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下發《關於幾個化學名詞訂名問題的通知》,正式宣佈廢矽改硅的決定。 這一通知中提到了審定理由和過程:“1953年化學名詞審查小組建議將‘矽’改爲‘硅’,1955年,無機化合物名詞審查小組認爲此項建議甚爲正確,在徵求全國各有關單位意見後,決議將‘矽’改爲‘硅’。 ”矽肺與矽鋼片等民間常用詞彙至今仍常用矽字(在中國大陸讀作xī);在香港,兩用法皆有,但「矽」較通用。 人算不如天算,在1953年中國科學院召開的會議中,卻有人覺得矽這個讀音會與錫(Tin,符號Sn)還有硒(Selenium,符號Se)混淆,提議「恢復」Si的翻譯回硅,因為這個字讀作龜,真的是好棒棒。 硅是一種半導體材料,可用於製作半導體器件、太陽能電板、光纖和積體電路。 硅發音2025 與鐵結合,可以成為矽鋼,這是一種耐磨的鋼件,常用在各種工具上。
一派是以顧翼東、方柏容、劉澤先三位先生爲代表,主張改;另一派則以符綬璽、侯毓汾二位先生爲代表,主張不改。 座談會結束後不久,《化學通報》連載了化學名詞審查小組成員陶坤的文章——《化學新字的讀音》上、下兩篇。 在下篇中,陶文宣佈將矽字改爲硅字,在註解中,他陳述了更改的理由:“矽音夕,與硒、烯、醯、錫不易分辨。
硅發音: 漢字
矽最廣為人知的用途是去合成以聚矽氧聚合物為基礎的合成聚合物。 大多數遊離的矽被用於鍊鋼、鑄鋁和高質量的化工業上(通常是製造氣相二氧化矽)。 硅發音2025 更顯著的是,半導體電子業運用極少部分的高純度矽(小於10%),而高純度矽在積體電路上是一種必要的元素,大部分的電腦、手機及現代科技都依靠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科學院於1953年2月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一次全國性的化學物質命名擴大座談會。 會議邀集全國各地的化學專家以及從事文字改革工作的學者參加。 據會議紀要顯示,當日會場上圍繞矽字等同音字是否需要變更有着兩種不同的看法。
在多種的海綿動物門及微生物裡,像是矽藻及放射蟲會分泌由二氧化矽組成的骨骼物質。 難過之餘,他們又造了矽這個字——這回總該不會有人又唸錯了吧。 造了這個字的原因,有點像是我們前面說到的,它有兩個土看起來土裏土氣的,恰好反映它是土壤的主要組成元素之一。 矽谷,得名於製造電子產品所需的半導體材料「矽」,也就是週期表上簡寫為 Si 的 Silicon,或寫作拉丁文 Silicium。 硅發音2025 曾有學者刊文稱“硅”起初不讀guī,1932年中國化學會規定元素名稱“硅”讀作xī,但許多人錯將其讀作guī,後來只好將錯就錯。 但1915年出版的《辭源》中“硅”詞條的解釋爲“讀如圭,即矽”,該書又注“圭”音爲“姑睽切齊韻”,即guī,可見“硅”作爲元素名一開始就讀guī而不讀xī。
硅發音: 翻譯
矽這個字在臺灣之所以這麼通行,是因為中華民國教育部在 1933 硅發音2025 年(民國 22 年)公佈《化學命名原則》,因此矽字不但在中華民國政府下有了正統地位,還有了標準發音,所以硅字在臺灣不流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在硅跟矽兩個字之間爭論了許久,直到 1955 年才全面改為硅字。 元素矽也在世界經濟上有很大的影響,矽通常會與天然礦物一起加工,其用途廣泛:包括建築業使用的粘土、矽砂和石頭。 波特蘭水泥中的砂漿和灰泥組成也含有矽酸鹽,可與硅砂和礫石混合成混凝土,用於走道、地基、道路上。 硅發音 它們還用於白色陶瓷,像是瓷器,也可用於製造傳統的石英鈉鈣玻璃和許多其他特殊玻璃。
- 在下篇中,陶文宣佈將矽字改爲硅字,在註解中,他陳述了更改的理由:“矽音夕,與硒、烯、醯、錫不易分辨。
- 碳化矽,耐磨耐熱,用於半導體、避雷針、電路元件、高溫應用、紫外光偵檢器、結構材料、天文、碟剎、離合器、柴油微粒濾清器、細絲高溫計、陶瓷薄膜、裁切工具、加熱元件、核燃料、珠寶、鋼、護具、觸媒擔體等領域。
-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創用CC/共享創意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協議之條款下提供,附加條款亦可能應用(請參閱使用條款)。
- 後來日本摒棄了源自荷蘭語的「土」,改譯爲「珪素」,在19世紀後期又出現了「硅素」的寫法,不過19世紀末日本規定以「珪素」爲準。
- 「硅」字古也有之,是「砉」的異體字,讀作huò,與今義無關。
- 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在硅跟矽兩個字之間爭論了許久,直到 1955 年才全面改為硅字。
這個拼法,去除了代表金屬的-ium字根,因為它的物理特性更接近於碳(carbon)與硼(boron)這一類元素。 可能已經通過將單質鉀和四氟化硅混合加熱的方法制備了不純的無定形硅。 1823年,硅首次作爲一種元素被貝採利烏斯發現,並於一年後提煉出了無定形硅,其方法與蓋-呂薩克使用的方法大致相同。 雖然動物通常對於矽的需求是微量的,但在生物學裡,矽是一種必要的元素。
硅發音: 發音
「硅」字古也有之,是「砉」的異體字,讀作huò,與今義無關。 」(土)結尾,因此日語也分別照譯成苦土、礬土、珪土、重土。 後來日本摒棄了源自荷蘭語的「土」,改譯爲「珪素」,在19世紀後期又出現了「硅素」的寫法,不過19世紀末日本規定以「珪素」爲準。 「珪/硅」進入中國是20世紀初,由於它屬於固態非金屬元素,所以中國採用了石字旁的寫法。 硅發音2025 同素異形體有兩種,一種爲暗棕色無定形粉末,用鎂使二氧化硅還原而得,性質比較活潑,能夠在空氣中燃燒,稱無定形硅;另一種爲性質穩定的晶體(結晶硅),是用炭在電爐中使二氧化硅還原而得。
硅發音: 矽谷硅谷傻傻分不清楚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創用CC/共享創意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協議之條款下提供,附加條款亦可能應用(請參閱使用條款)。 硅發音 你可能知道,位在美國北加州的矽谷(Silicon Valley),是許多高科技公司的羣聚地。 這邊不但是許多傳奇公司,如 Google、Intel 的發源地,每年在這都有無數的新公司成立,而其中一家公司,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傳奇公司。 碳化矽,耐磨耐熱,用於半導體、避雷針、電路元件、高溫應用、紫外光偵檢器、結構材料、天文、碟剎、離合器、柴油微粒濾清器、細絲高溫計、陶瓷薄膜、裁切工具、加熱元件、核燃料、珠寶、鋼、護具、觸媒擔體等領域。 硅主要以含氧化合物的形式,作爲僅次於氧的最豐富的元素存在於地殼中,約佔地表岩石的四分之一,廣泛存在於硅酸鹽和硅石中。
硅發音: 讀音
此外,矽也是不鏽鋼的主成分之一,用來使不鏽鋼具有耐磨的特性。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因為當時字典尚未收錄此字,注音符號系統也尚未普及,人們見到這個字,想到的是桂、鮭、閨等字,因此就把它唸作「龜」了。 儘管如此,當時的造字者造了硅這個字,並沒有違背發音的規則,因為他們是參考自田畦(ㄒㄧ )的畦字,因此將硅字讀作系,照理來說並不牽強。 存在於地表的硅幾乎總以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尤以包含4個配位鍵的結構居多,少有例外。 硅發音2025 每1個硅元素搭配4個氧元素的組合可以單獨形成基團,也可以形成鏈、帶、環、層等複雜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