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塘站mtr2025詳細資料!(震驚真相)

U2層係2號月臺(觀塘綫往黃埔方向)同3號月臺(將軍澳綫往寶琳/康城方向),同樣位於同一島式月臺,方便由香港島過九龍嘅乘客,直接由將軍澳綫月臺行去觀塘綫月臺,轉往黃埔方向嘅列車。 往返北角站至康城站的班次只會於平日及星期六繁忙時間提供服務,其餘時段所有列車均以寶琳為終點站,前往康城站的乘客須在調景嶺站或將軍澳站轉車。 2022年9月8日傍晚,油塘站4號月臺(將軍澳綫往北角)的月臺幕門發生故障,期間將軍澳綫由調景嶺站至鰂魚湧站的列車一度須慢駛,來往北角站至寶琳站或康城站的列車行車時間亦預計需要額外3-5分鐘,服務直至當晚約7時02分纔回復正常。 本站是觀塘綫及將軍澳綫的逆向跨月臺轉車站,乘客可利用本站到對面月臺轉乘另一方向列車,來往港島及九龍東。 此站於2002年8月4日啟用,為將軍澳綫及觀塘綫的跨月臺轉車站。 往返港島綫及觀塘綫的乘客需於此站轉車,車程比以往增加四分鐘。

  • 港鐵表示已暫停測試新訊號系統,直至事故查到水落石出。
  • 2022年11月13日9時33分,一列荃灣綫列車往中環的列車駛向至油麻地站時;轉向架遷離導致車門飛脫,車門飛脫的車卡停在玻璃幕門顯示第6卡車卡5號門及第7卡1號門的位置上。
  • 2011年7月14日,東湧綫一列開往東湧站列車行駛途中冒煙及傳出燒焦味,駛抵欣澳站疏散乘客,港鐵指車卡煞掣系統失靈,其中一卡車煞掣後,「逼力」未能完全鬆開產生磨擦所致。
  • 2019年10月4日,香港經歷了接近4個月的反修例運動,部分示威者嘗試透過影響港鐵車站運作及對其進行大規模破壞,以進行全港大罷工。
  •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2012年3月27日批准進行沙田至中環綫鐵路項目,項目於同年6月22日啟動工程。
  • 運房局續指,港鐵因應最近有市民多次故意破壞車站內設施,影響車務正常運作,以及滋擾其他乘客的情況,與政府部門(包括運輸及房屋局、運輸署及警務處)重新作出全面檢視及仔細的風險評估。
  • 2019年3月18日凌晨3時,在測試新訊號系統時,一列由中環站開往荃灣的列車在駛出車站不久,與另一列開往中環站的列車擦撞,幸當時列車沒載客,只有一名列車上司機受傷。
  • 2019年8月31日:晚上10時許,警方進入太子站並登上荃灣綫往中環列車拘捕示威者,觀塘綫列車只維持調景嶺站至石硤尾站,每八分鐘一班車。

本站亦係最接近東區海底隧道嘅鐵路車站,亦係將軍澳綫中唯一一個位於九龍區車站。 油塘站mtr 油塘站mtr 然而,觀塘綫列車行走於北角與油麻地間的日子並不長,鰂魚湧紓緩擠塞工程某程度上亦僅屬預備日後將軍澳支綫通車之用。 一俟將軍澳支綫啟用,新建之路段連同原有東區海底隧道鐵路段即會撥歸將軍澳綫。

油塘站mtr: 港鐵網站

港鐵已於2015年訂購93列新列車,取代年事已高的現代化列車。 首列新列車(A753/A754)於2022年11月27日投入服務,而首列非因意外而退役的現代化列車(A167/A168)則於2022年9月11日凌晨駛往小蠔灣車廠。 (Kwun 油塘站mtr Tong Line)為港鐵一條重鐵市區綫,來往調景嶺站及黃埔站,於1979年10月1日通車,全長17.3公里,沿途共有17個車站。 爲配合康城站喺2009年7月26號啓用,將軍澳線喺7月19號開始實施新行車模式

  • 車站月臺牆身焗漆板印有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是繼藍田站之後觀塘綫第二個非轉綫站月臺印有書法字。
  • 有了新鐵路延綫,區內的路面交通擠塞情況將得以紓緩,廢氣、噪音和碳排放也可以減少一點。
  • 2019年10月9日,港鐵關閉7個車站,包括觀塘站、旺角站、將軍澳站、坑口站、車公廟站、沙田圍站、石門站,開放其餘車站,並預告晚上8點後全綫提早暫停服務以便搶修。
  • 有媒體就事件向港鐵查詢,港鐵回覆時指事發時有月臺乘客發現唐狗,通知月臺上車務人員,但職員經搜索後一直未有發現唐狗,直至20分鐘後屍體出現於粉嶺站路軌上,狗屍交漁護署處理。
  • U2層為2號月臺(觀塘綫往油麻地方向)及3號月臺(將軍澳綫往寶琳方向),同樣位於同一島式月臺內,方便從香港島前往九龍的乘客,直接由將軍澳綫月臺步行至觀塘綫月臺,轉乘前往油麻地方向的列車。
  • 此外,港鐵引入附例來防止乘客進行不當或危險的行為,例如禁止攜帶易燃物品,違規者可被罰款甚至入獄。

涉事男子在7月2日觀塘裁判法院承認兩項控罪,求情時指當時受酒精影響才會犯案,且永遠不會再犯。 法官判刑時指被告阻礙車門關閉約兩分鐘令大眾受阻,辱罵他人亦令人不快,但接納他因醉酒才鬧事,判罰款1千元。 因此每日繁忙時間都有好多乘客喺呢度轉車,往返香港島同九龍東一帶。 所有利用東區海底隧道往返觀塘綫同港島綫嘅乘客,除咗要喺原有嘅鰂魚湧站或北角站轉車之外,要經將軍澳綫喺呢個站轉多一程車。

油塘站mtr: 將軍澳南支綫(康城站)及九龍南綫(2009-2014)

2時許,港鐵抽調觀塘綫列車,有限度提供將軍澳綫過海服務。 港鐵維持每8分鐘的列車在藍田站接載乘客後,使用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直接駛入將軍澳綫過海段,途經鰂魚湧站,以北角站作終點站(即等同2002年前將軍澳綫尚未通車時的觀塘綫列車行走路綫)。 此安排一直維持至當天下午5時35分,直至架空電纜維修完成,癱瘓5小時,是港鐵22年來最長時間的故障。 2012年5月3日早上8時上班時間,西鐵綫美孚站架空電纜發生電力故障,900名乘客被困車卡近兩小時,港鐵要疏散尾隨一部列車,由管道步行約100米返回車站月臺。 油塘站mtr2025 油塘站mtr 屯門來往荃灣西維持5至10分鐘一班車,而紅磡來回南昌站亦維持5至10分鐘一班車。

2007年中,港鐵公司已經開始運作並開始在車站內更改車站內的路綫圖、指示牌。 在指示牌方面,安裝在幕門上的指示已經於2007年7月12日起陸續更換。 油塘站mtr 油塘站mtr 以觀塘綫往調景嶺的方向為例,指示牌原本寫上「觀塘綫往調景嶺」的字樣,但已經被換上為「往調景嶺」,以配合現時港鐵的格式,但亦有部分非轉綫站至2010年5月仍使用舊格式。 另外,所有西鐵綫車站,東鐵綫尖東站的幕門指示亦已經被轉換成港鐵的格式。 有架空電纜跳掣,令九龍灣站出現供電故障,九龍塘站來往觀塘站的之間列車服務一度暫停。 當有該安排時,該班列車車廂內會有廣播,提醒往中環方向的乘客毋須下車,而列車會在駛至油麻地站時便會改用荃灣綫的月臺。

油塘站mtr: 車費結構

大圍至紅磡段於2021年6月27日貫通屯馬綫全綫,而紅磡至金鐘段(即整條南北走廊)則於2022年5月15日通車。 2006年4月11日,香港政府和香港地鐵有限公司達成有關地鐵和九廣鐵路合併的共識,其後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兩鐵合併方案,政府和地鐵亦簽署了兩鐵合併合作備忘錄。 備忘錄內容包括地鐵租用九鐵網絡50年的服務經營權、購入九鐵公司的物業資產發展權,並會對車務結構進行調整、提供更方便的轉綫安排等。

油塘站mtr: 將軍澳綫

需注意的是,港鐵提供鐵路服務的大前提乃鐵路須能夠安全運作,且各鐵路車站屬整個鐵路系統一部分。 運房局續指,港鐵因應最近有市民多次故意破壞車站內設施,影響車務正常運作,以及滋擾其他乘客的情況,與政府部門(包括運輸及房屋局、運輸署及警務處)重新作出全面檢視及仔細的風險評估。 經檢視後,政府部門及港鐵均認為今天在觀塘一帶的公眾活動有很大可能對乘客、員工及部分車站設施構成危險。 因應風險評估的結果,為保障鐵路安全,政府部門同意港鐵主動採取措施,關閉部分車站,以保障乘客及員工安全,以至防止車站設施被破壞。

油塘站mtr: 月臺閘門和幕門

港鐵一直都舉行不少活動,確保乘客注意使用港鐵時的安全。 例如在各個車站內有不少海報,月臺及車卡亦有廣播提醒乘客。 此外,港鐵引入附例來防止乘客進行不當或危險的行為,例如禁止攜帶易燃物品,違規者可被罰款甚至入獄。 港鐵禁止攜帶金屬氣球進入車卡範圍,以免影響架空電纜運作。 港鐵各個車站及行車隧道內鋪設了流動電話網絡,使乘客不論在地面或地下均可無間斷地使用流動電話。

油塘站mtr: 車站用途

調景嶺的英文簡寫是「TIK」並非「TKL」,由於港鐵各行車綫代碼全以「L」作結尾,將軍澳綫的代碼和調景嶺的首三字母「TKL」完全相同,故此,這個站的代碼要改為使用「Tiu Keng Leng」,成為「TIK」。 2019年6月13日:早上約7時52分,警方接報港鐵調景嶺站內,月臺約有30人聚集,其間有人高叫口號。 之後有接報到場警員,將其中一名男子被拉至月臺較後位置。

油塘站mtr: 車站設計

因此地鐵公司曾經將B1出口暫停使用,並喺B2出口加上自動門,減少車站大堂冷氣流失。 2019年9月9日:下午五時許,有港鐵職員發現三、四十名身穿當區中學校服的中學生,在調景嶺站跳閘。 港鐵發言人時,職員嘗試趕上前阻止不果,其後按程序向其中一名男乘客解釋此舉乃違反《港鐵附例》,並即時向他徵收$500附加費,但該乘客未能即時繳付附加費,職員於是按程序向他發出徵收附加費通知書。

油塘站mtr: 月臺安全門

其商標其實是「木」字的小篆,相傳是由於地鐵系統屬金、但是放在土裏面,因此香港地鐵公司當時設計商標時選擇了會五行中剋土的「木」來作為商標,於是金剋木、木剋土,只要火不來,屬金的地鐵自可平安運行。 而從商標圖案的寓意上,它上、下兩個半圓形分別象徵着九龍與港島,中間貫穿的一豎,表示當時地下鐵路貫通了一水之隔的兩岸。 港鐵Schoma柴油機車及Brush電力機車:用於觀塘綫、荃灣綫、港島綫、東湧綫、機場快綫、將軍澳綫、迪士尼綫、南港島綫及東鐵綫(僅前者)的工程機車。 油塘站mtr2025 於早上繁忙時間,港島綫及荃灣綫的班次最頻密可達120秒一班;載客量最多的東鐵綫列車,每小時載客量可高達120,000人次。 港鐵列車車卡數目由地鐵通車時的210節,增加至2,106節。 地下鐵路車務部職工會前身為「列車司機職工會」,現屬香港鐵路公司員工協會。

油塘站mtr: 觀塘綫延綫通車

觀塘綫各站前往黃埔的乘客宜在登車前留意月臺廣播及乘客資訊顯示屏提供的資訊,以免誤乘只往何文田列車。 另外4個出入口則位於黃埔花園屋苑範圍內,連接東大堂。 為免車站出入口佔用路面空間,船景街及德安街的兩個出入口建於黃埔天地(時稱黃埔新天地)內,由商場舖位改建而成;該兩個出入口在鐵路工程開展前為百貨公司及時裝店,港鐵並無正面回應是否要支付一定費用作租金。

油塘站mtr: 港鐵

政府及港鐵公司於2008至2009年期間,進行了兩階段廣泛公眾諮詢,在2008年4月至8月期間進行的第一階段公眾諮詢中,港鐵公司提出了兩個黃埔站選址,包括德安街方案及戴亞街方案。 油塘站mtr 2005年7月,九鐵公司和地鐵公司向政府提交沙中綫兩鐵合併方案,當中提議地鐵建造觀塘綫延綫,取代九鐵2004年最終方案擬稿中的黃埔自動捷運系統。 同年12月,地鐵有限公司亦建議延長地鐵觀塘綫,由油麻地站至黃埔站,中途設何文田站,以服務黃埔地區。 2003年11月,政府請求地鐵公司進一步檢討觀塘綫延綫方案,地鐵公司並在翌年2月向政府提交經修訂後的建議。

現時,觀塘綫部份列車、荃灣綫、港島綫和將軍澳綫一小部份列車使用本型號列車行走。 為配合地鐵更改公司徽號和形象,地鐵於1998年起把所有英製列車全面翻新,翻新工程由澳洲的鐵路車卡生產商負責,於2001年8月完成,預計本型號列車於2022年至2027年內全數陸續退役。 港鐵市區綫使用的是重型鐵路系統,能有效應付眾多的乘客需求量。

而大部分接駁巴士及小巴路線大多是連接藍田的廣田邨、茶果嶺一帶,故有部分居住在藍田住宅區的居民轉乘接駁交通工具往返油塘站,可直接前往香港島或將軍澳,無須多乘一程觀塘綫列車往返藍田站。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有關車程將收取成人八達通車費;而往返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現代化列車:這是香港地下鐵路最早投入營運的電動列車,由英國都城嘉慕製造。

東鐵綫因部份車站月臺彎度過大及空隙較大,乘客可能會誤墮縫隙或被困於閘門與月臺邊緣之間的空間,港鐵曾試驗安裝月臺伸縮踏板。 有關羅湖站伸縮板的工程已經完成安裝,分別於2009年4月14至5月25日以及同年8月21至10月15日內試用,期間列車抵達車站時需要額外時間15-20秒。 港鐵就沙中綫二期安裝月臺幕門及東鐵綫加裝月臺閘門工程進行招標前的資格預審,工程範圍同時包括了為部份東鐵綫車站加建月臺伸縮板,羅湖、大學及至旺角東站會合共加建約140個伸縮板。 2017年12月底馬鞍山綫月臺閘門安裝工程全部完成。 各車站大堂設有自動售票機售賣各種單程票,另頭等單程票或前往過境車站的車票可於客務中心購買。 機場快綫則使用塑膠及紙製智能車票,亦是港鐵唯一設有來回車票的系統。

油塘站mtr: 大堂及月臺設施

另外,車站周邊有多個大型屋邨、學校、鯉魚門廣場及油塘中心,所以本站也有不少出入閘的人流。 消防到場後,發現列車停在離油塘站約50米外的管道內,疏散車上150名乘客,由車頭的緊急出口離開車卡,徒步走到油塘站月臺,事件中無人受傷。 油塘站亦要全面封閉,油塘站至寶琳站及康城站服務完全癱瘓。

油塘站mtr: 車站興建

2002年8月4日:由北角縮短至油塘,地鐵為鼓勵乘客在油塘站轉車,由當日起至8月31日推出優惠,持八達通卡由石硤尾站至藍田站經油塘轉車的乘客,以及港島綫經東隧至油塘轉車的乘客,均可獲減車費兩元。 往港島方向的乘客,需先在油塘站轉將軍澳綫,再在鰂魚湧站或北角站轉港島綫,相反方向亦然,乘客需轉兩次車,車程也因多坐一站而延長四分鐘。 本香港地鐵地圖/路線圖可查詢觀塘綫、荃灣綫、港島綫、南港島綫、東湧綫、將軍澳綫、迪士尼綫、東鐵綫、西鐵綫及馬鞍山綫的車費。 由於油塘站位於茶果嶺道附近的山邊,車站在設計時並沒有設立公共運輸交匯處。 因此在啓用時,不少接駁巴士及小巴路線只能延伸至油塘站附近的鯉魚門道作中途站,乘客需利用 A1 出口的扶手電梯及油塘邨往返車站大堂及接駁工具的車站。 而大部份接駁巴士及小巴路線大多是連接藍田的廣田邨、茶果嶺一帶,部份居住在藍田東北的居民轉乘接駁工具往返油塘站,可直接前往港島或九龍一帶,無須多乘一程觀塘線列車往返藍田站。

香港西九龍站附近設有巴士總站,加上鄰近的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廣東道及佐敦道,提供超過40條專營巴士路綫服務。 香港西九龍站位處鬧市中心,有完善交通配套,設有專營巴士、專綫小巴、私家車、的士及非專營巴士上落客設施。 鰂魚涌站及北角站之路段改動之後亦成爲將軍澳線和港島線的轉線站。 乘搭觀塘線的乘客前往香港島需要在此站轉乘將軍澳線列車,經東區海底隧道過海,再到鰂魚涌站或北角站轉乘港島線。

油塘站mtr: 列車服務

到1995年,為了方便乘客認別出口位置,出口均加設英文字母並沿用至今。 而指示牌在1998年起使用Myriad Pro Semibold,同時改良指示設計,棄用1979年沿用的紅黑底作背景,全面改為黑底。 與此同時,為配合無障礙運輸,合併前的地鐵在1998年起作出多項改善措拖,以方便傷健人士使用地鐵。

油塘站mtr: 鐵路延伸

迪士尼綫的欣澳站及迪士尼站車站設計以開放式為主,無安裝空氣調節,故此發明月臺閘門。 港鐵列車上均貼有包括所有港鐵路綫的路綫圖,方便乘客。 當中南港島綫、港島綫、荃灣綫、觀塘綫、將軍澳綫、東湧綫及機場快綫列車均安裝了閃燈路綫圖,供乘客留意列車的行駛方向、停靠車站及轉乘資訊。 在1979年通車時,由於前地鐵公司當時認為香港部份市民是文盲,因而透過車站顏色方便乘客知道自己身處的位置。 而繁忙地區的大型車站、轉車站或終點站則傾向採用紅色,希望吸引乘客的注意力(如荃灣站、旺角站、中環站及紅磡站)。 2023年1月8日起,乘客可以使用「深圳地鐵」App、「AlipayHK」App、「支付寶」App中的任意一個App,在香港掃碼乘坐港鐵重鐵路綫。

油塘站mtr: 出口

此站啓用後,觀塘線的所有列車取消直接經東區海底隧道過海。 觀塘線及將軍澳線的上行線總站由香港島的北角站臨時改爲此站,爲期2個星期,以方便乘客熟悉新的轉乘安排。 同時間,北角站及鰂魚涌站亦暫時改屬將軍澳線的短線,列車在離開鰂魚涌站及東區海底隧道路段之後,不再前往藍田站,改行一段新建的鐵路路段前往此站。 此外,連接東區海底隧道至藍田站的路段亦已經完全停止使用。 油塘站月臺設有4個月臺,位於U1層及U2層,所有月臺均設有月臺幕門。

油塘站mtr: 車站

早上10時36分,即工程人員經搶修超過10小時後,東鐵綫服務陸續恢復正常。 2019年10月9日,港鐵關閉7個車站,包括觀塘站、旺角站、將軍澳站、坑口站、車公廟站、沙田圍站、石門站,開放其餘車站,並預告晚上8點後全綫提早暫停服務以便搶修。 有乘客不滿港鐵沒安排接駁巴士,亦有人鼓譟跟車站站長理論,不滿港鐵的廣播,無交待服務何時恢復。 油塘站mtr 沙田站部份乘客不滿行程受阻,與職員理論,要求港鐵提供穿梭巴士或協助他們截的士。 1994年1月28日晚上,一列觀塘綫載列車由牛頭角站駛進九龍灣站2號月臺時,其中兩節車卡出軌,服務嚴重受阻,為地鐵自啟用以來首宗載客列車出軌事件。

油塘站mtr: 車站象徵

乘客須先購買一張前往該站的車票,車票於該站出閘時會被閘機收回,乘客須再另購一張車票,繼續餘下車程,但兩程的合計車費會高於使用一張單程票前往同一目的地。 油塘站mtr 持有二維碼的乘客如欲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將被視作兩程車程。 須先於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出閘時掃瞄二維碼支付轉綫前車費,然後在另一車站(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再掃瞄二維碼入閘繼續餘下車程,並於目的地出閘時支付這第二程的車費。 車票二維碼(下稱「二維碼」)成人(12-64歲,包括學生及殘疾人士)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二維碼特惠車費(小童及長者)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鑒於月臺設計問題,觀塘綫在班次較頻密時段將有約半數班次以何文田站為終點站/起載站,不會往返黃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