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表示,過去四年,蔡宇略都以不同理由不肯處理漏水問題,即使提出出錢幫忙維修,蔡宇略都沒有理他們。 除了民事興訟,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食環署可以向滋擾者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要求單位業主在21日內修補滲漏。 漏水釘契 年約70歲的被告蔡宇略,被指於去年3月30日,身為太子道西加多利大廈3樓一單位業主,未有遵從食環署發出的《妨擾事故通知》,於21日內以防水物料維修單位內的地板及工人廁所牆壁。
- 除咗同大廈法團有關嘅違約事項,第二最常見被釘契的範疇,就是賣家自身問題。
- 從成像儀的屏幕上望到,溫度較高的地方會顯示為紅色;但綠色至藍色則溫度愈低。
- 大多是因為樓宇缺乏維修以及設施破損所致,常見的例子有樓上、毗鄰、本身單位的排水管或者供水管等入牆水喉漏水。
- 若證實滲水源頭是來自大廈其中一個單位,屋宇署便會交由食環署跟進,由食環署發出《妨擾事故通知》,勒令業主在限期內維修。
- 本月28日屋苑將舉行法團選舉,九名成員繼上屆之後,將再次挑戰已經連任20年的現任法團。
如有關人士沒有遵照法庭命令,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450元。 江玉歡指出,家中天花板因樓上滲水而出現水跡或剝落,若與漏水源頭的單位業主交涉不果,可向滲水辦投訴,亦可向對方提出民事索償,要求對方維修,甚至賠償因漏水引致的損失。 業主如果涉及財務糾紛,債權人獲法院判決勝訴後可將押記令附於欠債人的物業上,釘契物業一樣可以進行買賣,但買家宜要求賣方在物業成交前,把物業「解釘」,並把有關文件從土地註冊處的登記紀錄中刪除。
漏水釘契: 服務評價
簡單來說,釘契的意思係指業主行為觸犯物業法團條例又或其本身正牽涉法律訴訟事項,呢啲嘅「事項」就會登記在土地註冊處。 第一範疇是,違反大廈公契,又或是業主立案法團既規定。 即例如遲遲未交管理費,大廈屋苑列明不準養狗但業主卻私自飼養等等;又例如違犯建築物條例僭建令,危樓、危險渠務令、斜坡令以及拖欠政府費用等。
購買物業前,可以聘用律師查冊,看看有沒有因違反大廈公契、建築條例而被起訴。 例如,業主違反大廈公契,如欠交管理費或欠債,業主需要委託律師樓清付管理費,到田土廳「除釘」,即透過文件証明已還清債項後,銀行按揭便能放款。 通常銀行會先批按揭,但附帶條件是律師樓需要把釘解除,按揭才能放款。 業權糾紛同樣,需要把官司解決,有律師樓見證,按揭才能獲批。
漏水釘契: 按揭計算機
你亦可以致電 1823,或填妥網上表格。 【按揭貼士】做按揭擔保人要知的3件事… 一般市民要儲首期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令買樓負擔一再加重之下。
- 若果物業一直被釘契而不解決的話,後果有輕有重。
- 有出席的業主認出,交代工程進度的代表是輝煌人員,質疑為何順程接手後,仍全權由輝煌負責項目。
- 如果未有改善問題,就會發出通知書,書面警告住戶如果在限期內未有改善,就會採取法律行動。
- 蔡曾就今次漏水指控,自行進行測試,發現源頭實為地板下的水管損毀。
但這些其實都算小事,不一定對轉售物業有影響,若問題是僭建,只要新業主願意承擔風險,甚至能賣得比沒有僭建更佳的價錢(因為實際可用面積增加了)! 不過,若釘契的原因涉及原業主的個人問題,那要賣樓就變得很困難了。 如無法與鄰居協商解決滲水問題,可致電「1823」求助。 聯辦處在接獲滲水舉報後,會作出初步調查。 如滲水構成衞生妨擾,聯辦處會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行事。
漏水釘契: 業主們要知道物業被【釘契】的危害性
業主大會上,主席林少忠(身穿間條上衣)及一眾業主聽取代表(圓圖)交代工程進度,但有業主認出該名代表是輝煌人員。 現時景明苑的承辦商表面上是順程,但記者上月混入該屋苑的法團會議。 有出席的業主認出,交代工程進度的代表是輝煌人員,質疑為何順程接手後,仍全權由輝煌負責項目。 美國通脹強勁,聯儲局重啟加息週期,近月加息步伐變快,本港拆息亦急速上升,我們會為大家追蹤最新的H按、P按息率,以及現金回贈情況。 「水質測試」也可抽出水份檢測,觀察水份究竟是清水還是污水,藉以分辦是「來水管」或「去水管」爆裂。 檢測過程中,還可再測試水質有沒有含有尿液常見的「阿摩爾亞」,從而決定「去水」屬地臺洗澡污水、抑或厠所污水。
漏水釘契: 物業需除釘方可申請轉按
會上,該名代表聲稱大廈七成項目已完工,現只剩拆卸冷氣機、批蕩、鋪砌、上底油等工程未完成,竣工時間需要延期,但未能交代確實的時間表,引起小業主強烈不滿。 管理處職員批評,維修工人經常無佩戴安全帶工作,情況與勞工安全紀錄欠佳的輝煌相似。 管業處終在前日(7日)貼通告交代事件,指要得到有關單位業主同意纔可進行維修工程,而工程已於週一(6日)展開,昨日(8日)完成,屋宇署將到場檢查,稍後會在土地註冊處註銷釘契,並向各業戶致歉。 東網昨到管業處查詢,一名陳姓經理拒絕當面回應,推說要書面查詢。 一個單位亂駁喉,連累全屋苑2400多戶被釘契!
漏水釘契: 調查問卷
而這個影響會長達七年,因為可供公眾查閱的法庭紀錄會在七年內仍然存在。 例如說明不可以養狗卻養狗養得滋擾到鄰居,又或者長期拖欠交管理費等。 這些相對容易處理,只有解決有關糾紛,物業仍能出售。 如確定滲水源頭,將向有關人士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規定在指明的期限內減除妨擾,否則有關人士會遭檢控。 漏水釘契2025 她廚房的天花板到現在都未能維修,以往還要把膠袋黏在天花板來盛水,令天花板看似「蜜蜂巢」。
漏水釘契: 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
如果單位的外牆大條裂紋出現滲漏,則需由業主立案法團負責。 對於部份住在頂層連天台單位的戶主,要檢測天台防水層有沒有滲漏,睇樓時可去後樓梯望望。 看看附近外露的電箱有沒有出現開始生鏽或水漬。 如果上方防水層出現問題,下雨後有大量雨水出現就會導致如此情況。 買家總喜歡在市場上執平貨,但是萬一遇上因業權問題而被釘契的物業,雖然價錢上會較市價為低,但亦有機會影響到按揭的申請。
漏水釘契: E-alert 服務不會通知銀行釘契
「釘契」簡單來說就是業權或建築方面有問題,例如業主違反大廈公契、業權糾紛、業主欠債而拖欠不還、物業有僭建物等,這些問題會在土地註冊署上登記,令其他人(如買家)可以透過查閱物業記錄冊而得知。 「釘契」的目的是確保「釘契」人的權益,因為若業主破產或出售物業時,會按權益種類(如政府的稅項必定排第一)及登記的先後而定分錢的先後次序。 滲水大多是由欠妥的水管、衞生設備或排水渠管滲漏造成,通常簡單修葺工程便可糾正。
漏水釘契: 管理處投訴無人理?教你殺手鑭,投訴更有效
物業有「order」或俗稱的釘契,簡單來說就是業權有問題。 釘契是指業主行為觸犯物業法團條例或其本身正牽涉法律訴訟事項,這些「事項」便會登記在… 另外要注意是,所有「釘契」的問題即使處決了,有關登記仍會保留物業的紀錄冊上,但會在物業土地註冊登記另一份文件,說明事情已解決。 所以證明事件已解決的文件一日未有登記,查冊中所看到「釘契」問題仍會是未解除。 即使業主已表明物業再沒被「釘契」,但查冊上找不到解決的登記,就要小心。
漏水釘契: 香港法律
反觀控方證人及專家則指出,測試證實漏水源自蔡宇略單位的工人廁所;雖然蔡宇略曾委託專家,試圖證明漏水源頭來自另一樓層,但認為有關測試並無考慮全面情況。 而蔡宇略事後,雖然為廁所更換污水渠及加裝防水物料,但仍無法阻止滲漏。 裁判官又指,法庭已考慮到被告並非沒有跟進,已做了部分修葺工程,只是做得不足夠。 ●法團致信屋宇署表示未收到署方回覆,表明法團沒有收到涉事單位的維修要求及投訴,要求署方提供 相關滲漏證據。
漏水釘契: 稱有孕婦 業主曾拒動土還原
如滲水情況輕微或屬間歇性,或調查未能找出滲水源頭,聯辦處會終止介入。 屋宇署表示,於2020年7月根據《建築物條例》的規定向法團發出渠務修葺令,着令其修葺有關欠妥的公用排水管,並按既定程序把有關修葺令送交土地註冊處註冊。 漏水釘契 署方繼續協調跟進有關渠務修葺令的遵辦工作。 其後疑滲漏的單位業主強烈要求屋宇署和食環署介入才肯配合,又擾攘一年多,法團才能聯同屋宇署和食環署職員進入涉事單位內找出滲水源頭,惟拖延至今,仍未能維修渠管。 漏水釘契2025 譚小姐指前年8月兩次去信屋宇署反映法團難處,第二次未獲正式回覆。
漏水釘契: 相關文章 :
為此,千居整合了承辦遺產物業的注意事項,繼承人要特別看清以下重點。 網上有不少 DIY 方法去減輕漏水問題,例如更換防水膠、玻璃膠、油上防水漆又或者是「打針」,即是滲漏防水注射等等。 但其實這些方法普遍都是「治標不治本」,而且自己「打針」更是頗為危險,有機會令自己受傷,亦有機會引致更嚴重的裂痕,在沒有足夠知識的情況下很容易弄巧成拙,令問題更嚴重。 漏水釘契2025 若果未能與鄰居達成共識又或者鄰居拒絕提供協助和維修,可以向其作出民事索償,從法律途徑進行追究。 不過原告人要先證明滲漏源自被告人的物業以及被告人對其物業滲水有實質認知或推定認知,並需自行進行舉證。
滲水辦會在舉報後6個工作天內聯絡舉報人,並安排工作人員到樓宇進行檢查。 工作人員會在懷疑滲漏的單位進行檢查和測試以確定源頭,在有關單位的業主或住戶合作的情況下,通常可於90天內完成調查,完成後可以向有關人員及機構索取報告。 漏水釘契2025 一旦發生單位有滲水漏水情況,千萬不要忽略並及早找出源頭並處理,否則可能會導致財務損失,甚至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調查工作程序,聯辦處會在接獲舉報後6個工作天內聯絡舉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