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2025詳細介紹!(持續更新)

灣仔區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也是開埠至今的娛樂及購物中心。 區內娛樂及購物區涵蓋灣仔及銅鑼灣,而跑馬地及大坑一帶則主力發展住宅區。 )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中部,由灣仔、銅鑼灣和跑馬地等地合拼而成,為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 其中,銅鑼灣及灣仔是購物娛樂區,灣仔則是早期發展的華人住宅區。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灣仔區人口以約166,695人成為全港人口最低的一區,亦是香港十八區中收入第二高的地區以及全港第二高學歷的地區,46.2%人口持專上教育學位課程。

  • 餐廳搵嚟嚟自日本福岡嘅春田達雄先生擔任行政總廚,春田先生曾於Hal’s Restaurant(已結業)任職主廚,傳統蛋包飯就係其中一道招牌菜!
  • 經保育活化後項目盡量保留樓宇的建築元素和物料,其中包括露臺、法式窗戶、欄杆和木樓梯等。
  • 而在市區活化的過程中,又應如何平衡保留原貌、改建幅度、以及建築物所承載著的人和事呢?
  • 藍屋的前身是華人醫院,拆卸後,於1922年興建4層高的擁有露臺建築的唐樓,從華佗廟、武館、醫館、義學、英文學校,再到雜貨店、酒莊、商會、住宅,藍屋曾有不少用途。

法國五月藝術節 2019期間,灣仔茂蘿街 7 號亦會舉行「那麼遠……而又如此接近」展覽,展現 3 位女藝術家的才能,她們分別是來自法國、印度的雕刻家和畫家,屆時會展出她們的精選作品,也展現她們對藝術熱切的追求。 其中,14樓的藝鵠是經營小眾書店,也是一個藝術多元空間,並提供座椅和沙發,讓大家可以在這裏看書,打發時光。 藝鵠同時是富德樓藝術單位的管理人,低度管理,高度自治的大原則下,以較低廉的租金,為藝術者提供空間發展。 舊灣仔郵政局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郵政局,1915年啟用,1990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1993年改為環境資源中心,名為「環保軒」,展出環境保護的古跡、資料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 活動類型

香港於1842年開埠後,政府在灣仔填海取地,1850年代,灣仔海岸線由皇后大道東,向北延伸至莊士頓道一帶。 灣仔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灣仔區的事務,共有13名議員,現屆灣仔區議會由建制派主導,現任的5名議員當中4名為建制派議員,只有1名為民主派議員。 維多利亞公園:通常成為遊行、集會的舉行或集合場地,如七一大遊行、維園六四坎德拉晚會、工展會、香港花卉展覽和城市論壇等。 而跑馬地及大坑雖然不及市區方便,但因為鄰近銅鑼灣,呎價也頗高。

圖片來源:IG@15_yomi_15圖片來源:IG@sa_foodieadventure圖片來源:IG@skeatravelife圖片來源:IG@hkfoodblog榻榻米座位自開業以來一直人氣爆燈,隨手就可以拍出日系文青相! 除了環境舒適外,餐廳亦提供不同種類的食品,包括日式洋食、甜品、咖啡及燒酎。 MAISON MEIJI 以二級歷史建築活化而成,café特意保留具特色的紅磚牆,搭配木拱門、彩色玻璃窗、綠磚枱、拼花馬賽克地磚,打造復古風格。 餐廳佔地2,000呎,分為café、餐廳和燒酎吧三個區域。 該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誌中表示,項目以新定位營運後的首項公眾活動《光影樹下•願望成真》,將在週六(18日)展開。 有逾四十個教育團體合共逾兩千人,包括中、小學生,到過基地參觀或出席漫畫活動。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 動漫基地

歷史:該地段的業權原先由美國公司Burrows and Sons及Lawrence Mallory擁有。 約1905年,香港置地投資有限公司擁有該地段業權,並在1910年代在該地興建10幢樓宇。 後來成市區重建局活化保育項目,在2013年委聘香港藝術中心管理作動漫基地,至2018年8月改由市建局自行營運及管理並改名為「茂蘿街7號」。 除「茂蘿街7號」,位於中環中心地下,約2,600平方米「H6 CONET」,亦為市建局另一社區空間。 按市建局表示,CONET 是取自Community(社區)、Open space(公共空間)及 NETwork(網絡)三組字,代表一個可強化社區網絡的共享空間。 皆因過去前土地發展公司時代,將該處地下劃作為「政府、團體或社區」(GIC)用途,由多個社會服務團體租用作辦公室,不過去年市建局將其翻新成現時的社區空間,供舉辦展覽、音樂、藝術等多元活動場地,每日訪客人流近8,000人次。

  • 韋志成表示,局方邀請逾300名持份者,制定新營運策略,歸納出「築動文化‧連繫生活」作為項目的新定位。
  • 局方以「許願樹」裝置,把居民對「飛榕」的集體回憶傳承,將舊區居民一般在傳統節慶中,會為家人親友許願祈福的習俗,以科技和互動的新方式,將「飛榕」帶予社區的祝福延續下一代。
  •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日發表網誌,形容上述互動裝置創下了本港首次將互動藝術科技,應用在歷史建築活化項目的紀錄。
  • 該處地面公共休憩空間亦可供不同團體經網頁申請,舉辦非商業或慈善活動,過去一年便有21項相關活動舉行。
  • 商場雖然只接待會員,但申請方法十分簡單,只要在門口位置填一張表格,登記姓名和電話號碼便可。
  • 政府外判工蛇王成風,工作時間瞓覺做運動,街道垃圾無人清,主責部門卻放任懶理,任由公帑被浪費。

既是活化,綠屋(現在該叫動漫基地)富唐樓特色的建築架構部分,如:紅磚牆、中式斜瓦頂、木樓梯、法式窗門均被重修翻新。 唯獨巴路士街的幾幢因日久失修,最後僅能保留外牆,面積約 300 米的空間則劃作公眾廣場。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2025 灣仔舊區內的市區重建及活化,大多由市區重建局主導,包括利東街重建項目。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2025 除以上屋苑之外,還有單幢式大小型商住樓,例如嘉薈軒等。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 灣仔復古明治風格餐廳 喫茶咖啡室+和洋料理餐廳+日本燒酎酒吧三合一

「動漫基地」是香港藝術中心和市區重建局的合作項目,也是市建局首個以文化創意為營運主題的項目。 位於茂蘿街、巴路士街十幢擁有百年歷史、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戰前樓宇,活化成與社區連結的「動漫基地」。 茂蘿街的六幢建築被保留活化,至於巴路士街則保留了其餘四幢建築物的外牆直立面,另闢開放空間進行各式活動。 2013 年,綠屋被市區重建局及香港藝術中心聯手活化了,搖身一變成為以動漫為主題的創意藝術中心,專供本地與海外的動漫藝術家展覽作品及互相交流。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 藝術家03: SOPHIE TUNIK

另外,基地雖在開幕之初邀得馬榮成舉辦《風雲》展覽,惟時至今日不要說是同級數的,就算是同類型的展覽也不多,現時較常展出的反而是一些較小眾的藝術品。 每一部分亦添加了一些有關舊式唐樓的介紹,讓大家更瞭解唐樓的不同部分用途及設計,很值得大家參觀。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2025 灣仔動漫基地展覽場地租用率低於一半,開幕五年期間舉辦過545項動漫展覽及活動,入場總人次逾一百萬,錄得連續虧損。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開幕禮表示,希望動漫基地推動本港創意工業,為有志投身動漫創作年輕人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2010年4月,市建局收購業權後,活化灣仔茂蘿街及巴路士街十幢戰前樓宇,保留露臺、法式窗戶、欄杆和木樓梯等,建築羣中間挖成中空,設立一個小型廣場。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 卡日式 Cafe 推介:灣仔 Maison Meiji

這個戰前唐樓建築羣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高四層,橫跨左右兩條街十個門牌號碼。 其原貌與灣仔區內同期發展的唐樓藍屋、黃屋等相似,而在市建局收回該地段後,茂蘿街的建築羣外牆被油上寶石綠色,因此亦被稱為「綠屋」。 「茂蘿街7號」市區活化項目前身為上世紀二十年代建成的唐樓,並於13年完成改建,改建後成為舉辦藝術展覽的場地。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 設計

裡面採開放式廚房設計,客人可以看著店員煮咖啡及做甜點,非常療癒。 同一般Cafe唔同,呢度有手拂日本抹茶,有兩款唔同風味嘅京都宇治抹茶、同1或2 Shot選擇。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2025 點2 Shots會連埋抹茶粉同茶道工具奉上,係因為第二杯會由茶師帶領你自己手拂,可以親身體驗到日本茶道文化! 而兩款抹茶中以鹿鳴較受歡迎,香氣到味道都帶抹茶嘅獨特甘甜,完全唔苦。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 香港動漫新里程

黃屋外牆被當時港英政府髹上粉黃色油漆而得名,是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橙屋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唐樓建築,擁有淺橙色外牆而命名。 盡管香港被稱為「石屎森林」,滿布各式商場和大廈,但內裡其實隱藏著不少匠心獨運的主題佈置和商場展覽,讓大家可跟愛侶或朋友一起打卡影相。 動漫基地 2 樓及 3 樓均設有可供舉辦交流會或講座的位置。 大家在動漫基地的走廊亦可看到這種新舊建築風格交融的室內設計。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 香港大廈搜尋

另外鄰近銅鑼灣的禮頓山及比華利山,是區內的老牌豪宅,雖然不少地產經紀當成銅鑼灣的樓宇出售,不過實屬跑馬地,呎價與銅鑼灣地段看齊。 香港時間週二,足總公佈新一期香港代表隊34人初選名單,備戰3月兩場友賽。 目前已知的比賽是3月28日作客鬥馬來西亞,另外3月23日將會主場出擊,將會在旺角場擺陣,足總CEO譚秋朗指希望球迷踴躍入場炮製爆…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 年度《財政預算案》,各界關注派糖大小、刺激經濟措施、未來發展計劃等。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 好去處

07年市建局收回唐樓羣進行改建,保留了建築的外形(兩側外牆、露臺以及面向巴路士街的店舖間隔)。 建築羣的中間則進行改造,挖成中空變成一個小型廣場,供行人及鄰近社區一個新的聚腳點。 活動也不需限時限刻,晨曦日出時份,灣仔區內長者早也出動晨運。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 香港十八區景點

2018 年 7 月 31 日起,灣仔動漫基地停止運作,建築物亦易名為「茂蘿街 7 號」。 據悉,「動漫基地」將回歸香港藝術中心,計劃於 10 月舉辦展覽。 灣仔是一個新舊交融的地方,舊區重建活化了不少歷史建築,例如色彩鮮艷的藍屋、最古老的郵政局,同時亦保留了昔日風貌,如果你對建築、攝影、懷舊古物、文青氛圍有興趣,不妨到灣仔一日遊,這裏絕對能滿足你! 如果喜歡悠閒地渡過一天、甚或想帶上毛孩,你可以到灣仔海濱的大草地野餐、玩樂。 這裏也有酒店、美食、Cafe,放假staycation也是不錯的選擇。

V’air是一個香港青年人發起、提倡低碳本地遊的組織。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2025 我們以「低碳本地遊」為切入點,利用網絡媒體與線下行動,去推動大眾關注氣候變遷與本地環境問題。 從中空的廣場內可見到建築原來的外牆,另一面則為翻身後的玻璃幕牆,成為一個夾雜古今建築特色的休憩用地。 「茂蘿街7號」的建成為人頭湧湧的灣仔區增添了一個較爲另類及新奇的公共空間,上班族、街坊們在休息、休閑時都多了一個地方選擇。 當藝術品吸睛,吸引居民踏進來那一刻,這空間便開始跟居民扣連。

🚕 如何前往|港鐵灣仔站 A3 出口,沿莊士敦道向銅鑼灣方向往前走約 10 分鐘,右轉至巴路士街或茂蘿街。 灣仔北帝廟,亦名玉虛宮,1863年落成,在2019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灣仔北帝廟面積可說是港島廟宇中最大、最宏偉,主殿內供奉三米高的主神北帝。 克街(Heard Street)巴士站,位於港島灣仔區灣仔灣仔道 號英皇集團中心外,介乎茂蘿街與克街路口之間,屬單向東行路邊中途站。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2025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2025 賞櫻不一定要到日、韓,其實香港亦有不少賞櫻地點,無論在開揚的郊野,或交通便利的市區,都不難發現片片粉紅。 如有天櫻花正開,大家便要把握一瞬即逝的花期,感受初春花盛的氣息。

中環是香港商業核心,亦是文化熔爐,你會在轉角發現逾百年歷史的唐樓,忽爾遇上街頭塗鴉,再到文青蒲點參觀藝術展,或許找一個晚上,在舉杯暢飲之間體驗港式夜生活。 港英政府在1990年代便嘗試重新劃分東區以及灣仔區的區界。 一棵4.5米高的許願樹裝置,將豎立在茂蘿街7號的休憩空間,成為首棵設於市區的許願樹。 團隊在翻查茂蘿街唐樓羣的歷史時,聯絡到其中一幢唐樓業主的後人黃燿佳,他憶述昔日項目內一幢唐樓的屋頂曾出現一棵「飛榕」,即指因雀鳥叼來種子跌在屋頂的牆壁罅隙之間而種下的榕樹。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 卡日式 Cafe 推介:元朗 Find The Way

不過,如果今天來到上址,大家卻會發現這幢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綠屋」被漂白了? 面向巴路士街的露臺更放滿漫畫人物紙版,「動漫基地(Comix Home Base)」的門面更是「醒目地」出現在面前。 本區跑馬地、大坑及渣甸山屬於富裕階層住宅區,有不少豪宅屋苑;而灣仔及銅鑼灣則以單幢式樓宇為主。 因為灣仔市區交通方便,同時距離銅鑼灣及中環這些商業中心區很近,地理位置優越造成尺價相當高。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 藝術家01: GAELLE SCHOEBEL

韋續指,市建局正探索如何善用轄下各區重建和保育項目內的社區空間,應用藝術和科技等不同元素。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2025 【本報訊】由市區重建局負責管理的保育項目「灣仔茂蘿街7號」,經重新定位營運後開展首場公眾活動,設立首棵高達4.5米的互動光影「許願樹」裝置。 前日活動舉辦僅一天已吸引逾3,000人次市民到訪,在聖誕佳節前向「許願樹」祈願。 灣仔茂蘿街7號點去2025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日發表網誌,形容上述互動裝置創下了本港首次將互動藝術科技,應用在歷史建築活化項目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