延開來。
- 報導引述知名博主「牆國蛙蛤蛤」說法,他直言,從「陋習」、「祈翠」、「慶豐帝」到「小學生」,習主席鬧過的笑話,都讓「敏感詞庫」增加,和習相關的敏感詞起碼有2000個。
- 由於“翠”字的結構可拆分爲簡體字“習+習+卒”,在大陸網絡世界,“翠”字隱含“習死兩次”之意。
最早因中國大陸媒體報導一則「在上海迪士尼的兒童毆打穿著小熊維尼布偶裝的工作人員」相關新聞,其中標題將小熊維尼更名為「噗噗熊」被認為是刻意屏蔽詞彙而為之。 更有網友及政治人物(如中華民國立法委員王定宇)諷刺此為習近平的新諢號—「習噗噗」。 由於習近平的外貌被認為與迪士尼經典卡通角色小熊維尼相似,2017年網絡上開始出現相關惡搞,自劉曉波逝世後,相關部門加大了審查力度,「小熊維尼」「維尼熊」等旋即成為新的敏感詞。
每日祈翠超話: 相關主題
經實測後發現,目前微博上仍可搜尋有關「翠」字的地名、人名等,如翠湖,不過,去年初因疫情之故,部分微博網友發起的「每日祈翠超話」相關標記,已無法在微博等相關平臺發現,推特目前仍有相關標記。 2019年12月,在中國問答網站知乎上,有網友詢問:「細頸瓶怎麼洗」,音同「習近平」,被知乎以「違反網際網路相關法律規範」而刪除,網上隨即出現相關創作。 報導指,「翠」字在新浪微博暫時未列入「搜索禁詞」,但搜索時僅會顯示包含這個字的人名和地名。 有互聯網資深人士表示,應該是當局對搜索結果進行了精細化的刪除處理。 每日祈翠超話 每日祈翠超話 容易引發聯想的「翠」字或詞語,如「祈翠」、「習卒」、習習卒」等皆被禁止。
截止發稿前,記者在新浪微博搜索「翠」字發現,該字暫未列入「搜索禁詞」,而是將搜索結果進行了精細化刪除處理,目前僅能顯示包含此字的人名和地名。 部分媒體會以調侃的口吻用綽號「習包子」指代習近平。 基於同樣原因,習近平還有「慶豐帝」與「習包公」等綽號。 2016年,一位名為權平的朝鮮族男子身穿寫有「習包子」和「大撒幣」的白色T恤上班,並拍照上傳至Twitter。
每日祈翠超話: 品蔥用戶 蘇維埃督戰隊 評論於 2020-02-02
在微信、新浪微博上輸入「小熊維尼」,雖仍能看到相關文章,但若要在微博上評論,輸入這四個字便會出現評論失敗的訊息,並且微信上的「小熊維尼友情繫列」哏圖被下架。 與此同時,YouTube 上出現大量關於習近平的惡搞影片。 辱包文化又以諧音寫作乳包文化,是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進行惡搞、諷刺、侮辱和調侃的網路迷因,字面義即「侮辱包子」,「包子」用以指代習近平,源自2013年習近平喫包子事件,該事件令習近平被戲稱爲「包子帝」或「習包子」。 惡搞、諷刺、侮辱習近平的作品被稱作「乳(辱)製品」。 2019年12月,在中國問答網站知乎上,有網友詢問:「細頸瓶怎麼洗」,音同「習近平」,被知乎以「違反互聯網相關法律規範」而刪除,網上隨即出現相關創作。
在過去,人口拐賣的主要目的,是為滿足有些家庭購買男孩以及單身男性生育後代的需要。 但自從中共迫害法輪功,首創以國家行為大規模虐殺法輪功學員並活體摘取器官後,這一令人髮指的罪惡就落地生根並蔓延開來。 首先,我們看看《華商報》的採訪闢謠可以看到,這個闢謠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的說明,就是一個匿名工作人員來了一句「完全是謠言」就完事了。 按照過去中共公安的常規,一般都會正式發布通告,說某某造了什麼謠言,影響惡劣,特予以什麼懲罰等等,就像當初一線黨媒集體播報李文亮被訓誡談話一樣。
每日祈翠超話: 品蔥用戶 不過n2不改名 評論於 2020-02-01
其次,民間爆料已經提到了,類似的黑店不止這一處,這裡只是毀屍滅跡的地點之一,並不一定是殺人摘器官的地點。 大包的飼料袋的確可以很方便地隱藏被分解的大塊屍體,包括流傳的機械設備和裝修等信息,至少符合一個毀屍滅跡場所的基本邏輯。 該鎮一居民向記者表示,事發店鋪離她家大約只有100米遠,那棟房子建於10年前,樓上是居民樓,樓下是臨街店鋪,面積並不大,只有幾十平方米,現在的租客在裡面從事家電維修。 該居民也有聽說了殺人埋屍的傳聞,但自己無法證實傳聞真假。 我查詢了這個電話號碼,其歸屬地顯示為四川成都,是營運商是中國電信。
每日祈翠超話: 中國大陸網絡迷因,以惡搞、諷刺習近平爲主題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越是離譜的禁令,越能彰顯權力,也越顯示他的虛弱,他只能用嚴厲的鉗制言論自由的手段,來壓制人們愈來愈不滿的情緒。 習近平曾於2013年到訪北京西城區月壇北街慶豐包子鋪,故有網友用「慶豐帝」「習包子」等詞指代習近平。 每日祈翠超話2025 自由亞洲電臺特意在新浪微博上搜索“翠”字,發現該字暫未列入“禁詞”,但僅顯示包含此字的人名和地名。
每日祈翠超話: 中共
中共嚴控網絡輿論,手段之一就是設置多如牛毛的敏感詞。 作爲應對,中國網民發明了只可意會的替代詞彙,來談論敏感事件,同時避免觸發審查機制。 每日祈翠超話2025 每日祈翠超話 近日,「翠」字被列入「搜索禁詞」一事再次引起熱議,原因是日本一款手機遊戲「偶像夢幻祭2」,於21日在官方微博發佈活動信息時,將遊戲中角色「高峯翠」的「翠」字隱去,使用英文名字替代。 “衝浪之音”說:“辱包文化”的盛行是當下高壓網絡審覈和中國荒唐的現實下的一種情緒宣泄。 我對牆內外的衝塔前景並不看好,牆內網絡審覈無限擴大;而牆外,反對中共體制的網絡社羣,是很難在中共官方干預、滲透和網評員舉報下存活的,我對未來這些網絡社羣的發展與生存表示擔憂。
每日祈翠超話: 中國微博禁了這個字?「翠」拆開變「習死兩次」
2020年2月,一些中國網民因對習近平的倒行逆施感到不滿,創造性地在社交平臺開始轉發“翠”這個字,其含義爲該字的拆解:“習卒”或“習二卒”。 這些都形象地表達了部分網民對習近平健康狀況的某種期待。 每日祈翠超話 推特網友 每日祈翠超話 @維尼大帝 截圖留存了部分微博網民留在@央視新聞 評論區的辱包言論,圖片顯示熊貓媽媽“翠翠”的名字被調侃爲“完美的名字”。 Tom乾龍說:「翠」這個字能被聯想成「習卒」,說明瞭兩個問題:一是中國老百姓對習近平的嚴重不滿;是中國人言論自由嚴重受限制,他們竟然需要發揮自己最大的想像力來發表自己的心聲。
每日祈翠超話: 小熊維尼
不過很快「祈翠」就成了敏感詞,還有不少網友因轉發或參與此話題被封禁了帳號。 另一名活躍的“辱包博主”“衝浪之音”則在接受本臺採訪時分析,透過今次事件可以看到,在中國嚴酷的政治環境下,很多年輕人仍展現出抗爭的勇氣。 她又預計,中共20大前會加大網絡審查,因此呼籲發聲者要注意安全。 轉發該微博的《北京日報》《人民日報》等官媒也紛紛關閉了評論功能,或啓動了評論精選功能,將評論區中“想必這隻小可愛能扛兩百斤竹子”等映射習近平的內容屏蔽。 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式發表講話時,將西藏史詩《格薩爾王》錯讀成「薩格爾王」。 新浪微博也立刻對習近平念錯格薩爾王名稱的消息、評論等展開審查,當時有一段時間無法搜到「格薩爾王」和「薩格爾王」兩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