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買樓講求個人喜好和口味,但亦應該有一定客觀標準,以保障自己。 睇樓紙 經專家和《香港財經時報》分析,得出以下睇一、二手樓14個要點,可作為參考。 不單如此,如果漏水源頭在樓上,新業主要接手跟樓上業主交涉,很花心力,所以有漏水跡象的話,最好避之則吉。 詹Sir教路,鑒於睇樓時間緊迫,準買家最好第一時間衝入單位浴室,因為浴室漏水是舊樓通病,而且維修成本高,部分更因牽連至上下樓層,要解決亦非易事。 睇樓前,地產經紀會代理會要求填寫一份「睇樓紙」。
同時亦要留意天花和假天花石屎的情況,甚至可徵求業主的同意,打開假天花看看,檢查結構是否損壞。 睇樓紙2025 如經代理租屋,代理佣金一般為一個月租金,由業主和租客雙方平均承擔。 因此租客亦要準備相等於半個月租金的代理佣金,簽約時支付。 雖然所有租樓有關收費應已實現商量好,但簽租約時仍需特別留意租約有否列明管理費、水電煤等費用由誰承擔。 大多數住宅租盤都是以「全包」形式放租,即包括差餉、地租、管理費,但不包水電煤。
睇樓紙: 按揭計算機
另外,家電維修經常是業主與租客之間的爭議點,最好的做法是在合約寫明家電與傢俬的維修責任,如冷氣機、雪櫃,以至單位結構問題等。 若租客遇上壞掉的家電或傢俬,並希望自行把其更換,更換前亦應先徵求業主同意,看看能否扔掉壞掉的家電,或者退租後,租客可否搬走自費的家電等,口頭協議也具法律效力。 睇樓紙2025 家居保險,用以保障單位內因意外而導致的財物損失,如首飾、珠寶、收藏品、家庭電器等,及於住戶因疏忽而造成第三者人財傷亡時提供保障,業主可選擇是否購買。
- 網上圖片、平面圖等難以看清樓盤全貌,買家需要透過實地睇樓,才能查清楚大廈及單位的保養、間隔、景觀等情況,亦可視察單位附近環境是否理想,如是否鄰近垃圾房及衛生等。
- 雖然坊間有凶宅網,但內裡資料卻未必齊全;加上市場上對凶宅並沒有任何定義,就算準買家問代理或管理員,他們也可以迴避問題,但準買家也不是沒有自保方法。
- 另外,家電維修經常是業主與租客之間的爭議點,最好的做法是在合約寫明家電與傢俬的維修責任,如冷氣機、雪櫃,以至單位結構問題等。
- 一般來說罰息期兩至三年,多數為貸款額2%及1%;以及要退還銀行所提供的現金回贈。
- 還有部份屋苑會作大維修,究竟費用是由買賣雙方哪一方承擔,也必須在合約內列明清楚。
自住業主可以善用「居所貸款利息扣稅」,一共20個年度可以扣減,每年上限十萬元,究竟怎樣申報纔可以用盡免稅額呢? 究竟如何可發揮到最大的慳稅效果,我們一文為大家解構。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宣讀《財政預算案2023》,我們替大家整合今次房屋及買樓政策懶人包,並會實時跟大家更新。 最多谷友關注「壓力測試」,擔心自己未能過通過測試,銀行會拒批按揭。
睇樓紙: More in 業主Tips:
如有懷疑可以要求代理協助查詢,代理是有責任告知客戶樓盤單位的相關資料。 睇樓紙2025 若真的涉及改建,那麼準買家在簽署房屋交易合同前,有理由要求業主將單位還原至原本的間隔。 另一方面,準買家還需查清楚單位的用途是否符合入夥紙及大廈公契的規定,如入夥紙指定為非住宅用途的單位,不可作住宅用途;反之亦然。 睇樓紙 準買家跟物業代理睇樓後,通常都會被要求簽署一份「地產代理協定」(分買與租兩種),即是俗稱的「睇樓紙」。
作為精明的租客,也不應怕麻煩,絕對可以貨比三家,睇多幾個盤才決定也不遲。 貸款人把他的物業抵押給銀行作為償還貸款的保證。 睇樓紙 在一份包括「所有金額」的按揭契據下,物業會成為按揭人隨時欠承按銀行的所有債務(並無上限金額)的抵押品。 一般而言,相關文件包括睇樓紙、臨時買賣合約、正式買賣合約、轉名契、按揭相關文件等。 本文會按照買賣程序,逐一說明相關文件,並有專家提點。 買樓前向經紀索取土地查冊可以瞭解該單位按揭、抵押、法庭命令、建築命令等產權負擔。
睇樓紙: 財政預算案2023|陳茂波:推出「開心香港」、派5000元消費券 刺激本地消費 一文看清重點
根據香港附屬法例第511C章《地產代理常規(一般責任及香港住宅物業)規例》第6條,不論是購買或租置物業,持牌地產代理在安排客戶視察有關的住宅物業前或就該物業簽署買賣協議或租契前必須與客戶簽訂地產代理協議。 睇樓紙2025 協議會包括視察詳情、日期、佣金、代理涉及之權益等,釐清代理與客戶之間的權責,以保障雙方。 根據香港附屬法例第511C章《地產代理常規(一般責任及香港住宅物業)規例》第六條,不論是購買或租置物業,持牌地產代理在安排客戶視察有關的住宅物業前或就該物業簽署買賣協議或租契前必須與客戶簽訂地產代理協議。
睇樓紙: 留意大廈配套
不如試下同B公司講, 話你同A公司簽左睇樓紙, 叫佢唔好收你傭, 只向賣方收. 不過之前有d case 告過, 告唔入, 點解告唔入我就唔清楚, 如果你真係好想知, 我可以幫你問下個律師. 你之前如果搵A公司offer一個價, A公司做唔倒, 而之後你轉左B公司, 而B公司做倒, 或者做倒更低, 就應該無問題. 在岸人民幣收報6.8953兌1美元,較上日收市價跌219點子,與中間價同創逾1個半月新低。 交易員表示,美國加息預期帶動近期美匯偏強,短期市場預期沒有明顯變化,人民幣或仍會受壓。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睇樓紙: 二手傢私
窗戶向西的「西斜樓」則是一眾租客們避以則吉的租盤,在夏天的時候單位會又熱又曬,需要長期開冷氣丶增加電費的開支 ;至於向北的單位則「冬冷夏熱」,容易潮濕發黴,租樓時要多加留意。 假如單位包含傢俬和電器一同出租,租客最好根據清單逐項檢查點算,並在租約內列出單位所有設施交樓時之狀況,交樓時亦建議先用拍下單位情況影片,以免屆時有所爭執。 坊間主流租約期普遍定為兩年,俗稱「一年生一年死」。 一般租期的首 12 個月為「死約」,而「生約」為租期的第 13 個月至租期完結。 除非租約有另外規定,否則租約期內業主不能加租,而「死約」期間租客亦不能退租,任何一方違約都需要作出賠償。
睇樓紙: 獨家限時居屋按揭優惠
筆者在此提醒消費者,地產代理協議可釐清代理與客戶間之權責,對雙方都有保障,而協議內的資料,例如有關視察物業的詳情、繳付佣金,以至代理涉及權益披露等都是不容忽視的環節。 市民如想了解有關「睇樓紙」的訂明格式、要求及內容,可以瀏覽地產代理監管局網站,認識多些,對保障自己也多一些。 根據《地產代理常規(一般責任及香港住宅物業)規例》為買方行事的持牌地產代理須在安排買方視察有關的住宅物業之前,或就該物業簽署買賣協議之前(兩者中以較早者為準),與買方訂立地產代理協議(即一般俗稱為「睇樓紙」)。 同時,地產代理須協助安排和陪同買方視察和查看住宅物業,除非買方另有指示,同意不視察物業。 倘若買方並無視察物業,則地產代理不應在「睇樓紙」的附表內填寫虛假的視察日期,及要求買方在附表內的相應位置簽署。
睇樓紙: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睇一手樓跟睇二手樓最大不同,在於發展商賣樓時,項目仍興建中,準買家難以到現場睇樓。 發展商通常會在售樓處搭建示範單位,部分單位配備裝修傢俬,以吸引準買家。 上門睇樓,屋外公用設施同樣需要注意,因入住後會影響自己。 若果單位鄰近電梯房,嘈音會較多,因電梯經常上落。 除了上網搵盤,大家事實上亦可找「專人」服侍,親身直接走到地產代理行,向代理講講自己的要求,由地產經紀介紹合適的樓盤。 此外,如果本身已經看上了某個屋苑或某座大廈,而那裡又極少放盤,大家或者需要親自到附近的地產代理查詢,希望一旦那裡有放盤,就可以立刻知道。
睇樓紙: Re: 睇樓紙
對發展商來說,只要改變這種依賴代理賣樓的生態,纔可減低成本,銷情亦不致受第三方所影響。 三地產焦點簡介:逢星期三刊登,為 28Hse 的會員帶來一系列地產資訊,包括講述地產近日最熱門話題、樓市成交及新盤動向等。 熱門話題主要是以年輕、草根市民的角度出發,分析香港置業的困難、樓市高低對他們的影響,以冀道出大部分香港市民的心聲。 睇樓紙2025 而對於銀行,每當有其按揭物業被二按時,原銀行也會收到電子提示,避免業主在未徵得其同意下,擅自將單位再按出去。 市民如果想查閱存放於土地註冊處的圖則,需要親身到政府合署填交申請表,並提供圖則編號。
睇樓紙: 按揭專區
另外值得留意如果你簽署了「睇樓紙」,之後你的直系親屬透過其他方式在限期內購入單位,亦有機會需要支付原本經紀代理佣金。 每份睇樓紙都有一個有效期限,如在限期內該地產代理不能促成此次交易,他與客戶之間的協約就完結了。 若客戶之後經其他代理或自行向業主買/租入該單位,也不用向該代理支付佣金。 睇樓紙的期限一般為三個月,但期限長短可與地產代理商討。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睇樓紙: 查看完整版本 : 睇樓紙請教
但是,6成以上按揭,因為需要經按揭保險,按揭申請時間通常較長,建議買家和賣家爭取3個月成交期。 香港網上搵樓平臺繁多,買樓比以前方便得多,買家可根據價錢、區域、呎數等自訂要求,找出所有合適樓盤。 另一方法是直接走入心儀地區附近的地產代理公司,代理會詳細介紹正在放售的樓盤。 睇樓紙 如果已經有心水樓盤,但未能於網上找到相關放盤,亦可嘗試向樓盤附近的地產代理查詢。
睇樓紙: 成交日簽署樓契及支付樓價尾數
當然還有另一種息口選擇,但卻是較偏門的一種,就是「定息按揭」。 往往是借貸人擔心供樓利息突然大幅波動,而寧願在特定期內鎖定按揭息率。 由於買賣雙方的議價過程中,有時業主未必一定會現身,代理可能要求買家先單邊簽好一份「臨時買賣合約」,再經由代理親身交往業主加簽文件,但準買家要保持警覺。 睇樓紙 例如代理要求準買家交出訂金時,訂金最好交予律師託管,以免業主收訂後失蹤。 睇樓紙 但當然部份資料仍不能掌握,例如單位是否凶宅等。 網上曾流傳一個關於日出康城「領凱」誤購凶宅的個案,在簽完臨約才知道單位曾發生事故,最終也是鬧得不快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