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與忌廉哥舉行生日大派對,是日部份門券收益將捐贈給予忌廉哥基金,以支持兒童服務。 擬邀請逾百個單親家庭、新來港人士、少數族裔、基層家庭及特殊教育兒童免費與忌廉哥慶祝,感受忌廉哥之正能量。 家We Share」家庭夥伴計劃的首個公開活動,希望透過是次簡介會,簡介整個活動,期望不單令新移民家庭可以多瞭解香港,而夥伴香港家庭則可以增加對新移民家庭的認識,令大家開始建立夥伴關係。 此外,大會更會邀請香港菁英會榮譽主席洪為民博士分享新移民的力爭上游經歷,互聯網專業協會常務理事陳家豪先生會分享「e世代親子溝通」,促進親子關係。 活動將切合低收入家庭的需要,將回收的二手數碼相機轉贈至他們,並舉辦一次生態導賞,邀請他們攜同相機參與,由導師從旁講解各種生態及簡單的拍攝技巧。
明愛於1979年成立「安老服務」,倡導長者的尊嚴與權益,協助他們積極於社區內生活,促進助人自助的精神,並建立一個瞭解與關懷的社會。 行政總部:由總裁及其資深助手組成,負責推行理事會及管理局的決策,並在管理局指引下負責機構的整體策劃和管理、聯絡及統籌、資源分配、人事管理及財務事項。 行政總部與香港明愛各部門、服務和中心負責人保持緊密聯繫,並協助各部門、服務及中心推行日常工作。
樂薈牽: 中心簡介
此外,社會福利署和受資助非政府機構在全港營辦的65間綜閤家庭服務中心及兩間綜合服務中心,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一系列預防、支援和補救性質的服務。 中心會按個別的需要,制定適切的訓練、照顧、社交、心理、個人發展等活動,並為照顧者提供支援和訓練,提升他們的照顧能力。 大樓設有五個服務單位,包括社區中心、護理安老院、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和全人及家庭發展中心,以一站式的服務,全方位回應基層家庭、長者、殘疾人士,以及照顧者等的不同需要。 新大樓亦為不同年齡和背景的社會人士提供一個匯聚平臺,促進支援和聯繫,有助建立融和的社會。 透過活動,提供平臺予新一代青年人發揮潛能及表現專長。
- 透過轉贈鮮花予弱勢社羣,既可減少浪費,亦可以令基層人士感受情人節的暖意。
- 內容﹕親子美食工作坊、親子伸展活動、專注力訓練集體遊戲等。
- 並自2004年開始,為精神病康復人士提供住宿照顧、職業訓練及社區支援服務。
- 現時共設有五所特殊學校,提供502名學額及152個宿位,為年齡介乎6至18歲之智障兒童提供服務。
- 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父母關係的改變對孩子的成長及心理發展有很深遠的影響。
- 為響應世界盃的來臨及鼓勵青少年善用餘暇,於暑期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並籍此宣揚反賭博的訊息。
與體弱、隱蔽、獨居及支援薄弱的長者及護老者參加晚宴,藉是次聚餐,加深他們對中心服務的認識,同時,與參加者共慶新春,鼓勵他們參與中心的活動,亦讓他們感受義工們對他們的關懷。 培育曾患病並受惠於醫院遊戲服務的青年大使參與醫院遊戲工作,藉著遊戲向患病兒童傳遞愛心。 此計劃讓青年大使瞭解個人能力與發展方向,建立自信心及成就感,並透過助人自助的模式,讓更多住院兒童受惠。
樂薈牽: – 本區服務概覽: (葵青區) 社會福利署管理或撥款的福利服務單位
由於建在高山上,所有單位(1-4樓低層除外)可以望到由鯉魚門、觀塘至西環的海景或沙田城門河、吐露港至八仙嶺一帶的景色,另一面則能望到青衣荃灣景色,甚至能遠眺青馬大橋。 樂薈牽 多年來,明愛康復服務致力發展智障人士在學前、學齡及成人階段所需的各種配套服務。 並自2004年開始,為精神病康復人士提供住宿照顧、職業訓練及社區支援服務。 本計劃資助12至25歲香港青年舉辦一項具持續性及為社區帶來正面改變的服務。
- 由民主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兼司庫、葵青區議會前主席、前香港島選區立法會議員單仲偕擔任當區前任區議員。
- 活動將切合低收入家庭的需要,將回收的二手數碼相機轉贈至他們,並舉辦一次生態導賞,邀請他們攜同相機參與,由導師從旁講解各種生態及簡單的拍攝技巧。
- 由義務導師教授青少年製作美食,再透過探訪及社區嘉年華送贈予有需要家庭、長者及社區人士,藉以宣揚關愛鄰舍訊息。
- 不但成功向公眾推廣惜物減廢和減輕堆填區壓力的訊息,亦有助推廣「田園城市」的概念。
煤氣公司將定期覆核所有獲接納的申請,並有權根據最新的資料終止有關優惠。 2017年的施政報告亦宣佈多項新措施,加強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 政府會在第二階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中增加1,000張服務券至總數6,000張,以支援身體機能有中度或嚴重程度缺損的長者居家安老。
樂薈牽: 香港明愛 Caritas Hong Kong
活動將提高大眾對思覺失調的認識,推廣練習瑜伽對精神健康及對早期思覺失調病人的好處(根據香港大學及思覺基金的研究)。 是次項目主要是透過戶外活動,讓兒童之家及寄養服務的服務對象沿途欣賞中環的美景,讓大家共同擁有一個溫馨的回憶。 樂薈牽2025 透過社區人士與低收入/領取綜緩的弱能人士合作花盆及盆景設計,藉著交流受分享,加深瞭解,從而達致社區共融。 樂薈牽 港大期望「每位學生不應因經濟或家庭環境而被剝奪追求知識的權利」,彼此學習機會均等的信念,能在社會中傳揚開去。 活動期望能讓參加的小學生一嘗做大學生的滋味,並透過港大學生的分享及接觸,鼓勵同學,明白只要有夢想,肯努力,積極進取,目標必能達到。 組織區內義工聯同南丫島內幼兒園學生及家長透過表演及送贈禮物,向島內獨居長者作關懷探訪,在區內推廣關愛、樂助及扶貧的訊息。
樂薈牽: 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
目的︰在社區建立互助守望的關愛氣氛,為弱老建立社區支援網絡 內容︰動員中心健老 探訪社區內弱老,建立互助關愛社區。 教授新移民親子烹煮湯水,並送贈邨內獨居長者,既能展現其才能,亦能獻愛心,回饙社會,增加對社區的歸屬感。 申請人或與其同住的其中一名直系親屬現正領取綜援,並在綜援計劃下被界定為「殘疾程度達100%」 或「需要經常護理」的人士。
樂薈牽: 低收入家庭
「把愛留住 – 荃家福家庭聚會」,是–項大型家庭戶外活動。 他們會獲邀參予在屯門黃金海岸沙灘舉行之家庭活動日。 透過運動會的互動過程,讓基層家庭的兒童及家長以具體的行動體會對家人的關愛,增加家人間的合作及凝聚力。 透過是次活動, 讓服務對象有機會乘坐特色的開蓬巴士遊覽途經的風景,暢遊香港濕地公園, 到黃金海岸遊覽及拍攝幸福家庭照留念。
樂薈牽: 殘疾人士
1993年4月,香港明愛正式接管寶血醫院,並易名為寶血醫院(明愛)。
樂薈牽: 香港明愛
各部門負責推行機構及所屬服務的政策、協調整體服務和評估部門的工作效益。 樂薈牽 各部門均設有由不同專業人士組成的部門委員會,領導日常運作,並提供專業意見。 現時香港明愛提供各項切合時宜的服務包括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社區及與接待服務。 香港明愛由理事會理事長為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 現時,不少弱能人士及其家人均過著獨立的生活,且得到別人的尊重。 當中不少人更積極參與社區事務,為明愛及其他社會服務機構擔任義工,貢獻社會。
樂薈牽: 香港
開展了社區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包括社區精神健康連網、社區精神健康照顧服務及社區精神健康協作計劃,為社區上有需要人士提供有關精神健康之輔導和轉介服務及社區教育。 為弱能稚齡兒童、智障成人及精神病康復人士提供全面而有效的康復訓練、庇護工作、住宿照顧、就業輔導、社交及康樂活動等,旨在發展其潛能及協助其身心發展,使能儘量達至獨立,並全面參與社區生活。 新界社團聯會北區地區委員會將透過探訪弱勢社羣及長者家庭,並送上禮物包,及舉辦嘉年華及綜合表演活動,與北區居民共迎香港回歸的重要日子。 適逢本屆巴西世界盃熱潮及配合「香港廣告商會金帆廣告大獎」舉辦三十週年,香港廣告商會與香港青年協會商會合作舉行一場親子足球慈善賽,讓青年人和廣告人共同分享歡樂。 樂薈牽 活動除了令更多弱勢社羣及基層家庭認識健康的體育運動形象外,亦透過足球活動讓他們歡渡父親節,舒緩緊湊的生活和工作壓力。
樂薈牽: 社會工作服務部
獲資助青年將實行所提出一個改善社區的項目,建議改善的方法和活動,及與家人和朋友為有需要的社區人士提供義工服務。 活動是由沙田社區基金全力資助,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及沙田青年服務團策劃及執行。 青年義工經訓練後陪同沙田亞公角鄰舍輔導會怡欣山莊的弱能人士參觀香港科學館。 為配合「築福香港」的「敬老月」,中心於2月推出「知計劃」,計劃以中心的課堂訓練為主,再輔以到戶家居訓練及支援服務。 計劃會按照腦退化症患者在不同階段的需要制訂照顧方案,以延緩患者病情;並會透過改善家居環境及提供家居訓練,使患者運用其剩餘的自我照顧能力有尊嚴地生活。 地區服務即中心行政服務,乃香港明愛行政總部的分支,負責支援香港明愛轄下的單位,為地區組織提供服務及與堂區保持緊密聯繫。
樂薈牽: 社區接待及其他服務
本會藉是次活動,讓他們放下工作或家庭的壓力,輕鬆愉快地乘坐開蓬巴士前往港島中、上環地區,與家人暢遊港島,認識香港島的歷史。 另外,透過集體遊戲增進親子間的感情,提升家庭融洽。 我們亦會增撥資源,加強在社區層面有關認知障礙症的照顧及支援,以及為有需要護老者提供的支援,並持續加強外展醫生到診服務。 另外,政府並成立新的十億元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試用、購置或租借科技產品,務求改善長者的生活,並減輕護老者和護理人員的負擔和壓力。 致力為來自低收入及雙職之家庭,年齡介乎2至6歲兒童,提供扶幼及學前教育服務。 香港明愛目前於港九新界共有九間幼兒學校,提供各種多元化服務,包括兼收輕度弱能幼兒服務、暫託幼兒服務及延長時間幼兒服務。
樂薈牽: 家庭服務
另外,為支持社會慈善服務,活動邀請社企及學校參與。 華景山莊位於香港新界西葵涌華景山路9號的私人屋苑。 屋苑佔地70多萬平方呎,高踞葵涌大窩山頂,鄰近長坑村、金山郊野公園及九龍水塘,空氣清新,環境清幽。 樓宇順沿山勢一脈相承,依山而建氣勢磅礴,蜿蜓起伏,遠眺如活龍奔騰,壯麗奇偉。 可惜由於是一字排開而建,形成一組墓碑的奇特畫面。
樂薈牽: 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由於華景山路是通往華景山莊及海峯花園的單一道路,所以任何道路工程或多或少會對該處居民帶來不便。 華景山路於八十年代由私人發展商修築,並於八九年中交回政府負責維修,而行人路經十數年使用及反覆挖掘,已有一定程度磨損,需進行大規模維修,是項重鋪行人路工程是該署從私人機構接收維修責任以來的第一次。 而考慮到資源問題,重鋪範圍只侷限於部份地點,路面物料改用路磚代替原來的混凝土路面,以達環保效果,故並非浪費公帑。 華景山莊曾經為香港名盤屋苑之一,吸引不少收入較高的人士入住,所以現時華景山莊的住戶多於為中產階級家庭或更高收入家庭入住。 華景山莊是當時香港極少數能全飽覽整個維多利亞港及鯉魚門的屋苑,而且更接近能飽覽整個新界西區景色,以及近乎整條沙田城門河。
樂薈牽: 香港明愛學前教育及扶幼服務總辦事處
接待服務則負責統籌及管理香港明愛轄下飲食服務、小賣部、宿舍、賓館、社區會堂及工藝社的運作。 嘉年華的宗旨是將慈善的精神灌輸給年幼的孩童,助他們培育一顆關懷互愛的心。 家長可陪伴子女到各個慈善機構擺設的攤位一邊玩樂,一邊瞭解各機構的宗旨、性質、活動等資料,幫助子女從小開始建立他們一顆慈善心,鼓勵他們支持和捐助慈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