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果金2025詳解!(震驚真相)

從2015年開始,社會福利署定期核實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繼續領取津貼的資格。 以六年為一個覆檢週期,所有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必須在每個覆檢週期內接受一次「全面覆檢」及一次「郵遞覆檢」。 如受惠人拒絕接受覆檢,社署便會考慮停止向受惠人發放長者生活津貼。 如受惠人的入息及/或資產超過限額,社署會停止向受惠人發放長者生活津貼。 惟直到目前為止,仍未有任何受惠人未能通過資產或入息審查被停止發放長者生活津貼,只要不涉及嚴重隱瞞,香港政府會從寬處理受惠人超過入息或資產限額的申請。

受惠人/受委人可於「個案覆檢表格」/「郵遞覆檢表格」內填寫有需要更新的個人資料。 非法留港的人士,以及並非以定居原因獲準在香港居留的人士(例如輸入勞工和旅客),均不符合資格申請高齡津貼。 當中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金額由每月1,515元,增至1,570元;長者生活津貼由3,915元,增至4,060元。 社署指出是次調整共惠及約150萬人,每年涉及額外支出約22億6,200萬元。 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往社會保障辦事處申請,或以電話、傳真、電郵、郵遞申請。

生果金: 長者咭優惠:餐廳

另外,在2020年1月1日起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生果金 網上表格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亦可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另外,申請人可在本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詳情請參閱「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如你在沒有領取其他津貼下重新提出申請長者生活津貼,你可透過電話/傳真/電郵/郵遞/網上表格、由政府部門/非政府機構轉介,或親身到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重新申請長者生活津貼。

  • 如保險箱內的物品是屬於現時列出的六項資產(如現金、銀行存款、股票及股份的投資、金條及金幣等)類別,均會作為資產計算。
  • 公共福利金計劃是為嚴重殘疾或年齡在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嚴重殘疾或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 註:只適用於符合以下條件的申請個案:申請人與同居人士同居於同一處所;申請人與同居人士共同分享經濟來源;和申請人同意向社會福利署提供其同居人士的個人資料和經濟狀況,姑勿論其同居人士有否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其他津貼。
  • 累算退休權益是指目前保留在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計劃(註)或其他退休金計劃內的退休權益。
  • 不過,要留意的是,受惠人如獲發長者生活津貼,則不會同時獲發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
  • 【長者津貼2022】香港大約每8個人,就有一位長者,為讓他們獲得更好照顧,政府推出多項長者資助優惠,較早前公佈合併長者生活津貼即將於9月生效,只要符合4個條件,每月即攞3,915元!

(2)在緊接申請日期前連續居港最少一年(在該年內如離港不超過56天,亦視爲符合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 補發的綜援、生果金、長生津等將於今天(24日)以現行付款方式陸續發放,一般是以自動轉帳方式存入受助人或受惠人指定銀行帳戶。 如受惠人在付款年度內居港少於60天,他/她不會享有任何離港寬限,他/她只會獲發在居港期間的津貼。 逢星期三,憑長者咭於指定MarketPlacebyJasons門市購買指定獨家品牌產品可享9折優惠及送4張優惠券。 如保險箱內的物品是屬於現時列出的六項資產(如現金、銀行存款、股票及股份的投資、金條及金幣等)類別,均會作為資產計算。

生果金: 長者津貼2022|4.高齡津貼(生果金)

如你屆時正領取高齡津貼/傷殘津貼而又符合長者生活津貼的入息及資產限額規定,可透過電話、傳真、電郵或郵遞提出申請轉領長者生活津貼。 你亦可到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索取「長者生活津貼簡易表格」及「長者生活津貼申請人/受惠人須知」,或在社署網頁下載有關表格及須知。 生果金 在填妥及簽署申請表格後,連同申請人及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的身份證明文件副本,貼上足夠郵費,然後寄回所屬的社會保障辦事處。 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對象為香港65歲或以上的永久性居民長者,申領人需要簡單入息及資產申報,申請資格與當時的65歲至69歲普通高齡津貼相同。

如申請人及/或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的每月入息並不固定,只須申報於填寫申請表格時所賺取的入息便可。 物業包括在香港及香港以外地方的土地及任何用途的房產物業、車位等。 只有一項作為香港主要居所的住宅物業及自用車位會視作「自住物業」,可獲豁免計算資產;其他由申請人及/或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分別或共同擁有或與他人共同擁有的房產物業或車位,均視作「非自住物業」,須納入「資產」計算。

生果金: 津貼2022|申請公共福利金津貼方法

不過,要留意的是,受惠人如獲發長者生活津貼,則不會同時獲發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 生果金2025 家庭成員或親友每月或間中金錢上的援助(包括零用錢或家用),以及從安老按揭(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可獲豁免計算在入息內,但因未動用或未用完而累積為儲蓄則會被視為資產計算。 所有接獲「郵遞覆檢通知書」的受惠人/受委人務必於指定日期內將填妥及簽署的「郵遞覆檢表格」寄回社署,否則社署無法核實受惠人繼續領取津貼的資格,而須考慮停止向受惠人發放長者生活津貼。 若受惠人/受委人未能在限期前遞交「郵遞覆檢表格」,應盡快將填妥及簽署的表格寄回社署。

生果金: 香港生果金領取條件2021

長者必須如實申報其個人及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的入息及資產狀況。 舉個例子,一位65歲的單身男性長者每月的唯一收入為2,500元退休金,並有資產(按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定義)60萬元。 如他選擇將其中的50萬元投放在年金計劃,可在年金計劃下每月獲取約2,900元固定年金(註)。 如該長者同時符合其他申請資格(如居港規定等),他便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現時每月4,060元)。 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是社署公共福利金計劃中津貼金額最高的長者津貼。 申請人須經資產審查,如資產及每月入息沒有超過社署所定限額,而又年滿 65 歲或以上則可申請。

生果金: 生果金金額

支持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社民連梁國雄認為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政府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根據資料以上條件中特別要留意資產及入息的限額,資產上限方面,單身長者上限將由現時高額津貼的163,000元,劃一放寬至374,000元,而長者夫婦上限則由現時高額津貼的247,000元,劃一放寬至568,000元。 長者津貼2022|長者生活津貼將於9月1日合併,4個條件每月可取3,915元津貼! 生果金2025 另外亦整合了7大長者資助及長者優惠,包括生果金、2元撘車等以供讀者參考。

生果金: 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政府再派半個月津貼金額 附入息資產審查及申請教學

若受惠人及/或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的每月入息並不固定,受惠人/受委人只須申報於填寫「個案覆檢表格」/「郵遞覆檢表格」時受惠人及/或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所賺取的入息。 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旨在為本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每月提供特別津貼,以補助他們的生活開支。 生果金唔係好多錢,由2012年2月1日起,普通高齡津貼同高額高齡津貼嘅每月金額劃一為$1,090港紙。 70歲以上唔使入息審查;65歲以上又唔夠70歲,就要通過入息審查同埋資產審查先至攞得。 填妥並簽署申請表格,連同近照 2 張及有關證明文件的副本(見下文),郵寄或親身遞交至社會保障辦事處。

生果金: 長者津貼2022|合併生活津貼9.1生效、4個條件每月領3,915元|7大長者資助+優惠懶人包|附申請方法

申請人可得的高齡津貼是由社署收到申請的日期 (如申請是由其他機構轉介,則爲申請日期或轉介日期) 或由申請人符合資格領取津貼的日期起計算,但以較後的日期爲準。 一般情況下津貼會每月一次存入申請人或其受委人的指定銀行戶口。 生果金 申請人亦可在社署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 社會保障辦事處 。

生果金: 生果金申請教學

最快可以於2013年3月發放津貼,預料有40萬名長者受惠;計劃涉及每年約62億港元開支,若果不設資產審查,每年開支最高可以達到136億港元。 申請人亦可在社署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 社會保障辦事處 。 如申請人是已啟用數碼簽署功能的「智方便+」用戶,亦可選擇於網上直接填寫及遞交電子表格。

生果金: 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的 不需提交申請

這項規定的目的是避免出現領取雙重福利的情況,並確保無須供款的社會保障制度能持續。 生果金 累算退休權益是指目前保留在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計劃(註)或其他退休金計劃內的退休權益。 生果金2025 該等權益的總額估計,可參考強積金/其他退休金計劃受託人最近期發出的週年權益報表或其他有效証明文件所提供的資料。 累算退休權益是指目前保留在強制性公積金(下稱”強積金”)計劃或其他退休金計劃內的退休權益。

生果金: 申請生果金所須文件

2013年,經過醞釀多年,香港政府推出的香港生果金“廣東計劃”將於10月1日正式推行,並從8月1日起接受申請。 對於在穗養老的港人來說,這項“福利”使他們無須再每年回港定居60天,也能領取香港政府派發的每月1135元港幣高齡津貼。 原本高齡津貼設立的目的,是香港政府每月象徵性發放一些零用錢(“生果金”的俗稱就是指長者可以用這筆錢作購買生果之用,粵語地區稱水果爲生果),以答謝長者多年來對香港社會的貢獻,表達“敬老”之意。 由於時代的變遷,部分窮困長者現在依靠高齡津貼,以支付日常起居生活開支,變爲“養老”之用。 生果金2025 在香港,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是香港社會福利署爲長者永久居民提供的福利金,自1973年起推行,當時名爲老弱津貼,於1977年改爲現稱。

2012年12月10日,社會福利署批出合約,讓承辦商準備相關表格及信件,並且核對和轉換社會保障系統資料等事務。 如受惠人/受委人在填寫「見證人簽名/指模」及「見證人姓名」兩欄時有困難,在遞交「個案覆檢表格」/「郵遞覆檢表格」時可以不填寫見證人資料。 「資產」包括土地和非自住物業、現金、銀行儲蓄、股票及股份的投資(包括債券、基金、獨資、合夥經營的公司/商號或有限公司的權益及累算退休權益)、商業/作投資用途的車輛(例如的士及公共小巴)及其營業牌照,以及金條及金幣等。 自住物業、將來自用的骨灰龕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則不包括在內。 目前香港65歲或以上的長者,可以每月申領625元至705元不等,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但在一年內離開香港超過180日,便不能領取。 另外,根據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綜援長者自願回廣東養老計劃”,原籍廣東的長者返回廣東省養老可繼續領取綜援。

如申請人重新申請津貼,同樣可透過傳真/電郵/郵遞/網上表格、由政府部門/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或到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提出重新申請。 申請人亦可在社署網頁下載申請表格及申請指引,填妥並簽署申請表格後,連同有關證明文件的副本,寄回或親身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 在覈實申請人是否符合上述項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時,如申請人在該段時間內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從事有薪工作及/或因病就醫,而又能提供足夠文件(及理由)予以證明,有關的離港日數可獲酌情考慮豁免計算。 如超出「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上限,而又年滿70歲,可改為申請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

生果金: 個人架生

如長者及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的資產總值超過規定的限額,便不符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必須如實申報其個人及其配偶/同居人士(如適用)的入息及資產狀況。 否則,在不正確申報下獲發的津貼均會被視為多領款項,並會被悉數追收。 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在保險計劃下的現金價值(包括紅利或利息等)可獲豁免計算在資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