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2025詳細攻略!(持續更新)

合成血穿透測試中,模擬血液或體液飛濺到口罩表面的情況,以評估外科口罩的防水能力。 測試結果顯示,有21款型號的全部32個測試樣本都沒有被合成血穿透,表現優良。 要將壓力調低再經過多於1輪測試的有3款,分別 是「HKTV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2025 mall」、「屈臣氏」及「便利妥」,在較高壓力的測試下,32個樣本有多於3個被合成血穿透,因而得分較低。 其中「HKTVmall」在80 mm Hg的測試仍有2個樣本被合成血穿透,表現不理想。

  • 投訴性質方面,以延期/沒有送貨/遺失佔最多(3,922宗),較對上一年增加逾1倍(108%)。
  • 儘管有回落趨勢,疫後不良商戶或趁社會逐步復常,乘機混水摸魚,以不良營銷手法威迫利誘,令消費者進行大額預繳,故大眾仍要保持警覺。
  • 儘管至2022年,涉及口罩的消費者投訴大幅回落至289宗,仍是接獲最多投訴的醫療用品。
  • 合成血穿透測試是模擬醫護人員進行醫護工序時,發生血液或體液飛濺情況。
  • 消委會亦測試口罩含菌量,發現6款產品含菌量超出歐盟標準,其中「CASETiFY」一款口罩含菌量超標逾6倍,其餘5款超標1至4倍不等(見表二)。
  • 測試樣本中,每個平均售價由最低的$0.25至最高的$36,相差超過140倍。

1分鐘自我評估25個症狀:失眠、有自殺念頭、自殘、對生活失去興趣… 今晨(18日)7時19分,有行山人士途經大帽山道近禾塘崗時,在路邊發現一批財物,包括外套、平板電腦、充電線及食物等,擔心有人山野活動期間遇事墮山,於是報案求助。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 健康大曬

各樣本在用家試用部分的穩定度評分,普遍較實驗室測試部分低,當中7款樣本(#1、#3、#4、#7、#8、#10、#14)的表現相對不理想,所得讀數的標準差可達0.2°C,或有機會與試用者未能以正確方式量度(例如擺放於口腔或耳道內的位置不正確)有關。 在實驗室測試中,各樣本會重複量度同一溫度值4次,並比較所得的讀數差異,差異愈小,穩定度愈高。 大部分樣本於實驗室測試中的穩定度表現皆理想,惟「withings」(#11)的表現則較遜色,平均的標準差為0.07°C,當重複量度同一溫度值時,所得的讀數差距最大可達0.3°C。

  • 在有關測試中,「HKTVmall」、「屈臣氏」及「便利妥」口罩在較高壓力的測試下,32個樣本有多於3個被合成血穿透。
  • 卡特卸任後,一直活躍於人道主義事務,2002年獲授予諾貝爾和平獎,表揚他為和平解決國際衝突、推動民主和人權,以及促進經濟及社會發展的貢獻。
  • Fresh(#9):代理商認為測試發現有1個樣本的BFE測試結果顯示低於其標示的99%,可能是測試誤差所致。
  • Perfetta(#17):供應商向本會提交生產商的證書,指其兩款產品符合ASTM level 3及EN Type IIR水平。
  • 同樣可以在網上購買的還有演唱會門票,為打擊黃牛,有主辦單位以實名製出售門票。

其中HKTV mall(#16)在80 mm Hg的測試仍有2個樣本被合成血穿透,表現不理想。 而防塵口罩保為康(#23)包裝上指可防流感、飛沫,但在80 mm Hg壓力下的測試,32個測試樣本中,有27個都被合成血穿透,表現不理想。 另外耳帶拉力測試中顯示質素參差,有7款型號在測試的4個樣本中,最少有1個低於標準的下限,包括MaskOn、Hong Kong Mask、Good Mask口罩。 另外,有四款口罩未能通過壓力測試,呼吸舒適度較低;七款口罩則在耳帶斷裂拉力測試中,至少有一個樣本耳帶拉力低於下限要求。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 消委會.顏色口罩推介|4. 香港保家三層防護口罩成人用藍色Procare HK 3-Ply Protective Face Mask

疫情加速了香港網購發展步伐,而相關的投訴亦急增73%,達10,686宗,涉及金額亦增加接近1倍(92%),逾3,636萬元。 網購的投訴個案佔全年總投訴近4成(38%),較對上一年只佔23%為高。 其中涉及食肆及娛樂服務的網購投訴最多(1,748宗),其次為旅遊事務(1,611宗)及電器用品(947宗)。 這3類投訴同時均屬去年首3位接獲最多消費投訴的類別,反映網購服務參差,各行各業宜多加改善,當中高踞去年投訴榜首的食肆及娛樂服務投訴中(3,128宗),逾5成半(1,748宗)屬網購投訴,在2023年會否因抗疫措施放寬而回落,仍有待觀察。

測試結果顯示,4款接觸式體溫計中,「屈臣氏」(#1)和「萬寧」(#3)的測試結果接近沒有誤差,而「dretec」(#2)的平均最大誤差值約為0.07°C,3款樣本表現皆理想。 惟「歐姆龍」(#4)的準確度測試表現稍遜,平均最大誤差值為0.13°C。 15款樣本中,有大部份綜合總評分都達到4星或4.5星,惟有一款樣本、即「Terraillon」(#5)的THERMO DISTANCE獲得最高5星評級,在性能表現、堅固度、使用方便程度及說明指引的清晰度方面,都取得較好的成績,大約售價為$559。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 口罩含菌量測試超標

然而,由於年初時內地部分省市停工,口罩有供不應求的現象,一些零售店更需設定限購量。 及後有一些本港的生產商加入生產口罩的行列,加上內地各省市逐漸復工,年中時的供應變得比較穩定。 6款非接觸式的樣本(#7、#8、#11、#13至#15)較常出現不成功的情況,量度不成功的比例約為總量度次數的1成,相信是因為使用非接觸式體溫計時,需要對準耳膜或與額頭保持特定距離有關。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 消委會口罩19.Simply Mask Single Use Medical Face Mask (50片)HK$99 平均HK$2/個

進行消委會口罩測試時每款型號的口罩測試5個樣本,然後再計算平均值。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2025 大部分型號都以數值標示其BFE聲稱,當中只有Maskology 3D Mask樣本的BFE較其聲稱的低,其聲稱是BFE 99%,但該型號的5個樣本量得的BFE只在96.7%至97.3%範圍。 現時口罩的效能,主要是根據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的標準,當中要留意細菌過濾效率BFE,以及顆粒過濾效率PFE。 【Now新聞臺】消委會測試30款口罩,29款達到聲稱的一級標準,但有七成樣本在個別測試項目表現不理想,包括細菌含量高及耳帶斷裂。 其中,消費者到處搶購快速抗原測試包的景象,相信不少人仍然記憶猶新。 當時坊間不少快測包質素欠佳,更有不良商戶趁火打劫、坐地起價。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 健康快訊

消費者委員會早前測試了29款口罩樣本的保護效能,發現個別樣本的表現強差人意。 以5分最高,其中1款,幾乎在所有測試項目都獲最低的1分;也有部分樣本的細菌過濾效率低於聲稱,其效能令人存疑。 雖然防菌效能測試表現良好,不過當中有 19 款不符合其 PFE 聲稱,其中1 款更同時不符合 BFE 和 PFE 聲稱。 差距最大的口罩是「Facewear by Mask Factory」,聲稱PFE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2025 高於 99%,但測試結果發現平均 PFE 為 95.3%。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 佩戴外科口罩小知識

在口罩耳帶斷裂拉力測試中,有11款型號最少有一個樣本的耳帶在測試中斷裂。 其中5款包括「7 Eleven」、「Fresh」、「愛的家」、「HKTVmall」和「Tempo」全部4個樣本的耳帶的測試結果低於10N。 較低的斷裂拉力表示較容易拉斷,消費者戴上和脫下口罩時,應小心處理耳帶。 不過有70%口罩型號,於個別測試項目表現欠理想,其中越南製的「Perfetta」口罩,PFE只得86.64%,遠低於標示的99%,甚至未能符合被認為能提供基本保護效能的「ASTM一級」要求,消委會形容表現令人失望。 便利妥(#21):代理商向消委會提供相關測試報告,指其產品曾經進行兩次合成血穿透測試,結果都合格,會安排再從市場購回相近日期的樣本再進行測試。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 Tempo(#20):代理商向本會交來相關測試報告,表示曾對該產品進行全面測試,所有結果均顯示其BFE及PFE超過99%,口罩過濾效率的測試結果有機會受其他因素影響。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 聲稱符合ASTM Level 3的立體口罩

被指含菌量超標的CASETiFY則回覆稱,已透過兩間政府認可化驗所做多次檢測,口罩合乎歐盟標準,懷疑是極少數批次的樣本在包裝、運送等過程受污染。 消委會提醒市民在佩戴外科口罩的同時,切勿忽略其他防疫措施,時刻注意個人及環境衞生。 而在佩戴口罩前,應先用梘液及清水,或酒精搓手液潔手;正確佩戴口罩,一般有顏色、摺紋向下的一面向外,有金屬/膠條的一邊向上;口罩應完全覆蓋口、鼻和下頜。 偶氮染料測試雖然坊間不時傳出彩色口罩或含致癌物偶氮染料的消息,但是次測試並未發現有樣本檢出偶氮染料。 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副教授葉曉雲表示,偶氮染料有機會用於印花口罩,但較常用於其他纖維物料或塑膠等的染色。 2020年初,2019冠狀病毒病蔓延至本港,市民開始爭相搶購口罩。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 最高瀏覽

消委會促請電動車生產和銷售商要準確估算送貨時間,並提升保養服務質素,以保商譽和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2025 去年有男童不慎挨跌玩具店的大公仔模型,其家長被商戶要求賠償3萬元。 事件在社交媒體極速升溫,在網民熾熱的討論下商戶最終向事主退款和致歉。 「男童挨跌天線得得B模型須賠3萬惹爭議店方終退款致歉」以3,315票獲選為第2位,同時以3,308票獲選為「最離譜」消費新聞,得票率佔總投票人數達70%。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 口罩耳帶易斷

以往香港海關曾多次發現市面的口罩含菌量高,如果常期佩戴含菌量超標的口罩,或會引起 面部皮膚不適,嚴重更會對健康造成潛在風險。 消費者委員會最新公佈,市面30款口罩的測試結果,多達29款樣本的平均細菌過濾效率(BFE)及平均顆粒過濾效率(PFE)均達95%以上。 其中10款口罩的總評分,獲評為最高5分,包括來自中國的「EG 3-Ply Surgical Mask」,平均每個口罩售價為最低的2元,屬平價高分之選。

消委會口罩測試報告: 聲稱符合ASTM Level 2的平面口罩

整體而言,消委會在2022年共接獲28,338宗投訴,較2021年的26,506宗投訴增加7%,涉及金額超過10億元。 去年與「服務」相關的投訴佔54%,與「貨品」有關的投訴則佔46%,比例與過往相若。 另外,2022年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的第3年,消費模式和與之相關的投訴因而繼續變化。 消費者委員會去年接獲的整體消費者投訴數字,相比2021的輕微下跌趨勢,重上3萬宗的水平,合共錄得30,764宗投訴,按年上升12%。 疫情同樣影響航空旅遊業,有兩則新聞分別佔第3和第7位,「0+3」措施生效後,外遊需求增加,航空公司或未能即時調配資源,因而出現取消航班的情況。 「『0+3』生效首月出境人數增7成香港快運突取消多班已售機票航班」以3,199票位列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