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9大分析2025!專家建議咁做…

無綫電視未有回應;nowTV表示派往車禍現場採訪的兩名記者均是男記者,有線電視亦否認涉事記者為該臺記者。 無綫翡翠臺於晚上7時50分左右播出一節《特別新聞報道》,由記者冼志負責一段現場報道。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2025 翌日無綫電視發聲明否認記者有妨礙救援工作,並指消防於數小時後才進行吊車,因此沒有阻礙消防救援行動。

  • 英語製作的新聞節目則只於明珠臺播映及普通話製作的新聞節目則只於明珠臺及無綫財經 體育 資訊臺(只限《財經演義》)播映。
  • 而通訊局截至10月15日下午5時共收到250宗投訴,多針對有關報道刪除「拳打腳踢」,剝奪公眾知情權,對前線記者不公平及違反新聞自由。
  • 至於校方是否有請願人士所指控的「嚴重失當」,從相關部門的回應中無從得知。
  •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1990年,無綫新聞成為六四屠城後全球首家訪問時任中國總理李鵬的傳媒,所有問題事先與中方商定,不得另設問題。 新聞部派出袁志偉和李汶靜北上,惟後者堅持不跟劇本,亦拒絕與李鵬握手,最終由袁志偉單刀赴會。 除了該時段收視暴跌至不敵亞視,記者採訪時更被市民斥責為「走狗臺」。 無綫新聞亦為無綫衛星臺另外製作新聞報道,及於兩岸與不同電視臺合作,取得無字幕的新聞片段來播放,臺灣為TVBS(有時記者亦會為TVBS的部份報導擔任特派採訪),大陸方面則與中國中央電視臺合作。 2013年5月20日起,互動新聞臺所有直播及錄播新聞時段、財經節目及部分常規節目陸續以高清製作。 7月14日,無綫新聞部完成高清化工程,全部製作(包括虛擬廠景畫面、外景採訪片段及圖像)已全面提升至高清格式。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明珠臺新聞部員工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2025 2021年11月8日起,所有由無綫新聞臺播放之節目片尾版權告示,取消顯示從啟播起一直沿用的無綫網址(及其後加入的myTV SUPER標誌),僅剩臺徽、中英文公司名稱及羅馬數字製作年份。

  • 2019年2月19日,無綫翡翠臺《晚間新聞》報道一則題為「美國黑人男童拒站立唱國歌及誦讀效忠誓詞 遭警方起訴」的新聞。
  • 而陳母的真實性也受到質疑,與一張上月中秋節家庭照的齊肩短髮,變成馬尾長髮,懷疑「陳媽媽」也是替身扮演。
  • 其實TVB除了藝人外,不少新聞女主播都樣貌標緻,加上專業印象,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 2016年2月28日,新界東補選結束後,多間傳媒引用選舉管理委員會官方公佈的數字,唯無綫新聞卻採用民建聯點票數據,引起網民批評。

2017年4月1日起,因應TVB交還收費電視牌照,包括本頻道在內的所有收費頻道臺徽都有改動,原無綫收費電視圓形三色臺徽被改為TVB商標,惟通過nowTV播放的版本不變。 2013年4月29日,該頻道將中文名稱無綫新聞臺更名為TVB新聞臺,所有節目宣傳以TVB新聞臺稱之。 ,並非綜合性的大眾頻道,具特定的觀眾羣,開設頻道旨在「服務社區」,亦是全港唯一24小時免費新聞頻道。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新聞時段播阿嬌專訪

2019年11月4日的警方例行記者會上,六名分別來自《明報》、《am730》和港臺等傳媒的記者戴上貼有「查警暴、止警謊」標語的頭盔,警方要求六人離場不果後取消是次記者會。 無綫當晚播出樹仁新聞系主任梁天偉的電話訪問,指責涉事記者若有不滿應該杯葛採訪,不應「搗亂」。 梁天偉在兩日後透過樹仁《新傳網》澄清有關錄音被「斷章取義」,又指斥無綫記者致電時從未表示已開始錄音,內容全屬閒聊;多輪提問其中一問題「一般情況記者咁做算唔算搗亂」,梁則順應答稱「算搗亂」。

(myTV Super及無綫新聞網站「專題節目」分類提供(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並於2017年8月13日改於翡翠臺播出。 2014年10月15日凌晨,多間傳媒機構拍攝到有警員圍毆佔領中環示威者,當中包括無綫電視。 事件引起大批網民不滿,網民把備份的原版本片段上載到YouTube,紛紛批評無綫自我審查。 無綫新聞其後分別在中午和六點半新聞報導加回旁白「期間懷疑警員對他使用武力」和「期間懷疑警員毆打他,包括揮拳及腳踢動作」,唯沒有加到最初的網上報導。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記者冒認「東方星島」後落荒而逃

通訊局事後接到8宗投訴,局方最終裁定無綫違反《電視節目守則》,並向該臺發出警告。。 2016年2月28日,新界東補選結束後,多間傳媒引用選舉管理委員會官方公佈的數字,唯無綫新聞卻採用民建聯點票數據,引起網民批評。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2015年3月,有報道指袁志偉高薪招攬民建聯總幹事陸漢德入主新聞部擔任編輯主任,主力負責本地政治新聞的審稿工作。 到10月17日,網上流傳疑似無綫新聞部管理層與前線記者會議的26分鐘錄音。 有關錄音中,有疑似無綫新聞部管理層袁志偉的男子,談到修改旁述的原因。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編輯精選

無綫新聞部27名記者在傍晚在facebook發出聯署公開信,不滿公司管理層處理警方清場新聞的手法,認為「拳打腳踢」並非失實陳述,強調沒有滲入記者個人立場或情緒,只是客觀根據事實報道。 而通訊局截至10月15日下午5時共收到250宗投訴,多針對有關報道刪除「拳打腳踢」,剝奪公眾知情權,對前線記者不公平及違反新聞自由。 2020年3月9日起,因通訊事務管理局撤銷商營電視臺播放香港電臺節目規定,翡翠臺星期一至五播出的《六點半新聞報道》延長至50分鐘,翡翠臺《新聞提要》、《午間新聞》及《六點半新聞報道》更換新片頭,《晚間新聞》片頭亦有微調。 1967年新聞報導員主要以男性為主,第一代的新聞報導員包括:李大為、劉家傑、朱維德、蕭若元等。 1988年1月4日起在新聞片頭加入當天的日期及該節新聞的重點介紹。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1980年1月1日開始在直接引用非粵語人士發言或訪問時加插電腦字幕,惟早於1983年1月1日無綫新聞部首次於《九點半新聞報導》的整個新聞節目加入字幕,直至《新聞簡報》1993年5月14日播映結束為止。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新聞部員工

不過或許她要感激那位同事,因為事後她廣為人識,贏得了同情,在次年離開大臺。 人稱「珠珠」的趙海珠,相信是大臺新聞部「美貌智慧化」的元祖主播。 她在2006年擔任「六點半新聞報導」主播,當時是保守的大臺新聞部一大突破,珠珠旋即被雜誌起底,令她大學生活及私人生活曝光。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2025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嘉倩BB長相實在甜美,所以受到網民寵愛,當她在宣佈辭職回歸校園攻讀國際新聞學碩士時,網民一邊不捨,一邊擔心嘉倩BB同學能否專心上課呢。 有讀者昨(22日)向《東網》提供一張相片,相中顯示有2名身穿寫有「零容忍校園暴力」上衣的男子,手持「聖若瑟暴力血案 校方嚴重失當」字眼的牌,在位於中西區的聖若瑟書院門外請願。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頻道歷史

此外,報道一些有版權限制的項目時,畫面會被遮蓋,只播出聲音內容。 2012年倫敦奧運期間(7月28日至8月13日),由於報道奧運消息,該臺和互動新聞臺取消與翡翠臺及高清翡翠臺聯播常規新聞節目(《香港早晨》除外)。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2025 )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旗下一條以高清格式播放的新聞頻道,前稱TVB新聞臺(收費頻道)、互動新聞臺(免費頻道),提供24小時新聞資訊。 2018年4月1日,無綫派出記者到高鐵西九龍總站採訪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始試行營運的新聞。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新聞及財經節目

據報該特輯購自法國,無綫中譯本將南京大屠殺歸咎於國民政府所為,又有指節目主持人劉家傑曾讀出「香港市民同聲一哭」等字眼,引起臺北政府和本港右派人士的不滿。 事後臺北曾短暫封殺無綫電視以及邵氏公司,右派社團更赴廣播道總臺抗議,最後無綫需雪藏劉家傑和刊登道歉聲明,邵逸夫本人亦親往臺北向時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當面致歉,才令風波告一段落。 另外,專題節目科亦不時製作一些特備新聞節目,如:《六十年忘不了》、《終戰五十年》、《邵逸夫獎》等,亦會在一些重大事件後推出特備節目,如:《趙紫陽逝世》、《董建華請辭》、《世貿在香港》及《泰國兵變》等。 而在2020年3月至2022年,亦製作了《新聞掏寶》,讓公眾重溫由無線電視拍攝的香港和世界的事件。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財經體育資訊臺新聞時段

2013年4月29日,該頻道將中文名稱的無綫新聞臺更名為TVB新聞臺,所有節目宣傳以TVB新聞臺稱之。 而在6月16日起,隨着互動新聞臺將會改為高清廣播,原攝影棚需要改建,早晚播報新聞只間歇使用攝影棚右方的主播桌以及虛擬佈景,據個別主播在微博透露這是由於廠景裝修需時,所以需要暫時使用備用廠景。 此條目的主題是2005年至2013年使用「無綫新聞臺」名稱的收費電視頻道。 關於2017年起使用「無綫新聞臺」名稱的免費電視頻道,請見「無綫新聞臺」。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互動新聞臺時期

其後獲香港有線電視聘用,並與譚結琳(已轉投其他行業)、曾美華(仍繼續效力有線新聞)一起接受新聞主播訓練,實習期間被調派往有線新聞不同時段擔任主播工作。 黃珊於有線電視任職不足3個月便加盟亞視新聞,於24小時亞視新聞臺,及簡稱“aTV2”的亞洲電視新聞財經頻道(現改稱亞洲高清枱,簡稱“ATV12”)擔任主播。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2025 翌年3月7日,黃珊再度主持《午間新聞》,同年7月2日首次主持《六點半新聞報道》;8月18日則首次擔任《晚間新聞》主播,暫代原主播李卓謙。 其後,她接替原來主持藍可盈,與潘蔚林一起主持《2018香港大事回顧》,翌年則獨立主持《2019國際大事回顧》。 另外,她曾經接受香港電臺電視部節目《傳媒春秋》及亞洲電視節目《電視風雲50年》訪問,分享新聞從業經歷;2018年接替離職的高級主播藍可盈與潘蔚林擔任星期一至五六點半新聞報道主播,同年起不再兼任午間新聞主播。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2025 2008年10月1日至2008年10月2日,她曾擔任亞洲電視本港臺晚間新聞的主播,也主持過亞洲電視本港臺的節目《不老傳說》,以及本港臺、亞洲高清檯節目《新聞830》。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新聞專題節目

事後網民發現章氏的親北京政治色彩濃厚,曾為林鄭月娥競選活動站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訪港時更現身停機坪與其握手。 惟有網民發現字幕卻顯示為「我們的特權是來自法庭」,與原意有明顯出入。 2018年立法會補選舉行在即,往年無綫新聞部都會按慣例舉辦選舉論壇,但網媒眾新聞在2月9日引述消息指無綫不會就是次補選舉辦論壇,原因是新界東的參選人質素參差,影響節目效果。 新聞部主管袁志偉拒絕證實有關消息,僅稱「無必要同你解釋」其採訪政策。 2018年2月17日晚,無綫《晚間新聞》引述消息指,律政司決定不就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收取澳洲公司UGL款項採取法律檢控行動,廉署亦已結束調查。

2015年她離開無綫新聞,轉行至負責市場推廣,亦有以個人身份接拍廣告等。 除了上述兩位,今年3月有王俊彥離職時發文表示「香港人珍重」、到9月賴凱靖離職開心表示「蓋不住的興奮 、新聞終於報道完啦,不再留戀」、徐俊逸亦於10月底離職,而11月更有何駿彥,今年總共有六位TVB新聞主播離巢。 現年33歲的李文欣離職前負責所有主播培訓及編更工作,更早在2018年接替已離職無線新聞臺的首席主播陳嘉倩成為主持81臺《香港早晨》及天氣報告。 目前,《香港早晨》由29歲的麥詩敏接棒並由賴君蕊和周可茵替更。 2012年6月30日,互動新聞臺正式改為高清制式播出,但仍以標清制式播出的無綫新聞臺也會播出部分互動新聞臺的新節目。 金盈畢業於香港珠海學院,曾在香港寬頻及鳳凰衛視工作,於2015年加入TVB當新聞主播,在職期間曾因大臺報導新聞方向與網民起爭執,相當「惹火」。

2006年5月10日,無綫新聞臺正式透過無綫收費電視使用第5/205頻道收看和now寬頻電視的無綫收費電視特選組合第805頻道播出。 在2005年5月20日,配合銀河衛視更改品牌名稱為「Super Sun新電視」,臺徽改以TVB商標加上新聞臺字樣(2006年,畫面右上臺徽與免費頻道一樣,TVB商標從透明更改為加入藍綠紅三色)。 另外因應「健康臺」的啓播,本臺停播健康資訊節目《中西醫合壁》,所有同類健康和醫學節目改由健康臺播放。 該頻道的主要競爭對手為香港有線電視擁有的新聞臺、奇妙電視旗下的HOY資訊臺及now TV擁有的新聞臺。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明珠臺新聞時段

周嘉儀八卦新聞最纏身的一次,是與大臺已婚男上司發展感情,此事令她大臺主播生涯蒙上陰影,令好2015年出走大臺。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之後她任職金融推廣,還自由身為化妝品品牌拍攝了一輯突出的造型照。 黃紫盈在離職後,來個華麗轉身變成司儀,又主持旅遊、美食及時尚生活節目主持,轉行後搞作多多的她,今年初又和合作夥伴成立酒業公司,銷售酒類產品、推廣時尚生活及舉行工作坊,進軍甜品界,發展不俗。 黃紫盈被稱為「淚眼小花」,因為有傳在報導新聞出街前受了委屈,在新聞報導直播時邊流淚邊報導。

發言人稱沒有安排開放車站予傳媒拍攝,又指有關行為可能觸犯法律,亦會危及自身安全,對此表示遺憾。。 無綫隨後於當日的《六點半新聞報道》及《晚間新聞》刪去西九站月臺片段等相關內容,但未有引述港鐵的回應。 2013年度香港小姐競選冠軍陳凱琳按慣例接受無綫記者劉芷欣訪問,被問及身為首位「普選港姐」對普選特首的看法,她表示自己留意相關遊行日增,並敦促政府應多聽民意。

2015年1月5日,無綫新聞部推出一小時《晚間新聞》,同日錄影廠佈景作出更改。 12月6日起,香港早晨增設星期日版,惟只在TVB新聞臺及互動新聞臺播出。 2012年11月15日起,《天氣報告》率先採用高清字幕;2013年1月1日起,翡翠臺、高清翡翠臺及明珠臺各節新聞報道亦採用高清字幕,互動新聞臺亦開始為各節新聞報道全面配上字幕。 1996年9月2日,新聞部再度引入電腦字幕並首次擴展至所有新聞報道節目,惟僅侷限於主播報道時長期配上,在2003年9月21日,再搬至將軍澳電視廣播城後纔再次於錄製報導加插字幕並持續至今。

2019年8月27日,中梵簽定主教任命協議後首度舉行主教祝聖禮。 無綫新聞引述天亞社報道,以「教廷屬意人選姚順獲祝聖為主教,分析指顯示中方讓步」為題,遭天亞社發嚴正聲明,斥其錯誤引用並歪曲報道內容原意,促請無綫新聞盡快更正報道內容。 在新聞及資訊部製作的外購節目《愛爾蘭和平之路》中,其中一幕見到英女皇,但卻標示為英國已故首相戴卓爾夫人。 無線新聞於2018年1月25日「浸大生辱罵教師事件 陳樂行下月中接受紀律聆訊」的影像及文字報道中,當中有一句寫道:「另外,有校友發起聯署支持校長錢大康,認為真正教育要獎懲並用。」。

2016年1月2日,她首度主持《午間新聞》,同年2月起正式調往互動新聞臺擔任首席主播及主持J5節目《智富之道》,同年4月20日曾離職,並任職東方報業集團。 直到2017年6月14日,她再重返無綫新聞報道「格倫費爾塔火災」,同年8月15日主持節目《升學無彊界》。 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期間,漏報其他特首候選人的名字,通訊事務管理局於2018年6月30日裁定有關新聞時段違反《電視節目守則》的相關條文,向無綫新聞部發出勸喻。 1998年4月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到訪法國巴黎,無綫派廖忠平為首的採訪隊隨行。 當時朱鎔基遇到無國界記者的示威者扔傳單,要求釋放記者高瑜,廖忠平詢問朱鎔基對此「有甚麼感想」,朱面帶難色地回應:「沒看見、沒聽見」。

因應高清翡翠臺將於2016年2月22日起易名為J5臺啟播,TVB新聞臺於2016年1月起取消播放財經及資訊節目(不過《開市第一擊》仍會繼續播出),並全面與互動新聞臺聯播。 TvbN(其中文名稱為無綫新聞臺)在2004年2月18日於收費電視平臺exTV 銀河衛視(現稱無綫收費電視)推出。 在2005年5月20日,配合銀河衛視改革為新電視,新聞頻道臺徽改用中文名稱,即為無綫新聞臺,英文名稱則略改為TVBN。

2018年6月22日,無綫新聞臺推出「啟播10週年」宣傳片(從「互動新聞臺」於免費數碼電視啟播算起)。 TvbN其中文名稱亦為無綫新聞臺,在2004年2月18日於收費電視平臺exTV 銀河衛視推出。 為籌備開臺,當時TVB更破格起用非新聞系出身的年輕主播,如趙海珠、林燕玲、林小珍、羅若安等,在當時掀起一陣輿論。 當時,本臺以tvb英文小寫加上大寫的N作為臺徽,與當時其他TVB收費頻道(tvbQ、tvbE等)一致。

無線新聞女主播黃珊: 記者涉妨礙消防救援

然而,當晚明珠臺播出的《七點半新聞報道》就悉數報導棄選超區的三名泛民候選人,又引述關永業稱,「棄選這日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黑暗的一天」。 無綫電視執行董事兼集團總經理李寶安經公司內部電郵表示,公司支持新聞部主管專業及判斷,抨擊偷錄者「卑鄙和懦弱」,表示公司會嚴正處理祕密錄音外泄事件,追究到底。 更不容許敵視無綫的傳媒、或傳媒工會指指點點,企圖干涉編輯自主。 無綫新聞在2011年3月29日的《時事百科》環節中,錯誤報道只要約一粒方糖大小(約5克)的鈈便足以令全球人類死亡。 廣播事務管理局(現通訊事務管理局)收到投訴後向無綫電視發出警告,指報道令觀眾驚恐,未有提供足夠證據確保報道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