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說,以一個月HIBOR為2.22釐,以市場最抵的按揭計劃H+1.23釐計算,原H按為3.45釐。 不過,由於H按息率有機會急速抽升,銀行通常設有「鎖息上限」作「封頂位」,故實際H按息率或只需2.375釐或2.475釐。 而P按則為「P 住宅印花稅計算2025 – X釐」,部分銀行提供的P按約2.625釐,申請人可享受超過1釐的息差優惠。 至於打算買入樓花首置客,根據按揭保險舊制,該類人士購入樓價450萬元以下物業,仍可申請8至9成按揭(貸款上限為360萬)。 「雙倍印花稅」個案多寡,向來被視為投資者入市指標之一,只因購入多於一層住宅物業的買家,才需繳交較高門檻的15%印花稅項。
- 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認定很單純,只要是印花稅法中規定的憑證種類,並且在境內領域書面成立文件或憑證者,都應該要繳納印花稅。
- 通常在往律師行簽「正式買賣合約」時,律師會多給一份文件「法定聲明IRSD131」予買家簽署,作用是證明「自己沒有持有香港住宅物業」。
- 稅務局會要求你繳交「雙倍印花稅」或「新從價印花稅」。
- 反觀,15%新住宅印花稅個案1月錄108宗,較去年12月104宗按月升約3.8%。
- 除了加息,今次樓市下跌還伴隨移民潮、中港經濟下滑、地緣政治緊張等不利因素。
對於交投疏落的屋苑或大廈,在缺乏成交參考下,單位的估價和市價或會有差距。 可是銀行受到金管局監管,在審批貸款的時候需要跟足指引。 一般指引需要申請人符合特定的入息要求、信貸評級要求及其他債務要求。 只要申請人不符合任何一項的要求都有機會被拒絕申請。 到這個時候,申請人可能便要到財務公司遞交貸款申請。 一般而言,有四個情況會導致借款人需要到財務公司申請貸款: 信貸評級差 – 環聯信貸評級 住宅印花稅計算2025 (TU)是審批貸款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
住宅印花稅計算: 提名人: 持有物業、近親、共同持有
印花稅土地稅 是在英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士購買超過 125,000 英鎊的租賃、永久業權或共享所有權房地產時支付的累進稅。 近親轉讓 : 政府視為近親之間的資產處理,不當買賣。 近親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或姊妹,如物業持有人多於一位,他們亦須屬近親。 而買家印花稅,則是針對境外投資人士及公司客,在從價印花稅和額外印花稅之上徵收,稅率統一為樓價的15%。 住宅印花稅計算2025 買賣車位時,印花稅的金額乃按第1標準第2部稅率繳納,即所謂雙倍印花稅。 例如200萬以下車位,印花稅為車位價格的1.5%,300萬元的車位,印花稅為車位價格的3%,車位價格愈高,印花稅的比例亦會愈高。
但如果購買本港住宅物業,並不符合上述條件的話,你就要支付「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即劃一15%的印花稅。 舉例,如果你並不是香港人、或者你已持有一層香港住宅,但現在又想多購一層物業,你也要繳付較高稅階的稅項。 例如你購買一層300萬元的物業,你所需要繳付的印花稅就是「300萬元x15%」,也就是450,000元。 如果該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與香港永久性居民是聯權擁有物業,而兩者份屬近親,則獲得豁免徵收買家印花稅。
住宅印花稅計算: 樓市預測
假如未能通過壓力測試的首置人士只要符合供款與入息比率50%,仍有機會申請到8至9成按揭,惟需要支付額外保費。 從樓市角度,「印花稅」高,有可能代表成交暢旺,因為買賣頻繁、導致交易成交增加,稅收上升,但目前樓市狀況,更應該是由高價成交推動。 所以政府估計『印花稅』再創歷史新高,某程度也側面反映政府對未來樓價預測,根本無預計樓價是會回落,反而再上升才真。 如果掉轉是「先賣後買」形式換樓,例如買入$800萬物業,15%從價印花稅支出為$120萬,而第2標準稅率從價印花稅支出則只需$30萬(3.75%),這有助減低現金流需求。 不過一樣要小心買家撻訂,以致自己未能在1年限期內成功出售舊物業,變相要硬食15%賣家印花稅。
相比之下,假設樓價800萬元,首置人士只需付3.75%印花稅,即約30萬元,但非首置人士就要付15%印花稅,即約達120萬元。 港業主常用各種方法,盡量保留珍貴的首置資格,例如夫婦只用單名而非聯名買樓,或借家人名義持有物業。 按不同的物業持有期繳付額外印花稅,限6個月內出售,稅率為20%,超過6個月到12個月為15%,超過12個月到36個月為10%。 住宅印花稅計算 居屋申請人按現有資產限額計算,理應為首置客,因此需要以居屋原價價值,按首置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以計算。
住宅印花稅計算: 住宅印花稅
其實印花稅並不限於物業買賣,股票交易亦涉及印花稅。 住宅印花稅計算2025 住宅印花稅計算 根據香港法例中的《印花稅條例》,印花稅是對書面文件徵收的稅項,有關買賣座落於香港的不動產之書面文件亦須被徵稅,否則有關文件將不具法律效力,例如文件牽涉於法律訴訟時,文件將不獲法庭受理。 當然除了上述方法可合規避稅後,部份買家就索性用公司轉讓方式來避稅,只要把資產注入子公司後,再以「公司股份」轉讓形式出售公司就可以。 由於業權人只是購買公司的股份,不屬於物業買賣,故只要支付牽涉「資產值」的0.2%印花稅及5元「轉讓書」便可以。 但如果提名的「近親」本身已持有香港住宅物業又怎計? 總之,提名近親只會用「從價印花稅」來看待,而不是更高稅階的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住宅印花稅計算: 租約協議簽訂後的30日內未交印花稅
政府經已表示印花稅加徵只是暫時措施,未來有需要時將會檢討成效。 住宅印花稅計算 但如果相關人士非近親的話,例如祖父轉給孫子,則需要考慮的地方更多,例如賣出業權者是否持有物業超過3年,又需要考慮業權受方是否有其他住宅物業。 正如上段所說,如果受方持有的物業而非住宅類的話,仍以基礎印花稅計算。 若是非近親轉讓,假設A先生轉讓物業給朋友B小姐,若B小姐本身沒有持有物業,印花稅可循舊稅率計算。 不過若果B小姐本身持有住宅物業,則需要繳付15%DSD。
住宅印花稅計算: 額外印花稅 (Special Stamp Duty,SSD)
購買新的住宅物業後6個月內出售原有唯一的住宅物業,可獲退稅,但不能完全退回新物業價值15%的稅金,因新物業亦需按繳付第二標準稅率下的稅金,故只能退回稅金相差之金額。 如舊有住宅物業已簽臨時買賣合約待售,新住宅物業成交期在舊有住宅物業成交期之後,新購物業則不必預繳15%稅金,只需按第二標準稅率繳稅。 如果同一個案,太太之前已經持有物業,並提名太太為「唯一購買人」。
住宅印花稅計算: 五. 租約印花稅
不過如果屬於非首置人士,則要支付從價印花稅 第1標準第1部稅率,即90萬元 ($6,000,000 x 15%) ,兩者相距可以很大,差額多達72萬,所以在置業路上如果想做到慳稅,善用首置身份是必須的。 近親的定義是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之間共同持有物業,當其中一方可能因為需要再置業時希望改動業權,是需要繳付印花稅,計算方式是以業權轉讓的比率印花稅計算從價印花稅。 例如父子以聯名方式持有物業,父親將50%業權轉讓給兒子,那印花稅就是以樓價的50%作計算。 最後要提及另一項「辣招稅」措施,就是專門壓抑外來資金湧入的「買家印花稅」(Buyer Stamp Duty,BSD)。 這項印花稅主要「招呼」的對象包括非香港永久居民,以及公司名義買家。
住宅印花稅計算: 計算印花稅(物業)
不論是準業主想了解最優惠按揭計劃,或業主想了解轉按或套現按揭計劃,都可以隨時查詢。 現有一物業連車位價格為900萬元,因為買家沒有持有其他住宅物業及車位,可按舊印花稅計算稅款,即第2標準稅率繳納「從價印花稅」。 直接900萬元的稅率為3.75%,需付上33.75萬元印花稅,車位部份不以雙重印花稅計算。 假設一名買家是香港永久性居民,買入一個住宅物業連一個車位,而在買入物業時,沒有擁有其他住宅物業及車位。 而相對於買賣住宅,車位不會受到買賣的時限以及數量影響,而要繳交其他印花稅。 即是買一個車位會按雙倍印花稅交稅,買多一個車位仍會是雙倍印花稅,即使是買入後短時間內賣出,亦不需繳付額外印花稅。
住宅印花稅計算: 《毒舌大狀》創紀錄 香港影壇榜首易主
置業額外成本:除了要支付首期及印花稅,置業人士需要繳交律師費(約$10,000以內)、地產代理佣金(1%)、按揭保險費用及管理費等雜費。 政府規定如果業主購買新物業後,在1年內賣出舊物業,並正式完成該項交易,手上只持有一項物業,即可申請退回之前支付的從價印花稅款項。 舉個例,陳先生在購買住宅物業時,在香港沒有擁有任何其他住宅物業,從價印花稅就會按以上較低的稅率(第2標準)計算,款額為180,000元(即600萬元x 3%)。 這個方法適用於所有類別的文書,包括物業文件及證券交易文件。
住宅印花稅計算: 「買樓印花稅」 計算方式
其稅率會因應買家的情況而有所不同,簡單可分為首置印花稅以及非首置印花稅兩種。 任何在2020年11月26日或以後簽立以買賣或轉讓非住宅物業的文書的「從價印花稅」將會以第2標準稅率徵收。 但如果買家選擇分開兩份契約來成交,則需按照自身的印花稅來處理。 印花稅假期規定,首次購房者將支付高達500,000英鎊的零印花稅。
住宅印花稅計算: 印花稅稅率幾%?
要留意的是,額外印花稅只適用於在 2012 年 10 月 27 日或以後獲取的住宅物業。 另外,如果原有買家提名自己的近親(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或姊妹)接受住宅物業權益或把住宅物業轉售或轉讓予近親,則可獲豁免繳納額外印花稅。 除了從價印花稅,政府為了遏制短期炒買樓市的情況亦推出了額外印花稅。 若果物業買家在指定持貨期內出售或轉讓單位,便須繳付額外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