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手未補價公屋單位,首次買入期計已達20年或以上,銀行可能只批出6成按揭,但按揭年期仍以25年為限,並非如私樓般可長達30年。 由於已過擔保期,銀行在審批上會要求買家通過供款壓力測試,並提供足夠入息證明。 「樓宇更新大行動2.0」專為合資格樓宇業主提供技術及財政支援,以協助他們為其樓宇公用地方進行強制驗樓計劃的訂明檢驗和修葺工程。 截至二○二二年四月,市建局收到約1 200幢合資格樓宇申請參加計劃;同期,屋宇署已按風險挑選約1 000幢樓宇參加計劃。 視乎計劃的推展進度,市建局會適時接受新一輪申請;屋宇署亦會在該行動下繼續主動按風險挑選樓宇,由署方代業主進行所需的工程。
事實上,要解決香港現今的房屋問題,我們需要跳出框框,尋求突破,想想如何纔能夠真正解決香港的住屋問題,讓市民安居樂業,達至社會和諧。 為了增加房屋供應,不論民間還是政府內部,都要齊心支持特區政府填海造地、發展棕地、開闢邊陲綠化地帶等,以增加土地供應。 但上述種種措施都屬長期規劃,動不動就是10至20年,可謂是房屋供應的「遠景」,猶如重新發展一個新市填,等待有社區及交通配套設施,那已經是幾代人的事了。 約見完保安局後,黃博士就深水埗青山道520號大廈未能符合消防處指示而約見消防處前處長林振敏先生。 黃博士與林先生數次交談後,決定帶領林先生親身到上址實地考察,探討該大廈安裝額外消防設備的可行性。
樓齡大問題: 私人處所
政府同時公佈其他資助計劃詳情,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加碼35億元,料3,500幢樓宇受惠。 保安局副祕書長廖李可期透露,去年共收到2,570宗相關申請,有500宗申請涉及600幢樓宇被列入候補名單。 被質疑為何在此時間點大幅增加撥款,黃偉綸指,政府早前的憂慮在於一旦宣佈「加碼」,業界未必承受得到,亦擔心會推高工程合約價格,最終受惠的人並非真正需要幫助的業主。 樓齡大問題2025 他形容現時「經濟轉緩得好緊要」,建造業人員工作量減少,他認為是時候提出加碼。
- 由於部分唐樓樓齡過大,設備過舊,往往不能安裝寬頻或光纖,以致租戶必須購買無限流動網絡計劃,上網費用會貴人一截,而且網速分分鐘較固網寬頻慢。
- 被質疑為何在此時間點大幅增加撥款,黃偉綸指,政府早前的憂慮在於一旦宣佈「加碼」,業界未必承受得到,亦擔心會推高工程合約價格,最終受惠的人並非真正需要幫助的業主。
- 至於土瓜灣五街及十三街如何進行重建,基於市場敏感性,政府現階段不便評論,市建局亦須就其重建發展業務計劃遵守保密原則,只會在其啓動重建項目時才透過刊憲等方式對外公佈項目細節,包括重建位置及範圍等資料。
- 28Mortgage在這裡整理了關於綠表人士購買二手居屋的所有相關資訊供您參考。
- 其中,市建局在該更新計劃的範圍先後開展了九個重建項目(註三)。
另外,像美孚新村、太古城等這類藍籌屋苑,成交活躍,位置良好,屬於優質物業,所以樓齡即使超過45年,仍是有可能做足30年按揭的。 對於樓齡達40年或以上的上車盤,自住十年後將有機會面對樓齡過高逼住減價求售,或未能透過逆按揭套現的境況,作為醒目準業主,宜看長遠一點,考慮清楚物業樓齡日漸偏高的潛在問題。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加碼20億元,用以資助3,000部舊式升降機,機電工程署署長薛永恆預計未來7個年度,有8,000部升降機可獲資助。 此外,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則加碼20億元,同時放寬長者資產限額,由現時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的兩倍、即686,000元,放寬至三倍、即1,029,000元。 日前,在網上討論區有居屋業主發文,表示自己持有九龍灣居屋麗晶花園單位,由於自己準備移民,近日將單位放盤套現。 不過,樓主表示,該單位位處中層,開價550萬,但一直「無人睇」,於是向網民求救尋找「死因」。
樓齡大問題: 房屋署綠表不可不看攻略
趁着聖誕節前夕,我再次祝願各位市民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展望新的一年,就讓我們攜手同行,努力構建香港成為更宜居宜業、關愛共融的城市。 我們這次探訪的保良局西營盤護老院暨長者日間護理中心,位處港島西區。 院舍環境舒適,為長者提供多元化的日間照顧服務,以及一站式住宿及照顧服務。 我欣慰社區有這樣完善的配套設施,讓「老友記」們樂活、健康。
房委會一直按四個基本原則,即樓宇的結構狀況、修葺工程的成本效益、重建屋邨附近是否有合適的遷置資源,以及原址重建的潛力,按實際情況審慎考慮是否重建個別屋邨。 如果發展商在合約上列明優惠,例如免第一年管理費,銀行在審批貸款額時,會先在合約樓價上扣減那些優惠(俗稱光豬價),令最終批出的按揭貸款,可能比預計少。 至於按揭保險申請,則以合約列明的樓價審批,即不會扣減發展商折扣優惠。 比起二手樓,一手樓按揭審批較寬鬆,因除了銀行提供按揭,買家一般可申請發展商按揭,這類按揭的審批條件更為寬鬆,故適合首期不足的買家。 雖然按揭保險計劃再度放寬成數上限,但並不適用於即供付款計劃。
樓齡大問題: 香港銀行按揭9大優點
所以平時我哋經常聽到的「70減」「75減」,其實就係咁解。 不過銀行亦留有彈性,有時候會對個別情況批出超過「70減」「75減」的按揭年期,同時,銀行亦可能會安排「睇樓」再決定批出最長按揭年期。 梁沛泓續稱,但處理2048至2050年到期的屋苑時,政府未必同樣再提供優惠條款,屆時可能調高地租,或者要求以補地價方式續期,即使分10至20年攤還,涉及款額也不少,所以購買這些屋苑要承受風險。 現時只有「千年契」物業不受「2047大限」影響,但中央政府、港府會否更改「千年契」物業的年期? 梁沛泓覺得不會更改,對此表示樂觀,並指出,港島有許多住宅物業是「千年契」,若果更改,市民反響很大,而且當局要遵守合同法,故延續現狀機會達九成。 【香港樓市・999年地契屋苑】「2047大限」問題,一直是香港樓市的熱話。
樓齡大問題: 樓齡50年: 推薦文章:【7月5日 更新】每週銀行按揭利率和按揭回贈比較
未補地價居屋,不論是綠表或白表,按揭年期最長25年,毋須計算人齡,但會計算樓齡(以首次發售日期計)。 樓齡大問題2025 若已過了政府擔保期,亦可做25年,但只能借6成按揭以及需要壓力測試。 新居屋按揭注意事項 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通過今年將推售4個新居屋發展項目,合共提供7,047個單位,今次單位平均售價以市值六三折發售,臨時售價介乎123…
樓齡大問題: 舊樓問題多多?要預一大筆錢裝修? 網民熱討:買樓唔好揀樓齡太舊嘅二手樓?
【新手指南】8個上車買樓小貼士 樓齡新舊是買樓及做按揭的重要考慮之一。 通常愈舊的樓需要維修的地方愈多,但也不是絕對,一些質素高的舊樓仍保養得宜。 對上車客而言,唐樓售價的確吸引,不過這類物業一般風險較高,需多加註意,若有疑問,建議準買家尋求地產經紀或律師幫助,保障自身利益。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予信和置業目標價10.5元,投資評級「與大市同步」。 報告指,2023年上半財年基礎利潤為28億港元,同比下降36%,超出該行預期的24億港元。
樓齡大問題: 重建可善用空間善用資源
因為按揭保險只讓首次買舊樓的業主享有9成按揭,但實際情況會有所變動,業主在決定買入和貸款之前應該先向銀行諮詢清楚。 雖然現時白居二計劃中,按揭成數高達九成及還款期長達25年,但銀行會著重居屋樓齡而批出按揭。 由於房委會提供30年的擔保期,擔保期內業主一旦斷供,房委會便負責還錢。 由於擔保期是以首次發售日期計算,所以樓齡愈高的居屋擔保期愈短。 當居屋樓齡30年以上,在欠缺擔保期保障下,銀行一般只批出六成按揭,最長還款期為25年,而且會要求申請人進行壓力測試及提供入息證明。
樓齡大問題: 二手居屋業主可否申請轉按套現?
此部分收集了過往曾參加市區重建局轄下不同樓宇復修計劃的工程總金額,以供大眾參考及比較相近樓宇狀況的工程費用。 考慮到居民遷後需重新適應新居住環境的問題;故此,研究報告提出的遷置資源,大多數都是位於原區,而”區”是根據區議會的劃界而定。 例子包括九龍西的南山邨(建議撥作安置屋邨的新落成公屋為九龍西的白田邨第十三期公屋)、九龍東的富山邨(建議撥作安置屋邨的新落成公屋為九龍東的美東邨公屋)等。 對於某些強拍個案出現專業投資者,以及答辯人濫用司法程序、拖慢審訊過程的情況,我們建議土地審裁處向有關人士徵收懲罰性堂費,減少不公的情況。 如果是唐樓,沒有升降機之餘,更加不會有保安員,雖然省卻了管理費,但保安問題就要更加留神。 彩虹區議員、公屋聯會聯席委員莫健榮形容,樓齡已逼近60年的彩虹邨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石屎剝落、鋼筋外露情況隨處可見,過去更曾經有剝落石屎擊中居民,屋邨內部結構明顯出現風險,逾八成居民都希望愈快重建愈好。
樓齡大問題: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
根據此政策,特區政府成立後,批出的地契年期一般均為50年並跨越2047年。 今次就這個題目,分析政府續期做法外,還聚焦在「999年地契」(又稱千年契)屋苑,上車換樓必睇。 不過,若不想涉及維修開支問題,最簡單當然是與賣家議價時,商討能否於樓價中包含維修費,雖然最終成交價或「羊毛出在羊身上」,但至少可無需親自支付相關開支。 環顧本港一些已發展多年的舊區,如土瓜灣、深水埗、北角及筲箕灣等,總會看到一些外觀殘舊、甚至日久失修的大廈。 除了收樓重建外,要改善舊區環境,便是為這些舊樓進行復修。
樓齡大問題: 樓齡50年: 相關推薦
但如果用「75減」,45年樓齡的物業還可以做到最長30年按揭年期。 然而,銀行未必一定會批出30年按揭,還要視乎其他因素,其中一個是物業樓齡。 大家經常聽到所謂「70減」或「75減」,意思是用70或75減去樓齡,得出的數字就是最高能承造的按揭年數。 翻查資料,麗晶花園由房委會和瑞安集團合作發展,自1985年4月入夥,全個屋苑合共22座大廈,提供約5,904個單位。
樓齡大問題: 單位有否僭建?
即使樓齡低於三十年的樓宇,他認為都可能有漏水、石屎剝落或大廈渠管滲漏問題,認為業主應未雨綢繆做預防性檢查和維修,保持樓宇良好狀況,降低需要進行大型及緊急維修的機會,長遠可解決樓宇老化的問題。 樓齡大問題 他特別提到,不少業主缺乏樓宇維修知識和經驗,今年《財政預算案》建議預留三億元,讓業主以優惠費用參加市建局推行的「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希望能鼓勵更多業主積極參與維修保養其物業。 韋志成又關注,部分大廈公契要求發展商提供包含工程和裝置的保養手冊,只說明升降機、消防設備及中央空調設備等公用設施的恆常檢查次數和流程,但無包括影響樓宇結構、外牆飾面和天面物料。 據此,他建議地政總署修改《大廈公契指引》,要求發展商在保養手冊制定為樓宇安全檢驗和保養的週期和程序,讓業主清楚知道何時應委任合資格人士為樓宇進行預防性檢驗,確保樓宇安全及進行適時維修保養,以保持良好狀況。 自從《九龍城市區更新計劃》於二○一四年公佈後,市建局、私人土地業權人及不同政府部門逐步推展當中的建議。 其中,市建局在該更新計劃的範圍先後開展了九個重建項目(註三)。
工作以外,熱衷於理財教育,專欄文章刊登於《蘋果日報》、《明報》及《信報》,著作《移家到臺灣-生活及理財指南》,並定期接受媒體訪問,包括TVB及Yahoo TV等。 除了富多來新邨外,其餘屋苑都是在2000年以後入夥,樓齡20年或以內,大部分是中高價屋苑。 現時2047年6月底或之前到期的屋苑,港府會續期50年,年期並跨越2047年6月之後,業主每年只需繳付3%地租。 黃強調推出新措施主要目的並非令社會氣氛更平和,但若計劃獲得立法會撥款以及社會認受,對社會平和起到作用,對發展而言是好事。 話雖如此,有街坊則力撐麗晶花園樓齡並非原罪,原因是麗晶花園鄰近太子道東,巴士、小巴選擇多,而且「同彩虹站都唔係差好遠,邊到都去到」,應該不至於被噪到一文不值,只是市場氣氛欠佳影響所致。 有網民認為,麗晶花園所屬位置「兩頭唔到岸」,屋苑介乎九龍灣、啟德和彩虹交間,步行到最近的彩虹地鐵站都要花10分鐘,又要途經多條行人隧道,上斜落斜非一般人所能應付。
樓齡大問題: 銀行承造按揭未受影響
此外,我們理解有些業主,特別是老舊樓宇中較普遍的「三無大廈」(註二)業主可能欠缺籌組樓宇公用部分維修工程的能力。 因此,屋宇署會就「樓宇更新大行動2.0」及於二○二一年推出的「樓宇排水系統維修資助計劃」,按風險主動挑選樓宇,行使其法定權力代業主進行所需的工程,並於事後向相關業主追討有關費用。 合資格業主可申領相關資助計劃的津貼,抵償工程涉及的全數或部分費用。 由於舊樓有不少潛在問題,樓齡都比較高,並考慮到折舊率,因此銀行為客戶提供的舊樓按揭的成數未必有八成或以上。 老舊樓宇數目日漸增加,筆者認為,花費大量公帑及資源維修老化樓宇,並非長遠之計,加快強制拍賣程序及舊區重建,纔能有效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 屋宇署曾向新填地街26號業主發出渠務修葺令,要求業主於4月12日前維修妥當,但限期將至,問題仍未解決,舊樓喉管的傳播隱患仍然存在。
所以早年落成的居屋樓價會較低,某程度上與按揭的問題有一定關係。 佢話,會為數碼港預留二億六千五百萬,推出一項針對智慧生活初創企業嘅培育計劃。 樓齡大問題2025 計劃嘅最高資助額為五十萬,並會為初創企業提供針對性嘅專業支援及輔導。 另外,政府又會引入新嘅「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人須將一定金額嘅資產,投放喺本地市場,但唔包括物業投資。
借款人的年齡越高及選擇的年金年期越短,每月年金金額便會越高。 他指出,理論上,臺灣建築物的耐用年數,住宅類鋼筋(骨)混凝土建造為50年,加強磚造為35年,磚構造為25年。 按專員:除了價錢及物業質素的考慮,要考慮你們平時的生活習慣、喜歡的居住環境、上班及探望家人的方便程度。 由於你們生活習慣及家人均位於九龍區,為方便互相照顧及容易適應新生活,可以先把九龍區作為首選。
村屋分為「舊屋地」、「舊批地」、「新批地」及「建屋牌照」(後兩者一般統稱為「丁屋」)。 現時市場上最常見的村屋為丁屋,而丁屋與居屋二手市場一樣,需要補地價後,方可在市場自由買賣。 資助上限會根據有關樓宇的同一份大廈公契內列明的所有住用及商用單位數目計算。 若屋宇署沒有將同一份大廈公契內的所有樓宇同時納入同一期強制驗樓名單內,資助上限則根據該期已收到屋宇署所發出的「強制驗樓法定通知」的樓宇所涵蓋的單位數目計算。 你可考慮租住樓齡較大的唐樓,不少都座落於核心地段如旺角、深水埗、北角、上環等等。
樓齡大問題: 強制驗樓資助計劃
一般銀行計算最長還款期是 70減年齡或75減年齡,但有些銀行最長可以做 80減年齡,這取決於銀行本身政策。 因此,以80減年齡計算,當申請人年齡超過50歲,即使物業樓齡只有20年,亦不能申請30年按揭。 如果擔保人入息不夠供樓,便需要轉為借款人,和業主住在同一單位中,纔可用擔保人的年齡去計算年期和每月還款額。 消息指出,政府正研究進一步降低申請強拍門檻,由目前集齊八成業權降至約七成半,以加快舊樓重建步伐。 資料顯示,目前本港有約3700幢舊樓的樓齡已達50年或以上,當中不少是欠缺維修保養,有結構安全隱患。 樓齡大問題 舊樓按揭估值方面,銀行對於樓齡較高物業的估價亦偏向較保守,有可能會因為估價不足而下調貸款額,從而有機會導致買賣告吹,為保障自己,買入舊樓前應先就單位進行初步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