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屋邨於2006年進行最後一期的清拆重建,只保留一座美荷樓。 一羣在石硤尾邨度過童年的舊街坊,重回舊地,緬懷昔日簡樸而富於人情味的歲月。 展示一個以居民捐出的舊傢俱和家居用品重新佈置的公屋單位,使蘇屋邨在20世紀60年代的生活環境重現眼前。 有逾40年歷史的牛頭角下邨是香港最後一個徙置屋邨。 該邨在2010年年初展開清拆之前,不少居民、店舖東主、舊街坊,以及數位藝術工作者道出他們對屋邨的印象和感情。 說到白田邨,不知道大家會第一時間想起什麼?
- 有團體認為,當局應率先重建地積比率較低、人口較少嘅公屋。
- 新的白田商場首期將在原商場以西重建,並設有室內公共運輸交匯處、街市及停車場,而斜對面的白田邨第十一期基座亦設有兩層(地面及地庫)商場,前者已於2021年8月啟用,後者已於2021年12月啟用。
-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較重建前的1,600夥大幅增加,首兩期重建會讓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則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約100多萬港元。
- 這些新建樓宇部分是用以接收附近石硤尾邨第10、11、37、39、40及41座重建工程影響的居民(尤其是2000年3月落成啓用的昌田、盛田、瑞田及2004年4月20日落成啓用的太田、麗田、運田)。
- 「單位面積」指嘅係單位室內樓面面積(I.F.A),房委會公共屋邨以平方米(m²)嚟計算;房協公共屋邨就以平方呎(ft²)嚟計算,同時加埋換算成平方米後嘅數字;平民屋宇就冇提供資料。
由於先前的驗收曾經不及格,需要進行執漏工程,康田樓、健田樓、詠田樓以及心田樓,最終延至同年8月11日正式入夥。 其後,清田樓及朗田樓亦於同年10月29日入夥。 2013年2月,因應9、10、11及13座居民強烈要求加快重新興建工程及原邨安置,房屋署將會提早兩年清拆12座,並且將其連同公共運輸交匯處一併發展,騰空的土地可以供予興建兩幢大廈,於2018年至2019年提供約1,050個單位。
白田邨舊照: 公共交通
這些新建樓宇部份是用來接收附近石硤尾邨第10、11、37、39、40及41座重建工程影響的居民(尤其是2000年3月落成啟用的昌田樓、盛田樓、瑞田樓及2004年4月20日落成啟用的太田樓、麗田樓和運田樓)。 ),是香港的其中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白田,舊白田邨樓宇於1969年入夥;於1990年起開始分期局部重建,重建後的樓宇於1993年至2026年分期入夥,整個白田邨重建計劃歷時將長達逾30年。 香港經濟屋宇會:原本起同管理大角咀葛量洪夫人新村,之後因為起西九龍走廊,1977年1月1號開始部分單位要由政府接管同拆卸。 直到1980年代淨低嘅單位都因應房協「市區改善計劃」而拆咗,呢啲單位而家嘅位置係喺房協頌賢花園,喺1988年落成。
第七、八期商場樓高4層(LG1到LG4),出租面積約40,000平方呎,租戶包括麥當勞快餐店、百份百餐廳、便利店、西醫、屈臣氏、爐具店、文具店、及裝修公司,其中LG2層設有佔地近一萬平方呎的惠康超級市場。 而LG3層設有由光亮營運的街市”鮮薈市場”。 白田邨舊照2025 房屋署表示,昨早十時半收到停水報告,經搶修後於下午四時半陸續恢復供水,晚上七時全面恢復供水。 房屋署又指,自從九月起進行改建水管工程,加設外置水管,令流水日後完工即不須再經過舊水管,避免再發生爆水管現象,相關工程預計本月完成。 房屋署推測,今次爆水管是因為水管老化,強調昨日沒有進行相關水管工程,而爆水管位置主要集中於重建計劃中十一期重建地盤。 白田邨舊照2025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表示,白田邨尚有一批樓宇安排於二○二四至二五年完成重建,他擔心未來五年可能會因為水管老化問題而頻密地爆水管,影響未完成重建的居民。
白田邨舊照: 參考文獻與註釋
當中重建後的瑞田樓、昌田樓及盛田樓則由領先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管理。 白田邨第九至十一座約1,460個住戶可遷往同邨第七和八期,預計2019年底入夥;第十三座約820個住戶可遷入2020年中入夥的第十一期。 受影響住戶也可選擇遷往2018年中入夥的蘇屋邨第二期。 美東邨約630個住戶受影響,他們可選擇遷往2020年中入夥的東頭邨第八期或2018年中入夥的安達臣道安泰邨。 白田邨舊照2025 石硤尾邨建於1954年,是香港首個徙置屋邨。
住戶如欲購買居屋單位,可在清拆日期前推出的居屋銷售計劃中優先選樓。 水務署回覆指,昨午五時許,白田邨已恢復食水供應,又指該邨內部供水系統由房屋署負責保養及維修,但署方在之前三次爆水管事故中,都有按房屋署的要求為該邨提供臨時食水供應,包括街喉和水車。 據瞭解,由於未來人口增長存在不穩定性,教育局一直對釋放各區空置校舍空間持謹慎態度。 白田邨舊照 白田邨舊照2025 而白田邨第13座現址及毗連的前白田天主教小學空置校舍,原預留作興建小學用途,局方一直與相關部門商討,以訂定合適的工程範圍。 經詳細考慮該擬用地有關使用及發展限制、工程技術可行性、深水埗區預計學齡人口等因素後,當局已決定擱置有關建校計畫。
白田邨舊照: 參考資料
【舊邨重建】房協筲箕灣申建646夥公屋 破天荒買私地併官地發展. 白田邨舊照2025 過海隧巴104線、新巴702A線及九龍專綫小巴12線總站隨即遷往此處,2E線總站遷往白田(北)(即原「昌田樓」站),其餘使用白雲街各個路邊總站的路線則維持原有總站,並連同2E線於離開白田方向繞經此站,九巴2D線同日起往東頭邨方向亦繞經此站。 興建中的第十期基座為商場二期及街市的其中一部份,並設有行人隧道連接第十一期商場,預計將於2023年啟用。 當所有商場落成後,將提供約7,300平方米的出租樓面。 為興建連接兩期的地下通道,當局於2020年起將白雲街部份行車綫封閉,而該段白雲街及T形路口只維持單綫行車,三邊設有交通燈控制交通。 新的白田商場首期將在原商場以西重建,並設有室內公共運輸交匯處、街市及停車場,而斜對面的白田邨第十一期基座亦設有兩層(地面及地庫)商場,前者已於2021年8月啟用,後者已於2021年12月啟用。
白田邨舊照: 重建期間的工程圖片
第7201號公告:〈道路交通 (交通管制) 規例 (第374章)–撤銷白田公共交通總站禁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19卷第38期,2015年9月18日。 白田邨最早的重建計劃源自1986年「26座問題公屋」,第14、15、16座被揭偷工減料,港英政府1989年決定悉數清拆。 90年代,政府再分批清拆樓齡近30年的第4至8座及17座,巴士總站亦需要重建,2E和104線遷回澤田樓作臨時總站,直至1994年8月7日總站重建工程完成。 文化者將於「典亞藝博」Fine Art Asia 策展李志清個展「舊時香港」,屆時大家將會見到不一樣人味濃的舊香港,以及全面的畫家作品,包括油畫、白描、長卷、速寫、水墨、人物工筆作品。
白田邨舊照: 沙田區
截至2023年2月,香港共有258個公共屋邨,單位總計超過85萬個。 此列表以地區劃分,排名不分先後(「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以及由原址分拆而成的,表中放在一起方便比較)。 較新部分:潤田樓、翠田樓、裕田樓、澤田樓和富田樓共五幢住宅大廈約1170個單位,1993至1997年間落成;以及盛田樓、昌田樓、太田樓、麗田樓、運田樓、瑞田樓和安田樓共七幢住宅大廈約4070個單位,1999至2004年間落成。
白田邨舊照: 興建、重建、待建或建議中
直到1982年再交予房協接管後不久,餘下單位也因應房協「市區改善計劃」而被拆卸,這些單位的現址為頌賢花園,於1988年落成。 房署曾經希望在2018年4月收回白田商場舖位後拆卸重建,但由於白田商場設有兩部升降機連接白田街和白雲街,令不少長者不用繞道上落斜前往較高的樓宇,因此遭受居民反對,居民提出讓商場升降機運作至新商場落成後才拆卸,但房署最後只將拆卸日期延遲,商場最後在2019年2月開始拆卸。 白田邨是中國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石硤尾,於1969年開始入夥,於1990年開始重建,新建樓宇於1993年至2004年入夥,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而瑞田樓,昌田樓及盛田樓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該三座樓宇的管理。 房協負責茶果嶺、牛池灣和竹園聯合村寮屋區重建. 葵涌兩公屋項目 擬建6000單位 最快2030年落成.
白田邨舊照: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居民和區議員多次投訴,但房署一直未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