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計劃會分別進行攪珠,以決定新居屋的選樓優先次序和「白居二」的配額分配。 中籤的幸運兒就先了解在居屋第二市場(白居二)物色未補地價的二手居屋的流程,瞭解由中籤至完成買賣交易的七個步驟。 荃灣祈德尊新邨是計劃的首個屋邨,於1989年落成,直至今日,房協僅發展了10個同類型屋苑,提供超過10,000個單位。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2025 居屋2020已進入揀樓階段,今年未能中籤的綠白表申請人,除了展望房委會下期推出的居屋外,還有房協的資助房屋值得留意。 不是所有公屋都是租置單位,現時全港有39條租置計劃的公共屋邨,可參考房委會網站上的可供購買的租置計劃屋邨。
- 「住宅發售計劃」早於上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當時房屋協會(房協)推售單位,以優惠價格出售予轄下出租屋邨租戶,以及符合政府居屋申請資格的人士。
- 原因是房委會向銀行提供的按揭還款保證期以30年為限,由首次轉讓日期起計算,部份銀行會直接將30年保證期減去居屋樓齡,以計算可批出9成按揭貸款之最長按揭年期。
- 買方須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日期起計1個月內,由向房委會申請「提名信」以確認資格,在「提名信」發出後,方可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及轉讓契據,完成單位買賣手續。
- 按揭保險計劃於1999年3月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按揭證券公司)推出,以協助市民在香港安居置業。
- 私營房屋的住戶、公屋及房協出租屋邨住戶的家庭成員,均符合白表資格。
- 房委會依次序發信要求申請者7天內遞交「入息及資產申報表」及文件,如僱員薪金證明書、稅單、糧單、銀行入息證明、其他入息證明文件、資產證明文件等等作詳細審核,以核實個別申請者是否符合申請資格,以及合資格申請者的最終選樓次序。
【居屋按揭懶人包】新居屋VS白居二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2025 按揭成數、年期、壓力測試… 新居屋與白居二雖然都是屬於由屋委會提供的資助房屋,前者仍一手物業,白居二則是二手市場未補地價的居屋。 白表買家承造按揭,應前往居屋第二市場計劃小組公佈名單內的銀行或財務機構,以房委會指定的特惠條件申請按揭貸款,名單內的銀行或財務機構已與房委會簽訂「按揭保證契據」。 「批准信」只用作證明申請人士符合資格在指定日期內向房委會申領「購買資格證明書」。 若果申請居屋按揭,樓齡最好19年或以下,較容易獲批最高按揭成數。 而申請房協物業按揭,即使物業樓齡超過20年,銀行仍會以「75+」去計算還款年期,故不難獲批最高按揭成數。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計劃簡介
俄羅斯央行行長Elvira Nabiullina在利率決策後於莫斯科召開記者會表示,不排除2023年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但今年加息的可能性大於降息。 今期項目坐落於商場NOVO Walk之上,新地代理租務副總經理孫雅茵指出,該商場佔地4.8萬方呎,提供約40個商舖,餐廳佔約三成,另設佔地約3,000方呎超級市場。 在北京,外交部強烈不滿美國總統拜登發表關於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言論,發言人毛寧表示,美方的言論是極不負責任,有違基本外交禮儀,北京堅決反對。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拜登較早時接受美國傳媒訪問,提到習近平正面對龐大問題,包括脆弱的經濟。 拜登說,中國的經濟運轉不是很好,由於需要保護國際貿易,中國在抗衡美國方面受到限制,習近平的處境並不令人羨慕。
申請者收到「購買資格證明書」後,可於證明書12個月的有效期內,在房委會的「居屋計劃」第二市場或房協的「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購買一個未補價的單位。 房委會新居屋的轉讓限制與房協居屋相若,惟新居屋業主需等待至買入單位後十年纔可申請繳付補價。 房委會向成功通過白居二資產審查的較優先申請者發出批准信,以確認獲批配額。 批准信內附有兩份確認書: 房委會「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市場的白表資格的購買資格證明書 ;房協「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的白表資格的購買資格證明書。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香港房屋協會(房協)「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由於上述四個項目皆在數年前當樓價處於高位時收購,涉及的總收購支出超過160億元。 但最後一期夾屋已於1999年推售,所以所有夾屋已過禁售限制。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2025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因為夾屋只可以在自由市場轉售,所以二手成交一定是已經補了地價。
- 為符合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的規定,買賣雙方均須向房委會申請所需的證明文件(包括賣方的「可供出售證明書」、買方的「購買資格證明書」和「提名信」)。正式買賣合約及轉讓契據則由律師辦理。
- 香港零售銀行有20間,雖然並非每間銀行均能一天內批覈按揭,惟部份銀行審批神速,若長者申請按揭,可約定家人陪同至銀行填寫申請表,若帶齊所需文件,例如身份證,購買證等,最快可一日批出臨時貸款信。
- 「批准信」持有人須在「批准信」發出日期起計6個星期內向房協申領「購買資格證明書」,申領費用為770元。
- 房委會會根據攪珠結果,以電腦隨機排列各申請類別內持有相同攪珠數字的申請者的次序,再依次序邀請申請者於指定期限內交回入息及資產申報表和證明文件作詳細審核,以核實個別申請者是否符合白居二的申請資格,以及合資格申請者的最終選樓次序。
- 他表示,雖然供股對派息有影響,但節省支出,亦有投資或利息收人,若盡快做到投資項目,而有可觀回報的話,希望令單位持有人回報有長線增長。
- 在你行使「購買資格證明書」與房委會或房協賣方簽訂購買第二市場單位的臨時買賣合約後,另一份「購買資格證明書」便自動失效。
- 【房委會】會根據合資格人士的優先次序,向成功通過審查的申請者發出「批准信」。
在2010年,政府宣佈發展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直至2012年政府宣佈原屬該計劃的首個項目綠悠雅苑由房協改作新設立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之前落成的同類屋苑仍稱為住宅發售計劃)形式出售。 抽中「白居二」的幸運兒,判斷選擇房協「住宅發售計劃」還是居屋第二市場,按揭是其中考慮因素。 居屋如果樓齡未夠20年大限,銀行通常願意批出高成數及較長還款年期的按揭計劃,反之則較為保守,所以年輕樓齡的居屋較受歡迎,樓價會更加進取。 房協單位申請按揭原理與私樓按揭相若,最高可承造30年,實際還款期由銀行根據申請人狀況而定。 房委會於1997年6月正式推行「居屋第二市場計劃」讓現居公屋住戶和綠表資格證明書持有人可選購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 租者置其屋計劃單位,其後亦包括綠表置居先導計劃/綠表置居計劃的單位(以下簡稱居屋單位)。 這項安排增加了居屋單位的流轉量,以滿足社會對資助自置居所的需求。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申請資格
購買房協「住宅發售計劃」或「資助出售房屋項目」第二市場的買家,因沒有政府「按揭貸款擔保」,買家需要透過「香港按揭證券公司」申請高成數按揭,方可獲批最高九成按揭。 而按證公司會以已補地價後的估值進行計算物業估值,如已補地價後的物業估值超過1,000萬元,買家則未能承造高成數按揭上會。 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前,建議先透過按證公司所提供的預先批覈服務,預先評估物業估值,以及查詢申請人是否符合按揭保險計劃之申請資格。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不少人混淆了房委會及香港房屋協會,其實房協並非政府部門,而是一個獨立的非政府及非牟利機構,為配合市場需要,提供不同的房屋計劃。 而「住宅發售計劃」早於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當時房協推售單位,以優惠價格出售給轄下出租屋邨租戶,以及符合政府居屋申請資格的人士。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按揭利率及回贈
最後業主便可以交由律師,在土地註冊處登記「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 而房協「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於過去5年共有312宗成交,當中195宗為綠表人士,佔約62%。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而單位價格方面,同樣從2016年的410萬元增至2020年的610萬元,5年內升價200萬元。 (三)由申請截止日期之前的24個月起,直至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當日,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不得擁有,或與人共同擁有任何香港住宅樓宇。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第二階段$5,000消費券月尾到期 八達通尾期最遲4月16日起領取
現時該計劃下的屋苑只有10個,如啟德花園、樂年花園及茵怡花園,亦可以選擇資助出售房屋項目青衣綠悠雅苑。 房協「住宅發售計劃」屋苑不少位處於市區,故獲不少上車客垂青,例如黃大仙啟德花園未補地價實用面積呎價已達11,000元。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以白表資格申請「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埸「購買資格證明書」的申請人必須符合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擴展「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市場至白表買家(2015年)】申請須知的規定,並持有由房委會發出此計劃的有效「批准信」。 有關此計劃的申請須知內容,請按以下連結至房委會網頁參閱或下載。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於1997年6月成立「居屋 / 私人參建居屋計劃單位第二市場」(居屋第二市場) 讓現居公屋住戶和綠表資格證明書持有人可選購由首次出售日期起計第三年的居屋 / 私人參建居屋 / 租者置其屋單位 (居屋)。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住宅發售計劃
一般而言,非綠表資格人士在市場上購買二手居屋時,需購買已補地價的居屋。 為回應中低收入家庭的白表人士對資助出售單位的需求,房委會於二○一七年十一月通過恆常推行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白居二」)。 房委會考慮到未補價資助出售單位的供應始終有限(當時房委會每年發出的「可供出售證明書」約2 900個),及訂立每年配額有助調控「白居二」對居屋二手市場的影響,因此決定在恆常化後繼續訂定每年配額。 鑑於市場對「白居二」的反應持續熱烈及需求殷切,房委會已進一步增加「白居二2020」全年配額至4 500個,以滿足更多白表人士的置業需求。 房委會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對「白居二2020」的反應和其他持份者的意見,考慮有否需要再次增加「白居二」的每年配額。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買賣方需申領證明書
若果想轉售,需待5年轉讓限制期屆滿,業主可申請評定補價再在自由市場轉售。 買賣雙方可自行磋商,或透過地產代理進行交易,及簽訂臨時買賣合約。 為符合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的規定,買賣雙方均須向房委會申請所需的證明文件(包括賣方的「可供出售證明書」、買方的「購買資格證明書」和「提名信」)。正式買賣合約及轉讓契據則由律師辦理。 買家除了在房委會轄下之居屋第二市場購買單位外,亦可以在房協轄下「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選購樓宇,但須注意,兩者在按揭安排上其實分別甚大。 不過,樓齡偏高的單位會影響按揭年期及成數之審批,這方面將於下期再講述。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購買「白居二」的七個步驟
政府為所有居屋擔保30年,擔保期內如業主斷供,政府會還錢給銀行。 若為二手居屋,假設首次出售日是5年前,政府餘下擔保期便為 30-5 = 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2025 25年。 業主接獲補價通知後,需要兩個月內以銀行本票或已劃線律師行支票支付補價,否則要重新申請及支付手續費,其後房協便會把款項交回政府,及發出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