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重複登記2025介紹!(持續更新)

此外,各營辦商亦會因應各自的運作模式及商業安排,將由消費券所得的額外收益,以不同形式回饋商戶或消費者。 【6月18日更新】5,000港元消費券計劃會視乎選擇的支付工具平臺分兩或三期發放。 以八達通領取消費券將分為3期發放:2,000港元、2,000港元及1,000港元,如能用盡,便會發獲第三期的消費券。 若以其他3種支付工具領取則分為2期發放:2,000港元及3,000港元。 不過,這個首次推行的計劃,也實在遇到不少的挑戰和難題,包括如何協助長者接上數碼渠道,更能接受及融入電子模式的應用,這也是我們必須應對的課題。

《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收據》或《申請香港身分證收據》(ROP 140/ROP 消費券重複登記2025 140A)是指由人事登記處向香港身分證申請人發出的文件,表明該人已根據《人事登記條例》或《人事登記規例》登記申請香港身分證。 在2022年6月13日(即計劃的合資格日期)持有上述收據,而收據上註明的領證期仍未過,亦會被視為符合計劃的相關要求。 市民只要符合計劃的資格準則並已成功登記,便會按照計劃的安排獲發消費券。

消費券重複登記: 消費券優惠

以八達通登記消費券的市民如已於今年1月31日或之前累積足夠「合資格消費」,可於2月16日起拍卡領取最後一期1,000元消費券。 其中獲發10,000元消費券的市民,「合資格消費」要達9,000元才能領取最後一期消費券;獲發5,000元消費券的人士,則要「合資格消費」達4,000元才能領取最後一期消費券。 政府早前表示已向約550萬名在7月17日或之前完成電子登記的市民發放第2期消費券,而約1.7萬名於8月16日至9月15日期間,以書面表格重新登記的市民,昨亦獲發首期消費券,其第2期消費券將於下月1日發放。 大家可選擇常用或最適合自己的一款支付工具來收取及使用消費券。 事主批評消費券登記及轉會平臺存在極大漏洞,任何人只要持有登記人的身份證副本,在登記平臺修改自設的保安問題時,只需按「忘記保安問題」,再上載身份證副本,即可登入該身份證持有人的戶口,並更改電話號碼及八達通卡資料,輕易取走款項。 為減少爭議及盜用他人資料等風險,政府當局鼓勵市民盡量自行登記。

  • 以Tap & Go拍住賞領取消費券,App將會開設消費券專用新卡,支援Mastercard、銀聯、轉數快商戶收款。
  • 但政府強調,上述特別安排不適用於不符合資格領取消費券,以及從未遞交登記的市民。
  • 據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1月份商舖註冊宗數錄84宗(主要反映12月份市況),按月上升約29.2%;註冊金額約12.44億元,按月上升約22.4%。
  • ▲家居保險為物業、家居財物、個人物品以及第三者責任賠償等提供保障,萬一造成其他人人命及財物損失,都會對業主及租客構成巨大金錢損失,所以家居保險極其重要。
  • 本文集合大家最關心的消費券申請資格、使用期限、使用限制、具體發放日期等常見問題,而遺失八達通或支付寶、WeChat Pay HK、Tap&Go帳戶失效的解決方法,亦可參考以下資料。
  • 一般而言,有關市民會在計劃的登記期完結(即7月23日)後約一星期內,收到其資格審核結果的短訊通知。

無論已去世的登記人選擇以銀行直接轉帳款項或以「抬頭支票」領款,有關款項均屬於登記人的遺產。 身份證號碼及銀行帳戶號碼是敏感的個人資料,須小心處理,不應隨便把資料交予第三者。 市民如確有需要他人協助填寫登記表格,應向信任的人士(例如家人或親友)求助。 政府希望透過現金發放計劃的登記,要求市民同意授權政府日後如推出類似計劃時,可運用有關個人資料,有關市民便無需再進行登記。 他們只要簽署該信件,並寄回香港郵政總局郵政信箱180000號,便可在該無精神行為能力人士的資格獲核實後,通過現時代為收取綜援或公共福利金款項的銀行帳戶代為領取款項。 登記人只需帶備其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前往指定郵政局領取支票。

消費券重複登記: 呢類八達通不接受拎錢 代人登記、填錯資料要… 消費券20條必知Q&A

銀行及香港郵政作為政府是次計劃的代理人,也須按政府的要求嚴格遵行《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規定,小心處理市民的個人資料。 此外,整個處理登記及發放款項的電腦系統及流程,均已通過獨立顧問的私隱影響評估,以確保計劃的業務流程和相關系統設計,符合法定的要求。 如行動不便的合資格市民在21間參與計劃的零售銀行的任何一間擁有以個人名義開立的本地港元儲蓄或往來銀行帳戶,可與其他合資格人士一樣,透過銀行就現金發放計劃進行登記,款項便直接存入其指定的個人戶口。 登記人亦可致電香港郵政熱線要求更改領取支票地點的郵政局簡碼。 然而,香港郵政只能處理以書面表格進行登記,而登記資料尚未輸入系統的有關要求。

市民亦應盡量提供具有短訊服務功能的本地流動電話號碼,以便接收政府或其委聘的承辦商就計劃發出的通知,包括向登記人發出登記確認、成功發放消費券或未能成功登記通知、須就抽查提供所需証明文件等。 如果登記人沒有具有短訊服務功能的本地流動電話號碼,可提供可信賴的親友具有短訊服務功能的本地流動電話號碼。 如登記人未能提供具有短訊服務功能的本地流動電話號碼,政府或其委聘的承辦商或因未能聯絡登記人而延誤或無法處理登記人的登記。 消費券重複登記 政府今日(9日)表示,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在上月23日開始,接受更改登記紀錄申請及新登記,期間電子登記平臺及八間臨時服務中心一直運作暢順。

消費券重複登記: 消費券狂賞Code

市民可以點擊以下連結或致電各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瞭解各儲值支付工具的相關資訊。 請注意:市民須小心保護其個人資料,如對聲稱可協助辦理登記/更改登記紀錄的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代表身分有懷疑,請即致電營辦商查詢或點擊以下連結至營辦商相關網站,查看相關推廣活動的資訊。 消費券重複登記2025 登記人如未能成功更改收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而之前登記的帳戶仍然有效,登記人在資格獲確認後仍可透過之前的帳戶收取消費券。 若之前登記的帳戶已失效,登記人則必須更改其儲值支付工具帳戶以收取消費券(詳情請參閱常見問題F20及F24)。

消費券重複登記: 可否中途更改領取消費券的支付工具或帳戶?

但是,直接向非本地商戶購買商品或服務(包括於本地透過非本地網上平臺購物),不能使用消費券。 若透過支付寶香港、Tap & Go「拍住賞」或WeChat Pay HK使用消費券交易後雙方同意退款,有關款項會退回消費者的消費券內。 有市民都擔心個人資料會被記錄等,政府回應,消費券計劃登記表格上會有「收集個人資料聲明」,徵求市民同意政府可在將來推行類似計劃時,重用他們的資料。 有網民提到,若中途想更改領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要如何做等問題。 可是政府為了避免爭議,以及防止出現詐騙的情況,登記人不能在計劃中途更改領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

消費券重複登記: 費券第二期常見問題|一文解答所有疑問 消費券可否轉支付工具?可以轉交親友?可以夾單?可以一次過用5000?

截至前日(8日)下午6時,剔除重複登記或申請,已收到約23萬個新登記及18萬個更改儲值支付工具帳戶的申請。 消費券重複登記2025 計劃亦不接受重複的登記或更改登記紀錄申請,就後來收到的登記/申請,我們會以手機短訊通知有關登記人,告知其登記/申請為重複登記/申請,將不會獲進一步處理。 若登記的聯絡電話有所更改,登記人的新、舊登記的聯絡電話將都會收到短訊通知。 消費券重複登記2025 此外,同一個儲值支付工具帳戶不可在2022年消費券計劃下被多於一名登記人用作登記。 相信這些安排有助防止冒認或盜用他人身分登記/更改登記紀錄。

消費券重複登記: 消費券懶人包

因此若有關人士受僱於一間位於香港的公司或機構,而被短期派往香港以外工作,並打算在完成工作後返回香港。 如打算稍後才完成電子登記手續,或希望以書面形式登記,只要在8月14日截止日期前完成登記,亦能在9月1日收到第一期電子消費券。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其網誌中表示,只要在未來兩個星期內(即7月17日或之前)完成的電子登記,都可以同步在8月1日收到第一期電子消費券。

消費券重複登記: 消費券 2022 派發時間

如使用八達通,受$3,000的儲值上限限制,加上要等用完首兩期派發共$4,000的消費券後才能領取最後一期$1,000消費券,因此不能合併使用不同期數的消費券。 消費券重複登記2025 至於所有書面登記的市民,及於7月18日至8月14日完成的電子登記的市民,將於9月1日及11月1日取得第一期$2,000及第二期$3,000消費券,兩期消費券均於明年1月31日到期。 市民在7月4日至17日完成電子登記,可於8月1日及10月1日取得第一期$2,000及第二期$3,000消費券,兩期消費券均於12月31日到期。 遺產管理人在辦妥上述第項的手續後,須於30天內帶備有關證明文件前往祕書處,以特定登記(表格7)表格辦理代已去世登記人申領於計劃下可獲發款項作為其遺產的手續。 如申請人不滿意祕書處覆檢的結果,可以在收到覆檢結果後14天內向「現金發放計劃上訴委員會」提出上訴(按此查閱現金發放計劃上訴委員會成員名單)。 機構必須採取所有切實可行的步驟,確保登記人的個人資料受保障,而不受未獲準許的或意外的查閱、處理、刪除、遺失或其他使用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