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5日辭世,享耆壽97歲,被外界最初誤認為是「坐缸」,星雲大師弟子、妙熙法師今天撰文澄清並解說,並非「坐缸」,而是「坐塔」。 星雲大師在世界各地建寺、築校,成立大學,積極進行宗教對話,主張佛教不同派別和道場交流,備受佛學家讚譽為領導當代佛教革新的先行者。 星雲大師為江蘇江都人,1927年出生,少年出家,俗名李國深,法名今覺,法號悟徹,自號星雲,是禪宗臨濟宗第48代傳人。 他於1949年初遷居臺灣,1967年創辦佛光山,被尊稱為星雲大師。 內媒讚揚星雲大師願力宏偉,慈悲廣大,佛學淵深,解行相應,智慧明睿,辯才無礙,這些佛教大師一般應具備的條件,星雲大師可謂當之無愧。 星雲大師的輝煌業績,以其振興佛教以利人濟世、令「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菩薩悲願為用之不竭的動力,而其所說所為,表現出一種鮮明的主導思想:人間佛教的宗旨。
上環體育館位於上環皇后大道中345號上環市政大廈11至13樓,於1989年5月1日啟用。 香港壁球中心位於中環紅棉路23號(毗鄰山頂纜車總站),於1986年11月1日啟用。 壁球中心提供17間標準壁球室及1個表演場,歡迎個人及團體於開放時間內租用。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 荃灣公共圖書館
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位於紅磡馬頭圍道11號紅磡市政大廈3至5樓(毗鄰是家維邨),於1996年4月15日啟用。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2025 花園街體育館位於九龍旺角花園街123A號花園街市政大廈10至13樓,佔地4 240平方米,於1989年1月3日啟用。 體育館設施齊全,為區內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康樂設施,是理想的康樂活動場地。 駱克道體育館位於灣仔軒尼詩道225號駱克道市政大廈10至12樓,於1986年12月6日啟用。
恆安體育館位於沙田馬鞍山恆安邨恆安商場4樓,於1988年11月1日啟用。 保安道體育館位於深水埗保安道325至329號保安道市政大廈2至3樓(毗鄰李鄭屋邨),於1987年11月啟用。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將軍澳體育館位於將軍澳運隆路9號,於2001年3月15日啟用。 調景嶺體育館位於將軍澳翠嶺路2號,於2015年4月23日啟用。 體育館提供多元化的康樂設施供個人及團體租用,還每月舉辦不同類型的康體活動,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星雲大師圓寂︱「坐缸」是誤傳 弟子:「坐塔」才正確
報名錶格,及有效證明文件正本或副本、享有優惠收費文件正本/副本及費用到任何分區康樂事務辦事處 / 設有康體通服務的康體場地辦理報名手續,先到先得。 近年愈來愈重視做運動強身健體,但訂體育館場地都唔係咁易,因此Bowtie團隊為大家預備體育館的Book場方法,及預備各區體育館的地點及開放時間俾大家,做運動前做足準備。 因應本港疫情逐漸緩和,政府在2021年2月開始重新開放各地區體育館。
- 「油麻地痘局」於1920年停用,並於同年8月租予「台山電光炮廠」,其後1921年2月25日炮竹廠火藥庫發生猛烈爆炸,釀成32死56傷。
- 香港在1842年成為英國殖民地後,西方體育活動陸續傳入,當時部分居港外國人建立運動會所,如域多利遊樂會、香港木球會、香港足球會及九龍華地滾球會等。
- 體育館於1988年6月1日啟用,提供康樂設施,歡迎個人及團體於開放時間內租用。
- 葵青區擁有8間體育館,是新界最多體育館的一區,在全港排行第二,僅次於9間的觀塘。
- 林士德體育館位於新界葵涌興芳路176號,於1980年10月27日啟用。
- 我對大家也沒有何好、何壞,在常住都有制度,升級都有一定的標準,但世間法上總難以平衡,升級的依據:事業、學業、道業、功業,這裡面大小、高低、有無,看的標準各有不同,都與福德因緣有關。
- 黃大仙有416,100居民,平均每間體育館服務5.94萬居民。
美林體育館位於沙田大圍美林邨第3期,於1986年9月20日啟用。 顯徑體育館位於沙田顯徑邨顯徑商場,於1988年12月15日啟用。 石硤尾公園體育館位於深水埗南昌街290號(毗鄰白田邨),於1997年5月1日啟用。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星雲大師圓寂|遺言:對他最好的懷念就是唱誦「人間音緣」奉行人間佛教
踏入千禧年後,只有多28間體育館啟用,最新的是2022年的大埔東昌街體育館及深水埗體育館。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及運動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博士指,在體育館安裝冷氣系統,並不如想象般簡單。 雷博士坦言,明白市民對設施有合理期望,但要考慮公帑如何使用纔是最有效。 到佛光山悼祭大師的信眾來自五大洲,媒體關切卻少見中國大陸信徒。 蔣萬安表示,「當然希望基於人道讓各界都有表達哀悼之意;盼心意不分國家,也讓大家都能前來,這是宗教的事,尤其大師的精神一直在全世界深受感念,希望是『開放的態度』」。 佛光山表示,蔣經國於佛光山開山初期,曾經4次造訪,並於1978年在大悲殿和星雲大師共同留下歷史畫面,令人追思緬懷。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最後的囑咐 星雲大師真誠的告白
海傍街體育館位於長洲市政大廈1樓至2樓,於1991年7月1日啟用。 長洲體育館位於長洲醫院路3號毗鄰長洲醫院,於1993年1月10日啟用。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2025 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位於西營盤東邊街北18號(毗鄰中山紀念公園),於1995年5月22日啟用。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 大埔運動場
都會大學校長林羣聲今日(8日)表示,計劃於九龍區購買現成酒店,改建為學生宿舍,以提供300至400個宿位讓學生居住;為增加教學設施,都大正在申請於常盛街佛光街交界斜坡用地興建新的教學大樓。 除教學設施外,林羣聲期望裏面會有演講廳,以及類似現有物理治療診所的設施,讓公眾亦可以享用有關服務。 除了上述範圍外,隨着社區發展,原本不在何文田範圍的公共設施,亦以「何文田」命名。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星雲大師圓寂 陳其邁:他是高雄的榮耀
被問到為何不尋找地皮自行興建宿舍,林羣聲指除因更方便外,如找到一塊地,興建教學設施的優次會先於興建宿舍。 )是香港九龍來往何文田至紅磡的一條主要街道,西北起何文田常盛街,接連培正道。 另外、佛光街近和衷街有行車天橋跨越馬頭圍道,連接紅磡道/大環道東為終點。 香港在1842年成為英國殖民地後,西方體育活動陸續傳入,當時部分居港外國人建立運動會所,如域多利遊樂會、香港木球會、香港足球會及九龍華地滾球會等。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不過由於會籍等種種限制,當時一般市民難以參與這些會所舉辦的活動。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個人工具
最早啟用的是東啟德體育館,位於九龍新蒲崗六合街30號,毗鄰採頤花園,於1973年3月1日啟用,接近用了半世紀。 2022年香港有多兩間康文署體育館落成,分別是大埔東昌街體育館以及深水埗體育館。 為令場館較涼快、加強空氣流通,署方在場內已設置抽風機系統,並放置電風扇、吹風機等。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九龍區:各區體育館
截至2021年2月,全港共有102間室內體育館(體路製圖)超過一半現有體育館於80及90年代啟用(體路製圖)隨著社會發展,室內體育館等運動場地現在已經變得普及。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2025 截至2021年2月,康文署轄下的室內體育館共有102座,其中港島區共19間、九龍區有30間、新界區則有53間體育館(詳見下表),另外亦有7座室內壁球場。 根據康文署資料,現有室內體育館共有5座於70年代啟用、34座在80年代投入服務、38座於90年代啟用,另外25座則為千禧後落成建築。 巴士站鄰近冠暉苑、冠熹苑、何文田邨欣文樓、佛光街體育館、何文田西食水配水庫、香港房屋委員會標準單位模擬中心(已廢棄)、冠德苑。 殘疾人士可於任何時間享有優惠外,全日制學生(不適用於租用草地球場)及60歲或以上的長者(只適用於個人租用者)在指定時間亦可享用優惠收費使用大部份陸上康樂設施。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個人架生
北河街體育館位於深水埗基隆街333號北河街市政大廈5至U6樓,於1995年8月啟用。 荔枝角公園體育館位於九龍荔枝角荔灣道1號(毗鄰美孚新邨),於1983年4月6日啟用。 此外,體育館會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康樂體育活動,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長沙灣體育館位於九龍長沙灣道與興華街交界,於1976年6啟用。 和興體育館位於粉嶺和鳴裏8號,毗鄰粉嶺花都廣場,於1992年6月1日啟用。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路線資料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都監院長慧傳法師接待陪同。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接待吳伯雄一行人時談到,大師安詳捨報、發願乘願再來。 大師一生都是為佛教,一心一意推動佛教普及化,提倡「三好、四給、五和」,以體育和藝術弘法,利益無數眾生。
每間體育館平均服務居民人數最低的一區,平均每間服務3.73萬人。 若配合每區人口分析,屯門區的5間康文署體育館平均服務人口最多,約9.9萬居民使用一間體育館;離島區同樣有5間體育館,但人口少得多,每間體育館平均服務3.73萬居民。 實際上香港房屋委員會(Hong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2025 Kong Housing Authority)並不等同房屋署(Housing Department),九巴之命名混淆兩者,乃屬張冠李戴。 青衣楓樹窩體育館主場館裝冷氣系統的建議,拖足7年仍未落實動工,但除此場館外,全港仍有另外7間體育館的主場館未裝有冷氣,對於附近的居民來說,或造成一定困擾。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星雲大師逝世 享年97歲
車公廟體育館位於沙田沙田頭路10號,於2020年9月17日啓用。 場地設有2個可用作壁球室或乒乓球室的壁球室及1個設180個座位的看臺,歡迎個人及團體租用。 漁光道體育館,香港室內體育館之一,喺香港仔,香港仔水塘道十八號,漁光道邊,英文叫Yue Kwong Road Sports Centre。
佛光街體育館相片: ♜ 紅磡公共圖書館
大埔體育館位於大埔汀太路13號 (毗鄰大埔游泳池),於1990年9月7日啟用。 大埔墟體育館位於大埔鄉事會街8號大埔綜合大樓6樓及7樓,於2004年9月30日啟用。 富善體育館位於大埔富善邨多層停車場6樓,於1986年11月1日啟用。 大埔富亨體育館位於大埔富亨邨富亨商場一樓 (毗鄰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於1991年8月5日啟用。 天平體育館位於上水天平邨天平商場3樓,毗鄰上水天平邨及安盛苑,於1989年5月1日啟用,屬非空氣調節多用途場館。 振華道體育館位於牛頭角振華道50號樂雅苑停車場頂樓,毗鄰樂華邨,佔地1364平方米,於1984年啟用。
大窩口體育館位於新界葵涌大窩口大廈街39號(毗鄰大窩口邨及葵賢苑),於1992年12月18日啟用。 林士德體育館位於新界葵涌興芳路176號,於1980年10月27日啟用。 北葵涌鄧肇堅體育館位於新界葵涌和宜合道292號(毗鄰和宜合道運動場及北葵涌賽馬會游泳池),於1985年1月28日啟用。 荔景體育館位於新界葵涌麗祖路60號 (毗鄰荔景邨及悅麗苑),於1994年3月25日啟用。 長發體育館位於青衣長發邨長發廣場4字樓(毗鄰青泰苑),於1990年3月5日啟用。 東湧文東路體育館位於東湧文東路39號,毗鄰靈糧堂怡文中學,於2010年2月18日啟用。
楓樹窩體育館位於新界青衣楓樹窩路10號青衣邨第2期(毗鄰偉景花園),於1990年7月2日啟用。 坪洲體育館位於坪洲寶坪街6號坪洲巿政大廈及毗鄰坪洲碼頭,於1991年12月啟用。 小西灣體育館位於香港小西灣道15號小西灣綜合大樓2樓至4樓,於2011年7月啟用。 鰂魚湧體育館位於香港鰂魚湧街38號鰂魚湧市政大廈6至7樓,於1988年12月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