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去文錦渡巴士5大優點2025!(小編貼心推薦)

有關詳情可向跨境出租車營辦商查詢。 本路線的前身 19 是於1968年1月27日起投入服務,以配合獅子山隧道通車,1973年7月16日九巴重組路線編號改稱 70,並繞經聯和墟,是少數早期實施一人收費的巴士路線之一。 4) 在轉車途中請勿使用八達通乘搭其他非指定巴士路線或其他交通工具,否則不能享有轉車優惠;惟以該八達通卡進行與乘車無關的交易, 如增值、購買汽水、使用公共電話、即影即有照片不多於九次則不受影響。

另有12條入出境旅客檢查通道(出入境各6條)。 口岸的總體設計是:日汽車流量10,000輛次,日旅客流量3.000人次。 1991年入出境車輛335萬輛次,日均9,181輛次,2004年,經該口岸入出境車輛277萬輛次,日均7,562輛次,年均下降0.5%。 這是由於皇崗口岸投入使用分流等因素造成的。 1997年後,該口岸入出境車輛穩定在日均7,000輛左右。 277P線相較同樣服務觀塘、九龍灣一帶來往北區的277E、277X線迂迴,需繞經新蒲崗和鑽石山,加上班次非常疏落,在全日服務時期吸引力偏低,非繁忙時間更會吉車遊街;但由於此路線取代70X線成為唯一服務新蒲崗工業區的北區路線,能吸納該處上班的北區居民。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 九龍巴士73K線

文錦渡口岸同時也是 107國道的終點。 文錦渡口岸(Wenjindu Port of Entry),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黃貝街道文華社區,文錦渡路內地段盡頭,與文錦渡管制站對接,是深圳市四個連接香港的汽車通關陸路口岸之一。 文錦渡口岸的設計流量為每天3,000車次及30,000人次。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及龍運再為79條路線增設巴士到站時間預報服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聞稿],2015年9月5日。 運輸署於2014年4月3日舉行的《完善北區巴士路線重組計劃工作小組》會議,建議277E線提升為全日服務,而277P線將縮減至繁忙時間單向服務,並於2014年9月27日實施。 不過沒有人會想到,斯堪尼亞Scania K230UB只是本路線的過客,「真命天子」卻是富豪首款於專利巴士登場的單層低地臺空調巴士-富豪B7RLE(AVC),配置首次在香港出現的埃及製MCV Evolution車身,令人眼前一亮。

  • 位於深圳市羅湖區南面、香港新界北面,由兩座公路橋與新界香港相連。
  • 但由於文錦渡口岸於每日早上七時至晚上十時開放,因此客量不及港鐵東鐵線及皇崗口岸穿梭巴士。
  • 口岸交通:文錦渡口岸位於羅湖區沿河路,旅客可乘坐5路、40路、14路公交車到達北斗總站,步行5分鐘到達該口岸。
  • 其餘旅客可在沿河南路「文錦渡口岸」站乘搭深圳巴士前往目的地。
  •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區及粉嶺南往來九龍塘、油麻地、佐敦及尖沙咀的特快巴士服務。
  • 前身為早晨特別線278P,於1996年3月15日起投入服務,後於1998年11月1日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並改稱278X。

於2013年11月25日起投入服務。 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於上水開出4班(0645、0705、0720、0735)及平日下午繁忙時間於銅鑼灣開4班(1745、1805、1825、1845)。 由九龍巴士獨自經營的一條路線,2016年10月22日改為全日提供服務並延長至此,提供上水及粉嶺(聯和墟、祥華邨)往來銅鑼灣、灣仔、金鐘、中環及上環,於2015年9月14日投入服務,2016年10月22日,改為全日提供服務並延長至此。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是276線的輔助線,提供元朗區來往上水的巴士服務。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 交通資訊

同時73K在文錦渡的獨市地位亦受到挑戰。 1986年,由小巴大王馬亞木營辦,往來沙頭角邊境鄉村蓮麻坑至彩園的專線小巴19號線(1988年1月配合北區專線小巴重組改稱59K,並遷往上水火車站)投入服務,主要是取締鄉村車,及為蓮麻坑路一帶鄉村提供往來上水的公共交通服務。 事實上確是相當稱職,但由於由上水至文錦渡一帶與73K重疊,加上專線小巴已有空調設備(至少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空調已成專線小巴的標準配置),相對73K當時行走的「雞車」,專線小巴頓時具有競爭力,亦成為73K的主要威脅。 由於文錦渡一帶屬邊境禁區,一般市民必須取得禁區紙才能進入,在七十及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不少沿線鄉民都遷往新市鎮或市區,部份甚至移民海外,導致人流一直稀少。 因此九巴一直不看重文錦渡的巴士服務,並沒有投於太多資源,73K用車初時亦只是採用亞比安單層巴士,當該批巴士退役後便採用勝利二型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2025 服役,但班次當時只是18-35分鐘一班,乘客亦難以預料候車時間。 北區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成為新市鎮,九巴亦為北區路線重新定位,73號線經過五年半在文錦渡的日子後,於1982年12月24日起縮短至當時新落成入夥的彩園邨,同日起往來上水至文錦渡的一段,則由第二代的73A提供服務。

  • 一直以來,往來文錦渡的巴士服務,文錦渡總站一直均在新屋嶺,即文錦渡路與蓮麻坑路交界,部份居民會在總站下車,步行回村。
  • 經過多年來的不斷改造,目前口岸區域佔地面積13萬多平方米,共有20條汽車檢查通道,其中,小汽車、客車檢查通道2條(出入境各1條),貨車檢查通道18條(入境10條,出境8條)。
  • 值得一提,本路線曾於2003年2月4日起改為廿四小時運作,在本路線服務時間以外改經皇崗口岸過關,但因皇崗口岸管制過境巴士,晚間班次於2004年8月16日起停止服務。
  • 只在每天深宵於上水開出2班及每天深宵於沙頭角開2班。
  • 2010年2月22日起,為配合深圳當局在文錦渡口岸進行改建工程,深圳文錦渡口岸旅檢區域於當日起暫時關閉,旅客出入境檢查服務,包括跨境旅遊巴士及私家車需暫停,本路線暫時停辦,翌日(2010年2月23日)起由沙頭角快線加設由上水廣場往返沙頭角口岸的班次取代。
  • REQUEST TO REMOVE上水文錦渡快線 – 旅遊巴士討論專區 – 巴士迷專區 – 香港討論區 …
  • 在南山區蛇口東角頭,在機場有專車到深圳灣的,去香港機場的朋友可以考慮。

咁出旺角的班次半小時一班, 係未固定公司出車? 坐過華通, 要兜入上水 (連開2架車,1架只去上水) … 你意思係未話 華通自己已經係開15分鐘之內一班, 而粵港亦可能係15分鐘一班, 兩家做聯合班次, 過關客邊架 … 事隔10年,本線由2012年3月13日起,一口氣換入3輛2009年4月至6月領牌,配備歐盟4型引擎的2009年瑞典斯堪尼亞K230UB型低地臺巴士,取代1995年三菱MK117單層巴士,進一步提升本線的服務。 2002年4月7日,本線轉為全空調服務,改為單層巴士及雙層巴士行駛。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 八達通轉乘優惠

隨着三菱單層巴士年事已高需要退役,本線部份車隊改為採用丹尼士飛鏢巴士。 雙層巴士方面,主要以丹尼士三叉戟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行駛。 1947年10月起分拆為兩條路線(其中一條為18),路線與戰前的18號線相同,但仍然使用由貨車改裝而成的車輛行駛。 此條目的主題是1933年至1973年的第一代18線。 關於1975年至今的第二代18線,請見「九龍巴士18線」。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 新界專綫小巴59K線

值得一提,本路線行車時間為105分鐘,與九巴 63X 並列香港行車時間最長的專利巴士路線。 經過多年來的不斷改造,目前口岸區域佔地面積13萬多平方米,共有20條汽車檢查通道,其中,小汽車、客車檢查通道2條(入、出境各1條),貨車檢查通道18條(入境10條,出境8條)。 另有12條入出境旅客檢查通道(入、出境各6條)。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 上水轉車站D區(上水站)

新界專綫小巴路線59K,由馬亞木旗下大強發展有限公司(客運營業證編號4761C)營辦,來往上水站及蓮麻坑,途經沙嶺、文錦渡、打鼓嶺及香園圍口岸,與同系公司金運營運的新界專綫小巴55K線同為僅有兩條服務邊境禁區而不連接邊境管制站的專綫小巴路線。 2010年3月1日:深圳當局原則上同意在上午及下午的繁忙時段,提供通關服務予乘坐往來上水及文錦渡有限班次跨境巴士的旅客,而深圳上客點則改為文錦渡汽車站,不設東門免費穿梭巴士。 2002年11月18日:此線投入服務,來往上水至文錦渡口岸,服務時間為每日上午7時至晚上9時,每半小時一班,車費$20。 巴士載客到文錦渡過關後,乘客可轉乘免費接駁巴士直達東門購物區,車程20分鐘。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 新界區專線小巴44A1線

文錦渡口岸是改革開放前深圳僅有的兩個陸路口岸之一。 改革開放前,文錦渡只是供港鮮活商品的貿易口岸,1978年10月建成公路橋,1985年2月新建一座公路橋,實行入出境車輛分橋行駛。 配合治理深圳河工程,原出入境橋被拆除,新建一座出入境雙向橋於2005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 經過多年來的不斷改造,目前口岸區域佔地面積13萬多平方米,共有20條汽車檢查通道,其中,小汽車、客車檢查通道2條(出入境各1條),貨車檢查通道18條(入境10條,出境8條)。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 上水線/粉嶺線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及清河邨來往九龍灣、牛頭角、觀塘等地的特快巴士服務。 於2013年8月24日開辦,是觀塘區往返北區的三條常規巴士路線之一。 由九龍巴士及城巴聯合經營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及粉嶺往東區及銅鑼灣的早晨特快巴士服務。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 文錦渡快線

由九龍巴士獨自經營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及粉嶺往來灣仔及中區的繁忙時間特快巴士服務。 於1993年12月28日起投入服務。 現時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於上水開出4班及星期一至五下午繁忙時間於上環開7班。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 文錦渡口岸有去香港尖沙咀的巴士嗎? 時刻表

一直以來,往來文錦渡的巴士服務,文錦渡總站一直均在新屋嶺,即文錦渡路與蓮麻坑路交界,部份居民會在總站下車,步行回村。 但空調巴士班次極為疏落,加上當時九廣東鐵已成為北區及大埔居民主要往來市區的交通工具,大埔公路沿線亦有頻密的紅色小巴競爭,客量仍然沒有起色。 不過由於路線很長,本路線成為了巴士迷最喜愛遊車河的路線之一。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2025 初時總站為上水,2005年起延長至深水埗(西九龍中心),以方便居住於九龍及港島的過境乘客,但2007年7月起取消深水埗之上落客點,以便騰出巴士行走於2007年7月20日起投入服務的深圳灣口岸過境路線。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是277E的特別班次,提供上水、清河邨及粉嶺南來往鑽石山、新蒲崗、九龍灣、牛頭角、觀塘等地的特快巴士服務。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 第二階段$5,000消費券月尾到期 八達通尾期最遲4月16日起領取

政府於2016年1月4日實施第三階段縮減邊境禁區範圍後,此路線沿途大部分道路及村落已不再是邊境禁區;然而,蓮麻坑路連接橫瀝至蓮麻坑村一段700米長路段,仍屬警方的「邊界巡邏路」(Boundary Patrol Road)。 警方在距離蓮麻坑村1300米外的打鼓嶺十二號警崗(摩囉樓)設置蓮麻坑檢查站,沒有有效邊境禁區許可證的乘客,必須在該處下車,因此進出蓮麻坑村的乘客必須持有有效邊境禁區許可證。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2025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 文錦渡巴士總站(Man Kam To Bus Terminus),位於北區 文錦渡 文錦渡路南行近新屋嶺村、蓮麻坑路路口以南,是一個路邊車站。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需使用4輛小巴提供服務,主線及香園圍特別班次最繁忙一小時載客量各不少於32人。 4、在皇崗口岸除了有往來落馬洲與皇崗的黃巴士外,還有直通跨境巴士往來皇崗口岸與元朗錦上路站、灣仔碼頭、旺角(跨境全日通)、荃灣站(中港直通快線)、觀塘藍天站及尖沙咀柯士甸道(24小時跨境快線)。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聯和墟往來軍地、孔嶺及坪輋路一帶地區的巴士服務。 於1973年7月16日重組路線編號改稱79;再於1983年7月16日配合當時的九廣東鐵全面電氣化時更改名稱為79K。

車資:單程HKD8HKD/人,24小時運營,5分鐘一班。 文錦渡口岸由於需進行改建工程,由2010年2月22日零時起暫時關閉,直至2013年8月26日重新開放;期間旅客出入境檢查服務暫停運作,貨車出入境檢查服務則不受影響。 2010年3月27日起恢復有限度服務往返上水的文錦渡快線在早晚各開3班,並在口岸重新開放當日起恢復全日服務。 改革開放前,文錦渡口岸是深圳僅有兩個陸路口岸之一,1976年5月建成第一座公路橋,多年來一直是全國指定唯一供港鮮活家禽及蔬菜出境口岸。

文錦渡口岸位於羅湖區沿河路,旅客可乘坐5路、14路、40路公交車到達北斗總站,步行5分鐘即到達該口岸。 爲了方便廣大市民前往香港,還可乘座華通文錦渡快線跨境巴士的免費接駁車,往返於文錦渡至羅湖凱利賓館(國貿地鐵站B出口)。 上水去文錦渡巴士2025 2013年8月26日:配合文錦渡口岸改建工程竣工,深圳文錦渡口岸旅檢區域恢復運作,此路線恢復全日運作。 為吸引跨境旅客,上水廣場與永東直巴合作,大幅增加文錦渡快線服務至每天來回80班,班次可密至8分鐘一班;同時增設深圳市區免費穿梭巴士,由文錦渡往深圳國貿站金光華廣場,車程僅5分鐘。 一、本公司客車係直通中港兩地的旅遊巴士,是關乎每位旅客必須遵守中港兩地政府關於出入境規定,每位旅客必須閱看。 此外,本公司亦會因應班次、客源、運力和調度等情況,適當安排上落停靠站和換車轉駁服務(如深圳皇崗、文錦渡、沙頭角或其他口岸等地轉駁)。

【導語】:文錦渡口岸位於深圳市區東南角,西距羅湖口岸3公里,東距沙頭角口岸12公里,南臨深圳河,與香港新界一河之隔。 自「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實行起,此站獲冠以「上水轉車站」稱號,與華明巴士總站成為區內兩大轉車站,作為區內線與對外長途線間之轉駁點。 文錦渡口岸緊鄰深圳主幹道沿河南路,往東步行數分鐘可到達公交總站北斗總站。 此外,沿文錦南路步行數分鐘,可到達深圳地鐵9號綫文錦站。 2014年9月27日:277E線將與277P線的服務時間對調,277E線擴展為全日服務,同時277P線改為祇於星期一至五上下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上午由天平開出4班往藍田站,下午則由藍田站開出4班迴天平。 為配合北區成為首個「區域性重組巴士路線」模式的地區,北區對外路線計劃於2013年作大型重組,其中建議開辦本線及277P線,以取代70X線並方便上水居民特快來往東九龍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