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推出第二張個人大碟《花無雪》,同名主打《花無雪》(改編自日本女歌手中島美嘉《雪花》的廣東話翻唱版本)由林夕填詞,緊接《感應》的氣勢,令泳兒第二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歌曲」,第二主打《黛玉笑了》由周耀輝填詞,以中國著名小說《紅樓夢》的女主角林黛玉為背景,成為泳兒首支「四臺冠軍歌」。 粵語金曲2025 當中,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和梅艷芳,合稱「三王一後」,於1980年代開始雄霸樂壇,獲塑造為劃時代超級偶像,不但唱片銷售和演唱會場數屢創高峯,四人的歌藝、形象和臺風亦風靡了大量的歌迷。 每年的最具代表性樂壇盛事——由無綫電視臺自1983年起主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當中的最受注目獎項(由1984年第二屆起增設)為「最受歡迎男歌星」、「最受歡迎女歌星」及「金曲金獎」,80年代中期開始都主要由譚、張、梅三人囊括。
譚詠麟退出領獎後,張國榮亦在毫無懸念下大熱奪得1988年及1989年的「最受歡迎男歌星」獎項,隨後處於事業巔峯期的他宣佈「封咪」告別歌壇,並舉行了多場賣座的告別演唱會。 男歌手方面, 陳百強自1979年甫出道即迅速走紅,音樂才華備受肯定、是香港流行樂壇史上第一位被冠「偶像」之藝人。 粵語金曲2025 及至1960年代時,也是香港粵語電影流行的年代,不少香港電影更賣埠東南亞等地而大受歡迎,譚炳文、 鄧寄塵和鄭君綿等當時的電影演員均曾推出唱片。 當時粵語流行音樂只是粵語電影的附屬品,未能獨當一面成為藝人發展的事業。
粵語金曲: 粵語金曲老歌 – 粵語經典歌曲大全
而容祖兒於2003年一曲《我的驕傲》開始,連奪多屆《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最受歡迎女歌星」及《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大獎,2003年、2005年、2007年、2010年至2013年、2015年、2016年共9年均由容祖兒奪得所有女歌手大獎。 故此由2014年開始,已不斷有民間聲音要求容祖兒不要再繼續奪此獎項,及效法前輩退出領獎給予後輩機會上位,容祖兒亦曾在報章透露歌神張學友曾勸她退出領獎,她亦在考慮當中。 於2016年至2017年,即使容祖兒缺席頒獎禮仍獲得女歌手大獎。 最終在2017年度起,出道十多年的衛蘭首奪《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及2018年度菊梓喬首奪《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最受歡迎女歌星」,正式結束容祖兒十多年壟斷樂壇頒獎禮的局面。 另外,當時正式出道樂壇只有3年的林峯亦因被無綫電視頒發2009年至2011年「亞太區最受歡迎男歌星」而備受批評及被嘲笑為「亞皆老街至太子道西區最受歡迎男歌星」。 踏入2007年,緊接新人王的氣勢,泳兒於一年內推出2張個人廣東大碟。
- 除此之外,泳兒同年化身為「一枝花仙子」參加江蘇衛視的音樂真人騷節目《蒙面唱將猜猜猜》第三季。
- 加上在四大唱片與無綫電視的HKRIA版權風波的影響下,大批歌手缺席頒獎禮多年,最終則漸漸由無綫旗下的星夢娛樂一眾歌手以及與無綫友好的英皇娛樂一眾歌手獨領風騷,導致結果《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曾一度被嘲笑為「星夢Annual Dinner」(星夢娛樂年度晚會)。
- 無綫電視節目《雙星報喜》第一輯播完後,主持許冠文遊歷世界,期間作了一首英文詩,回港後由另一主持許冠傑(許冠文弟)譯成中文,譜上旋律,並在新一輯《雙星報喜》演唱(當時叫《就此模樣》,後來才改名為《鐵塔凌雲》)。
- 其實不只是香港,近幾年世界各地(尤其以中國等亞洲地區尤其明顯)獨立音樂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與推崇,甚至有成為一股潮流的趨勢:大批的獨立音樂人擁有,甚至當中不少通過演出,與大品牌合作以及與主流歌手合作來提高知名度。
- 泳兒推出第九主打「海洋」系列暗黑曲風《葉落冰川》,成為泳兒四臺冠軍歌。
- 泳兒表示:「所謂暗黑,是現實中不想面對的傷痛和恐懼。」、「暗黑泳兒的誕生,由《野木蘭》這首歌開始,決心要做暗黑系列,啟發我的是,之前一首歌《明日花》,拍MV時在臉上繪畫了黑色眼淚,突然覺得很喜歡這樣的形象,暗黑的路一走三年。」。
其後於《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更首度奪得女歌手三甲獎項,憑三首亞軍歌及一首冠軍歌的成績,成為該年的女歌手銀獎得主,並向傳媒透露「自覺還有進步空間,希望將來可以攞到金獎」。 2018年,泳兒推出第四張個人翻唱HI-FI發燒碟《Fever》,於2006年出道至2018年的13年間維持每年推出至少一張個人專輯。 泳兒於4月推出全新主打歌《騎膊馬》,令泳兒第八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歌曲」及第五度奪得《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勁歌金曲獎」。 最終奪得《第五屆粵語歌曲排行榜頒獎典禮》「最受歡迎女歌手」。 除此之外,泳兒同年化身為「一枝花仙子」參加江蘇衛視的音樂真人騷節目《蒙面唱將猜猜猜》第三季。 陳奕迅連奪多屆《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大獎。
粵語金曲: 音樂特輯
2009年,泳兒於6月舉行首個售票演唱會《唱泳音樂世界》,還邀得樂壇天皇巨星譚詠麟擔任演唱會嘉賓。 10月27日在香港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行入行十週年演唱會《泳兒10週年LOVE CHAPTER演唱會》。 粵語金曲2025 年尾英皇娛樂極力替樂壇成績不錯的泳兒爭取《新城勁爆頒獎禮》「勁爆女歌手金獎」,但未能成功,因此全體英皇娛樂歌手拉隊缺席《新城勁爆頒獎禮》以示不滿。 最後泳兒憑靚聲演繹蟬聯《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最佳演繹女歌星」。 除此之外,泳兒曾獲得的主要獎項包括《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十大銷量本地歌手」、《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最佳演繹女歌星」兼「年度優秀歌星」、《新城勁爆頒獎禮》「勁爆女歌手」、「勁爆亞洲歌手大獎」、「勁爆演繹大獎」兼「勁爆我撐歌手」,以及《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吒樂壇女歌手銀獎」。 2014年,泳兒因其靚聲而獲挑選成為首位推出HI-FI碟及黑膠碟的英皇娛樂旗下歌手,開拓HI-FI發燒碟市場。
- 其後在2022年1月12日舉辦的記者會中宣佈女子組合名為COLLAR,並公佈另外五名成員李芯駖、蘇芷晴、陳泳伽、蘇雅琳及王家晴,之後八人上臺演唱出道曲《Call My Name!》。
- 同時期,斯里蘭卡籍廣告人Hans Ebert在美國流行音樂權威雜誌《告示版》上首次使用「Cantopop」這個專有名詞來稱呼粵語流行曲,也介紹了他所認為的粵語流行曲鼻祖——許冠傑。
- 而環球唱片旗下歌星李克勤則成為首位於版稅事件「破冰」後亮相無綫電視節目的歌手,但2015年起,無綫電視再次封殺環球旗下歌星,直至2021年2月曾志偉出任無綫綜藝、音樂製作及節目副總經理後,與音像協會成功斡旋,版權風波才告一段落。
- 譚詠麟退出領獎後,張國榮亦在毫無懸念下大熱奪得1988年及1989年的「最受歡迎男歌星」獎項,隨後處於事業巔峯期的他宣佈「封咪」告別歌壇,並舉行了多場賣座的告別演唱會。
- 2021年2月20日,剛重返無綫並加入管理層的曾志偉邀請前無綫非戲劇製作總監何麗全及前無綫音樂總監鄧智偉回巢重整綜藝節目及星夢娛樂,終止何哲圖時期星夢娛樂及英皇娛樂歌手壟斷的《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 這個現象其實也在警醒著主流樂壇:主流音樂一定要有質量甚至是創新求變,再不能流水作業倒模生產,因為在選擇豐富的年代,只要不喜歡,聽眾是可以完全不賣帳而選擇其他音樂。
此外,陳、譚、張三人亦曾應邀出席日本音樂節與日本歌手同臺演出,電視亦有播出。 音樂製作上,譚詠麟曾改編多首日本曲,甚至特別邀請日本作曲家度身訂造廣東歌,又與谷村新司、玉置浩二、早見優等歌手合作。 同時期,斯里蘭卡籍廣告人Hans Ebert在美國流行音樂權威雜誌《告示版》上首次使用「Cantopop」這個專有名詞來稱呼粵語流行曲,也介紹了他所認為的粵語流行曲鼻祖——許冠傑。 1971年,鄭少秋改編自《東京夜曲》(原唱李香蘭)的粵語歌《愛人結婚了》,已薄具名氣。
粵語金曲: 音樂新嘗試
1973年無綫電視播映劇集《煙雨濛濛》,其同名主題曲(顧嘉煇作曲、蘇翁作詞、鄭少秋主唱),開粵語音樂界一先河。 此後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作曲家顧嘉煇、黎小田以及填詞人黃霑、盧國沾、鄧偉雄、鄭國江等音樂人,譜寫了大量電視歌曲,當中不少傳頌至今,如:《楚留香》、《萬水千山總是情》、《小李飛刀》、《風雲》、《萬水千山縱橫》、《上海灘》。 粵語金曲 粵語金曲 1972年4月,許冠傑主唱的《鐵塔凌雲》更是近代粵語流行曲先例。 粵語金曲 無綫電視節目《雙星報喜》第一輯播完後,主持許冠文遊歷世界,期間作了一首英文詩,回港後由另一主持許冠傑(許冠文弟)譯成中文,譜上旋律,並在新一輯《雙星報喜》演唱(當時叫《就此模樣》,後來才改名為《鐵塔凌雲》)。 6月起,泳兒在無綫電視歌唱選秀節目《聲夢傳奇2》連任紅隊導師;此外,音樂串流平臺Spotify所展開的企劃「EQUAL Global Music Program」請來泳兒擔任六月號封面的香港代表歌手,衝出香港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巨型LED屏幕。 大眾對樂壇頒獎禮的公信力,在這段時期的討論變得更為激烈,如新城電臺舉辦的《新城勁爆頒獎禮》由於每年頒發的獎項數量太多,並設有各式各樣奇怪獎項,加上主辦方表明未能到場的歌手不會獲獎,其授獎標準及公信力多年來皆備受外界質疑,一直被批評為「分豬肉」。
粵語金曲: 歌唱事業
80年代樂壇的流行榜及頒獎禮競爭非常激烈,每年的頒獎禮都是城中的重大話題。 2000年代活躍香港樂壇頒獎典禮的歌手大多每年至少推出2張唱片,否則容易被淘汰及被遺忘。 但2017年起,即使活躍香港樂壇頒獎典禮的歌手也難以每年推出實體唱片,當中推出過無數實體唱片的容祖兒自2017年起即使每年推出全新單曲也未有推出全新實體廣東專輯。
粵語金曲: 至2019年:蟬聯《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最佳演繹女歌星」、轉型暗黑音樂風格
兒歌天后歐倩怡於1997年主唱日本動畫《櫻桃小丸子》的香港版片尾曲《問題天天都多》,大受歡迎,奪得《1997年度兒歌金曲頒獎典禮》「十大兒歌金曲」兼「至NET兒歌大獎」,以及「最受歡迎兒歌女歌手」。 1982年,無綫電視舉辦首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由梅艷芳奪得。 該比賽為香港發掘出不少流行歌手,當中除了1980年代的天后級歌手梅艷芳之外,有部分歌手更是1990年代至2000年代香港流行音樂的中流砥柱,例如周慧敏、關淑怡、鄭秀文、楊千嬅、何韻詩、蘇永康、李克勤、黎明、許志安、鄭伊健、梁漢文、陳奕迅、草蜢等。 1979年,從溫拿單飛後的譚詠麟冒起,自1981年開始每屆入選十大中文金曲及十大勁歌金曲,到在1984年憑著《霧之戀》和《愛的根源》兩張專輯,達到他事業巔峯四年,躍升為非常受歡迎的男歌星,在該年度的樂壇頒獎禮上獲得多個大獎。 每一季度的季選上,譚詠麟都至少有兩首歌入圍,而《1984年度十大勁歌季選》四季共40首的金曲中,他一人更獨佔10首;譚詠麟曾於1984年至1987年四連奪「最受歡迎男歌星」獎項,直至1988年初終在頒獎臺上宣佈不再參加具有競爭性的樂壇頒獎禮。 演唱派如關正傑、徐小鳳、甄妮、羅文、鍾鎮濤,唱作型如許冠傑、林子祥、陳百強,以至中期冒起的超級偶像譚詠麟、梅艷芳和張國榮等,甚至當年的新人張學友,陳慧嫺,葉倩文,林憶蓮及樂隊達明一派,Beyond都能大放異彩,至今仍擁有跨時代的影響力。
粵語金曲: A.82 羣星(真發燒 – 粵唱粵經典 – 3CD 精選金曲54首)Wav Format
最終在2021年12月25日《全民造星IV》決賽裡,邱彥筒、沈貞巧和許軼分別奪得三甲,直接晉身女團。 其後在2022年1月12日舉辦的記者會中宣佈女子組合名為COLLAR,並公佈另外五名成員李芯駖、蘇芷晴、陳泳伽、蘇雅琳及王家晴,之後八人上臺演唱出道曲《Call My Name!》。 早期的粵語時代曲,有兩種填詞現象:一部份像粵曲一樣,或稱為鴛鴦蝴蝶派,用較嚴謹的書面語甚至文言文寫作歌詞。 這一類比較文雅的歌曲至今仍為人熟悉的,有《天涯孤客》、《啼笑姻緣》與《一水隔天涯》等等(部分歌曲的填詞風格,也深受日本演歌的影響);另一類就是人們所說的「鬼馬歌」、廣東民間小調,以香港地道的粵語口語填詞,內容每每幽默詼諧,描寫一般市民大眾的生活和感受,所以得到草根階層的共鳴。
粵語金曲: 音樂作品
除此之外,一線歌手的高評價專輯如楊千嬅極富文學概念的《電光幻影》、陳奕迅的引起樂迷極大共鳴的《U87》、古巨基以「人生」概念為主題,細說人生過程及道理引起樂迷極大回響的《Human我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僅各自獲得了當年四臺聯頒大碟獎,而且至今被仍是被許多的樂迷倍受推崇的大碟。 而王菀之、謝安琪、何韻詩、黃耀明、麥浚龍和盧巧音等在主流樂壇別樹一格的歌手也被越來越多的聽眾談及,而一些不滿足於只聽K歌情歌的聽眾更樂於選擇這類歌手。 這個現象和獨立音樂受到重視的現象有很多相似之處,而原因也和流行音樂千篇一律導致樂迷口味改變、網絡發達和媒體推廣有關。 張學友於1996年與香港管絃樂團一連合作四場現場音樂會《愛與交響曲》,將流行音樂與交響樂相結合,當時贏得外界極佳的反響,令香港許多青年一代以最直接的方式接觸到交響樂甚至於古典音樂領域,多位歌手更是主動效仿,推出一系列的流行曲與交響曲合作的演出,均獲得了甚佳的反應。
粵語金曲: 歌唱選秀節目開播
8月10日推出Bloody Project第二主打《18部半》,歌名象徵自己出道17年內已推出十八張專輯,同時宣佈將於同年10月2日在九展Star Hall舉行相隔三年的演唱會《VINCY CHAN BREAKING LIVE 2022》,演唱會主題「Breaking」寓意自己於近年來在音樂上的突破,衝出舒適圈。 演唱會由過去三年合作無間的創作總監及MV導演Sheng Wong、填詞人周耀輝、作曲人馮穎琪與歌曲監製及編曲人CM Groovy共同主理,泳兒於演唱會中感動落淚,表示入行17年內經歷無數高山低谷,終於完成一個最代表自己的演唱會。 10月10日推出年度壓軸派臺歌及Bloody Project第二部曲的上集《Little Fires Everywhere》,率先於演唱會中首唱此曲,並取得三冠一亞的佳績。 2017年,泳兒推出入行12年以來首張個人EP《Short Stories》,第一主打《一隻小豬》及第二主打《搖籃曲》(與黎瑞恩合唱)均為作曲人澤日生(Christopher Chak)的作品。 第三主打《習慣愛你》令泳兒第四度奪得《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勁歌金曲獎」。
粵語金曲: 電影配音
唱片公司為尋找賺錢途徑而嘗試邀請電影界受歡迎的演員成為歌手,或者物色模特兒成為歌手,令香港樂壇變得只重視市場和形象而不重視歌唱實力,大量偶像派歌手紛紛出道,可是,大部分在這個時期出道的新歌手都沒有什麼影響力,出道不久就很快於樂壇銷聲匿跡。 其時活躍於香港樂壇的著名實力歌手陳奕迅亦在2003年底公開表達對本地樂壇和歌曲質素的不滿。 1990年代的香港女歌手以王菲為主要代表人物,王菲亦是華語樂壇的女歌手代表之一,被海內外譽為大中華地區的「樂壇天后」「The Diva Of Pop」。 王菲是最早將夢幻流行、神遊舞曲、人聲實驗、嘻哈音樂等音樂風格引入華語樂壇的歌手之一。 王菲的音樂具有強烈的個人意識,專輯具有極高的概念性、音樂性和完整性,普遍保持高質量。
粵語金曲: 歌手難以每年出實體唱片
2018年,HANA菊梓喬首奪「最受歡迎女歌星」亦備受坊間爭議,原因為菊梓喬於2016年出道,年資僅三年,論資排輩未能奪得該獎,於該年度並未獲得任何香港電臺及商業電臺頒獎禮獎項;而且「最受歡迎女歌星」的候選名單只有8位歌手,當中5位為TVB藝員,大部分唱片公司的歌手未有候選。 事實上,HANA菊梓喬奪獎時,其主唱《使徒行者2》片尾曲《忘記我自己》已達1100萬點擊率。 在2010年代起,儘管普及網絡數碼化收費下載音樂,但仍然由於香港樂壇的生產力下降、樂壇巿場萎縮情況嚴重、樂壇頒獎典禮公信力下降、獎項被壟斷、青黃不接 (斷層)、韓國、日本等亞洲週邊國家的綜合流行文化崛起、最終導致年輕聽眾嚴重流失、被大眾聲稱 “香港樂壇已死” (即香港的粵語流行音樂已完了)。 加上少數香港煽情的傳媒不重視香港歌手,而是被焦點在自2006年起少女模特兒 (俗稱靚模) 嘩眾取竉的報導取代,令香港新歌手入行更艱難。 同時,歌手涉足另類音樂風格抑或創作完整的概念專輯(甚至是社會民生這類以往甚少出現在香港主流音樂的題材)的現象亦開始頻繁起來,最突出的莫過於2005年盧巧音的《天演論》與何韻詩的《梁祝下世傳奇》。
粵語金曲: :參加英皇新秀歌唱大賽奪「最佳型格奬」入行
節目學員其後先後推出歌曲正式出道,當中冠軍炎明熹及亞軍姚焯菲更於《2021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獲得「叱吒樂壇生力軍女歌手」銀獎及銅獎、於《新城勁爆頒獎禮2021》獲得「勁爆新人獎」。 粵語金曲 二人亦與其餘兩位《聲夢傳奇》學員鍾柔美、詹天文組成女子組合After Class,並推出出道曲《要為今日回憶》。 以往泳兒多唱清新情歌,2019年,泳兒推出第一主打「花」系列《明日花》後,轉走暗黑路線,找來作曲人馮穎琪及填詞人周耀輝打造暗黑曲風。 泳兒表示:「所謂暗黑,是現實中不想面對的傷痛和恐懼。」、「暗黑泳兒的誕生,由《野木蘭》這首歌開始,決心要做暗黑系列,啟發我的是,之前一首歌《明日花》,拍MV時在臉上繪畫了黑色眼淚,突然覺得很喜歡這樣的形象,暗黑的路一走三年。」。 泳兒推出第二主打「花」系列暗黑曲風《野木蘭》,令泳兒第六度奪得《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勁歌金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