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宅8大分析2025!(震驚真相)

曾經手過一間房子,它是凌晨四點多的時候,有個人從社區八樓跳樓自殺,早上九點多的時候就被投資客收購並完成簽約。 這種錢好賺,加上屋主對於這種事情也很無奈,通常都只希望趕緊把房子售出,免得惡運找上自己。 所以如果你是個真的非常怕買到凶宅,也完全不能接受周邊有相關案件發生過的人,那麼選房仲可以挑品牌大間一點的公司;那如果你是個完全的無神論者,那麼凶宅也許是個不錯撿便宜的地方。 不過,假設今天案例是路人闖空門到了11樓,縱身一躍,陳屍在一樓的庭院裡呢?

準買家要留意,部份銀行表示送「火險」或「家居保險」,是贈送第二年的保險,藉以要求買家先跟從銀行購買第一年的保險。 坊間不同保險公司也有「家居保險」購買,準業主可視乎保額及保障範圍,自行向保險從業員查詢。 值得注意,在申請按揭時,部份銀行會額外提供一個「MORTGAGE LINK」的戶口,是一個藉著客戶存款,抵銷按揭利息支出的儲蓄戶口,一般可存放高達樓宇貸款額一半在內。 這種戶口也有分兩類,一種直接收取利息;而另一種則用利息來扣減本金。 物業買賣往往是人生重要的決定,要知道價錢是否合適以及是否能夠承做按揭絕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本公司服務至上,以客為先,誠意為客戶提供本港各種房地產物業估值服務(包括住宅、舖位、商場、廠房、寫字樓、車位、別墅、地皮及全幢建築物等),歡迎隨時委託安排估值報告書。

兇宅: 單位有人非自然死亡便淪為凶宅

彰化彰水路一棟15年透天厝屋主開價780萬,比附近行情便宜6折多,原來這是一間凶宅! 兇宅 房仲卻強調歡迎晚上約看,不怕的話還可以在屋內冥想感受磁場。 對租屋族或購屋族來說,不論是租賃或是購買房屋,除了預算、地點考量,許多人敬而遠之的,還有「有故事」的房子。 某日,原PO和太太沒有聽見孰悉的唸佛聲,還以為老奶奶搬走了,但原PO太太卻從那日起每天都覺得頭暈目眩,但兩人也沒多想。

  • 凶宅物業通常不受買家與租戶歡迎,所以該樓價與租金是反常地低於市場價,且銀行通常不願意承作凶宅的房屋貸款。
  • 但眾多方法中,銀行估價服務可能是當中最可信的方法,因為銀行會以此評估批出按揭貸款的風險。
  • 1.凶宅網:閣下只要在Yahoo/Google等搜尋網站,輸入「凶宅」二字,多個坊間的凶宅網便會彈出,你可登入這些網站搜索一下單位會否榜上有名,但因不是所有凶宅都會紀錄於凶宅網內,所以check不到的話,不一定代表你的單位不是凶宅。
  • 業主及準買家聞兇宅色變,原因是兇宅有牽連效應,除了涉事單位銀行會拒絕估價,最壞的情況是側邊、樓上及樓下單位同樣會被拒絕估價,誤買這類單位就可能因為上不到會而要撻訂。
  • 主要理由是覺得依照社會民情,一般大眾對於兇殺或自殺致死的狀況,還是存在嫌惡、畏懼的心理。
  • 在中國,古人爲了避免“凶宅”之禍,對住宅建築的選址十分講究。

因此,買家務必儘可能多的瞭解房子的相關信息,包括但不限於產權情況、抵押、查封等情況,必要的時候還要去產權登記部門覈實。 由於 ” 凶宅 ” 受人關注,” 凶宅試睡員 ” 這一職業應運而生,並且通過直播等形式,利用大家的好奇心理吸引眼球。 2015 年 11 月,這套房子在司法拍賣平臺上架,建築面積 247.78㎡,起拍價 594 萬,但一拍流拍。 此後房子又經過兩次流拍和一次變賣失敗,最終在 2016 年 2 月以 544 萬元成交。 2007 年,這套房子以低於 170 萬元賣給一位王先生,按照當年市值,該房子價值約 300 萬元。 2011 年,王先生把別墅以市場價 700 萬元賣給洪先生。

兇宅: 問題1: 怎樣計算壓力測試?

J2H凶宅網以蒐集網友、網路新聞或是房屋仲介提供資訊的方式來彙整凶宅資訊,但揭露的地址最小隻到道路名,並不會顯示門牌號碼。 除此之外,J2H凶宅網會提供凶宅發生原因、資料來源以及資料可信度等資訊,從詳細資料中也可以進一步檢視凶宅的相關說明。 臺灣凶宅網可謂目前站上可以查詢到最豐富凶宅資訊的網站,主要是由網友蒐集相關資訊後提供到網站論壇上。

1998年7月22日下午2時,一名41歲姚姓婦女,在德福花園T座跳樓死亡,警方接獲通知,於是到現場調查,在調查初期,警方對此案件並不感到特別奇怪。 但當發現女死者留下了三封遺書而內容又關連到幾天前一宗婦人失蹤案的資料時,警方便感到案件內情並不簡單,於是開始四出追查。 兇宅 在大廈還未建成的時候,德福花園就發生過一起非常聳人聽聞的命案——外牆升降機的突然墜落而導致六名建築工人喪生。

兇宅: 臺南雞排90元 網友:南部鄉下一片才45元

【全港】被遺忘的世外桃源,香港人夢寐以求的“度假生活”… “這裡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我明明住在快節奏的香港,卻又感覺同時住在一個極其不像香港的地方。 至於龜梨和也在片中的角色原型,日本藝人松原田螺卻因入住凶宅而名成利就,除了拍攝節目外,更出書講述關於日本凶宅的靈異故事。 3.向管理員及街坊查詢:大型物管公司管理的屋苑管理員一般都訓練有素,當你向他查問時,他們費事招惹麻煩都會說唔清楚,但小型屋苑或單幢樓嘅管理員就有機會透露一啲玄機畀你聽。

兇宅: 臺中最兇猛凶宅 30年換6房客 全部同位置上吊亡

位於北港鎮博愛路的凶宅,在2002年案發後警方封鎖現場進行採證,一直至緝兇未果,再於2017年重啟調查,到19年後的今日,屋內仍保持案發後封鎖原樣;2017年重啟調查時,附近鄰居曾向媒體表示,該宅曾有辦理多次法會,安撫人心,除此便再無人接近。 兇宅2025 凶宅至今鐵門深鎖,命案未破因此該宅仍為命案現場,內部仍維持原貌,有變化的可能就是多了幾層塵埃。 凶宅是指曾發生枉死、他殺、含冤或恨而自殺等非自然死亡事件,同時伴隨人們的相關心理因素 兇宅 兇宅 或是靈異事件頻傳的建築物。 以靈學角度來說,這些都是因兇殺案、災難不甘而死的冤魂想要報復、抓交替、留戀人間或不甘心等各種不可知的理由。 此類建築物通常令住戶心生畏怖,有所忌諱,因而價格偏低。

兇宅: 凶宅詞語釋義

如果期內選擇轉移至其他銀行,則需要繳付一定比例的貸款額,介乎貸款額的1-3%之間。 兇宅2025 在制定按揭條款時,銀行會提供準業主一些現金回贈,以獎勵業主選用該銀行。 近年部份按揭中介為搶佔生意,不惜在現金回贈以外,就將銀行給予公司的佣金回贈給準業主,令準業主有額外現金。 若準買家突然反悔取消交易,除了要賠償業主的訂金外,也要支付買賣雙方的律師費、以及經紀佣金,同時業主有權將單位重售並追收差價。 例如原本雙方協議成交價500萬元,但準買家反悔取消交易,其後若業主出售單位時,僅以480萬元售出,該20萬元的差價可向上手買家追討。 多數「臨時買賣合約」會列明雙方擬定的價錢,所支付的訂金,以及簽署正式買賣合約的時間、及實質成交日期。

兇宅: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這樣的意思好像是說,只有買到凶宅會害怕,如果是用租的,即使是凶宅也不用怕。 透過政府土地註冊署處網頁(連結),付費查閱土地記錄,俗稱物業查冊,視乎資料種類,收費由10元至150元,以查看業主有沒有死亡紀錄,不過如果死者是租客,就不會出現相關紀錄。 買賣房屋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然而買受人一旦買到“凶宅”,可能遭受很大的心理障礙,進而妨礙對房屋的正常使用,出賣人也可能會因“凶宅”陷入不必要的糾紛,影響利益實現。 房屋買賣的當事人可以從以下方面更好地把控“凶宅”的法律風險。

兇宅: 星雲大師:我死後沒舍利子!佛光山曝深意

這個利率反映於銀行之間互相借錢的息率,是銀行資金成本的一種表現。 因此銀行貸款予買家,必須在「H」以上,加徵一個百分比來賺取客戶利潤,舉例以現時H+1.24釐計算,銀行就是賺取準業主1.24釐的利息。 準買家在承造按揭時,除了要預備所需要的首期,銀行會計算最高按揭成數、按揭年期、及按揭息率。

兇宅: 臺灣

第二個就係去土地註冊處查冊,呢個方法可以睇到每個物業嘅前業主資料。 如果業主係過咗身嘅話,上面就會有死亡證嘅紀錄,您可以從中得知死者嘅死因同死亡地點。 我是一個房屋仲介,這幾年經手的房子已經多到快數不清了,其中有不少房子是有問題的,講白了也就是所謂的凶宅。

兇宅: 凶宅網有哪些?

從常理看,訟爭房屋內曾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對購房人的購房意願有重大影響,屬於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出售人負有告知義務。 在未獲特別告知的情況下,胡某在購房時有理由相信該房屋未曾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 故而,一審法院以胡某基於對房屋的錯誤認識作出的意思表示與其真實意思相悖爲由,支持其因重大誤解而請求撤銷合同的訴訟請求並無不當。 汪某勤、呂某業作爲房屋出賣人,除對房屋狀況具有如實告知義務外,對所售標的物亦負有承擔瑕疵擔保責任,其在售房時是否知悉該非正常死亡事件不影響其責任承擔。

兇宅: 香港仔/鴨脷洲

從海富苑的例子,白居二客既要留意揀屋苑不能單看有沒有「苑」字,亦要注意二手公屋雖然價錢實惠,但居住環境或許與你預期有相當落差,一旦遇上惹事鄰居,即使你豪裝買入的公屋,日子都可能難捱。 丁某輝提供的《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載明李某林死亡原因系“衰老”(李某林死亡時年齡爲85週歲),屬於正常死亡,並非在房屋內出現自殺、謀殺等非正常死亡事件(民間所謂“凶宅”)。 房屋內有人正常死亡通常並不影響房屋的價值,亦爲社會上的普通民衆接受和認可。

兇宅: 時內 香港多了四間兇宅!

今次御金・國峯命案中3個涉事單位,即2名死者同住的中層單位,以及2人分別伏屍的2個平臺單位,均成為凶宅,估計銀行短期內難以承造按揭。 只要上網搜一搜,然後隨便點進一個查詢網站,我們就可以準確的查到所屬區域每一間具體凶宅單位。 不僅如此,網站還會大致說明這間單位所發生的非自然死亡事件。 並且不僅僅只是「說出事實」,它還像寫故事一樣,描述出案發現場的狀況以及死者死因。 但有資深投資者表示,由於近年新盤、二手樓價急升,令一些急欲置業、但又「唔信邪」、不迷信的年輕買家轉投凶宅市場,所以近年極低價盤源減少,但一直亦偶有成交,若欲刻意物色凶宅單位,可向物業代理查詢。 凶宅沒有法定定義,但地產行業一般將之分為三類,(一)自然死亡:價格比市場價低一成至兩成;(二)自殺事故:折讓率超過兩成;(三)謀殺、多人死亡、或涉及孕婦:折讓三成以上。

在書中,每一篇故事的最後都以「來喔,這裡有便宜凶宅喔!」做結尾,凶宅對文奕夫來說,不只是買賣物件,更是一個個人生故事。 凶宅不論如何轉手買賣,對於凶宅的定義不會因此改變,故買賣凶宅,賣方有告知買方的義務。 兇宅 但鬼屋跟凶宅並無絕對相關,凶宅不見得鬧鬼,且絕大多數的鬼屋沒有發生過任何命案。 假設曾經發生事故的門牌號碼是13號,那如果改成13之1號,那對於資訊沒有蒐集完整的人來說,這個地方就跟一般住宅沒有兩樣。

兇宅: 臺灣隊撤離!暖捐重要器材 搜救犬「睡腿上」撤退萌照曝

新北地院認定該屋確屬凶宅,判決解約,賣方 C 應全額退還 500 萬的屋款。 A 先生前年買了一戶五樓公寓的五樓,後來輾轉才知到這棟樓的 5 樓原本有加蓋,但是因為一場燒死三個人的火警最後拆除。 A 就認為自己是買到凶宅,所以控告仲介跟前屋主並未告知,涉嫌詐欺並要求損害賠償。 賣方如果是屬於「故意」不告知買方該房屋是凶宅(在不動產說明書中說謊、登載不實),或是私下向買方保證過該房屋不是凶宅。 買方可以選擇不解除買賣契約,也不請求減少售價,而是可以在 15 年內(目前實務見解)向賣方請求損害賠償。

兇宅: 問題3: 怎樣揀選銀行按揭產品?

事實上,曾發生嚴重命案的凶宅,日後要承造按揭相當困難。 例如1998年發生5屍命案的九龍灣德福花園C座5樓,同翼8個單位即時跌價逾2成,銀行亦拒絕承造按揭,令該批單位被「雪藏」多年,金融海潚後,近年樓市再度熾熱,部分單位才得以「解凍」易手。 兇宅2025 兇宅2025 上星期,大臺「東張西望」邀請了筆者去分享如何才能避免購入凶宅。 事源有對夫婦以低於市價約一成購入一碧濤花園單位,簽訂臨約後發現單位下層曾經有人跳樓身亡,認為地產代理沒有為他求證,之後向地監會投訴但不獲受理。 當然,既然規定是不成文的,那自然也就存在有人別有居心地低價購入凶宅,再轉手高價賣出或者租出,卻不將實情告訴接手的人。

漲知識

原來這些“凶宅”附近都有一家水銀溫度計廠,由於環保措施滯後,放任水銀溢出滲入地下,嚴重地污染了地下水源,從而釀成數人死亡的慘劇。 印度:在印度也有這樣的凶宅,並且不止一幢,而是連成一片的住宅羣。 傳說那些人在死去的時候,撕破自己的衣服,抓爛自己的皮肉,含糊不清而又聲嘶力竭地呼叫着人們並不認識的某個人的名字。 當地人認爲死者所指的那個人是一個古老的神靈,而那片地方就是神靈的領地。 近百年來,有關“凶宅”是否真正存在的爭論,一直是沸沸揚揚、莫衷一是。

兇宅: 臺中7大豪宅建商瓜分市場 他年賣77戶進帳37億登頂

之後發生在1998年的五屍命案更讓德福花園成為了香港著名的凶宅之一。 馬上又要到開學的事件,「留學熱潮」給香港帶來的是一波又一波的「住房需求」,這種情況下,學生如果運氣不好,就很有可能會碰上曾經發生過命案的凶宅。 要按照以上標準,那麼全香港恐怕找不出十間「凶宅」,因為香港的凶宅其實和正常房子沒有甚麼區別,甚至還因為價格問題頗受歡迎。 另一個涉及火災的單位,是位於旺角新填地街368號唐樓劏房單位。 警方於早上接報單位發生火警,到場後破門發現年約50男事主倒臥在地上,單位內並有一盆燃燒過的炭,懷疑事主燒炭身亡。 “凶宅”在日本稱爲“事故物件”,指由於孤獨死亡、意外死亡、殺人事件或自殺等導致有人死亡的房屋,就是隻要死過人就算。

一位地產從業人員告訴中新經緯,” 凶宅試睡 ” 只是他們公司的業務之一。 事實上,他們能夠提供從買房、過戶、貸款、甚至裝修的一條龍服務。 另一位應聘凶宅試睡的信息發佈者更是直接向中新經緯表示,他不要錢,發貼是爲了日後直播凶宅探險,” 因爲沒資源,所以纔在網上發貼。” 他還告訴中新經緯,自己純粹是出於愛好,如果真的是 ” 凶宅 “,甚至可以 ” 倒貼錢前往 “。 除了這兩套房子,此前杭州最知名的 ” 凶宅 ” 當屬位於濱江區的之江花園某別墅。 2003 年,這裏發生了著名的 ” 之江花園兇殺案 “,一位歹徒入屋行竊,先後殺害了保姆、才三四歲的小女兒,以及年近八旬的外婆,唯有當時十四五歲的大女兒跟歹徒周旋,免於一死。

不過有一名男網友第一買房,就想買兇宅,而屋主死因讓人惋惜,是因為病魔纏身而走上絕路。 文章貼出後,過來人分享,若是兇殺命案最低可買砍到5折,但若是意外過世,恐只有7至8折。 瞭解凶宅的基礎知識後,是不是會害怕買到凶宅或是跟不小心跟凶宅成為鄰居呢? 目前政府單位並沒有建置專門查詢凶宅的網站,但有兩個民間自行建置的凶宅查詢網站,讓民眾在購屋前可以先行查詢住家或住家周圍是否有凶宅的身影。

兇宅: 星雲燒出「珍珠舍利子」!醫揭2種可能

來到正式成交當天,買賣雙方律師樓在審核樓契無誤,做好管理費對數安排後,沒有問題便會簽定「轉讓契」,屆時律師會通知銀行放款找清餘額,之後準業主就可正式收鎖匙入屋,屆時業主就可以開始籌備裝修的工作。 記者運用恒生、中銀和渣打3大銀行的網上物業估值系統,查詢1984年至今,共5個曾發生轟動命案的凶宅價值,發現部分命案雖然事隔多年,但仍不獲估值,顯示銀行考慮為凶宅轉讓提供按揭時,態度相當審慎。 利嘉閣按揭代理董事總經理黃詠欣表示,一般而言,任何住宅單位內,如有人非自然死亡,該單位會被視為凶宅。

兇宅: 凶宅亦可能影響鄰居估值及按揭

但嚴某並沒有將上述信息告知冷某、伍某華,故意隱瞞了真實情況,從而影響冷某、伍羣某華的正確判斷,最終做出違背自己真實意思的表示。 冷某、伍某華在法律規定的期間內,向法院請求撤銷《存量房買賣合同》,依法應予支持。 誠實信用原則是我國民法確立的基本原則之一,《合同法》第六條亦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在房屋買賣合同中,若作爲交易標的物的房屋爲法律意義上的“凶宅”,出賣人在明知該交易房屋系“凶宅”的情況下,基於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應主動告知可能會對交易產生重大影響的“凶宅”情況。

“凶宅”並非單純主觀的封建迷信,相反屬於客觀的公序良俗。 事實上,據文奕夫的統計,他總共賣出10餘間俗稱凶宅的非自然身故宅,經手過的更是有40~50間,不過,文奕夫說,自己其實跟一般房仲沒有兩樣,只是有時候有客人委託找凶宅時就會幫忙注意,一般還是以買賣正常物件為主,只是經手過的凶宅比其他業務多。 凶宅對許多人而言,是不敢觸碰的物件,不過一名房仲分享一處透天物件,不僅強調「媽祖說不是很兇」,還豁出去晚上陪看房,讓網友都忍不住笑說「想買了」。

這間房屋屋齡31年,總面積36.8坪,等同每坪10.3萬元;該社區去年共有6筆交易,最高每坪22.4萬元,總價介於400萬至765萬之間。 南京碎屍案別墅786萬售出,爲什麼會有人寧願低價買兇宅? 近日,位於南京的一棟400多平的獨棟別墅拍賣案引發了多方關注,不僅是因爲它在原價1200多萬的價格上3折拍賣,更是因爲這是一棟駭人聽聞的“凶宅”。 家裝節目作爲垂直領域的熱門類型,擁有龐大的受衆基礎。 從《交換空間》、《夢想改造家》再到《暖暖的新家》等,國內的家裝節目層出不窮,大多從“設計”與“生活”的角度出發,前者更突出設計風格與設計師,後者則偏向探討住戶的生活理念,引出故事背景,兩者改造的對象也多爲自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