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業主賣樓好唔好2025!(小編貼心推薦)

物業拍賣市場不時出現無契樓或半契樓的物業,由於業權不完整,價錢上相對較平。 不過,有一定程度折讓的背後,要小心處理的問題則甚為繁複。 假業主賣樓2025 建造業議會上週發表新一份《建造人力預測報告》,指出隨着香港的公私營工程投資持續高企,預計業界將出現日益嚴重的人手短缺。

假業主賣樓: 樓市資訊 | 美聯物業

店舖平時開門做生意,叫投資者扮顧客去觀察一下便是了。

  • 律師會會長陳澤銘指,律師會不會就個別案件作出評論,但會認真看待詐騙事件。
  • 【送契樓】按揭及業權風險睇真啲 業主如果想將物業轉予子孫,或夫婦間轉讓,不要以為使用「送讓契」(Deed of gift)轉讓,便能豁免買賣印花稅。
  • 至於代表銀行的律師,亦應該保存着真業主的身份證副本,上面有業主的真實樣貌。
  • 手續完成後,被告委託宏基地產的經紀楊健恆安排出售涉案物業,被告開價700萬元,並承諾事成後將支付20萬元佣金。

然而,被這張假身份證成功蒙騙了的,可不只是中原一家。 還有一家銀行(香港最大、全球皆有分行)與三家律師樓(分別代表賣家、買家與銀行;前兩家是本地的,後一家更是國際知名的大行)。 我沒見過這張假身份證,但若果它能連過五關,相信仿真度不會做得太差。 即使物業賣家為授權人而非業主,亦毋須擔心,成交期內買賣雙方律師樓及銀行會做「盡職審查」,核實獲授權人的合法性及身分。 2013年1月,1名年約80歲的男子假扮為業主杜紹昌,前往鄧耀榮律師行要求補領樓契,期間該男子又出示假身分證、差餉地租單及法庭押記以證明自己是業主。 後來業主女兒行經該單位,發現單位正在裝修,向父親查證不曾出售單位始揭發事件。

假業主賣樓: 日前有一宗案件,騙徒以假身份證扮業主賣樓,騙去真買家近300萬元。以這種方式行騙,本小利大,估計今後還可能會陸續出現,所以有需要讓讀者知道騙徒的具體行騙方法,以免有人再次上當。

當買方律師收到樓契後,只要認為業權沒有問題,就會放錢給賣方律師,而賣方律師就會把樓款先用來贖契,餘款就會給假業主。 假業主便第一時間把錢匯去外國,然後遠走高飛。 騙徒取得假身份證後,首先要騙銀行;要開了銀行戶口之後,纔可以騙大錢。 大額交易一定以支票進行,有銀行戶口才可進行支票過戶。 他們以假身份證扮業主,用一個較廉宜的價錢去吸引買家。

  • 他們以假身份證扮業主,用一個較廉宜的價錢去吸引買家。
  • 近日發生的假業主賣樓事件轟動全城,不少讀者及傳媒人士來函詢問筆者,買樓時如何防止假業主?
  • 如果對業主身份有懷疑,買家在落訂時可以要求查看其他身份證明文件,例如護照、回鄉證、物業稅單等。
  • 律師樓會將影印契註入田土廳,聲明原樓契已遺失,認證業主手上的,是該律師樓認可的核證副本,從此樓契將以影印契為準,而非原裝樓契。

如果騙徒以連租約為由,不準睇樓,買家亦可以要求業主提供租約證明,以證實物業是否出租中。 有些業主會授權他人出售單位,此時便需要求對方提供業權證明、水費、電費與管理費等單據,去核實業主身份。 訛騙案調查組總督察陳日淮表示,巿建局去年發現土瓜灣舊區的樓宇交易懷疑有詐,轉介警方商罪科跟進。 案情指,區內一個位於榮光街的物業早於一八年中納入榮光街/崇安街的發展項目,惟巿建局一直無法聯絡業主處理收購事宜。

假業主賣樓: 買樓最怕遇著假業主?警惕「影印契」騙案 嚴重可導致殺訂收場|子飛魚

除了敦促物業代理與律師樓加倍小心外,還可以自己親自去驗正業主身份。 日前發生的大圍名城假業主騙樓款案,其實只是冰山一角。 共有52宗,涉及的物業有75個,涉及的款項共2.3億元。 今年的情況的確較為嚴重,單是頭五個月就有8宗,涉13個物業,涉及的款項共8,772萬,平均每宗1,096.5萬元。 萬無一失的方法,是買樓前先了解賣家有否敘造按揭,若有按揭在身,意味樓契存放在銀行之內。 假業主賣樓2025 再查冊後確定物業沒有註明是影印契,意味銀行所持的為原裝樓契,至此便可安心簽約。

假業主賣樓: 買樓最怕遇著假業主?警惕「影印契」騙案 嚴重可導致殺訂收場|子飛魚

買張假身份證,不外一萬幾千吧了,這樣的起步「投資」,騙徒樂於付出。 如果賣家為授權人並手持影印契,中伏的機會就更大。 建議買家簽約前,務必確認手持影印契的所謂賣家是業主本人。 假業主賣樓 律師樓會將影印契註入田土廳,聲明原樓契已遺失,認證業主手上的,是該律師樓認可的核證副本,從此樓契將以影印契為準,而非原裝樓契。

假業主賣樓: 日前有一宗案件,騙徒以假身份證扮業主賣樓,騙去真買家近300萬元。以這種方式行騙,本小利大,估計今後還可能會陸續出現,所以有需要讓讀者知道騙徒的具體行騙方法,以免有人再次上當。

事實上,已註入田土廳的影印契本來沒有業權問題,畢竟每年都有業主遺失樓契需要補領。 近日發生的假業主賣樓事件轟動全城,不少讀者及傳媒人士來函詢問筆者,買樓時如何防止假業主? 雖然此次詐騙團隊是由專業人士組成,操作手法亦非常複雜,但只要小心警惕此案最大的端倪「影印契」,便能逢凶化吉。 假業主賣樓 如果物業賣家持有原裝樓契,並有按揭在身,買入相關樓盤接近萬無一失。

假業主賣樓: 樓市資訊 | 美聯物業

施永青還身兼香港房屋委員會成員、香港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香港地產代理監管局成員等公職。 香港身份證上有兩張照片,一張在右邊,頭像較大,解像度很高。 另一張在左邊,印在凹凹凸凸的膠面上,可以利用光的折射,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內容。 這個頭像的左邊有兩個重疊的英文字母,用不同傾斜度去看,有時是 H,有時是 K。 而照片的底部,還可以看到身份證的號碼,若隱若現。 這一部分是騙徒最難偽造的,我們驗身份證時,一定要驗清楚。

假業主賣樓: 樓市資訊 | 美聯物業

由於需要律師樓對物業業權給予「Good title」後,銀行按揭才肯放款。 假業主賣樓2025 買樓時,宜先要求賣方提供樓契,作核實後才簽臨約。 如果賣方提供影印契,而且該契沒有註入田土廳,意味原裝樓契已不知身在何處,筆者建議不要購買該單位。 關於此次假業主賣樓事件,當中涉及虛假買賣合約、註冊田土、樓契、財務公司借款、銀主盤等一連串複雜操作,最後利用「影印契」將物業出售圖利。 手續完成後,被告委託宏基地產的經紀楊健恆安排出售涉案物業,被告開價700萬元,並承諾事成後將支付20萬元佣金。

假業主賣樓: 買樓最怕遇著假業主?警惕「影印契」騙案 嚴重可導致殺訂收場|子飛魚

鄧早前否認1項串謀詐騙罪及7項洗黑錢罪,案件今開審。 【新手教學】3分鐘搞清「轉讓契」VS「送讓契」… 假業主賣樓2025 「送讓契」即是饋贈單位,是指業主以$0成交價,將物業贈予買家。 不少人以為買賣印花稅是按樓價成交額去評估,因此$0成交價的「送契價」便不需要交…

假業主賣樓: 日前有一宗案件,騙徒以假身份證扮業主賣樓,騙去真買家近300萬元。以這種方式行騙,本小利大,估計今後還可能會陸續出現,所以有需要讓讀者知道騙徒的具體行騙方法,以免有人再次上當。

報告發表後,不少傳媒、業界及社會人士,將討論焦點放在應否加大和加快輸入外地建築人員… 中美關係膠着,拜登政府傳限制美企向華提供資金發展高端科技。 加上美國10年期債息攀升至突破3.7釐水平,疊加最新就業數據強勁,令市場再度憂慮聯儲局加大加息幅度,美股三大指數上週五走勢不一,其中納指跌0…. 作者子非魚為星之谷按揭首席顧問,現於多份報章及網上平臺撰文,著作《按揭達人》,涉足地產買賣及按揭資訊。 長沙灣睿峯日前開放現樓會所及示範單位,同時推出新一輪銷售安排,繼早前招標發售38夥後,反應理想,昨日乘勢加推12夥。 其實,騙徒要解決安排睇樓的問題一點也不難,找間商舖來賣就可以了。

假業主賣樓: 日前有一宗案件,騙徒以假身份證扮業主賣樓,騙去真買家近300萬元。以這種方式行騙,本小利大,估計今後還可能會陸續出現,所以有需要讓讀者知道騙徒的具體行騙方法,以免有人再次上當。

而騙徒一向取易不取難,故有銀行按揭物業相對會較穩陣。 很多時騙徒只會偽造身份證明,很難同時偽造所有文件。 如果對業主身份有懷疑,買家在落訂時可以要求查看其他身份證明文件,例如護照、回鄉證、物業稅單等。

假業主賣樓: 樓市資訊

律師會會長陳澤銘指,律師會不會就個別案件作出評論,但會認真看待詐騙事件。 警方提醒買家作任何樓宇交易前,應委託信譽良好的律師樓核實相關人士身份,同時應定期上門檢查空置物業。 今後用影印契作物業交易,於按揭層面亦可能有阻滯。

我們沒有做好的,是沒有發現賣家的身份證是假的。 騙徒可以透過租住沒有承造按揭的物業,藉此套取業主資料,如此便可輕易偽造樓契及身份證明,令買家防不勝防。 若然物業有按揭,真樓契必定在銀行,行騙難度提高。

假業主賣樓: 日前有一宗案件,騙徒以假身份證扮業主賣樓,騙去真買家近300萬元。以這種方式行騙,本小利大,估計今後還可能會陸續出現,所以有需要讓讀者知道騙徒的具體行騙方法,以免有人再次上當。

【送契樓】按揭及業權風險睇真啲 業主如果想將物業轉予子孫,或夫婦間轉讓,不要以為使用「送讓契」(Deed of gift)轉讓,便能豁免買賣印花稅。 釘契是指物業的業主因為觸犯法律,以致在土地註冊處進行紀錄,當公眾查冊的時候,均會顯示出來。 所以建議買家如果落訂,支票抬頭要寫業主的代表律師樓,由律師確認交易後再轉交業主。

若非真業主尚有約600萬元按揭未供完,樓款中的一大部分被律師扣下用來贖樓,買家的損失可能近千萬元。 我認為,在名城的騙案中,責任最大的是銀行,與代表銀行的律師樓。 銀行應該有按揭客戶(即業主)的聯絡電話,只要直接問一問他是否真的要贖契賣樓,就不會放契給假業主的代表律師了。 至於代表銀行的律師,亦應該保存着真業主的身份證副本,上面有業主的真實樣貌。 假業主賣樓 騙徒的假身份證上,一定是騙徒的照片,不可能用真業主的照片。 用作行騙的物業通常都有按揭,假業主就可以說樓契在銀行手裡,被委託代辦樓宇買賣手續的賣方律師,自然會寫信去銀行調借樓契。

假業主賣樓: 買樓最怕遇著假業主?警惕「影印契」騙案 嚴重可導致殺訂收場|子飛魚

如果業主藉故推搪,便要慎重考慮是否要繼續交易。 新聞不時出現騙徒假裝業主的事件,其中一單較為經典的,是2016年有人偽造身份證,假冒業主「出售」大圍名城一個三房單位。 騙徒聲稱單位連租約不能睇樓,買家不虞有詐,以920萬元成交單位,簽約時又稱忘記帶身份證,以智能手機傳送副本代替,最後騙了290萬元訂金後失蹤。 有法律界等人組成犯罪團夥,利用假身份證辦樓契,扮業主變賣舊樓。 不過,物業的騙案涉及的金額實在太大,騙徒會願意在偽造身份證時作較大的投資。 以名城案為例,被騙的有三間律師樓,一間銀行與一間地產代理,可以想像,那張假身份證的仿真度不會太差。

美聯物業

當然,除了有關的政府部門外,普通人是不可能以電腦去閱讀身份證上的晶片內容的。 但香港的身份證,印刷很精細,如果只是影印後過膠,不難被發現,可以拿智能電話,拍張照片,然後放大畫面。 假業主賣樓 假業主賣樓2025 再拿自己的身份證,對照印刷的細節,就有機會找出假身份證的破綻。 騙子能有這麼高的斬獲,今後應不會輕易放棄這條財路。

假業主賣樓: 日前有一宗案件,騙徒以假身份證扮業主賣樓,騙去真買家近300萬元。以這種方式行騙,本小利大,估計今後還可能會陸續出現,所以有需要讓讀者知道騙徒的具體行騙方法,以免有人再次上當。

以這種方式行騙,本小利大,估計今後還可能會陸續出現,所以有需要讓讀者知道騙徒的具體行騙方法,以免有人再次上當。 最後一個情況,即使賣方提供影印契,並已註入田土廳,仍然有機會出現類似上述騙案的假業主風險。 購買與否,視乎買家是否願意承擔風險,以買入心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