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現!一切智智清淨故一切菩薩摩訶薩行清淨,一切菩薩摩訶薩行清淨故滅聖諦清淨。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淨,若一切菩薩摩訶薩行清淨,若滅聖諦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 「善現!一切智智清淨故獨覺菩提清淨,獨覺菩提清淨故滅聖諦清淨。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淨,若獨覺菩提清淨,若滅聖諦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 漢文大藏經2025 「善現!一切智智清淨故菩薩十地清淨,菩薩十地清淨故滅聖諦清淨。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淨,若菩薩十地清淨,若滅聖諦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 「善現!一切智智清淨故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清淨,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清淨故集聖諦清淨。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淨,若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清淨,若集聖諦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
- 北朝已有石刻佛經,雕鑿在岩石上與造像都以祈福為目的。
- 是日請經從肅誠殿往嘉壽殿齋所講讀。
- 本會會務永遠進行,圖書與時並增,上宏下化,以至器世間均成越量寶殿,情世間均成無上佛道,眾生有盡,此願無窮。
- 今略仿其意,首載中華大藏經首編及索引,次為基本目錄及有關目錄,後擇載一般目錄。
- 彼作短出息時,於彼短出息,心中了了分明。
- 在日本,法然法師也創立了日本的淨土宗。
- 4年後,季羨林、任繼愈、多吉才旦、土登尼瑪等漢、藏學者一致建議應儘快整理出版《中華大藏經》(藏文部分)。
嘉續原目、駒目,只列書名,原目字數較畧,駒目稍詳,原目又續藏依書內稱謂注輯錄人名。 中央圖書舘善本書目於嘉續各目,改依首題標寫,下注某代某師撰、某師編,但非每目皆然。 卍續則於標題中加入名諱,下注某師輯錄,仍書稱謂而無朝代。 大正標題不盡書名諱,下注朝代及某師輯錄。
漢文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敦煌大藏經
因始刻於北宋開寶時,後世遂稱為《開寶藏》。 《開寶藏》是宋代閩浙私刻和遼刻、金刻以及高麗所刻各版大藏共同依據的祖本。 後世大藏經的編纂,都與其有着緊密的關係,因此,《開寶藏》被稱為漢文大藏經的祖本。 值得一提的,自《開寶經》開始,中國人首創了以“千字文”為順序的目錄體系,之後,我國數種大型類書的編目沿用之。 宋朝有:遼版的契丹藏、金版之金藏、福州版的《萬壽藏》《毗盧藏》、湖州版(浙版)的《圓覺藏》《資福藏》《磧砂藏》等。
明治十年(1877)教部省社寺局的島田蕃根倡議校訂出版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 用《高麗藏》作底本,校以宋《資福》、元《普寧》、明《嘉興》。 編目參照明智旭《閲藏知津》,但有改動,並增入140餘部祕密典籍,是本藏的特色。 全藏40函418冊,另目錄1冊,收經1916部8534卷。
漢文大藏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一詞,在古印度或我國最早期沒有記載,在我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開始有“大藏經”的稱呼,當時主要是指由朝廷敕命(欽定)纂集的一切經典。 我國第一部佛教大藏經是始刻於北宋開寶四年的《開寶大藏經》,略稱《開寶藏》。 這一刻版因為刻在益州,所以通稱為“蜀版”;又因它是朝廷所刻,也稱做“北宋官版”。 是歷代漢文雕版大藏經之祖,對我國北宋以後歷代刻本大藏經金藏》《高麗藏》等影響深遠。 而在漢文大藏經的影響下,後來又有藏文、蒙文、滿文版的《大藏經》的刊印。 請記住:虔敬心是最好的加持,虔敬心是最好的開光,虔敬心是通往無量智慧的唯一橋樑!
- 卷末有“××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敕雕造”字樣。
- 迄今七載,綱舉目張,餘忝綜部務,樂觀厥成。
- 明嘉興正藏與北藏同,特易梵筴為書冊,以續藏為世所重。
- 六、藏經之有缺本,惟嘉興正續及存目之書為然。
- 再雕本刊造於高麗高宗二十三至三十八年 (1236—1251)。
- 自1982年至1994年,歷時近13年,完成106冊的正編編輯任務;另有總目1冊,已出版。
凡以經、律、論為中心的大規模佛典集成,皆可稱為“大藏經”。 此經為淨土三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之一。 此經所提倡的唸佛法門由於簡單容易,使得唸佛一時之間,成為風氣,甚至廣泛流傳於漢字文化圈,如日本、韓國、臺灣、越南等地。 又慈恩寺僧明慧業行精苦,初中後夜念誦經行,無時懈廢,於法師亡夜夜半後,旋遶佛堂行道,見北方有白虹四道從北亙南貫井宿,直至慈恩塔院,皎潔分明,心怪所以。
漢文大藏經: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其中以唐代伽梵達摩所譯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為基礎並經增加的「八十四句大悲咒」流行最廣。 );是大乘佛教《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咒文,漢傳共有八十四句,為梵語構成的咒文章句。 「復次,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示佛世間無法有法空。云何示世間無法有法空?示五陰世間無法有法空,乃至示一切種智世間無法有法空。 「復次,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示世間有法空。云何示世間有法空?示五陰世間有法空,乃至示一切種智世間有法空。 「復次,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示佛世間無法空。云何示世間無法空?示五陰世間無法空,乃至示一切種智世間無法空。
漢文大藏經: 漢文版本
「漢文大藏經」網站是笨居士所架設的網站,除了讀經的功能,還提供全文檢索,支援電腦、平板、手機等裝置,畫面製作精美舒適,是非常適合單純閱藏的環境。 至於「在家眾可以或不可以讀律」的問題,與「刊刻大藏經的原則」無直接關係,這些是戒律上的論題,底下提出些許看法以供參考。 古來就有在家眾不適合閱讀律藏的說法,如今拜科技發達之所賜,一般人向來不易接觸的律藏,經由 CBETA 整理校對公開之後,已成為網路上隨手可得的資訊,故針對在家眾是否適合閱讀律藏的問題,在此引用一些簡單資料以供大眾參考。 七世達賴喇嘛據奈塘古版增入布敦目錄典籍刻造,該經以刻工精港,校勘優良,被譽為最佳版本。 據西藏霞盧寺寫本在北京嵩祝寺刊刻,先刻了甘珠爾。
漢文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
公元十世紀,北宋開寶年間始以木版雕印佛經,世界上第一部大藏經問世。 後來歷遼、金、元、明、清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雕印藏經。 民國以後還出版過兩種鉛字排印本《頻伽藏》和《普慧藏》。 在國外,漢文版藏經有《高麗藏》(根據北宋《開寶藏》翻刻,經版兩次毀於火,今本高麗藏已非原貌)、《弘教藏》、《卍續藏》、《大正藏》。
漢文大藏經: 閱讀列表
這是一種全新的大藏經版本,無論在目錄的編排、收錄的內容、校勘及索引的編制上都有許多創新的成就。 如:將典籍總分31個部類,依其產生和流傳時代的先後排序,以阿含部為首;首次將佛教圖像12捲入藏;《勘同目錄》是編者們整理、研究佛典的記錄,有很高的學術水平和價值。 中華大藏經 漢、藏、滿與蒙古四種文字的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 大乘律
又知無量眾生欲樂,知諸眾生無量所行,以無量方便,教化眾生,善知殊方,隨其所應,化度眾生,念善知識。 漸漸遊行,至進求國,周遍推求彼婆羅門。 漢文大藏經 時,婆羅門修諸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猶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無極;從彼山上,自投火聚。
漢文大藏經: 經文選擇
在我國現存藏經中,未經傳世的孤本還有《房山雲居寺石經》、《遼藏》、《元官版藏經》《洪武南藏》、《武林藏》和《萬曆藏》六種。 這幾種大藏經,除殘缺嚴重者外,多為《磧砂藏》和《永樂南藏》的復刻本,所收經籍少於《趙城金藏》不宜作底本使用。 漢文大藏經 《趙城金藏》收錄經路近7000卷,現存5380餘卷,雖有缺佚,可用《高麗藏》補入。
漢文大藏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經)
相傳她斷臂勸募刻經,很多佛教信眾深受感動,紛紛捐資協助,甚至有破產應募者。 約在金皇統九年(1149)以前,於天寧寺組成“開雕大藏經版會”負責刻造,金大定十三年(1173)完工。 全藏刻成之後,崔法珍於大定十八年將印本送到燕京,受到金世宗的重視,在聖安寺設壇為崔授比丘尼戒。 二十一年,崔又將經版送到燕京,刷印流通。
漢文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 (Deerpark.app)
2019年,在開發「漢文大藏經」網站的時候,情況就更複雜了。 我想用 Hiragino,但是 Windows/Android 用戶沒有。 另一個選擇是「思源宋體」,又叫「思源明體」,在 Google Fonts 中叫 Noto Serif CJK,也是一款相當不錯的字體,它是可以跨平臺的,包括的範圍也很廣,甚至日文和韓文都有,但不如 Hiragino 的華麗和張揚。
感覺無關利害樂受時,自知正感覺無關利害樂受,心中了了分明。 感覺有關利害非樂受時,自知正感覺有關利害非樂受,心中了了分明。 感覺無關利害非樂受時,自知正感覺無關利害非樂受,心中了了分明。
漢文大藏經: 大乘論
法師又自見手執花燈供養諸佛,或昇高座為眾說法,多人圍繞,讚嘆恭敬。 漢文大藏經 或夢見有人奉己名菓,覺而喜慶,不敢更刪,一如梵本。 十五、禪宗語錄,向來不書禪師名諱,只書嗣法門人、侍者、小師某某輯錄。 殆以標題已書某禪師語錄,故作者只書輯錄人名。 然歷時既久,標題所謂某禪師者,若僅為寺名別號,而錄內又無行狀、塔銘等文字,甚至行狀、塔銘亦不記名諱,則名諱亦或亡失,否則亦費檢尋。 各藏目錄,以嘉、卍兩續語錄較多,大正正續次之。
漢文大藏經: B35n0194_001 中華大藏經總目錄 第1卷
彼有掉悔,應了了分明彼有掉悔,彼無掉悔,應了了分明彼無掉悔,應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掉悔云何生起,應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掉悔如何棄除,應了了分明已棄除之掉悔如何未來不生。 漢文大藏經 彼有昏沉,應了了分明彼有昏沉,彼無昏沉,應了了分明彼無昏沉,應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昏沉云何會生起,應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昏沉如何棄除,應了了分明已棄除之昏沉如何未來不生。 彼有瞋恚,應了了分明彼有瞋恚,彼無瞋恚,應了了分明彼無瞋恚,應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瞋恚云何會生起,應了了分明已生之瞋恚如何棄除,應了了分明已棄除之瞋恚如何未來不生。 彼如是生活,彼於自身注意觀察其心,彼於他人注意觀察其心,彼於自身他身兼顧注意觀察其心,或觀察心意之生起,或觀察心意之壞滅,或兼察心意之生起與壞滅。 由於專心繫念而認清心意無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
於是不揆擣昧,糾集同道,組織修訂中華大藏經會,揭櫫四大法類,一為選藏,二為續藏,三為譯藏,四為總目錄,請備述之。 然釋氏自傳其學,自守其書,則又遠在儒教之前。 漢文大藏經2025 漢文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2025 蓋自釋迦示寂,約當孔子誕生之年,釋迦諸大弟子已從事結集三藏,以後代有增益。
漢文大藏經: 大藏經西夏文大藏經
以後繼續刊行,今日目錄可見者,有宋一代,為崇寧藏(崇寧三年)、毘盧藏(紹興二十年及乾道八年)、圓覺藏(紹興二年)、資福藏(嘉熙三年)、磧砂藏(端平元年)、天寧藏(金大定十三年)六種。 漢文大藏經2025 原始之開寶藏,及北朝之天寧藏,目錄雖佚,仍可參考而知(見開元錄及宋藏遺珍單行目錄附錄)。 易代而後,元之普寧藏及重編磧砂藏,加入大批密部經典。 明嘉興正藏與北藏同,特易梵筴為書冊,以續藏為世所重。 海外則高麗初雕藏仿宋祖所賜開寶(宋太祖時),後又仿刻契丹藏(宋理宗時),其去取自為義例,今唯再雕藏目錄可見。
當迎經時,《般若》放光,諸天雨花,並聞空中音樂、非常香氣。 既覩靈瑞倍增嘉慰,謂門人曰:「經自記此方當有樂大乘者國王、大臣、四部徒眾,書寫受持,讀誦流佈,皆得生天究竟解脫。既有此文,不可緘默。」至十一月二十日,令弟子窺基奉表奏聞,請御製經序。 至十二月七日,通事舍人馮茂宣勅垂許。 六、藏經之有缺本,惟嘉興正續及存目之書為然。 嘉興惟函番字藥師瑠璃光七佛功德經,原目錄註藏本缺,而莫函出生、勝幢、妙臂三經同卷,亦註缺字(中央圖書舘藏本三經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