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羅曼語族內部的分支語言互通程度甚至比漢語「方言」之間的互通程度還高,如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之間大體上能相互聽懂,而粵語、閩南語、官話之間則完全不能。 於中國大陸,在1959年開臺的廣東電視臺(廣東電視臺是中國首個以廣州話為廣播語言的電視臺)。 儉粵音2025 而省內各大城市均有市級電視臺,由於粵語是廣東省的主要語言,其他市級電視臺亦有開設以廣州話作為廣播語言的頻道。 在廣東的非粵語為母語的人士大部分都能懂粵語廣州話。
最常見的形態是以白讀音-eng韻母取代文讀音-ing韻母(如命/釘/聽/嶺白讀-eng,文讀-ing)。 其他文白異讀聲母如:近(gan6)代/遠近(kan5)。 此條目介紹的是介紹粵語概況的綜合性資訊。 關於粵語的標準語音,請見「廣州話」。 關於粵語內部的多樣分支語,請見「粵語方言」。 儉粵音2025 粵語有21個收-p、-t、-k韻尾的韻母,即塞音韻母,也就是傳統所指的入聲。
儉粵音: 一、漢字Unicode 編碼範圍
《廣韻》:「怫,怫㥜,扶沸切」,「㥜,怫㥜,不安也,於貴切」。 「怫㥜」粵語當讀fɐi3 wɐi6,釋義「不安」,與「憂愁」義異,未可謂pɐi3 ŋɐi3之本字。 一說本字是「贔屓」(也作「贔屭」),非也。 《廣韻》:「贔,贔屓,壯士作力皃,平祕切」,「屓,贔屓,虛器切」。 根據《廣韻》與粵語之演變規律,「贔屓」當讀pei6 hei3,釋義「壯士作力皃」,無「憂愁」義,音義均不合pɐi3 ŋɐi3。 安裝完之後撳 儉粵音2025 Ctrl + `(注意係數字 1 左邊嗰粒掣,唔係單引號!),就可以睇到「粵語拼音」嘞。
- 相較而言,普通話翻譯容易將英語詞尾的清輔音插入元音構成開音節,因為普通話沒有[-m][-p̚][-t̚][-k̚]。
- 誤解「古無舌上音」:以為舌上音等同聲母ts、ts’,不知粵語ts、ts’、s這組聲母來自中古的舌上音、齒頭音、正齒音,又不審「尐」是齒頭音精母,根本不適用「古無舌上音」理論。
- 詹憲慈謂「巴掌」本字「掌」,「星」本字「膺」。
- 彭志銘既引「子列切」,卻不知「子列切」為何音,連基本的反切原理也不識,只是因襲孔仲南之說。
- 關於粵語的拼寫,詳見粵語羅馬化方案(粵語拼音或粵語羅馬字)。
「合」字根有:拾zap、答dap、塔tap、蛤gap。 從「合」字根的聲母可見z、d、g在古代可能相通。 【一錯再錯】曾焯文《粵語振城邦》第七集(2013) (眼眉條),這個條音字可寫「跳」,皆因「跳」有上下起伏、高低閃動的意思,但準確來講,要寫「」,這個「」字解作「急促的抽搐抖動」的意思,與「跳」有點分別。 詹憲慈考「嗲吊」本字為「奲窕」,誤矣,辨析見下文。 彭志銘既因襲詹憲慈,又附會曰「他條」也是「奲窕」之音轉,曾焯文復因襲彭志銘,以之為「他條」正寫。 儉粵音2025 Pɐi3 ŋɐi3,一說本字是「怫㥜」,亦非。
儉粵音: 粵語塞音韻母:-p、-t、-k
謬誤辨析:「」同「跳」,只不過「跳」字廣州話讀陰去聲t’iu3,而「眼皮跳」一詞保留《廣韻》「徒聊切」的t’iu4音。 儉粵音 彭志銘因襲詹憲慈之說,又要強解二字有別,曾焯文又復因襲彭志銘之說,一錯再錯。 「眼皮跳」,詹憲慈考「跳」本字「」。 其實「」是「跳」的古代俗字,首見於遼代僧人釋行均《龍龕手鑑》:「,跳俗字」。 「跳」,《廣韻》「徒聊切」,粵音t’iu4。
一些粵語方言的陽入也按韻母短長分化成兩個,從陽入中分出上陽入與下陽入,共計四個固定入聲調,如勾漏粵語、四邑粵語等。 粵語有2個圓脣韻母,分別是長元音oe和短元音eo。 儉粵音 要掌握oe,可以先試讀「靴(hoe1)」字,這個字的粵語發音類似英語的 “her”,但不用捲舌,而且要帶圓脣。
儉粵音: 粵語韻母: m、ng
當用粵語朗讀官話白話文的時候,人們一般不會完全按照字面來讀,朗讀者習慣上會根據粵語語法、詞彙及用語調整字面文句,用粵語複述出來。 這種「文不對言」的現象跟官話白話文興起之前漢語北方話使用者或者朝鮮語、日本語使用者習慣於使用文言文所造成的「文」、「言」脫離現象相似。 現代粵語仍然有較高使用單音詞的傾向。 一些被粵語使用者視為通俗的字辭可在古籍中找到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古漢語與南亞語系在上古漢語時期已經發生了接觸和相互影響,上古漢語當中接近三成詞彙被認爲是東南亞來源、超過二成詞彙來源不明。 「粵」從古以來為嶺南地區的統稱,明清以後,「粵」和「越」的含義開始有所區別,「越」用於江浙的吳語地區,「粵」專用於嶺南地方。
儉粵音: 中國內地
謬誤辨析:潘永強的「考證」,通篇以一知半解的語言學知識來亂解。 「原來古漢語並無dz-或dʒ-音,現在以dz-或dʒ-發音的字,古時主要以d-或t-發音」云云,顯然是對「古無舌上音」一知半解之說,亦不知「者」是章母字,不適用「古無舌上音」理論。 同聲符字,今音聲母不同,皆是漢語方言各循其演變規律所致,粵語的古漢語來源主要是中古層,端母字「都」、「堵」廣州話聲母讀t,知母字「豬」、章母字「者」廣州話聲母讀ts,皆循粵語演變規律而致。
儉粵音: 讀音
粵語詞彙和語流中有一些固定的變調,如「局」字,在詞尾時會固定地變讀成一個調值為35的上揚型變入聲,不屬於固定聲調中的任何一個。 因此若計變調,粵語的聲調數目通常可達14至15個。 中古全濁聲母今讀塞音或塞擦音的送氣情況是粵語方言劃分的參考之一。 中古全濁聲母清化後一律讀不送氣清音的,有勾漏方言、平話方言;中古全濁聲母清化後一律讀送氣清音的,主要有吳化方言;廣府方言、四邑方言和高陽方言今讀陽平陽上的字送氣,今讀陽去陽入的字不送氣。 其中美國舊金山一帶因應原籍廣東或其他粵語地區(即兩廣地區人士)的移民人口數量較眾,舊金山的舊金山城市鐵路在巴士也提供粵語廣播,是少數美國公交系統中,提供中文廣播的美國政府機構。 唔好意思,我個人比較直接,我哋香港口語有云:[你話得人,你就要教得],即批評唔緊要,但一定要教返好佢。
儉粵音: 香港粵語
不過,英語的-p、-t、-k韻尾,發音時氣流受阻之後會爆破成聲,而粵語的-p、-t、-k韻尾,只有閉塞而沒有爆破。 儉粵音2025 另外要注意,收-p韻尾的韻母,發音時最後要把嘴巴合攏。 粵語韻母oe也是圓脣元音,普通話沒有這個音。 儉粵音 它是長元音,可以單獨成韻,帶韻尾時會跟ng、t或k搭配。
儉粵音: 粵語聲母:g、k、ng、h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視粵語為漢語方言之一,並且認為現代漢語是單一語言。 而一些學者和許多粵語使用者則認為粵語是獨立的語言,與官話、客家語、贛語、湘語、吳語、閩南語等主要漢語分支互為親屬語言。 在語言學,粵語是一個語言系統的總稱,包括同系的各種地方話語,例如廣西平話、白話、貴港話、玉林話、地佬話和海南的儋州話、邁話及蜑家話等。
儉粵音: 聲母
發出粵語h音的時候不需要這樣做,讓氣流流出來就行。 2021年,隨著廣西省玉林市玉林電臺最後一檔粵語節目《992民生匯》的停播,再次引發兩廣網民對於粵語保育的討論。 前玉林電臺粵語主持表示,節目停播的最主要原因是粵語在該市的日漸式微和十年前便不再招收粵語主持的決定導致粵語節目後繼無人。 目前粵語的生存環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中國大陸,推普政策不斷打壓著粵語的生存。 北京話逐漸取代粵語,尤其在廣西,早因萎縮而陷入頻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