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前地鐵公司亦保留了前1號月臺以北的高架路段,但該路段上的電纜、路軌以及連接主線的道岔已被拆卸,而位於無柱空間西端盡頭的緊急出口即通往該廢棄路軌。 茘景站1號月臺在東湧綫通車前是與2號月臺以島式月臺同層。 後來因要興建新月臺以供轉乘東湧綫,於是在原有車站旁興建新月臺及大堂,並於1997年7月6日將原有1號月臺搬到大堂上層。 原有1號月臺路軌部分於1997年7月被封閉及其後被填平成為連接4號月臺的通道部分,而4號月臺路軌部分位於原1號月臺路軌部分旁,而新1號月臺位於4號月臺側上方。 在茘景站連接美孚站的管道原先設有一組袋狀軌,該袋狀軌於落成時的設計與現時屯馬綫柯士甸站北面的袋狀軌設計相似,同樣可從兩個車站的任何方向進入並停泊或掉頭而不影響正常服務。 此袋狀軌曾是荃灣綫唯一一組袋狀軌,然而為配合機場鐵路工程,荃灣綫北行路軌需要改建,變相的是袋狀軌也須進行改建。
- 中心提供壁球及乒乓球場地設施,歡迎個人及團體於開放時間內租用。
- 在東湧綫啟用初期,由於東湧綫在繁忙時間也只維持10分鐘一班車,班次相當疏落之餘,乘客在香港站亦要步行約5分鐘前往中環站方能轉乘港島綫,在服務配套不足之下一直難以吸引過海乘客改變以往出行習慣。
- 其後因兩鐵合併,部份的行人隧道改作收費區通道,以方便轉乘兩條路線的乘客。
- 曉峯居位於荔灣鍾山臺2-3號(中原樓市片區:荔灣)。
- 條通道伸延去到喺荔枝角公園嘅地面出口,同埋屯馬綫大堂位處嘅C層,屯馬綫嘅月臺喺地面(P層)。
- 美孚站在興建和啟用時稱為「茘灣站」(Lai Wan Station),名稱來自茘枝角灣,為荃灣綫的一個中途站。
每當上午繁忙時間之後,部份屯馬線列車在此站清客後,便會暫停服務,返回八鄉車廠。 每當特殊情況時,往屯門方向的上行線列車將會以該站作為臨時的終點站。 1968年,美孚油庫遷往牙鷹洲,原址改建為美孚新邨,原本的發展商為美孚石油所創立的美孚企業有限公司。 1991年,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收購美孚企業,繼承了美孚新邨幾乎所有道路的擁有權及未用盡的可建樓面。
美孚站平面圖: 香港樓宇目錄
2008年11月10日系統完成測試,全數轉綫閘機已被移走。 月臺幕門2000年6月,地鐵公司宣佈在當時3條營運中路線的地底車站加裝月臺幕門。 此站荃灣綫月臺於2004年完成安裝月臺幕門。
- 美孚新邨是香港首個大型私人屋苑,初時臨海而建,望向九龍西海岸線,但隨著經濟及城市發展、屋苑已由臨海位置逐步內移,景觀也由海景變園景。
- 由於西鐵線車站位置偏遠,並需要通過轉乘通道到達荃灣線月臺,加上車費高昂,故西鐵線(當時稱爲九廣西鐵)通車初期使用量偏低。
- 4 期自設美孚廣場,向東單位亦有機會「面壁」曼克頓山。
- 茘景站1號月臺在東湧綫通車前是與2號月臺以島式月臺同層。
- 以下就與大家分享好師傅六種特色房門和間隔門,為家居注入新鮮感,按此瞭解更多。
但屋邨毗鄰的私人屋苑盈暉臺,基座設有商場及超級市場;而且距離美孚新邨萬事達廣場店舖羣及荔灣街市,僅5至10分鐘步行路程。 ,興建時曾經有意命名為荔枝角邨)是位於香港新界荔枝角荔景山路282號的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TW11,於2001年落成,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原址為商人邱德根擁有的著名遊樂場荔園及宋城。 美孚站在建造時的專案名稱為荔枝角站(英語:Lai Chi Kok Station),通車時改用荔灣站(英語:Lai Wan Station),名稱來自荔枝角灣,隨同荃灣線於1982年5月17日通車啓用。 後荔枝角灣因填海消失,因車站較近美孚新邨,於1985年5月31日配合港島線通車改名為美孚站。
美孚站平面圖: 月臺類型
荃灣綫採用一組島式月臺,而月臺支柱及牆壁均以湛藍色紙皮石點綴;而屯馬綫則採用兩個側式月臺,而月臺牆壁上亦設有水墨畫設計。 後來港鐵於2017年在車站內增設兩臺「付費通道使用覈准機」,讓使用八達通的居民能夠免費經車站收費區往返車站的不同出入口,只要以八達通拍卡,在20分鐘內出閘便不會被收取任何費用。 [來源請求]加上車費高昂,故通車初期使用量偏低。
而且 8 期也是唯一一期,於大廈公契內列明不可飼養狗隻,較多掣肘。 不過 8 期樓齡是整個屋苑中最新,比 1 期足足「後生」 10 年,適合投資放租。 位處屋苑外圍的期數,例如第 1 期、3 期、5 期、7 美孚站平面圖 期和 8 期,望西南或西北,位置上最近荔枝角公園。 以傳統嶺南風格造園的主題花園 「嶺南之風」,設有特大中央水池、園林、院落迴廊等古色建築,綠樹成蔭,是一家大小的好去處,亦是著名打卡熱點。 美孚新邨是香港首個大型私人屋苑,初時臨海而建,望向九龍西海岸線,但隨著經濟及城市發展、屋苑已由臨海位置逐步內移,景觀也由海景變園景。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在葵青區的居者有其屋屋苑之一,位於荔枝角荔景山路278號、華荔邨的西北面。
美孚站平面圖: 使用情況
及後當時的九廣鐵路公司推出月票及日票計劃,以低於巴士的車費吸引乘客使用九廣西鐵,使更多乘客改用西鐵進出市區,人流不斷增長。 美孚站平面圖2025 九鐵公司為表誠意,已答允支付一千萬元的額外費用作為提供公園設施之用,以彌補公園所損失的平地,並已承諾重建所有受影響的公園設施。 九鐵公司亦已應居住在美孚新邨近葵涌道天橋居民的要求,答允提供消減噪音的設施,例如安裝雙層玻璃,以減低來自天橋的噪音;儘管這些設施與西鐵(第一期)完全無關,亦非環境影響評估的規定。
美孚站平面圖: 車站結構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邨內設有非屋苑管理的消閒設施如健身中心、保齡球場及戲院(已相繼結業)等,鄰近有公共圖書館、街市、室內運動場及荔枝角公園,使居民可享受各種活動。 美孚站分別設有荃灣綫大堂及屯馬綫大堂兩部分,並設有行人隧道連接兩個大堂。
美孚站平面圖: 美孚/華景 平面圖
美孚站最初叫做「茘灣站(Lai Wan Station)」,係地鐵荃灣綫嘅一個中途站,隨住荃灣綫喺1982年5月17號通車而啟用。 1985年5月31號,茘灣站改名做「美孚站(Mei Foo Station)」,係兩個喺投入營運後改中文名嘅港鐵車站之中嘅其中一個(另一個係東鐵綫嘅大學站)。 美孚站平面圖 2019年8月31日晚上,一名外籍男子在站內月臺被5名防暴警員包圍,之後被制服在地上,最後被拘捕。 他被捕時高呼:「是甚麼控罪?否則,這就是不合法!」、「你們同意法治嗎?」、「這是香港,不是中國!」等。 另外有片段顯示他被捕前在車廂內與其他乘客談話,其中一名乘客更表示該男子向他說「為何北京想傷害香港人?我在這裡住了24年,為何他們想傷害我?」。 相關片段在社交網瘋傳,而美國《紐約郵報》也有報導此事件。
美孚站平面圖: 大堂
九廣西鐵於美孚設站,並與地鐵(現稱港鐵)荃灣綫交匯。 美孚站平面圖 2008年,多個建制組織包括經民聯、西九新動力的立法會、區議員議員以及社區幹事一直爭取於美孚站A出口加設無障礙設施。 然而相隔近10年後,港鐵纔在2018年2月表示會增設升降機連接大堂及A出口,並於2019年下半年開始動工,工程預計於2022年完成。 另外,位於屯馬綫1號月臺的西側設有預留管道供未來同屬西部走廊鐵路的港口鐵路線之貨運列車使用,但由於港鐵貨運業務已停止營運,故此該管道使用機會渺茫。
美孚站平面圖: 將軍澳海茵莊園MANOR HILL 近3.5米高樓底|8個閣樓裝修參考實例和注意事項|家居設計實例|好師傅 Codeco.hk
屯馬綫1號(往屯門)同埋2號月臺(往烏溪沙)係兩個側式月臺,喺荔枝角公園貼近呈祥道嘅地面,側式月臺佈置同上環及坑口站一樣。 1號月臺西面設有預留管道畀未來港口鐵路線嘅貨運列車用。 茘景站的A3出口是連接茘景邨仰景樓平臺的出入口,但僅以扶手電梯連接車站大堂,並非無障礙通道。 故港鐵公司於車站B出口外近通往荔景邨仰景樓平臺的樓梯旁增設一部升降機,方便有需要的乘客以新的無障礙通道往返車站,其工程於2014年2月展開,並在2016年完成後於同年5月6日開放予公眾使用。
美孚站平面圖: 平面圖
1985年5月31日,港島綫通車,茘灣站正式易名為美孚站。 港鐵車站投入運作後須更改中文站名的至今只有4個,此站是其中之一,另外三個是東鐵綫的大學站(原稱馬料水)、紅磡站(原稱九龍)及旺角東站(原稱旺角)。 美孚站亦是兩鐵合併前,地鐵唯一在營運時更改中文名稱的車站。 美孚站平面圖 所有合資格學生使用「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可於港鐵本地服務(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全綫享有特惠車費,但不包括機場快綫、港鐵接駁巴士、往返羅湖站或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美孚站平面圖: 家居設計│十款地板及地磚鋪砌方法 邊種鋪法最慳磚?
另外,九龍專線小巴81K線與港鐵提供免費轉乘優惠;而鄰近美孚站的盈暉薈亦設有適用於該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的車費回贈。 其後專線小巴路線81K同西鐵綫提供免費轉乘優惠,由於專線小巴81K直達荔枝角道、部份長沙灣工廠區同埋西九龍新填海區,吸引乘客喺本站轉嗰條線。 因此每逢返工放工時間同埋例假日都有相當多乘客經本站轉荃灣綫或其他公共運輸工具往返港九市區。 成個美孚站可分做荃灣綫同埋屯馬綫兩個部分,其中荃灣綫嘅大堂同埋月臺分別喺L2同埋L3層,L1層係通往屯馬綫大堂嘅通道。 條通道伸延去到喺荔枝角公園嘅地面出口,同埋屯馬綫大堂位處嘅C層,屯馬綫嘅月臺喺地面(P層)。
美孚站平面圖: 大廈資料:美孚新邨 第五期
由於大部分前往荃灣、葵涌、屯門同埋元朗區嘅巴士路線都經美孚去市區,因此美孚係一個集前往新界西各區嘅交通樞紐。 美孚站平面圖 本站同時提供接駁西九龍發展區同埋荔景山路一帶嘅交通服務。 美孚站有荃灣綫同埋屯馬綫大堂兩部份,並設有行人隧道連接兩個車站大堂。
而家荃灣綫、西鐵綫嘅乘客可以喺閘區入面轉車,唔使中途出入閘。 兩鐵合併喺2007年12月2號實施,港鐵公司將原有嘅地鐵荃灣綫同埋九鐵西鐵嘅美孚站合併為同一車站管理,並將九廣西鐵改叫西鐵綫。 由於舊有車站出口代碼出現重疊情況,故此港鐵公司喺合併後重新編配出口字母,西鐵綫大堂嘅A至C出口改為F至G出口,以免乘客混淆。 隨住九廣西鐵(而家嘅西鐵綫)喺2003年12月20號正式通車,西鐵美孚站啟用,當時嘅地鐵美孚站連接西鐵(綫)嘅轉乘通道及D出口亦同時啟用。 喺兩鐵合併前,當時美孚站嘅地鐵荃灣綫同埋九鐵西鐵部分分別由兩間鐵路公司管理,並唔係以類似南昌站嘅形式視作同一車站管理,兩站嘅分界位於轉乘通道近D出入口嘅位置。
美孚站平面圖: 車站外升降機加建工程
這條通道伸延至位於荔枝角公園的地面出入口,並與屯馬綫大堂連接;而在2003年啟用的屯馬綫(當時為九廣西鐵)大堂及月臺則位於荔枝角公園內。 ),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荔枝角美孚新邨與荔枝角公園,屬於港鐵荃灣綫與屯馬綫的轉乘車站,名稱取自車站附近的美孚新邨。 乘客只須以同一張備有可用票值之八達通,並於1小時內於香港站、九龍站或青衣站轉乘至機場快綫或任何港鐵之車程,即可享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如途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必須於30分鐘內完成)。 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包括羅湖站及落馬洲站,但不適用於輕鐵、港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如使用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只適用於前往市區預辦登機服務之前一程港鐵車程。 荃灣綫1號(往荃灣)同埋2號月臺(往中環)共用一個島式月臺,位於美孚新邨地底,介乎荔灣道至到美孚巴士總站之間。
另外,7 期設有萬事達廣場,提供更多消費選擇。 美孚新邨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屋苑並不提供住客會所,住客想打波游水,要使用附近公共球場、游泳池或荔枝角公園體育館。 充裕的綠化空間,是屋苑一大賣點,毗連佔地 17.65 公頃的荔枝角公園,公園設有足球場、網球場、籃球、排球場、滾軸溜冰場、 滑板場、緩跑徑、露天劇場等多項康樂設施。 美孚新邨連接西鐵綫及荃灣綫,直通新界、九龍市中心,以及中環核心商業地段,盡享雙鐵路優勢;美孚站旁邊另有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即使本邨位於新界葵青區,但因距離九龍市區極近,因此房屋署已在2020年將本邨從擴展市區屋邨改劃為市區屋邨。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1號月臺西面設有預留管道供未來同屬西部走廊鐵路的港口鐵路線之貨運列車使用,但使用機會渺茫。 ),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自1982年起為地鐵(今港鐵)美孚站上蓋物業,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並由匯秀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由當天起,乘客往返兩綫月臺時毋須在中途出入閘,而原有連接C2出口的升降機須被納入收費區,而其地面出入口亦加設票務設施及以欄杆分隔收費區/非收費區,並且將升降機出入口編名為E出口。
付費通道使用覈准機2017年1月18日起,兩部「付費通道使用覈准機」於美孚站試行運作,安裝於西鐵綫(今屬屯馬綫)付費區大堂近G出入口,方便乘客來往瑪嘉烈醫院及美孚新邨一帶。 覈准機投入服務初期,車站安排了職員協助乘客熟習新設施的運作。 荃灣綫1號(往荃灣方向)及2號月臺(往中環方向)共用一個島式月臺,位於美孚新邨地底,介乎荔灣道至美孚巴士總站之間。 屯馬綫1號(往屯門方向)及2號月臺(往烏溪沙方向)是兩個側式月臺,位於荔枝角公園貼近呈祥道的地面,側式月臺佈置跟上環及坑口站相同。
美孚新邨房大廳大,面積好使好用,部分單位更設露臺,如果對室內設計有要求,該屋苑必可給你發揮家居創意。 美孚新邨共提供 13,149 夥單位,一梯 1 至 4 夥,實用面積介乎 429 至 1,435 方呎,間隔包括 1 至 4 房,是少數提供一房戶型的藍籌屋苑。 2003年12月20日,連接屯門站至南昌站的九廣西鐵(現併入屯馬綫)通車。
美孚站嘅車站出口主要喺地面,同埋荔枝角公園嘅平臺上。 荃灣線1號(往荃灣方向)及2號月臺(往中環方向)共用一個島式月臺,位於美孚新邨地底,介乎荔灣道至美孚巴士總站之間。 屯馬線1號(往屯門方向)及2號月臺(往烏溪沙方向)是兩個側式月臺,位於荔枝角公園貼近呈祥道的地面,側式月臺佈置跟西鐵線第一期市區車站相同。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均建議於現時美孚站的位置設置「茘枝角站」(Lai Chi Kok Station)。 專綫小巴使用任何八達通於此站出閘並轉乘任何專綫小巴路綫可享至少$0.3轉乘優惠,反之亦然。 使用指定八達通轉乘下列指定路綫另有更高轉乘優惠:路線起訖點可享優惠的小巴車費金額每程可享優惠適用之八達通種類81K海麗邨↺美孚站$4.2$3.0成人、學生、小童$2.9$2.5長者優惠細則撮要: 1. 轉乘時必須使用同一張八達通,餘額必須為正數。
美孚站平面圖: 轉乘優惠
美孚新邨是屬於40校網,而40校網涵蓋的地區相當大,包括荔枝角、長沙灣、深水埗、石硤尾及又一村一帶。 區內共有33間小學,其中有21間是官立及資助小學,另外12間則是直資及私立小學。 單論校網美孚新邨身處的校網並不算最好,但由於區內有一些出名的直資及私立小學,所以美孚新邨仍受到不少家庭客歡迎,方便小朋友上學。 美孚站平面圖 6 期雖未算最近公園,但東北方靠山,望東北單位或享開揚山景,較為清靜。 4 期自設美孚廣場,向東單位亦有機會「面壁」曼克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