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意外險8大優勢2025!(持續更新)

舉例來說,若30歲的女性選擇20年繳費期的方案,便能以每年 NT$8000多元的價格,享有住院、加護病房、出院回診等日額給付的保障,並且以在醫院的實際天數作為計算,可謂是任何人都能納入考慮的一款商品。 至於此保單的內容,包含了住院、手術、加護病房與相關慰問金,並適用於口腔癌、食道癌,以及男性好發的攝護腺癌、女性常見的子宮頸癌等12種癌症,以癌症來說項目十分全面。 反之,若被保人所接受的手術並非在原本的理賠清單中,還可向業者申請協議給付,同時還備有特定處置、創傷縫合處置以及身故金或祝壽金,等同於結合了醫療險與壽險的特色。 在年歲漸增之後,最容易發生問題的身體部位莫過於膝關節、髖關節以及心臟。 有鑒於此,此商品便在保障內容中,特別增加了8項常見的醫材補助,包含人工關節、心律調節器、心室輔助裝置以及主動脈瓣等等,讓人得以較無壓力地接受進步的醫療技術。 若是20~40歲的青壯人士,未來可能因結婚等狀況而更改人生規劃,因此建議選擇終身支付;而40歲以上的族羣,如果終身支付便可能增加老後的負擔,故可參考儘早完成付費的短期型。

  • 註2.本契約所稱「住院」係指被保險人經醫師診斷因其意外傷害事故所致之傷害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者。
  • 終身意外險除了必備的〔意外身故〕、〔意外失能〕外,通常還包還各種特定意外、重大燒燙傷及傷害醫療。
  • 【保險專家監製】2023最新十大醫療險推薦排行榜 醫療險 當不幸罹患疾病或受傷時,醫療險可負擔患者就醫時的費用,減輕被保人以及家人的壓力。
  • 除了長期保障的終身醫療險之外,近年來也越來越流行實支實付的定期險。

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關連人士、代理、董事、職員、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 至於終身或定期還本意外險,只要是在繳費期間內,不論是不是因為意外身故,都會退還已繳保費。

終身意外險: 保障型商品專區

以富邦人壽的終身還本與定期還本意外險來說,保戶若在繳費期間內非意外身故,保險公司只退還已繳保費;若是意外身故,領到的理賠金則是保額加上已繳保費。 【保險專家監製】2023最新9款癌症險推薦排行榜 癌症險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佈的報告,可知臺灣於2018年度的新發癌症人數已超越11萬人,等於每4分半鐘就有1人確診罹癌,且療程大多都長達數年;在這樣的狀況下,若有癌症險的協助,對於艱難的治療過程將有莫大助益。 終身意外險2025 雖說如此,在實際搜尋相關保險時,不難發現目前市面上的保險種類極其繁多,讓消費者在挑選時難免感到眼花撩亂。

雖然單一保險簡單易懂,但要保人的負擔也相對重大,更可能因此造成不便;故大家在比較時,不妨一併考量三大疾病等醫療保險,購買複數的商品以策萬全。 若因為意外辭世或失能,對家庭來說勢必都是非常急促、來不及做準備的狀況,所以有家庭責任的人,保險金額度最少也要數百萬。 建議利用壽險公司有保證續保的意外險買個 200~300 萬,再利用產險專案便宜實惠的特性,來達到身故 500 萬的額度並拉高各種保障,尤其是孩童,很需要利用產險方案來增強「燒燙傷」和「意外失能」。

終身意外險: 「終身還本」意外險!完全破解!

而終身壽險與定期壽險的保障期間有所不同,前者的契約期間不會到期,只要保戶不中途解約,便能持續終生都享有保障,且不僅身故時會發放身故保險金,高度失能等狀態也有相應的額度,能讓人有備無患。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報告顯示,意外傷害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在發生意外事故造成失能或死亡時,若能領到一筆失能或身故保險金,便可幫助自己與家人度過眼前難關,避免雪上加霜的窘境,使我們的家庭責任與生活無後顧之憂。 終身意外險 在一般大眾的印象中,終身保險的保費都會比定期類商品高昂,讓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或薪資不固定的自由工作者有所卻步。

被保險人於本契約有效期間內遭受保單第二條約定的意外傷害事故,致其身體蒙受傷害,並自意外傷害事故發生之日起180日以內,經登記合格的醫院或診所治療者,本公司就其實際醫療費用,超過全民健康保險給付部分,給付「意外傷害醫療保險金」。 保障型商品的佣金會比儲蓄型商品高,通常不還本的長照險、類長照、終身醫療險及終身壽險,壽險公司提供的佣金比較高,最高可到保費收入的四十五%~五十二%。 意外險商品百百種,各家保險公司也常推出不同保障的保單,民眾在挑選意外險時應注意保障內容及額度。 意外險的保障內容大多包括身故、失能、意外醫療、特定燒燙傷給付,部分產險意外險還會包含骨折醫療津貼、食物中毒慰問金、個人責任險等等。

終身意外險: 壽險 自殺 有理賠嗎?

剛開始工作,手邊存款不多,支出一些預算購買保險是沒問題的,但隨著資產累積,其實是應該漸漸減少對保險的需求。 我們應該要趁年輕的善用定期險「低保費高保障」的特性,把省下來的保費用在累積財富,手邊的現金纔是真正該陪你一輩子的,希望每個人年老的時候都有充足的現金,而不是不一定用得到的保險。 如果從 0 歲開始購買終身還本型的保險,每年 3 萬元繳 20 年,總共繳了 60 萬,如果都沒用到 99 歲會退 64 萬,聽起來超划算的。 愈早購買終身型保險保費愈低,其實代表你年紀愈輕的時候就借錢給保險公司,讓保險公司用你的錢去累積財富。

終身意外險: 意外險(意外死亡及失能/意外醫療)

而本文便將仔細介紹終身醫療險,並針對保障內容以及保費加以剖析,包含補助特殊醫材的溢心守護終身醫療保險、癌症患者也適用的康泰無憂住院醫療終身健康保險等等,讓有興趣的人得以作為實用的參考。 附約商品種類繁多且富有魅力,例如三大疾病保障、傷害補償等等,但一旦加購便會使保費增加,且由於是跟隨終身的主約,恐難以重新修改內容。 因此以儲蓄或保障為主要用途的人,就可省略其他不需要的附約。

終身意外險: 定期險

由國際思奧思有限公司(國際SOS)提供,服務內容依該公司公佈為準,富邦產險並非服務提供者,相關醫療費用與健保部分負擔費用,仍由使用者自行付費。 請遵守臺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臺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 終身意外險 去年臺灣10大死因中,意外身故排名第6,突顯出個人意外險的重要性。

終身意外險: 意外險/傷害險

另外,在經過基本的保險期間之後,終身壽險的回收率會依照保費繳納期間而出現差異;一般來說,投保期間越長、繳納期間越短,則回收率將隨之提高。 若是以儲蓄為出發點,例如年老後的生活費、孩子的教育費用,在投保時便需多加留意回收率是否足夠。 終身意外險2025 回收率意指已支付保費與解約時能領取金額的比例,其算式為:解約時能領取的金額÷已支付的保費總額×100=回收率(%),若超過100%則代表收到的金額大於保險費用。 準備購買終身壽險時,如果只在乎獲得的保障,就應留意保險費的多寡;若著重儲蓄的功用,則得將回收率視為關鍵。

終身意外險: 臺灣人壽

傷害醫療保險金 被保險人於本契約有效期間內遭受第二條約定的「意外傷害事故」,自「意外傷害事故」發生之日起一百八十日以內,於「醫院」接受「住院」治療者,本公司按其實際「住院」日數乘以當時「保險金額」的二倍,給付「傷害醫療保險金」。 但超過一百八十日繼續治療者,受益人若能證明被保險人之治療與該「意外傷害事故」具有因果關係者,不在此限。 豁免保險費主要是讓被保險人於契約繳費期間內,如發生特定保險事故,要保人得免繳保費而使保險契約繼續有效。 豁免保險費相當於是「幫保險買保險」,讓保戶不必擔心得重病或失能致生活有困境時,會因為繳不起保費而失去保障。 此外,在繳費期滿後,終身或定期還本意外險保戶可以領回總繳保費, 有的壽險公司會給付1.02倍或1.03倍的總繳保費,而且不須扣除任何已經申請過的理賠金額。 A:投保後雖然可以解約,但每個保險產品的條約不盡相同,且臺灣大部分的終身壽險並不會返還解約金,故消費者務必先謹慎查閱條款的內容,以免得不償失。

終身意外險: 骨折專屬保險,涵蓋意外骨折、意外脫臼手術、水陸及火災意外保障

針對想準備萬全以因應喪葬祭祀費的人,即可挑選較為平價的保費;以終身壽險為首,多數壽險的保費都會依投保時的年齡隨之提高。 除了長期保障的終身醫療險之外,近年來也越來越流行實支實付的定期險。 由於兩者有各自的優缺點,如果無法掌握自己適合哪一種的話,不妨繼續閱讀以下文章,看看哪一種方案纔是最佳解答吧。 A:由於每款保險的規則都有所不同,對於同樣的理賠項目,有些能夠重複申請、有些則需一定的相隔期間或僅供單次領取,故消費者應在投保前仔細確認。 大家對於年長者的關節與心血管疾病應該都時有所聞,周遭也可能有年長的親戚不良於行,甚至看似輕微的跌倒就導致嚴重後果。 有鑒於此,富邦人壽便推出了這款實用的保險,針對每個人老後難免會出現的問題提供保障。

終身意外險: 推薦頻道

國民健康署指出,骨折往往會引起劇烈疼痛、肢體無法行動,嚴重的骨折可能造成長期殘疾,甚至引發死亡。 臺灣人口老化的程度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根據統計,有30%以上的老年人曾有跌倒的經驗,加上老人的骨骼脆弱,所以骨折的風險更高,其中又以髖骨骨折為最嚴重,因為一旦髖骨發生骨折,大概都需要臥牀及輔助照護,而且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約有20%的機率會在一年內死亡。 當你的財富越多,就能讓自己逐漸脫離對保險的需求,終身型的保險就像是把一輩子的保費壓縮在二十年內先讓你繳完,然後相同的保障額度用一輩子。 定期型的保險則是有繳費有保障,當你不再需要的保險的時候自然就可以降低額度或是不再購買。 保險的額度應該要是可以自由調整的,年紀大保費貴,那就少買一些啊,而且最後的目標應該是成為一個存款足夠的人,脫離對保險的需求。

終身意外險: 不考慮通膨,單以「還本」來看,

而這款保單則有所不同,其雖為終身醫療險,但僅針對最為必要的重點作為保障項目,故可將費用壓低。 所謂外溢保單,即為具有鼓勵被保人改善健康的意義;在臺灣金管會推出此名詞以來,眾多業者接連研發出各種相關產品。 其中,此款終身保險應屬內容最為多元的選擇之一,除了較為普遍的健康檢查證明之外,還可透過走路步數紀錄、癌症篩檢、疫苗接種與戒菸治療來達標,進而獲得保費的折抵。 再者,該商品的保障項目極為豐富,涵蓋了破千種門診與住院手術,且最高可提供單位日額5000倍的額度,在督促健康的同時,仍然不忘以防萬一。

先買定期意外險 門診、住院不能少 中國信託人壽宏業通訊處地區經理葉絢華建議,沒有意外險、或者是意外險保障不夠,又有預算考量的民眾,一定要優先投保一年一約的定期意外險,一方面保費便宜,另一方面可以做到較完整的意外全險規畫。 大家不妨仔細閱讀以下內容,為自己與家人選出適合的保單,打造安心自在的老後生活。 【保險專家監製】2023最新十大醫療險推薦排行榜 醫療險 當不幸罹患疾病或受傷時,醫療險可負擔患者就醫時的費用,減輕被保人以及家人的壓力。

不僅如此,其對於被保人的年齡限制相當寬鬆,從0歲一出生即可申請,並且至80歲都能夠投保,無論是父母想為新生兒辦理、或是退休後才開始計劃都不成問題。 根據2014年衛生福利部民國103年國民醫療保健支出統計表顯示,平均每位患者全年住院醫療花費達7萬6千元。 閱讀完詳盡的介紹,以下便將帶來目前最具人氣的終身醫療險;大家可一邊思考前文的說明,一邊審視是否有適合自己的一款。

終身意外險: 醫療保險商品

A:根據國稅局的說明,凡是終身壽險的受益人與要保人並非同一人,則領取的保險金必須計入基本所得額度中申報;但若單戶的身故給付全年總金額在 NT$3330萬元以下則可免除。 而在報稅期間時,由於保險金並非歸類於供納稅人查詢的所得資料範圍中,因此務必自行留意避免疏漏,否則可能需在日後支付利息。 終身意外險2025 針對終身壽險的保險額度,應考量累積退休金或是子女學費等用途加以設定;如果並無具體目的,而是單純認為需要身故保障,則建議設定50~70萬作為最低限度的後事處理金額。

雖說如此,目前市面上的保險種類繁多,不但分為終身與定期兩種類別,各個年齡層與性別也有不同的挑選標準;而保障內容亦是琳瑯滿目,例如住院給付、重大疾病保險金、先進醫療項目等等,不免令人感到眼花撩亂且難以抉擇。 終身意外險2025 終身意外險 為了讓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保險,本文便將針對保費、保障內容、請領以及投保方式等項目,仔細介紹目前最具人氣的醫療險。 其中囊括了女性適用的南山人壽美力相守癌症定期健康保險、三高患者也能購買的國泰人壽三高平安定期健康保險等等,大家不妨將本文作為參考,儘早為自己選擇一款符合需求的產品,有備無患,使往後的生活更加安心踏實。 【保險專家監製】2023最新8款定期醫療險推薦排行榜 定期醫療險 許多人可能只有在住院、就醫或手術等場合會運用到保險,其餘的時間並不特別需要;亦或是本身已經有購買過醫療險,但希望在小孩長大成年之前擁有更豐厚的保障,藉此以備不時之需。 在這樣的狀況下,定期醫療險莫過於最佳的選擇;與終身類型的保險相較之下,其不僅保費低廉,且只要被保人在契約期間符合請領條件,便仍能獲得充足的保險金。 【保險專家監製】2023最新9款終身壽險推薦排行搒 終身醫療險 當不幸發生萬一時,「終身壽險」不但能夠提供保障,平時亦具備儲蓄的作用,可當作未來的一筆終生資金;且其與定期保險不同,沒有契約期滿的問題,讓被保人終其一生都能適用。

終身意外險: 我們將指派專人服務

3、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實際投保內容,亦無法取代官方正式文件,詳細內容以保險公司官方資訊為準。 你對保險的不安及困惑我們都懂,一起進到保險新手村,輕鬆看懂保險。 意外險的住院日額型,針對骨折的理賠是按投保日額乘上骨折狀況(分為完全骨折、不完全骨折、骨骼龜裂,如表1),並對照骨折別未住院給付日數(如表2),來計算理賠金。 因此終身意外險的性質比較適合手頭壓力不大的民眾,如果本來就不需要動用那筆錢,就可以放著等幾十年後領回,同時還能有意外保障。 25~45 歲是累積財富的重要時期,要想辦法存錢,同時又要負擔家庭責任,萬一出事定期險的高保障可以支付醫療及生活費用,如果沒事最好,省下來的錢可以快速累積財富,盡早脫離對保險的需求。 假設我的存款有 2,000 萬,那出了什麼意外、疾病,就刷卡付醫藥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