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被告甘啟文,案發時為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前醫務微生物學顧問醫生,並在中心轄下的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工作,管理多間實驗室,包括由衞生署營運的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 4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名指他於2005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間,涉嫌以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身份,分別向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世衞、創新診斷基金會,收取摺合約50至186萬元不等的費用,以由該協會或「工作夥伴」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舉行工作坊或提供藥物敏感測試服務等。 惟該些活動及服務最終由衞生署舉辦或提供,但款項則透過由甘獨自控制的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銀行戶口收取。 63歲被告甘啟文,為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前醫務微生物學顧問醫生,現時已經退休。 64歲被告甘啟文,為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前醫務微生物學顧問醫生,案發時在中心轄下的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工作,管理多間實驗室,包括由衞生署營運的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
甘亦涉嫌向創新診斷基金會訛稱協會是等同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的非牟利組織;他獲授權就實驗室所提供有關結核藥物敏感測試的培訓及技術支援,與該基金會簽署兩份諒解備忘錄;以及會將總值逾186萬港元的服務費交給實驗室。 被告亦涉嫌未經衞生署批准,與創新診斷基金會簽署該兩份諒解備忘錄,致使衞生署職員提供該等服務,而沒有向衞生署披露自己會向該基金會收取服務費,並同樣使用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銀行戶口收取有關服務費。 甘啟文醫生 2項欺詐罪指,甘啟文涉嫌於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間,向一名世衞代表訛稱是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的「工作夥伴」,而該實驗室沒有獨立銀行戶口可以收取世衞的付款,意圖詐騙及誘使對方簽訂三份服務協議,並將8萬美元(約62萬港元)的服務費轉到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銀行戶口。 4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指,被告甘啟文涉於2005至2013年間,分別向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世衞及創新診斷基金會作出虛假陳述。
甘啟文醫生: 香港現況
兩項欺詐罪指,被告於 2012 年 4 月至 2014 年 3 月間,向世衞作出虛假表示,意圖詐騙而誘使世衛代表簽訂 3 份總值 62 甘啟文醫生2025 萬港元的協議,並轉賬至被告創立的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銀行戶口,因而使其獲益。 甘為衞生防護中心前醫務微生物學顧問醫生,案發時在中心轄下的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負責管理多間實驗室,包括由衞生署營運的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該實驗室獲世衞評定為跨國參比實驗室,可對結核藥物進行藥物敏感測試。 甘啟文醫生 甘與多名本地微生物學於1992年成立非牟利組織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他於1992年至1999年擔任主席。 兩項欺詐罪指,被告於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間,向世衞作出虛假表示,意圖詐騙而誘使世衛代表簽訂3份總值62萬港元的協議,並轉賬至被告創立的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銀行戶口,而導致被告獲益。 被告涉嫌未經衞生署批准,與世衞簽署該等協議,並沒有向該署披露自己會向世衞收取服務費,而服務費亦由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銀行戶口收取。
- 另外,廉署自2014年已就事件邀請甘協助調查,去年才正式落案起訴,擾攘超過7年,冀獲額外減刑。
- 另外兩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控罪指,被告涉嫌向世衞或其兩名代表虛假地表示,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是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的合作伙伴或「工作夥伴」,自己獲授權就該實驗室所提供有關結核藥物敏感測試的服務,並與世衞簽署三份協議,總值逾6.4萬美元(約50萬港元)的服務費。
- 暫委法官勞潔儀斥甘當時身居要職,不但濫用別人對他的信任,更利用職權謀取利益,嚴重違反誠信;但亦考慮到被告認罪、已經還款、過往有良好品格與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及控方檢控稍有延誤的情況,酌情減刑後,最後判被告入獄31個月。
- 創新診斷基金會是非牟利組織,總部設於瑞士,支援在有限資源下發展及提供傳染病診斷。
-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雪肌蘭國際感染控制中心一直致力透過教學、科研及社區教育,以提高醫護人員及廣大市民對感染預防及控制的知識。
以從屬家人身份通過英國國民(海外)護照 即BNO護照的入境簽證計劃移民英國的港人, 連續居住五年,可以申請獲得英國永久居留權,獲永居的一年後, 還可申請獲得英國公民身份。 但在這之前, 他們必須要持有效的香港特區護照,以便到英國之外的地方旅行。 英國內政部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當局批出了近15萬份BNO英國國民(海外)簽證申請,當中超過5. 條例第4(2)條訂明,管理局共有26名來自社會不同界別的成員,包括醫療及法律專業人士、社會工作者、哲學或倫理學方面的學者、心理學家、社會學家、本地社會領袖,以及政府代表。 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根據《人類生殖科技條例》於二○○一年成立,旨在規管進行生殖科技的活動,包括透過以發牌制度規管香港的胚胎研究及為有關業界訂定實務守則。
甘啟文醫生: 國際
暫委法官勞潔儀斥他身居要職,不但濫用別人對他的信任,更利用職權謀取利益,嚴重違反誠信;但亦考慮到他認罪、已經還款、過往品格良好及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及控方檢控稍有延誤,酌情減刑後,最後判他入獄31個月。 63歲甘啟文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前醫務微生物學顧問醫生,被控共7項罪名,包括4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2項欺詐及1項使用虛假文書。 甘啟文醫生 他於案發時為衞生署的醫務微生物學顧問醫生,於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工作,負責管理多間實驗室,包括由衞生署營運的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該實驗室獲世界衞生組織(世衞)評定為跨國參比實驗室,可對結核藥物進行藥物敏感測試。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於今日(22日)上午11時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本地傳媒引述消息指,政府將再分兩期派發總額5,000元的消費券,首期料於4月開始發放。 本材料由Sing Tao Newspapers San Francisco Ltd.代表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更多相關信息可從華盛頓特區司法部獲得。
甘啟文醫生: 自稱協會是衞生署「工作夥伴」
他被控4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兩項欺詐及一項使用虛假文書罪,案件昨天在東區法院提訊,被告暫時毋須答辯,案件押後至5月4日轉介至區院再提訊,被告獲准以10萬元保釋。 兩項欺詐罪指,被告涉嫌於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間,向世衞作出虛假表示,意圖詐騙而誘使世衛代表簽訂3份總值62萬港元的協議,並轉賬至被告創立的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銀行戶口,而導致被告獲益。 被告於案發時為衞生署的醫務微生物學顧問醫生,於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工作。 甘啟文(64 歲)案發時為衞生署的醫務微生物學顧問醫生,亦創立非牟利組織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曾擔任協會主席。 他早前承認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及欺詐共 6 罪,餘下一項使用虛假文書罪獲準存檔法庭。 廉署調查又顯示,他於退休前休假期間,曾向一名世衞代表訛稱,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是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的「工作夥伴」,而該實驗室沒有獨立的銀行戶口可以收取世衞的付款。
甘啟文醫生: 中國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 秦剛:停止鼓譟「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安全不應由個別國家說了算
他以一棟20多層的大廈類比為一條精子的大小,然後問大家一個病毒多大呢? 基於兩者大小的極大差異,乒乓球也有可能從窗口滾出街上或從廁所的渠中沖出去。 甘醫生指人的身體也是這樣,細胞不是很「聰明」,有時細胞不會知道它的「屋子」內收藏甚麼東西。 因此,細胞不一定知道愛滋病病毒在細胞內,而需要一段時間才知道,就如你問大廈看更近日在大廈內是否多了一個乒乓球,他也答不到你。
甘啟文醫生: 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涉濫用公職私吞420萬港元 被控7罪明提堂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甘啟文涉於2005至2014年間,未經衛生署批准與世衛及另外兩個國際衛生組織簽訂協議,由他有份創立的「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提供逾420萬元的服務,並以他獨立控制的銀行戶口收款,遭廉署控告。 甘啟文醫生2025 法官勞潔儀認為,被告濫用信任、誤導國際組織,考慮被告認罪及已向政府賠償,判囚31個月。 64歲被告甘啟文,案發時在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工作,管理多間實驗室,包括由衞生署營運的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 他承認於2005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間,以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身份,分別向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世衞、創新診斷基金會,收取約50至186萬元不等的費用,以由該協會或「工作夥伴」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舉行工作坊或提供藥物敏感測試服務等。
甘啟文醫生: 廉署起訴衞生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公職人員行為失當
然而,隨後因「雞尾酒」療法的出現,令愛滋病不再是絕症,反而使每年的感染人數拾級以上。 醫學上有個理論稱為「風險補償」(Risk Compensation),意指個人對風險的評估會影響自身行為,譬如如果覺得某行為屬高風險,人會傾向謹慎為之,相反,警覺性會減低。 甘啟文醫生 過去曾做過關於「安全帶」的研究,研究司機佩帶「安全帶」是否能有效減少車禍傷亡,發現結果恰好相反。 因為當司機繫了「安全帶」,感覺受到保護,往往減低了警覺性,反而車速更高,因而導致更多交通事故發生。 同樣地,當政府不斷宣傳「安全套」,彷彿使用了避孕套便會安全無虞,不會感染性病。
甘啟文醫生: 涉濫用公職謀取私利逾420萬元 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被控7罪
甘醫生指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提出「ABC Approach」(Abstinence、Be Faithful、Using Condoms),意思是有節制的性行為、忠於配偶及使用避孕套,同時實行這三個條件,會有效減低性病感染率。 甘醫生提到烏幹達的例子,烏幹達在非洲HIV感染浪潮中反而能獨善其身,該國尤其著重節制與忠誠的教導和推行,雖然結論不無爭議,但烏幹達實行「ABC Approach」後的HIV感染率的確大幅下降,反觀其他只強調使用避孕套的非洲國家無法遏止上升趨勢。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雪肌蘭國際感染控制中心一直致力透過教學、科研及社區教育,以提高醫護人員及廣大市民對感染預防及控制的知識。
甘啟文醫生: 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涉濫用公職謀取私利 押下月區院答辯
被告虛假地向研究所的一名代表表示,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是等同衛生署的機構,訛稱已授權簽署服務協議以舉辦有關追蹤食物傳染病的7個工作坊及會議,從而獲得約128萬港元資助。 甘啟文醫生2025 甘啟文醫生2025 被告甘啟文(64歲)被控4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案發日期介乎2005年9月1日至2013年1月22日之間。 他另被控兩項欺詐罪及一項使用虛假文書罪,案發日期分別介乎2012年4月10日至2014年3月31日間及及1992年12月24日。 案情指,被告案發時為衞生署的醫務微生物學顧問醫生,現時已退休;他於1992年連同其他10名本地微生物學家創立非牟利組織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並曾擔任7年主席。 案情續指,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是日本厚生勞動省附設的研究所,專門進行感染病研究及研發疫苗及向技術落後的國家提供支援。
甘啟文醫生: 私售服務予世衛認欺詐 防護中心顧問醫生囚31月
衞生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甘啟文,為三個國際及海外衞生組織提供結核藥物測試及其他服務時,濫用公職謀取私利,涉及資助及服務費逾420萬元,他早前承認四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及兩項欺詐罪,今日在區域法院被判入獄31個月。 衞生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甘啟文,被指 2005 至 2014 年間,為世衛等 3 個國際及海外組織提供結核藥物測試及其他服務時,濫用公職牟取私利,涉款共逾 420 萬元。 他早前承認 6 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及欺詐罪,還押至週五(17 日)在區域法院判刑。 被告承認在執行其公職過程中或在與其公職有關的事上,無合理辯解或理由而故意作出不當行為,先後向三個國際及海外組織及其代表,訛稱由其成立的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是等同衞生署的公共機構、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的合作伙伴或等同該實驗室的非牟利組織。 其後,被告安排該實驗室為這三個組織提供服務,並由協會代衞生署或該實驗室向它們收取費用。 被告並被指在未經衞生署批准,與世衞、創新診斷基金會及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簽署協議等,使衞生署舉辦活動及提供服務,他亦沒有向衞生署披露其從研究所收取資助,並由他獨自控制的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銀行戶口收取款項。
甘啟文醫生: 香港性文化學會
資料圖片廉政公署昨日落案起訴一名衞生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控告他涉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及欺詐,在該中心為三個國際及海外衞生組織,提供總值逾420萬港元的結核藥物測試及其他服務時,濫用公職以謀取私利。 【本報訊】衞生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甘啟文,被指在2005至2014年期間,在中心為3個國際及海外衞生組織提供總值逾420萬元的結核藥物測試及其他服務時,濫用公職謀取私利。 他上月在區域法院承認4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及兩項欺詐罪,押後到昨天判刑。
甘啟文醫生: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一項使用虛假文書罪指,被告涉嫌於1992年使用一份虛假的本港銀行戶口申請表格,以開設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銀行戶口,以意圖誘使該銀行的職員接受它為真文書。 被告藉此誘使該世衞代表簽訂另外三份協議,並就該等有關培訓和結核藥物敏感測試的協議,將共約80,000美元(約62萬港元)轉賬至上述由被告控制的銀行戶口。 他其後促使衞生署職員為有關組織舉辦活動和提供服務,也沒有向署方披露,更透過上述銀行戶口,從對方收取資助和服務費。 廉署調查顯示,被告於1992年邀請多名本地微生物學家,一同成立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為非牟利組織。
他疑未經衞生署批准,分別獲取約128萬港元資助,與世衞簽署三份協議總值約50萬港元的服務費,與基金會簽署兩份諒解備忘錄,獲總值逾186萬港元的服務費。 衞生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甘啟文被指藉公職牟取私利,涉及逾420萬港元款項,前日(12日)被控4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2項欺詐及1項使用虛假文書罪。 案件今(14日)在東區法院提訊,甘暫毋須答辯,案件押後至5月4日轉介至區域法院再訊,期間甘獲准以10萬港元保釋外出。 涉濫用公職謀取私利逾420萬元 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被控7罪 甘啟文醫生2025 衞生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甘啟文(現年64歲),涉嫌在職期間為3個國際及海外衞生組織提供結核藥物測試及其它服務時,濫用公職以謀取私利逾… 4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指,他涉於2005至2013年間,分別向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世衞及創新診斷基金會作出虛假陳述。
被告於1992年至1999年期間擔任其主席,其後一直獨自控制一個以協會名義開立的銀行戶口。 另外一項控罪指,甘啟文涉嫌於1992年12月,使用一份虛假的本港銀行戶口申請表格,用以開設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銀行戶口,涉嫌使用虛假文書。 【Now新聞臺】廉政公署起訴衞生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甘啟文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他涉嫌濫用公職以謀取私利,涉及款項總數約364萬元。
甘啟文醫生: 預算案聚焦|基層中產各有各苦 各行各業各有需求
被告雖然承認犯案,但不能否定他在行業上的卓越成就,又形容他為人謙遜,對所作所為到十分後悔。 辯方大律師王興偉求情時表示,被告在80年代便加入衛生署,人生一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公共服務上,直至退休後仍然有在大學出任助理教授,更曾出版400份學術文章。 甘啟文醫生2025 辯方又指,被告在2003年沙士爆發時主動請纓上前線,又在新冠疫情期間向其他醫生舉辦關於注射疫苗的講座等,繼續貢獻社會。
甘啟文醫生: 與世衞簽協議 服務費由微生物學醫生協會袋走
署方感謝所有國際、國家及本地相關機構及組織,在廉署調查案件期間提供寶貴協助。 2項欺詐控罪主要於被告開始其退休前休假之後發生,被告涉嫌於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間,向世衞代表虛報資料及意圖詐騙,從中獲利。 被告1984年加入衞生署,自1997年起任職醫務微生物學顧問醫生,案發於2005年9月至2014年3月期間。
衞生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甘啟文涉嫌為3個國際及海外衞生組織,提供總值逾420萬元的結核藥物測試及其他服務時,濫用公職以謀取私利。 被廉署控告4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兩項欺詐及一項使用虛假文書罪共7項控罪,今於區域法院承認其中6罪,餘下的使用虛假文書罪則紀錄在法庭檔案。 另外兩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控罪指,被告涉嫌向世衞或其兩名代表虛假地表示,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是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的合作伙伴或「工作夥伴」,自己獲授權就該實驗室所提供有關結核藥物敏感測試的服務,並與世衞簽署三份協議,總值逾6.4萬美元(約50萬港元)的服務費。 衛生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甘啟文涉嫌為3個國際及海外組織提供逾420萬元結核藥物測試及其他服務時,濫用公職謀取私利。 案件今在區域法院開審前,甘承認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共6罪,其否認的一項使用虛假文書罪獲準法庭存檔。
他疑未經衛生署批准,分別獲取約128萬港元資助,與世衞簽署三份協議總值約50萬港元的服務費,及與基金會簽署兩份諒解備忘錄,獲總值逾186萬港元的服務費。 被告涉嫌未經衞生署批准,與世衞簽署該等協議;致使衞生署職員提供該等服務,而沒有向該署披露自己會向世衞收取服務費;以及透過由他獨自控制的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銀行戶口收取有關服務費。 被告涉嫌未經衞生署批准,與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簽署該等協議;致使衞生署職員舉辦該等活動,而沒有向該署披露自己曾向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收取資助;以及透過由他獨自控制的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銀行戶口收取有關資助。 4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指,他於2005至2013年間,分別向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世衞及創新診斷基金會作出虛假陳述。 被告又與世衞及創新診斷基金會,分別簽署三份協議和兩份諒解備忘錄,就香港結核參比實驗室為它們所提供的結核藥物敏感測試服務及相關培訓和技術支援,向它們合共收取服務費約30萬多美元,摺合約236萬港元。
甘啟文醫生: 涉濫用公職謀取私利被控7罪 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認6罪
【橙訊】衞生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甘啟文涉嫌為三個世衞等國際及海外衞生組織,提供總值逾420萬元的結核藥物測試及其他服務時,涉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及欺詐,濫用公職以謀取私利。 案件今在區域法院開審前,甘承認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共六罪,否認一項使用虛假文書罪獲準法庭存檔。 被廉署控告4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兩項欺詐及一項使用虛假文書罪共7項控罪,今於區域法院承認其中6 罪,餘下的使用虛假文書罪則紀錄在法庭檔案。 衞生防護中心前顧問醫生甘啟文(現年64歲),涉嫌在職期間為3個國際及海外衞生組織提供結核藥物測試及其它服務時,濫用公職以謀取私利逾420萬元。 被廉署控告4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兩項欺詐及一項使用虛假文書罪共7項控罪,今日(23日)於區域法院承認其中6 罪,而使用虛假文書罪會記錄於法庭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