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土地將於公告張貼後三個月,即今年6月5日歸還政府所有,政府亦會繼續與相關土地業權人、受影響住戶及業務經營者保持緊密溝通,妥善處理他們的補償及安置事宜。 地政總署負責協調 3 個新發展區的徵地和清理土地工作,這三個新發展區分別是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及元朗南發展區。 數百夥的零碎地盤未計之外,還有元朗南、洪水橋、錦上路/八鄉三個發展區。
- 但為避免影響鷺鳥主要飛行路線,大綱圖已設有地區休憩用地 、鄰舍休憩用地以及非建築區域,而這些地帶內的建築物最多隻可樓高3層。
- 北部經濟帶接壤深圳,包括了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新市鎮及相鄰鄉郊地區,並有多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是香港未來二十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
- 此外,亦提供了一份環境監察及審核計劃,以便檢查各項建議緩解措施的成效。
- 為了善用鄰近公路網絡的優勢及減少對住宅區的環境影響,我們建議沿元朗公路劃設「就業帶」,作貯物及工場用途。
- 因此,新設施的位置會作如下安排:進水工程位於元朗南淨水設施的北部;初級和生物處理設施位於中部;三級處理設施位於南部。
- House730雲集香港各類型樓盤資訊,包括香港新樓盤或是二手樓、港九或是新界、住宅或是工商業大廈,務求為用戶提供最全面的樓盤資訊。
- 在2022施政報告中政府再次強調,將全力推進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廈村及元朗南等已啟動工程的大型項目。
這一項目的主要土地來源是棕地,也就是新界一些因農業活動衰落而改作其他用途的前農地。 然而,棕地並非閒置地,承載著露天貯物、物流運作、停場等多種功能和活動。 香港馬拉松今早舉行,全馬賽事方面,肯尼亞男跑手以2小時10分47秒取得第一名,另外兩名埃塞俄比亞男跑手包辦二、三名。
元朗南未來發展: 元朗通團隊
的生態影響會屬輕微或低,且無需採取任何緩解措施。 元朗南未來發展2025 因此建議採取預防措施和改善機會,以進一步減少任何潛在的環境影響並提升項目的生態價值。 是次研究在決定各種處理設備的裝設位置時,不只考慮了工序上的要求,亦考慮了各項環境因素,例如大部份空氣排放源和闢味設備,都安排在盡量遠離工地邊界的位置,務求能在排氣源和敏感受體之間保持最大距離。
- 根據資料,盛店投資有限公司股東為新世界子公司「Happy Champion Limited」及「New World Nominee Limited」,而董事包括新世界執行董事薛南海、法律部門主管王文海等。
- 於屏山北的一幅37.4公頃的土地,亦有三成多的用地由發展商持有。
- 約224公頃的發展區面積中,約185公頃為發展用地。
- 未來11號幹線落成後,由元朗公路前往藍地,再去青衣,直達九龍,預計2036年或之前落成。
- 而於後方的永寧村、早前亦曾就該處的綠化地帶申請改劃作中高密度住宅發展,擬建超過1000夥單位,惟不獲規劃署通過。
- 其中自動捷運系統最快,從泥圍站至流浮山站需時13分鐘,初步預算建造成本約400億至450億港元。
在發展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的同時,亦會設立約37公頃的塱原自然生態公園。 為進一步保護高生態價值的地點,政府將開展指定約500公頃的紅花嶺為郊野公園的工作。 此外, 政府正積極考慮, 透過非原址換地方式,以大埔船灣已修復的堆填區換取沙羅洞內具高生態價值的私人土地,以長遠保育沙羅洞,同時繼續物色合適地方納入郊野公園範圍。 龍鼓灘約200公頃填海的規劃及工程研究亦會盡快展開,以提供土地作工業及其他用途。 由藍地隧道、大欖湧隧道、青龍大橋及掃管笏連接路組成的主要幹道,有望舒緩屯門公路、大欖隧道及汀九橋的負荷,縮短行車時間及增加新界西北往返市區的路線選擇。 計劃同時確立建造青衣至大嶼山的連接路和擴闊元朗公路(藍地至唐人新村段)的需要,預計將不遲於2036年開通整組主要幹道。
元朗南未來發展: 環境影響評估主要結果
該發展區涵蓋範圍包括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新市鎮,以及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廈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等新發展項目。 元朗南未來發展 除了這三個發展區外,現時元朗還有兩個大型的公屋計劃,包括前朗邊中轉房屋地盤,現時已經拆卸,將會興建公屋,另外一幅位於丹桂村附近的地盤,也是以公屋發展。 早於2012年開始研究的元朗南房屋用地規劃,規劃署與土木工程拓展署終完成勘查研究,最新發展時間表是預計到2028年纔有首批居民遷入,比原定計劃遲了1年。 報告指,考慮到元朗南地區現有基礎設施的限制,特別是當地居民長期關注的現有道路網載運量,以及要確保100公頃受影響棕地作業能有序地調遷,並安置合資格受影響人士,元朗南發展需要足夠基礎設施支緩各階段逐步實施。 研究報告指出,元朗南發展旨在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新市鎮擴展部分,重點善用100公頃棕地。 元朗南發展區可以提供約32850個新建住宅單位,容納約98700名居民及提供約3630個就業機會。
元朗南未來發展: 元朗南發展區10萬人將進駐 本區交通勢迫爆
透過全面規劃及提供新基礎設施,元朗南發展項目將更有效地利用棕地(約100公頃)的發展潛力,構建一個宜居和綠色社區。 元朗南未來發展2025 元朗南未來發展2025 元朗南發展可提供約28 500個新增住宅單位,將容納約88 000人,並將提供所需的基礎設施、公共、商業和社區設施。 現時新界西北地區的骨幹交通屯馬綫,繁忙時間客量已超過設計容量的上限。 何開發又認為,政府多番把「東西走廊」(屯馬綫)與西鐵綫混為一談,實屬偷換概念。 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已完成規劃及工程研究,通過法定規劃圖則, 以及獲立法會批出前期工程撥款進行詳細設計,並已制訂新的補償及安置方案。
元朗南未來發展: 工程項目背景
有關「元朗南建議發展大綱圖」的資料摘要及相關資料已上載至該研究網頁(),供公眾參考。 未來深港創科及科技園勢成為香港歷來最大創科平臺,每年經濟貢獻達570億元,並預計將製造5萬多職位。 總括而言,若能在施工和營運階段實施各項建議的緩解措施,本工程項目可能造成的剩餘景觀及視覺影響均在可接受水平。 米範圍內,共錄得十一種生境,包括:已發展區/廢棄土地、植林區、草地、灌木地、混雜林地、鄉村/果園、農地、沼澤、池塘、人工水道和天然水道;而在項目工地範圍內,則錄得發展區/廢棄土地、小片灌木地和人工水道。 立方米惰性建拆物料則會被循環再造,或運往公眾填料接收設施,以便其他項目再作善用。 對於非惰性廢物,則會盡可能回收,最後才棄置於堆填區。
元朗南未來發展: 元朗南發展第一階段工程及第二階段工程第一期
針對區內現時190公頃的「棕地」,政府除預留土地整合現有的棕地作業,遷入多層樓宇,亦會仔細研究如何安置現有棕地使用者。 在2017年的施政報告中,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洪水橋新發展區將作為試點,探討以多層工業樓宇或其他有效使用土地模式整合棕地作業,以釋放棕地作發展用途。 而受拆遷影響的居民,政府將以「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進行收地,受影響村民可原區上樓安置或獲發特惠補償金,當局已在洪福邨旁預留土地作原區安置,料提供1,800個單位。 由於洪水橋的地理位置與天水圍、元朗及屯門緊密連繫,政府屬意將其打造成為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 根據規劃,將會提供約6萬個新住宅單位,容納約218,000人,首批居民預計於2024年入住。 商業方面,亦已預留大面積的土地用作開拓物業、企業及科技園區,發展高增值的現代化物流服務及港口後勤和科技園等,提供大量工商業樓面供應作辦公室、零售、酒店及特殊工業等經濟用途,以發揮其鄰近深圳和大灣區的策略性優勢。
元朗南未來發展: 【搵樓大本營】再多十萬人進駐元朗南 交通勢迫爆
元朗南發展的建議發展大綱圖正最後定稿,可以提供27,700個單位及59萬平方米工商業樓面,預計首批居民可於10年後入夥. 繞道起始於屯門西南部第40區,連接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通往機場的隧道),然後沿青山山脈東邊到達屯門西面連接青田路,在屯門公路興建連接路與港深西部公路交匯,並且考慮連接洪水橋新發展區。 由於港珠澳千絲萬縷,三地學者及專家試圖先從民間層面研究及找出最符合三地長遠發展的建橋方案,由於港珠澳大橋所涉及的,不僅為香港內部商業大集團的利益,而且還牽涉到粵港澳三地政府的未來發展規劃及長遠利益。 此外,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落成後,由屯門市中心乘坐的士或者駕駛私家車來往香港國際機場僅需要少於15分鐘,比較現時約半小時減少一半耗時,節省不少時間。 在2022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興建中鐵綫,由元朗錦田途經葵涌連接九龍塘,紓緩屯馬綫的載運壓力,大大縮減新界居民往返市區的交通時間。 該研究已進行三個階段社區參與,在制訂「建議發展大綱圖」時已充分考慮公眾的意見。
元朗南未來發展: 相關新聞
規劃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日(八月八日)公佈「元朗南房屋用地規劃及工程研究—勘查研究」擬備的「元朗南建議發展大綱圖」。 元朗南未來發展2025 政府指,項目會有效利用約100公頃棕地的發展潛力,把元朗南發展為元朗新市鎮的擴展部,並應付本港中長期房屋需求。 在運作階段產生的廢物,會主要是砂礫和隔濾物、已脫水污泥、化學廢物和一般垃圾。 砂礫和隔濾物會被壓實,並會以有蓋容器妥善存放,以便每日運往堆填區棄置。 砂礫和隔濾物的運送和棄置,均會由信譽良好的廢物收集商負責管理和控制。
元朗南未來發展: 北部都會區|土木工程署簽約 展開元朗南第一期發展工地平整等工程
預計本工程項目在實施「空氣污染管制(建造工程塵埃)規例」所要求的緩解措施、良好施工方法、定期澆水和環境監察及審核計劃後,有關的施工活動不會對空氣質素敏感受體造成不良粉塵影響。 因此,會盡可能避免使用撞擊式打樁,以減少對現有結構的滋擾,並防止本工程項目在施工期間引起公眾投訴。 所以鑽孔樁是元朗南淨水設施重型結構的最可取地基方案,因為它對鄰近地區所產生的震動和滋擾較少。 然而,應予注意的,是鑽孔樁的施工期較長,亦會產生較多挖掘物料需要處置,因此會造成其他環境影響。 元朗南未來發展 林鄭月娥在昨日公佈的施政報告,用了一個章節講述這個佔地300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近三成的「北部都會區」。
元朗南未來發展: 工程範圍簡介:
至於元朗南發展內的工業及商業樓面,分別涉及約534萬及247萬平方呎,料合共新增多達1.37萬個就業職位。 港鐵公司會於多個港鐵車站增設連接地面至大堂的升降機,方便乘客進出。 其中金鐘站及鑽石山站分別配合南港島綫及沙中綫工程。 其他未有連接地面至大堂的升降機的車站將會陸續加設,炮臺山站的方案研究考慮改建現有兩部位於港鐵炮臺山站A出入口旁連接地面至平臺的政府站外升降機,向下延伸至港鐵炮臺山站車站大堂。 元朗南未來發展2025 2021年,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的施政報告中,研究將新界北部打造成「北部都會區」,同時亦向政府建議興建鐵路連接東鐵綫和屯馬綫,包括將北環綫擴展。
元朗南未來發展: 環境監察及審核
House730雲集香港各類型樓盤資訊,包括香港新樓盤或是二手樓、港九或是新界、住宅或是工商業大廈,務求為用戶提供最全面的樓盤資訊。 美國著名記者赫什表示,位於波羅的海的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是美國總統拜登下令實施的祕密行動,美國海軍潛水員在管道安放遠程遙控炸彈,挪威軍機投下聲納浮標引爆炸彈。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北溪天然氣管道是重大跨國基礎設施,爆炸事件對全球能源市場和全球生態環境產生重大負面影響,如果赫什的調查報道屬實,是不可接受,並必須受到追責,美方應當向世界作出負責任的交代。 白宮早前斥責報道完全虛假和虛構,挪威外交部亦表示,指控屬無稽之談。 沿規劃區建立完善休憩空間網絡,連貫住宅用地及現有鄉村社區,並作為區內的觀景廊/通風廊/緩衝帶。 建議在住宅用地內劃定「低矮建築帶」,作為與鄰接鄉村的緩衝。
住宅及混合用途用地雖比去年草圖減少5公頃,但住宅單位增加800個至28,500個,其中61%為公屋,39%為私人房屋。 未來,元朗將有多個重點發展區,較矚目的包括元朗南、洪水橋發展區。 元朗南未來發展 政府近年積極發展元朗,吸引不少發展商到區內「插旗」,而該區日後將成為住宅供應重鎮。 另外,元朗南發展區內,亦會提供約194萬平方呎商業用地,以及約120萬平方呎「就業帶」,有助推動區內發展零售業。 整個發展區工程,將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首批單位最快於2028年入夥,將於2038年大致完成發展。 另外,政府將動用《收回土地條例》,預計2022年起開始進行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