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城市景觀之餘,也有助於減少熱島效應和空氣汙染,創造出正面的綠色循環。 建築的下端以流線型立柱配備玻璃隔牆,視覺上自然流暢,仿似綠植如清涼的瀑布般自然垂下,微風通過玻璃下端輕輕吹進室內空間,拂過立柱的綠植,帶來流動的新鮮空氣。 植物擺動著葉子,使人無不舒爽愉悅,隨這綠色的瀑布自然的放鬆。 綠化建築 因綠植環繞,酒店四季溫度適宜,大大減少使用者在密閉室內空調使用次數,從而減少了空調對人的不利影響。
2015年7月,安徽銅陵市首個二星級綠色建築項目——銅陵市第一中學西湖校區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綠化建築2025 該項目既是2015年城鄉建設計劃內容,又是銅陵市節能減排建築綠色化項目之一,年度計劃投資約2.6億元。 截止7月14日,一期土方工程和教學樓A地塊樁基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宿舍樓基槽開挖和地下停車場土方開挖。
綠化建築: 建材友善人體及地球
而此公司賦予EDITT的設計理念在於:持續的適應性和生態環境的改善。 邱德拔醫院由新加坡CPG諮詢公司進行設計,曾獲得過2009年度綠色標誌白金獎、2011年艾默生杯獎及2011年第11屆SIA建築設計獎等14個獎項。 綠化建築 這座“未來的醫院”在外觀的設計上是令人賞心悅目的,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綠化建築 其設計特點和立面與該地區的主題內容融為一體,並具有靈活性和可測量性以適應變化的需求。
- (一)建築物佔全港耗電量約90%,這些耗電量佔全港60%溫室氣體排放,故此,推廣環保建築可以為香港建築環境帶來龐大環保效益。
- 從2013年1月1日開始,《安徽省民用建築節能辦法》正式開始實施,“綠色建築”將越來越多地走進市民生活。
- 身為超高綠建築大樓的新典範,臺北101在各個層面都將環保實踐的淋漓盡致,不論是節電、節水、利用風阻尼器與強風共生存等等,這棟象徵著永續、韌性生生不息的綠建築確實豎立了非常好的典範。
- 計劃已如期於二○一二年完成,並成功達致預期的目標,即廣泛推廣建築物業主認識建築物能源效益的重要性和鼓勵他們採取實質改善措施。
而來自鄰近地區的雨水徑流也被清理淨化並通過植被過濾機制輸送到生態池中。 景觀被設計成綠色和藍色基礎設施層,融入建築物,將居民與當今高度密集化的城市環境中的歷史“甘榜”鄉村精神聯絡起來。 越來越多企業希望營造環保、節能的形象,藉此形象傳達企業在獲利的同時也想著回饋地球,讓地球上的消費者們擁有更舒適美好的生活。 綠化建築 例如 O’right 歐萊德的綠廠房,就被評為黃金級綠建築,呼應了品牌本身回歸自然的形象,此廠房也受到各大媒體報導,為品牌形象大大加分。 除此之外,因為場內的節能設備,一年更為歐萊德省下近百萬電費。
綠化建築: 綠建環評 住宅名冊
新建樓宇如要取得寬免,先決條件是加入樓宇分隔或增加建築物的通透度、樓宇後移和綠化等可持續發展設計元素,以及提供樓宇的環保和耗能資料。 這套修訂方案,一方面可顧及樓宇的環保及舒適要求,另一方面盡量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力求在兩者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並能確保本港建築物的設計有展示創意的空間。 (一)建築物佔全港耗電量約90%,這些耗電量佔全港60%溫室氣體排放,故此,推廣環保建築可以為香港建築環境帶來龐大環保效益。 政府已完成檢討政府建築物環保表現目標和措施,並已提升有關政府建築物的環保目標和要求。 所有建築樓面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新建政府建築物,將以達致BEAM 綠化建築 Plus的金級或以上評級為目標。
丹麥奧胡斯建築學院已與中國清華大學聯合開展綠色可持續發展建築聯合教學,中國一直跟蹤學習發達國家建築節能的先進理念、技術和經驗。 丹麥是世界上較早開展建築節能和城市供熱節能並取得顯著成就的國家之一,也是較早進入中國傳播建築節能和供熱計量的理念、技術和經驗的國家,為中國推動建築節能、供熱計量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願繼續與丹麥等發達國家積極開展國際科技合作,進一步提高建築節能與低碳生態城市技術水平,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引起的油價上漲,令丹麥對能源供應安全產生擔憂,其原因之一是丹麥當時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能源進口。 蘇伊士運河危機導致丹麥在1961年的建築規範中第一次提出了能源效率要求。
綠化建築: 綠色建築設計理念
專案垂直綠化總面積達470多平方米,工程歷時兩個多月,是當時新加坡首個從2樓到9樓通高的垂直綠化專案。 當時專案主要面臨的挑戰,是建築物白天時間日照不足,因此採用了植物生長燈作為日照的補充。 回收舊物再利用,代替購買新建材,將建材使用量減少到最低,不僅經濟環保,也呈現原味樸實設計感。 若預算許可,可以選擇更加耐用的建材,延長使用時間,也是節能好方法。 去年審計署發現添馬艦政府總部大樓以及立法會大樓採用的環保節能裝置所費不菲,但回本期遠高於一般可接受的九年上限,成本效益成疑。 從另一角度看,以建築物的生命週期出發,綠色建築設計不一定會增加成本。
綠化建築: 綠色及智慧建築
綠色和平臺北辦公室在屋頂裝設72片太陽能光電板,除了可提供電力,也能阻隔頂樓日曬,為建築降溫。 © 綠化建築2025 Greenpeace太陽能發電是對環境更友善的能源選擇,綠色和平臺北辦公室在屋頂裝設 72 片太陽能光電板,每片發電量最高每小時 270 瓦,可供一臺 DC 節能變頻風扇吹 綠化建築2025 15 小時! 光電板用不完的電會經由雙向電表迴流售回臺電(也就是「餘電躉售」)。
綠化建築: 綠色建築推動發展
中環新海濱商業地王日前由恆基以五百零八億元破紀錄獨資投得,該項目除了興建商場及寫字樓外,並着重綠色設計,擁有逾四十萬方呎綠化空間,冀打造「城市綠洲」,落成後將重塑中環海濱環境,為該區帶來新景象。 在啟晴邨中,我們使用水泥加固的海泥進行回填挖掘工程,並製成砌石、鋪路材料和屋頂瓦片。 在水泉澳邨中,我們盡量使用從地基及工地土壤掘出的石塊,作為建造石籠網結構的材料。
綠化建築: 【可持續建築】建造業生力軍 科技加創意掀工地新氣象
裝潢時使用不含揮發性有機物的油漆塗料,讓生活空間更安全無慮。 想通過評定取得「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則至少須符合其中4項,且必須包含「日常節能指標」及「水資源指標」。 2.建築物規劃——建築物盡量保持和開闢綠地,在周圍種植樹木,提高綠化覆蓋率保持生態平衡,並取得防風、遮蔭等效果。 為促進可持續的園藝工作,我們於洪福邨試驗將砍伐的樹木循環再造。 試驗結果已被應用於制訂選擇堆肥機的標準,及優化木材廢料和種植廢料的比率,製造堆肥。 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於2014年成研發出第4代玻璃環保磚,這一種磚塊一半的原料來自於白英泥,而另一半則來自於廢玻璃碎,適合用於家居砌牆或鋪設地板。
綠化建築: 設計入手 節能減碳 綠色建築 港趨勢
根據環境署統計,香港建築物用電量佔全港九成,而用電產生的碳排放就佔六成。 我們協助企業運用最新科技,改善建築環境表現、提升能源效益、降低營運成本,並在低碳世界中保持競爭力。 由2011年4月1日開始,綠建環評認證成為發展項目的環保及完善生活設施獲批總樓面面積寬免的其中一項新增先決條件。
綠化建築: 綠色可持續發展
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要求,在建築物剖面設計上有所考慮,做到有利於採光、通風。 建築師要成為綠色建築設計的主導,有些建築師認為,綠色建築應該由負責暖通的人員去設計,這顯然是錯誤的,因為被動技術是建築師的基本功。 我們只有和暖通人員配合,要求他們提高空調設備的利用率,才能形成一個比較高效的結果。
綠化建築: 環保設計及建築
開闊表演空間內自然的通風是通過建築外觀的切口而實現的,這樣的設計還可以是公眾從外部看到建築內部舉行的活動。 在臺灣,髮膚保養品公司歐萊德在 2012 年打造綠建築總部,除了有風力發電、太陽能板,還有著生態池與空中花園,共種植超過 60 棵大樹及上萬株有助保水的植物,並與青蛙、鳥類和諧共處。 新加坡最著名的模範建築之一,是獲得綠建築白金級認證的「皮克林賓樂雅酒店 」(PARKROYAL on Pickering),客房之間,每隔四層樓,就可以看見充滿熱帶植物和棕櫚樹的巨大空中花園。 體育館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觀眾席容易悶熱,尤其在炎熱的南臺灣,這個問題更為棘手。 高雄國家體育館在設計時便考慮到這個現象並以綠建築設計概念為解方。
綠化建築: 建造業新人 延續建築廢料生命
香港在環保建築認證、能源指標制訂和協助行業減排等政策都落後於人,當局不妨借鏡外國,從根本着手及多管齊下。 據統計,建築引起的空氣污染、熱島效應、光污染等佔環境總污染的30%以上,而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其中40%為建築垃圾;另一方面,全球有50%的能源用於建築,亦花上50%以上的自然物質原料作各類建築。 除了結合太陽能光電、雨水回收系統、氣溫調節系統外,更值一提的是其透過多層生態設計出的複合式生態環境,類似熱帶雨林的系統,讓裡面的瀕危動物能好好地復育及生長。
綠化建築: 義大利Bosco Verticale「垂直森林」
綠色建築中引進無污染,光色好的日光作為光源是綠色光環境的一部分。 但舒適健康的光環境同時應包括易於觀看,安全美觀的亮度分佈,眩光控制和照度均勻控制等,因此應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調節強光從而不影響陽光的高品質。 綠化建築2025 這樣,設計時通常將產生噪音的設備單獨佈置在遠離使用房間部位,並控制室外噪聲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