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深圳市發行的全國交通一卡通可在深圳通自營客服網點、“深圳通”APP購買;異地發行的全國交通一卡通在深圳市暫不提供售卡、充值、退/換卡業務。 16號線 由西向東穿過龍崗、坪山,連接荷坳、大運新城、愛聯、龍城公園、龍崗中心城、寶龍東片區、坪山中心城區、坪山老城區、坪環等片區。 14號線 串聯福田中心區、清水河、布吉、橫崗、龍崗大運新城、坪山中心區、坑梓、沙田等區域。 營運13號線,上述兩家專案公司負責專案投資建設、營運管理和維護、資產更新及追加投資等業務的全過程管理。 於2016年10月起,深圳地鐵在大劇院、科學館、華強路等車站的報站中增設冠名廣告,及後逐漸擴散至更多車站的報站。
深圳地鐵14號線採用新型渣土處理系統,渣土處理能力直升至1400方,設備佔地面積僅為470平方米。 盾構渣土資源化利用智能化裝備系統實現泥水有效分離、杜絕渣土對土壤的污染,也實現了效能的增強,避免了渣土堆放佔用大量的土地資源。 16號線沿途經過坪山大萬世居、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大田匠作文化村等客家文俗地標,在站點設計上也融入了大量客家文化元素,以極富當代藝術美感的「城市記憶博物館」形式呈現出來,構建了具有持續生命力的車站公共藝術空間,激活沿線的城市文化活力。 深圳地鐵10號線沿線車站以“智慧魔方”為裝修概念主題,通過提取智慧魔方點線面元素,表現前沿深圳科技之城的設計理念。 深圳地鐵10號線 深圳地鐵10號線沿線各站均支持“智慧邊門”服務及“智慧客服”服務,特殊人羣可通過指紋驗證、人臉識別實現無接觸過閘。
深圳地鐵10號線: 深圳地鐵10號線文化特色
引用部分也是網友最為關心的一條,但搜索深圳地鐵既有線車站命名,其中華僑城站、世界之窗站、華強北站均有類似於華為站的屬性,而深究其中相似點,這些車站均有上段中提到的居民點或地標類地名屬性,指代是周圍的片區性質地域。 12號線 南起於南山區左炮臺站,北終至寶安區海上田園東站,路線全長約40.560公里,全線採用地下敷設方式,全線共設車站33座,轉車站18座,全部為地下站,其中新建赤灣停車場一處、機場東車廠一處、主變電所兩座。 12號線自南向北串聯蛇口自貿區、南山中心區、寶安中心區、福永片區、大空港及會展片區。 12號線沿線需穿越已營運的地鐵2號線、11號線,可與6條既有營運地鐵路線、7條規劃地鐵路線及穗深城際線實現轉乘。 深圳地鐵目前最為倚重的「地鐵+物業」模式,即在滿足站點綜合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將站點上蓋及周邊物業實施一體化的綜合開發,用物業收益反哺軌道交通建設投資和營運。 該模式在香港地區得到持續多年的運用並取得良好的業績,但與內地現行法律存在衝突。
2020年3月31日,深圳地鐵10號線進入試運行階段;8月16日,深圳地鐵10號線全部完工;8月18日,深圳地鐵10號線開通運營。 2號綫建設時未作出預留,與其餘三綫皆透過地下一樓新建的轉乘大堂進行轉乘;10號綫將透過月臺節點轉乘11號綫和14號綫(反之亦然),11號綫和14號綫同步建設,為平行同臺轉乘。 根據計劃,2021年12月22日起,上海地鐵10號線工作日早、晚高峯將實施增能。
深圳地鐵10號線: 深圳地鐵14號線歷史沿革
竹子林站、西鄉站、灣廈站、長嶺陂站、華新站(3號綫)、塘坑站、深雲站、深圳灣公園站、涼帽山站、黃田站採用雙島式月臺,中央路軌用於開行區間車、存放備用列車或列車前往車廠。 車公廟站(7、9號綫)也採用雙島式月臺及首設轉乘層,方便乘客轉乘。 深圳地鐵現有車站155個(轉車站重複計算),包括122座地下站、30座架空站、2座半地下站和1座地面站。 2號線、7號線、8號線、9號線、10號線、12號線、14號線、16號線、20號線為全地下路線,其餘各條路線均有架空車站。 上梅林站(4號綫)、塘坑站(3號綫)和嶂背站(14號線)為半地下車站,其車站大堂設於地面,而月臺設於地下一、二層。
- 名義上,深圳地鐵與廣州地鐵的收費標準相同,然而乘客使用羊城通搭乘廣州地鐵,每個自然月內,乘車次數超過15次,則從第16次起,每次乘車都可享受6折優惠,直到該自然月週期結束。
- 11日,布吉供水公司表示已派員搶修,預計當晚7點可恢復供水。
- 三號線公司於2008年3月向北車長春軌道客車訂購24列,用於3號線初期工程,後增加19列用於3號線西延段,總計43列。
- 2013年,深圳市開展地鐵三期建設規劃和修編,增加了三期工程的路線。
- 2004年4月,首列車到達車廠,並在進行除錯及試營運。
- 深圳灣萬象城是深圳比較近期才建成的大型商場,佔地80,000平方米,商場結合了文化特色和開放式綠色空間,而且設有各種休閒和娛樂設施。
四節車廂,78個座位,定位就是小運量軌道交通,當然實際載客量不止這個數,很多人稱它為Mini版地鐵。 截至2020年8月,深圳地鐵10號線全線覆蓋5G信號,是中國首條開通前完成三大運營商5G信號全覆蓋的地鐵線路。 中心公園主所爲深圳地鐵3號線建設主所,該主所爲3、14、10號線共享。 據瞭解,華為站因臨近深圳華為公司而得名,深圳地鐵的介紹更稱,深圳是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基地,擁有華為等世界領先的企業,「華為站不僅是華為成就的展現,更是深圳『堅持創新道路,展望科技之光』的標誌」。 深圳地鐵10號線2025 全國首批28家國家礦山公園之一,同時也是深圳以礦山文化為特色的兩大公園之一,公園因鳳凰山頂的礦山遺址而得名,自建成對外開放以來,深受當地居民歡迎。
深圳地鐵10號線: 上海地鐵10號線設備設施
為瞭解決既有線路暫不能“刷臉”的問題,深鐵集團設計了“臉碼互通”方案。 即通過深圳地鐵官方APP開通乘車碼的乘客可在既有線路車站“刷碼”進出站,在14號線“刷臉”進出站,由票務系統和生物識別系統自動匹配交易,進一步提升乘客的出行便利和通行效率。 深圳地鐵的智能化建設進程中,全球5G領航者華為功不可沒。 單從技術角度來看,10號線是國內第一次單線全部應用華為城軌雲解決方案的地鐵線路,也是深圳首批5G全覆蓋地鐵線,創造了國內軌道交通行業應用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綜合承載地鐵各業務系統的新紀錄。 有網民指出,根據《深圳市軌道交通線路及站點命名規則》,站點專名用詞不應出現使用商業設施、企業、商業住宅區名稱。
深圳地鐵10號線: 深圳地鐵14號線文化特色
深圳市軌道交通4號綫延綫共有8個車站,全長10.8公里,於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八日正式開通。 出站後沿中山大道由東折向北,下穿東縱路、坪山河至建設路交口設坪山圍站,出站沿深汕公路向北至蘭竹西路交口設坪山廣場站,向北下穿杭深鐵路至坑梓次中心,在吉祥路交口設坑梓站,沿深汕公路向東下穿田坑水至金康路交口設沙田站。 深圳地鐵16號線線路圖 今年深圳開通線路的條(段)數為歷年最多,共5條(段)128公里。 深圳地鐵10號線2025 其中,作為東部地區骨幹線路,地鐵16號線由既有3號線大運站引出,途經龍崗老中心城區、坪山中心區後終至田心站。 其中,換乘站10座(含遠期規劃7座),分別在大運站、雙龍站與既有3號線換乘,在大運站、坪山圍站與既有14號線換乘。
深圳地鐵10號線: 深圳地鐵7號線車站命名
這些市外路段並不納入深圳市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中,而是屬於他市的軌道交通規劃內容,但實際為深圳地鐵網絡的一部份。 不過,現時未有規劃將深圳地鐵網絡與其他地鐵網絡直通執行。 四期建設規劃(2017~2022) ,2017年7月7日批覆6號線支線位於光明區內,起於翠湖站東側,終點為公常路深莞邊界(此界以北路段由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BOT財團建造,2019年初動工,2024年完工)。 連接光明中心片區、光明北區、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支援光僑路、公常路走廊兩側發展,是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在深圳的部分。 深圳段將於2022年完工,並於兩年後與東莞段貫通營運。 深圳市陸續就軌道交通規劃中的內容編制建設方案並申報,目前最新獲批的是於2020年3月及8月分別獲批的四期建設規劃調整及大灣區城際建設規劃。
深圳地鐵10號線: 上海地鐵10號線歷史沿革
然後線路向北,下穿深圳地鐵2號線區間隧道、黃木崗立交後,進入泥崗西路,在沿東南側綠化帶內敷設。 出站後線路向東,進入田貝四路,在翠竹路口西側設田貝站;之後線路沿太寧路敷設,下穿百仕達集團辦公樓和明秀閣一角後,進入東曉路,在太安路口設終點站太安站。 2007年,深圳市發佈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方案,深圳地鐵7號線屬於《2011年-2020年的軌道建設》方案。
深圳地鐵10號線: 深圳市軌道交通4號綫
五和站:轉乘深大城際鐵路(33號綫)、深惠城際鐵路和廣深中軸城際。 5號綫和10號綫建設時均未作出預留,但此站升級成綜合交通樞紐,預計與33號綫和深惠城際形成大堂通道轉乘;33號綫與深惠城際為雙島四綫式跨月臺轉車,廣深中軸城際為為遠期綫路,33號綫建設時同步建設月臺部分。 10號綫建設時未作預留,但10號綫與深惠城際綫平行但非平行轉乘,預計需經過地下一層的緩衝平臺層進行轉乘。
深圳地鐵10號線: 深圳地鐵10號線文化特色
普通車卡與商務車卡在列車內的分界處由槅門隔斷,無法在車內直接連通。 深圳地鐵10號線2025 1995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暫停審批城市地下快速軌道交通專案的通知》,暫停審批除北京、上海、廣州外其他城市的軌道交通專案。 1996年,地鐵工程以香港回歸為契機,更名為「羅湖、皇崗/落馬洲口岸旅客過境軌道接駁工程」,強調該專案是為了滿足深港過境客流日益增長的需要。 中英關於香港和內地大型跨境基礎設施協調委員會亦增設「增闢皇崗/落馬洲口岸旅客過境通道工作小組」,深圳地鐵專案列為工作小組的重要內容。
深圳地鐵10號線: 深圳地鐵16號線通車 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突破559公里
記者提前探營,“解鎖”備受市民關注的深圳地鐵14號線多項便民高科技技術。 二期工程開通後,車站站距相差較大,因此有必要按距離分段計價。 2010年9月,深圳市舉辦城市軌道交通票價聽證會,當時提出了三套聽證方案。 同年12月29日公佈的最終方案則是其中的方案二,也是在聽證會上最貴、最冷門的一套方案,因此引發了較大爭議。 政府及地鐵公司稱,未來幾年,深圳軌道交通投資將佔地方財政收入平均15.8%,這也意味着深圳財政收入中每100元要有15.8元用於軌道交通投資。 預計2012—2016年,深圳地鐵計折舊和利息虧損額將達220億元,需要通過票價來彌補地鐵營運虧損。
深圳地鐵10號線: 車站列表
但是在2016年當深圳地鐵11號線開通後,黃色單程票已經作為深圳地鐵11號線商務車廂的專用單程票。 目前,只有11號線的沿線車站可發售商務車卡專用單程票,持有綠色單程票的乘客將不可直接乘坐商務車卡,需要出站後重新購買商務車卡專用車票後重新進站,方可乘坐商務車卡。 持有商務車卡專用(黃色)單程票的乘客,可以任意使用閘機進站,但必須選擇專用閘機出站。 月臺實行軟隔斷,即商務車卡候車區域由鐵馬圍住,在「商務車卡覈准機」處由車站人員把守,月臺不設閘機。
深圳地鐵10號線(Shenzhen Metro Line 10),也稱“深圳地鐵坂田線”,是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第10條建成運營的地鐵線路,於2020年8月18日開通運營,其標誌色爲粉紅色。 開放情況:作為全國首批28家國家礦山公園之一、深圳以礦山文化為特色的兩大公園之一,鳳凰山國家礦山公園免費對所有市民與遊客開放,目前入園需測量體溫、佩戴口罩。 截至2022年10月,深圳地鐵14號線所有車站閘機設置了“人臉識別”模塊,將“乘車碼”與“人臉識別”乘車功能進行綁定,實現“刷臉”進站;針對“免費羣體”上線了“刷手”功能,使用“掌靜脈識別”功能綁定個人信息,即可實現“刷手”進站。 截至2022年10月,深圳地鐵14號線列車地板及側牆應用了吸音降噪材料,並採用送回風模式提升車輛氣密性,降低了列車行駛過程中的噪聲。 截至2018年3月,深圳地鐵14號線設主變電站三座,為L14-1主變電所、L14-2主變電所和銀海主變電所,主變壓器容量均為2×50MVA。
四期工程的多條路線亦正在建設,預計2025年路網長度將超過650公里。 港鐵 (深圳) 在取得深圳市軌道交通4號綫的特許經營權後,於二零零四年三月一日成立。 根據有關特許經營協議,港鐵 (深圳) 負責投資和建造4號綫第二期,以及營運4號綫第一期和第二期,由二零一一年六月十六日起,為期30年。 4號綫第一期原本由深圳地鐵營運,共有5個車站,全長4.5公里,港鐵 (深圳) 於二零一零年七月一日接管第一期的營運工作;第二期共有10個車站,全長16公里,於二零一一年六月十六日投入服務。
深圳地鐵10號線: 深圳地鐵4項在建項目傳來新進展
然而,在深圳地鐵集團已競得的總上蓋物業中,大量為政府配建保障性住房(除前海車廠上蓋項目,其保障房樓面面積少於私樓)。 保障房建設不僅佔用資金,還進一步壓縮了上蓋物業的利潤空間。 以上事件發生後,已有媒體評論指出「為深圳的燃氣管道捏把汗」。 而7月13日晚,有網民曝出深圳地鐵12號線中山公園站的一處燃氣管道被地鐵施工單位挖爆,致使南頭片區停氣,現場有嚴重的燃氣味。 深圳燃氣集團回應媒體諮詢時指,南頭片區與當晚9時30分許確有因地鐵施工單位挖斷燃氣管道導致停氣的情況,經搶修後,供氣服務已於次日凌晨1時許恢復。
深圳地鐵10號線: 建設方案
深圳地鐵11號線開工建設並舉行開工儀式;8月15日,國家發改委批覆深圳地鐵7、11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深圳地鐵1號線(羅湖站至香蜜湖站)和深圳地鐵4號線(皇崗站至少年宮站),全長14.825千米,總投資79.85億元人民幣;5月,深圳地鐵一期工程被列為1999年度國家重點建設項目。 此外,6、10號線還在客服、票務、運維等多場景搭建「智慧地鐵」體系,在全線各站實現「智慧邊門」和「智慧客服」服務,可支持60周歲以上老人實現自助註冊、人臉識別功能無接觸過閘。 同時,車站自助售票機和客服中心也均可支持手機移動支付購買地鐵票卡。 除深圳灣口岸之外,根據目前消息最有可能列入首階段開放陸路口岸的落馬洲—福田口岸,文錦渡客運口岸,有不同的配套交通提供。 香港文匯報記者經實地走訪,針對港人在深圳轉飛機、高鐵以及長途巴士的需求,梳理出如下出行攻略作為參考。
日票:全稱為「深圳軌道交通一日票」,價格25元,於各車站客服中心發售。 首次進站起24小時內不計次數進站,27.5小時內完成最後一次出站。 2019年3月30日,11號線的商務車卡開始支援掃碼支付乘車,乘客在11號線車站月臺覈准機處刷碼覈准後即可乘坐。
深圳地鐵10號線: 深圳地鐵14號線主要工程
深圳地鐵10號線)調整至軌道交通三期工程建設項目;8月6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深圳市發改委”)批覆深圳地鐵9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深圳地鐵10號線2025 據港鐵(深圳)4號線福田口岸站分組車站經理李秋鳴介紹,為配合政府做好通關安排,4號線福田口岸站近期就售檢票設備、商舖設備進行了針對性的維護和巡檢,力求保證設備在一個優質的服務水平。 同時,安排員工強化崗位能力培訓及參與不同的演練,力求在通關的初期以最佳的狀態給乘客優質的服務。 為確保通關之後運作順暢,車站還將召集義工組織,做好相關志願服務。 根據香港文匯報記者當天實測,從福田口岸乘坐4號線往深圳北站,用時22分鐘,9站票價為4元(人民幣,下同)。 除了位於深圳市範圍的路段外,深圳市亦與鄰近城市共同規劃將深圳地鐵網絡延伸至鄰近城市。。
深圳地鐵10號線: 深圳地鐵沿線商場:深圳地鐵2號線直出市民中心站 朝聖全球最大書店 走訪深圳博物館與城市規劃館 文化瑰寶間穿梭
此外,深圳地鐵與香港的港鐵東鐵線均連接到深圳市與香港邊界的兩個鐵路口岸——羅湖口岸和福田口岸,乘客乘坐深圳地鐵抵達這兩個口岸並完成通關手續後,可轉乘落馬洲站及羅湖站(港鐵)的港鐵東鐵線前往金鐘站沿途各站。 2004年地鐵一期通車後,深圳地鐵網絡沒有立即繼續擴充。 一期工程開通的線路包括1號線(世界之窗-羅湖)和4號線(福民-少年宮),概算總投資115億元,經竣工決算審計後的總造價106.53億元。 由於涉及與香港接駁方面的問題,皇崗站在一期工程完成時並未啟用,直至2007年7月1日方啟用,但是當時福田口岸仍未開通,故地鐵乘客仍不能由此前往香港,需要過境前往香港的旅客仍需在此搭乘其他交通工具前往臨近的皇崗口岸。 直到2007年8月15日福田口岸開通後,地鐵乘客便可通過口岸檢查,在香港境內的港鐵落馬洲站轉乘東鐵綫前往尖東站沿途各站,或乘搭其它交通工具前往香港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