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欣燕,本地豎琴演奏家,取得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學士學位(主修豎琴)及演奏文憑(主修古箏,副修豎琴)。 她多年來於世界各地獲獎無數,2017年更成為法國Concours International de Harpes世界豎琴比賽第3名,為首位得獎華人。 爵士樂的基本元素除了怨曲,還有散拍音樂(Ragtime,或音譯為「拉格泰姆」),Rag 這個詞在二十世紀初帶有愉快、歡樂之意,散拍音樂也就有「歡樂音樂」之意,這和「訴苦歌」的怨曲正相反;為此,爵士樂的本質是一種傷感與快樂交融,悲歡結合的音樂。
- 他於2019年推出個人專輯《Petrichor》,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樂手演繹其原創作品,並在第31屆金曲獎中奪得三項提名(演奏類最佳專輯、最佳專輯製作人及最佳作曲),廣獲好評。
- 羅尚就職當月就遭遇汶山羌叛亂,羅尚派王敦去鎮壓,王敦反被羌人殺死。
- 於2018年畢業回港後,李氏曾獲邀參與不同類型的音樂節及音樂演出,包括《爵士盛會 — 傳奇與延續》、西九文化區自由爵士音樂節、以及「香港節2019 — 藝匯上海」等等。
- 他們選擇以四重奏的方式演奏流行曲,希望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 爵士樂在音樂上除了出色的即興演奏能力,最為突出的還有四點:變化豐富的節奏、充份發揮獨奏樂器的性能、獨特的樂隊織體表現手法和自然的表演臺風。
- 2003年,羅尚正介紹側田給雷頌德,併成功將他成為歌手,Ted Lo主要為金牌大風旗下歌手編曲包括側田,方力申等等,尤其是側田。
張氏於2014年以一級榮譽成績畢業於柏克萊音樂學院電影配樂和現代作曲與製作學系,並於2017年獲得現代演奏碩士學位。 除了參與演出,張氏亦致力於音樂教育,包括在布拉格舉辦的Musicians Education Festival 表演及教授大師班,以及於香港教育大學的爵士樂課程任教。 張駿豪,本港爵士結他手及作曲家,2004年取得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爵士樂學位。 2007年他首次自組樂隊Nobody’s Business,2015年,Teriver與林豐合作,為香港世界文化藝術節創作音樂會《禾‧日‧水‧巷》,並代表香港作世界巡迴演出。
羅尚正: 羅尚正編曲作品
羅氏曾於1977年與搖滾樂傳奇人物Al Kooper巡迴演出。 陳衍光是香港教育學院音樂系首位主修爵士樂的畢業生,師承羅尚正。 羅尚正2025 陳氏於2016年回港,隨即成為本地最活躍的爵士樂鼓手之一,經常獲邀與包以正及羅尚正同臺演出,廣獲好評。 90年代後期,羅尚正迴流香港,以音樂家、作曲家、音樂總監、編曲家及製作人的身分繼續其多元化的音樂事業。 他曾與一眾本地歌手合作,包括林子祥、張學友、陳奕迅、側田等,並與爵士樂手包以正等一起推動亞洲的爵士樂發展。
他於2019年推出個人專輯《Petrichor》,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樂手演繹其原創作品,並在第31屆金曲獎中奪得三項提名(演奏類最佳專輯、最佳專輯製作人及最佳作曲),廣獲好評。 多年來羅氏活躍於各著名錶演場地及世界各大爵士樂音樂節,1990年代後期迴流香港後,羅氏以音樂家、作曲家、編曲家、音樂總監、製作人等多重身分繼續發展其多元化的音樂事業。 他曾與多個本地歌手合作,如林子祥、葉倩文、陳奕迅、林憶蓮,在本地音樂界有一定地位。 近年亦積極與本地不同樂手合作,開拓更多爵士樂的可能性,包括中國音樂與爵士樂的融合,致力推動本地爵士樂發展。 自從柏克萊音樂學院畢業後,他活躍於世界各地,演出足跡遍及紐約、阿姆斯特丹、柏林、巴黎、倫敦、臺北、大阪等等。
羅尚正: 羅尚正2003年
生於紐約的單簧管演奏家史安祖,超過30年的職業生涯裡,經常擔任獨奏家和客席講師,足跡遍及世界四大洲。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最新爵士樂網上節目《爵樂習作》已經上線,全輯共八集由結他手、作曲家及製作人關家傑聯同四位本地爵士樂手呂奡元、呂善衡、朱殷政和羅尚正,分享原創音樂作品,介紹不同爵士樂風格及聽歌的審美角度。
- 陳氏於2016年回港,隨即成為本地最活躍的爵士樂鼓手之一,經常獲邀與包以正及羅尚正同臺演出,廣獲好評。
- 包以正是知名的爵士結他手,亦為本港首位與國際製作廠牌簽約的爵士樂結他手。
- 爵士樂的基本元素除了怨曲,還有散拍音樂(Ragtime,或音譯為「拉格泰姆」),Rag 這個詞在二十世紀初帶有愉快、歡樂之意,散拍音樂也就有「歡樂音樂」之意,這和「訴苦歌」的怨曲正相反;為此,爵士樂的本質是一種傷感與快樂交融,悲歡結合的音樂。
- 雷氏曾奪得臺中爵士鋼琴比賽冠軍,並於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國際爵士樂比賽中進入準決賽。
其後往紐約大學跟隨 Sonny Kompanek 羅尚正2025 攻讀電影配樂,並於2005年考獲碩士學位。 林氏於2007年回港後繼續活躍於作曲、編曲、電影及電視配樂製作、爵士結他演奏與教學,近年積極參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社區文化藝術節目及演出。 張氏經常與本地歌手和音樂人合作,當中包括陳輝陽、容祖兒、許廷鏗、陳健安和歌唱組合草蜢等,並為口琴世界冠軍何卓彥的最新專輯編曲。 張氏亦曾參與流行弦樂四重奏編曲、百人管絃樂合奏、合唱音樂劇等各種項目。
羅尚正: 表演者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最新爵士樂網上節目《爵樂習作》已經上線,全輯共八集由結他手、作曲家及製作人關家傑聯同四位本地爵士樂手呂奡元、呂善衡、朱殷政和羅尚正,分享原創音樂作品,介紹不同爵士樂風格及聽歌的審美角度。 龍小飛來自加拿大蒙特裏爾,曾巡迴世界各地演出,灌錄唱片經驗亦甚豐,擅彈爵士樂的低音大提琴、電低音結他,又能吸納世界各大洲的音樂和風格,從搖滾樂到爵士樂經典,從南印度的古典樂卡納提克到非洲音樂,從放克音樂到拉丁樂,從獨奏到大樂隊,均應付裕如。 他活躍於錄音室以至舞臺,灌錄的鐳射唱片多達百計,又和無數本地以及海外的樂手合作,其中包括張學友的世界巡迴演出,一共演出了145場,觀衆人數達二百八十萬。 2014年底,他曾與歌手胡琳合作灌錄專輯《Blue Moon》,自推出至今都在本地最暢銷唱片榜內。
羅尚正: 羅尚正2011年
近期的演出包括2021年自由爵士音樂節的開幕演出 Jazzical Collection以及「薑家樂」音樂會。 同年,她亦參與了「陳輝陽x女聲合唱」於香港體育館舉行的「人來人往演出」,以及 Jazz World Live Series 所舉辦的「我們的爵士鋼琴家」演出。 張氏活躍於本地爵士和流行音樂圈子,並有幸能夠與世界各地的現場觀眾分享她的音樂。
羅尚正: 作曲/編曲張駿豪/蘇道哲
她透過末薑發表了她的純音樂專輯《Set Loose》 和《Jazzical Collection》,末薑是Music Lab其中一個項目,致力帶領本地演奏家走向世界舞臺。 香港出生的爵士鋼琴家羅尚正,1976年畢業於美國柏克萊音樂學院,是學院首位華人畢業生。 他首次參與的錄音工作是傳奇巴西長號手Raul de Souza的《Colors》專輯,期間與敲擊樂手Jack DeJonnette及貝斯手Richie Davis合作灌錄。
羅尚正: A Whole New World 電影《阿拉丁》歌曲
港樂首席單簧管史安祖將擔任蕭亞提的單簧管協奏曲的獨奏,在輕快藍調的結尾吹奏單簧管傳奇般的高音C。 張緯晴的毅力驅使她於音樂路上屢創佳績,也從她生活習慣上可見一二,每日至少練習鋼琴4小時之外,還堅持健身1小時。 愛護動物的她是一位海鮮素食者,她還會分享和狗狗邦邦的生活點滴。 今次張緯晴為大家送上蕭邦及巴哈的經典樂章之外,還為帶來法國作曲家的歌曲。 今集她帶來《Sakura And…》,走入異鄉的奇幻夢境,伴隨5/4拍子,介紹吉卜賽爵士樂的創作。
羅尚正: 羅尚正1999年
羅尚正將在音樂會上半場,輪流與新生代鋼琴手,以鋼琴二重奏形式演出爵士樂曲,參與演出的鋼琴手包括雷柏熹、李梓禾、張貝芝和朱肇階。 下半場則由包以正與青年結他手張駿豪、關家傑和林知秋合奏多首爵士經典樂曲包括《Song for Bilbao》、《Bernie’s 羅尚正 羅尚正2025 Tune》和《Made in France》。 壓軸表演將由兩位爵樂泰斗與一眾青年爵士樂手同臺合奏,為音樂會劃上完美句號。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六月推出《爵樂引力》音樂會,以跨世代爵樂力量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週年以及香港大會堂六十週年,並為本年度「爵士.樂」系列揭開序幕。 香港殿堂級爵士鋼琴家羅尚正和結他手包以正,將聯同一眾爵士樂新力軍攜手獻技,互相激發爵樂潛能,展現爵士樂百花齊放的不同面向。 此節目由香港賽馬會獨家贊助,是香港賽馬會撥款六億三千萬港元,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週年而舉辦的多個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