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的彭仁鐸窩在沙發上抱著筆電,眼睛盯著「心地好一點,霸凌少一點」的臉書粉絲頁,手指快速飛舞,逐一回覆網友求助的訊息。 但網友最新一篇的批評留言已是1月的事,是否真的與楊又穎自殺有直接關聯,目前仍難以判斷。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楊又穎在遺書中說想找出這個人,但家屬不願追究誰是霸凌兇手,只希望楊又穎的離開,讓更多人重視言語霸凌、抵制匿名抹黑。 他表示,不論是網路散佈謠言,或網路匿名人身攻擊,除了該教育受害者如何面對,政府及網路業者也應負起責任,保護受害者。 王育敏表示,加拿大去年針對網路霸凌完成立法,若在網路上傳或散發不雅照,最重罰則可監禁五年。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 今日,多家臺灣媒體証實,臺灣藝人楊又穎(本名:彭馨逸)在家中自殺身亡,據警方初步判斷可能是吸入過多氦氣致死,現場還發現她留下的遺書,內容提及在工作上遭到欺辱,被疑可能是自殺的原因之一。 為規避法律責任,網友在靠北部落客中,短短70天內有65篇抨擊「心地楊」(與Cindy楊諧音)的文章,最頻繁在去年12月初,2天內就有10篇謾罵文章,多是噁心、做作、假掰、搶人男友等人身攻擊,讓楊又穎為此身心俱疲。 發表匿名文章批評她,許多網友也指證歷歷,留言表示楊又穎曾多次在私訊中透露有輕生念頭,懷疑就是遭到這些「靠北文」霸凌。 過去幾個月以來,家人持續陪伴楊又穎到醫院就診,從診所到大醫院,也到自殺防治中心,沒辦法讓她迴心轉意。 本名彭馨逸的楊又穎,是知名網拍模特兒,網路上擁有高知度及人氣,家屬指出,因為工作上的夥伴,在網路上匿名抹黑,再加上鄉民沒有根據,污衊她私生活及家人,讓楊又穎一直無法釋懷,未來將推動網路反霸凌,幫助更多人勇敢對抗不當的霸凌言語。
楊又穎遺書: 自由開講》中共無疑是透過「民用」氣球進行軍事偵察
Cindy也曾經拍過Hebe田馥甄的MV,甚至還跟小豬合作廣告拍攝,爸爸也是前農委會主委,本來外界以為是人生勝利組的楊又穎,卻傳來因為職場霸凌輕生的不幸消息,讓親朋好友相當難過。 在電影《五月一號》中,飾演蔡桃桂一角,但鏡頭前的專業,跟私底下的她似乎是不同人,曾經楊又穎還無意間透露,說有時候想幫助人,還會被陰真的怕怕的,就連網友也能感覺的到她鬱悶心情。 最近,臺灣政府正在積極推動開放港澳來臺自由行的相關政策,這一舉措有望為臺灣的觀光產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特別是現在職場多有LINE工作羣組,只要在其中針對特定成員批評、責罵,就形成「當眾處決」,被批評者難評估在羣組中回話解釋是否恰當,但若未在當下回覆,又可能就失去話語權。
臺灣過去只要談到網路管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或其他相關單位沒人敢碰,就怕被扣上箝制言論的大帽子。 中興大學前校長彭作奎的女兒、藝人楊又穎疑似因網路霸凌自殺身亡,朝野立委昨天同聲呼籲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拿出對策,教育部長吳思華也支持立法適度規範。 楊又穎遺書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下週二將召開公聽會,研議立法建立幫助當事人申訴機制。
楊又穎遺書: ‧ 妹妹出賣她單身 「披薩正妹」感情事:在等一個人
有新宅男女神稱號的CINDY楊又穎,疑似工作不順在家中輕生,現場沒有打鬥痕跡,門窗也沒遭破壞,卻發現氦氣鋼瓶,懷疑吸氦氣致死,家人趕緊衝下樓報案,經急救仍宣告不治。 楊又穎的哥哥發出訊息對媒體表示,感謝各界的關心,對於發生這樣的不幸感到震驚與不捨。 楊又穎遺書2025 女星楊又穎(Cindy,本名彭馨逸)21日在臺中家吸氦氣輕生,留下遺書表示自己遭霸凌,家人發現後送醫不治,得年24歲。 今(25)日早上8點在臺中市生命禮儀靈堂家祭,隨後舉辦告別式,骨灰將安於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家人希望讓她回歸自然懷抱,離苦得樂。 多年前,我看過科幻西片《廿二世紀殺人網絡》,那是一種超級的想象,以為人可以進入電腦網絡世界,在那裡與像電腦病毒的霸凌者決一死戰。
- 更令她失望的是,抹黑造謠的人很可能就是身邊的朋友,刊登出來後還來安慰她不要在意,讓她非常苦惱,不知可以相信誰。
- (擷取自楊又穎臉書)被票選為2014宅男女神、本名彭馨逸的藝人楊又穎(Cindy),21日疑因吸入過量氦氣香消玉殞,一張A4紙寫滿被酸民、同儕霸凌委屈的遺書,直指在外界長期無端指控大牌、勢利的言論壓迫,才逼得她結束24歲年輕生命。
- 彭仁鐸昨天表示,家屬尊重Cindy遺願,讓她的骨灰植存新北市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回歸大地守護這塊土地上的自然草木,延續著生生不息的青春生命。
- 2020年4月22日 — 藝人Cindy楊又穎生前因網路霸凌罹患憂鬱症,於2015年4月在家中輕生,結束了24歲生命,震驚社會。
- 本名彭馨逸的藝人楊又穎(Cindy)21日在臺中家中輕生,她的哥哥今天代表家屬發表聲明指出,網路誣衊式霸凌是造成Cindy自殺的原因。
- 乍暖還寒的春天夜晚,我們造訪彭仁鐸位於臺中科博館附近的住家,暈黃燈光在客廳角落溫柔亮著,寶寶房裡傳來輕柔的安撫音樂,他的兒子才剛入睡。
《靠北部落客》是以匿名方式,打著「匿名發文、言論不予負責」的簡介,系統不會將發言人真實身分公開,只會出現數字代號,例如#靠北部落客XXXXX(數字),類似這種臉團還有靠北老婆、靠北老公等,都是可以匿名靠北,因此酸民尺度大,甚至集體號召對特定人進行言語攻擊。 呂承翰受訪表示,雖然網路霸凌不等同於犯罪,但如果言論涉及汙衊、造謠等人身攻擊,仍可能觸犯公然侮辱或誹謗等罪,最重可處2年有期徒刑。 不過伊文斯隨後就表示不想與梅爾做朋友,並在網路上對梅爾說:「這個世界上沒有妳比較好」,且出言不遜,梅爾在網路上被霸凌情況愈來愈嚴重,就在有一天,梅爾用完電腦後,回到房裡,不到20分鐘,就在房裡上吊自殺,引起全美重視。 網路有酸民曾批評楊又穎耍大牌,也有網友故意寫「心地楊(即cindy楊)很愛假掰,偽善裝天真」。
楊又穎遺書: 網友匿名爆料 Cindy因「靠北部落客」想自殺
來臺灣進行國是訪問的巴拉圭總統阿布鐸與第一夫人席凡娜,18日和在臺灣的媒體茶敘,強調若有政治人物做出和臺灣斷交的決定,將會是歷史大錯,… 疫情減緩讓國境大開,許多人選擇出國旅行,除了久違的想踏出國門以外,如今國旅的價格也高得跟出國旅行差不多,恐怕也是選擇出國的原因之一。 「我常說有臺灣,就沒不可能的事」,土耳其駐臺代表貝定可18日強調,對臺灣協助土耳其救災無以言謝,並讚揚「臺灣能幫忙」的軟實力。 星雲法師頗有先見之明,曾交代不要公佈他身後舍利子事宜。 眾多圓潤光潔五彩舍利子曝光後,引發諸多蜚短流長,… 繼2月1日媒體大幅報導,2021年桃園中壢某派出所員警盤查音樂老師,卻在路邊對她以大外割動作壓制,…
楊又穎遺書: 生活與休閒
根據國人常使用的社羣平臺,可將霸凌類型分為臉書、Line、噗浪和PTT四種。 由於使用者臉友來自四面八方,可藉由分享再轉給「臉友的臉友的臉友」,有別於傳統霸凌僅限單一部門、公司,流言可能傳入合作廠商、競爭對手耳中。 我們社會已習慣各式各樣發言與批評,表面上看似是多元與包容的表現,一旦少了尊重與善意維繫,帶來的可能是紛擾與傷害。
楊又穎遺書: 快訊/楊又穎輕生! 哥哥哽咽:網路霸凌讓她陷憂鬱
楊又穎臉書上看到她的就醫紀錄,試圖從絕望中爬起的她,多次求診希望能走出憂鬱,但網路霸凌一次又一次,他們文字上逞一時之勇,卻讓楊又穎這樣燦爛笑容未來再也見不到,實際上在楊又穎之前,韓國女星崔真實2008年也疑似因為網路霸凌輕生了,韓國政府一度推動「網路實名制」,那臺灣呢? 恐怕反而招來限制言論自由的罵名,網路快速傳播羣聚力量,不善表達或不愛在網路上發難的人,一旦有了不同想法很可能下個被攻擊的人就是自己,沉默螺旋在網路霸凌事件中又一次浮上檯面。 聲明中指出,網路霸凌讓她身陷憂鬱地獄,但家屬也請大家不要再去追究誰是霸凌兇手,媒體也保留家人一些隱私空間,「讓我們能好好與Cindy道別。」Cindy的哥哥寫道,我們只希望她的離開,能喚醒更多人抵制匿名抹黑。 楊又穎哥哥發表的聲明指出,Cindy在遺書中提到,希望她的死能告訴大家「言語霸凌」值得被重視;但聲明中也指出,家人無意把矛頭指向特定對象、特定網站,只希望所有曾經在相關網站投稿、按讚、收看、留言的人都能知道,不要以為說幾句話而已不會怎樣,別成為網路言語霸凌的共犯。 楊又穎(Cindy)因不堪霸凌而自殺身亡,在遺書中表示,抹黑霸凌者可能是身邊朋友。 被週刊指出疑為造謠的小模A女,被網友肉搜出來,霸凌留言紛紛湧入,因而關閉臉書、Instagram等社羣網絡,號稱「鄉民女神」的qn(黃拉結)同情她遭未審先判,私下傳訊聯繫幫她打氣,卻被網友踢爆qn也曾是轉發霸凌文的共犯,救援反挨轟。
楊又穎遺書: 自由開講》朱市長:進京見習大人,記得請假喔!
這名檢察官認為,會發生網路霸凌「就是因為網友覺得不用負責任」,因為不會看到當事人,講起來就不會有心理壓力,但言論自由不應無限上綱。 楊又穎遺書 他建議網友自律,發言前考慮是否會傷害人,當事人覺得不舒服就應提醒對方或向論壇網路管理者提出刪除言論要求,還可列印相關網頁當證據提告,不需要以自殺方式傷害自己和家人。 【記者劉時均/臺北報導】網路霸凌在國外被歸類為「Hate Crime(仇恨犯罪)」一種,加拿大、美國等國雖重視言論自由,但因曾多次發生網路霸凌造成當事人自殺,開始科以刑罰;北部一名檢察官說,國內大都以誹謗、公然侮辱及恐嚇等罪處罰網路霸凌行為,但網友自律更重要。 2015年4月21日,楊又穎疑似因長期遭受網路霸凌、匿名誹謗、騷擾和來自《大學生了沒》工作人員的不平等待遇而自殺死亡;同日,社羣網站推特其抵制濫用方針,並修訂「暴力威脅言論」定義,以防止日益嚴重之網路霸凌趨勢。 但引發問題的facebook對於霸凌仍採取放任政策,往往只錯誤的限制言論自由,對於與霸凌歧視無關的言論採取限制跟移除,對於真正的霸凌歧視言論視若無睹。
楊又穎遺書: 楊又穎遺書內容曝光 A4寫得密密麻麻
4月23-24日,八卦版出現大量以「霸凌」等主題的文章以及新聞的討論,而「80」這個號碼也因爲與「霸凌」同音,開始在PTT流行。 南韓仁川上月傳出一起驚悚的霸凌案件,一羣國中生在公寓頂樓圍毆同學,導致他從15樓墜落身亡,且其中一名嫌犯日前出庭時竟穿著從死者身上搶來的羽絨外套,引起社會撻伐。 檢方12日公佈最新案情指出,4名嫌犯當時不僅對死者施暴,還往他嘴裡吐口水、脫下他的內褲。 彷彿在為自己的悲傷找出口,只要網友想聊聊,彭仁鐸就義不容辭,躺牀滑手機回訊息、窩沙發抱筆電回訊息,「有些情緒能靠聊天緩解,比較嚴重的就轉介社工。」起初還被網友諷刺:「以為弄個粉絲頁,就不會有霸凌?」他也不在乎,他相信,只要做了就有開始,哪怕是愚公移山。 彭仁鐸是個理性大於感性的人,「我跟我妹南轅北轍,她非常感性,個性很直爽,但心思很細膩。她曾說,覺得哪裡不好,她會努力改。但無中生有的抹黑,她沒辦法改,這讓她很痛苦。」彭仁鐸那時總勸妹妹放寬心,別去理別去看。
楊又穎遺書: 自由開講》網路噓聲中,血癌病友的微弱之聲
它們可一直分身繁殖,而人類卻要艱苦面前這種霸凌殺人事件。 而現實上,不少人真的面對社會上如在工作崗位受同事及老闆,又或在學校受同學及老師的欺壓霸凌;所謂適者生存,能夠抵受言語甚至暴力的霸凌,才能活下去,否則便易走向自殺之途。 臺灣最有名的校園性霸凌,是二OOO年屏東高樹國中的葉永誌事件,當時葉永誌因表現女性化而被同學欺凌,結果被發現倒臥在學校廁所中,腦後有明顯傷痕,送院後不治。 對於同志羣體來說,受到網上言語,直接言語甚至暴力霸凌的情況明顯不過,不少人便這樣度過這樣的歲月;若果沒有性傾向平等或性別認同平等的教育和條例的出現,我相信這樣的情況會繼續出現,受害的人將會更多。 相隔4年,我們約了楊又穎的哥哥彭仁鐸,希望透過他,讓大家更瞭解楊又穎,也省思這4年的時間,網路霸凌的問題有真的受到重視嗎? 楊又穎遺書 這天住在臺中的他特地來到臺北,除了和我們約訪之外,他還要參與一場演講,內容也是關於網路霸凌的議題。
楊又穎遺書: 網友回應
〔娛樂頻道/綜合報導〕網拍小模「Cindy」楊又穎昨在家自殺身亡,警方在房內找到她的遺書,信中談及工作遭罷凌,具體遺書內容明早11點Cindy的家人將開記者會說明。 不過除了許多Cindy好友怒斥酸民的言語霸凌,也有許多網友把矛頭指向匿名爆料粉絲團「靠北部落客」,紛紛湧入要求板主關版,希望不要再有第二個Cindy悲劇發生。 楊又穎遺書2025 曾是《大學生了沒》班底、前農委會主委彭作奎的女兒的模特兒楊又穎,21日在臺中家中輕生過世,現場還發現她留下的遺書,內容提及在工作上遭到霸凌,被質疑可能是自殺的原因之一;有網友將矛頭指向臉書粉絲團「靠北部落客」。 我們社會已習慣各式各樣的發言與批評,表面上看來,這似乎是多元與包容的表現,然而,一旦少了尊重與善意來維繫,為我們所帶來的,可能會是紛擾與傷害。 楊又穎的哥哥發表的聲明寫道,過去幾個月,家人持續陪伴楊又穎到醫院就診,但沒辦法讓他迴心轉意,最後楊又穎仍以讓家人朋友傷心難過的方式來解決情緒問題。
楊又穎遺書: 網路沙龍—
另外,面對網路發達的後遺症,如衍生侵權行為,或逾越言責的不實誹謗言論時,網路平臺如同犯罪工具,但檢警無法查扣,因此愛玩臉書等社羣的的網友,應有自求多福的認知,或設法增加自己的抗壓力,在網路世界求生。 也希望喚起所有陷入困境、想自殺的朋友,請別讓愛你的人和妳愛的人難過傷心,請提起愛惜自己和親人的力量,多給自己兩分鐘,消褪腦海中想傷害自己的念頭,用家人朋友的愛去除種種幽暗絕望的心情。 Cindy人生最後一段路,原計畫是家人安靜陪她走完,沒料到引起這麼多關注與關心,我們決定4/25上午8點家祭結束後進行簡單追思祝福會,一了許多粉絲想送Cindy最後一程心願。
楊又穎遺書: 臺女星楊又穎驚傳輕生 遺書自曝遭霸凌
藝人楊又穎在住處疑吸氦氣自殺死亡,檢察官已採死者血液送法醫研究所鑑定查死因,至於死者生前曾寫遺書遭網路霸凌,檢方將調相關資料,瞭解死者是否遭誹謗,或恐嚇,遭誹謗部分家屬可提起妨害名譽告訴,而遭恐嚇等公訴罪部分,檢方將主動.. 上週五她把美國電影《Unfriended》(中文片名:殺訊)預告片po上網,並留言:「值得共同省思!」當天已有人回覆說:「Cindy分享這段預告帶有深度含意!」網友懷疑她可能為輕生留伏筆。 另外,楊又穎的臉書粉絲團上最後一次貼文是在4月20日,她僅簡短說:「希望大家平平安安。」孰料事隔一日竟傳出噩耗。
楊又穎遺書: 希望妳看的到… 楊又穎手機不斷收到好友傳的訊息
網拍美模楊又穎(Cindy,本名彭馨逸)22日驚傳在家中自殺,得年23歲。 據瞭解,現場遺留的遺書中提及她曾遭到職場霸凌,有定期看精神科。 有身邊友人向《ETtoday東森新聞雲》記者透露,她不如表面上看起來陽光,私下很憂鬱.
楊又穎遺書: 粉絲湧「靠北部落客」開罵 網友籲不要變成新的霸凌
「來這邊的,有80歲阿公要養40歲的精障家人、身障的、老人家沒小孩奉養要出來賺錢的,還有爸爸過世、媽媽不要、丟給阿媽顧的,… 楊又穎遺書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事實上,前年NCC提出電信法修正草案,其中規定主管機關若認定網路內容違法,電信事業應該在技術可行時讓使用者停止使用網路、移除內容或做其他措施,也規定網路內容妨害善良風俗時得移除內容或做其他適當措施。
像18歲的美國大學生Tyler Clementi在校園被同學在房間裝上閉路電視,拍下與另一名男子親熱的片段,壓力導致他以自殺終結。 雖然當時還沒有這個詞彙,但該事件曝光的方式,並不是在傳統媒體,而是在當時正在興起的互聯網上發酵傳播,因而迅速成為全球焦點。 臺媒更引述楊又穎的家人透露,最近5個月曾多次帶楊又穎到醫院、自殺防治中心求醫,可惜她仍然選擇走上絕路,可見遭霸凌之嚴重。 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傳出喝花酒風暴,雖然爆料記者會的對話截圖,不能證實是陳宗彥本人,但臺北市議員徐巧芯卻進一步發現,爆料的Line大頭貼,跟陳宗彥辦公室內1幅書法一模一樣,更公佈檢方的監聽譯文,發現…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昨表示,網路霸凌案例層出不窮,現行法律中缺乏阻絕機制及求助管道,也難以立即提供即時保護與協助,擬推動訂定「反網路霸凌」專法,並將於下週二召開公聽會、聆聽各界意見。 臺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張曉雯表示,上述PO文可能構成妨害名譽罪,因屬告訴乃論之罪,若家屬不提出告訴,檢方不予處理。
那像是一個殉道者,用自己的方式,讓網路霸凌議題被提起,也讓世人記住鍵盤曾經殺死一個人。 他們記得女孩的笑聲、記得她跳舞的模樣,然後把求助的網友都當做是他們親愛的女孩,那是家人勇敢起來的方式。 下班後,彭仁鐸習慣窩在沙發上管理粉絲頁,經常與網友一來一往聊到凌晨。
楊又穎到底是在意網路上廣大「酸民」的負面批評,還是身邊某特定友人藉著網路來朝她放冷箭,是看待此事必須釐清的重點。 如果是前者,那確實是惡質網路文化引發的後遺症,但如果是後者,也就是楊又穎在意的是熟人的惡意攻訐,那麼即使那人不透過網路,也可能使用其他方法來刺傷她。 彭仁鐸昨天表示,家屬尊重Cindy遺願,讓她的骨灰植存新北市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回歸大地守護這塊土地上的自然草木,延續著生生不息的青春生命。 Cindy的父親,曾任農委會主委、中興大學校長的彭作奎教授,昨天在靈堂內看到媒體,表情沉痛並立刻轉身背對媒體,僅透過友人表示「不方便」,親友獲訊前往慰問,與老人家相擁痛哭後都離開靈堂、商談喪事;直到昨晚9時許,楊又穎的靈堂內仍未放照片,幾乎空無一物。 彭作奎是曾任臺灣中興大學校長,目前是亞洲大學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