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業人士認為,雖然是次加息週期,本港P息前後兩次已累加0.375釐,但現時的按息水平仍屬超低水平,利率只是步向正常化。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預期,本港按息於年底仍處3釐附近低水平,比較再之前30年平均按息約4釐,仍屬低水平,相信市場已逐步消化加息因素。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則預料,加息將會持續,未來一兩年的供樓負擔將逐步增加。
嘉華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溫偉明認同,本港市場資金充裕,不會即時跟隨美國加息步伐,發展商會繼續貨如輪轉、按原有步伐推盤。 近期樓市氣氛明顯改善,成交量也有所回升,而樓價亦由疫情期間的谷底反彈,全年樓價有望平穩發展,預期整體約5%上下波幅。 回顧在對上一次加息週期類近情況下,一個月拆息逐步升至約0.4釐。 基於現時銀行體系結餘比上一次加息週期更為充裕,短期拆息未見上升。
港息走勢: 零存整付 VS 定期存款
接受存款公司的限制,是隻可接受金額HK$10萬或以上的港元定期存款,而且存款期最少為3個月。 為此,MoneyHero團隊以「十萬蚊擺邊好」以及「資金泊岸」兩個案例,為大家比較各大銀行的定期存款、活期存款、部分股票戶口及貨幣基金的特色及優惠,讓大家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再決定將資金存放在哪一個戶口。 金管局批出虛擬銀行牌照,不少虛擬銀行為搶佔存款市場,加入比傳統銀行更進取的定期存款優惠,想開設定期存款的用家,不妨比較一下。 港息走勢2025 雖然虛擬銀行無實體分行,感覺風險較高,但存款保障與傳統銀行一樣為HK$50萬,部分虛擬銀行提早提取存款,更不用支付手續費及罰息,因此進行定存亦不用過於擔心風險。
當然,定息按揭亦有另一吸引點,就是免壓測,只要供款不超過入息50%,基本上就過關,最高貸款額為$1,000萬。 但當波叔Plan推出後,目前新按保的最高貸款額亦增至$960萬的時候,這個吸引力就大減了。 以$800萬樓價為例,如申請10年期的定息按揭,利率為2.1釐,借90%連按保上會,每月還款$28,261,對比現時選用H按的業主,目前H按實際按息約1.6釐,每月供款只是$26,455,表面上現階段申請定息按揭並不划算。 當然,物價上升是反映經濟增長的其中一個指標,但目前美國的疫情才剛紓緩,為何會迎來這麼激烈的通脹? 從股價來看,消費場景複蘇相關的大部分品種交易較為充分,需要精選α個股。
港息走勢: 樓市走勢|上樓前宜貨比三家
以12個月而言,目前美元存息最高年利率有4.76釐,為花旗提供的。 而信銀國際及南商都有此4.7釐;而12個月港元存息最高4.1釐,為招商永隆提供。 目前花旗有3個月4.88釐優惠,這項優惠已推了約2個月,大約每兩周都作檢討,在近日許多銀行都減息之下,該行最新仍延續此優惠至2月18日。
- 估計4月二手成交量進一步達至5,000宗(預期5月二手住宅註冊量反映),屆時將創9個月新高。
- 摩根士丹利指,香港樓價自高位回落18%後,去年12月已錄得約2%反彈,基於受惠交投回升、市場情緒改善、利率見頂及香港與內地通關因素,而將今年本港樓價住宅價格上升預測由5%提升至10%。
- 作者子非魚為星之谷按揭首席顧問,現於多份報章及網上平臺撰文,著作《按揭達人》,涉足地產買賣及按揭資訊。
-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預料,其他銀行跟隨匯豐加息後,市場按息約介乎3.375%至3.625%水平。
- 回顧2021年按息走勢,最注目的必然是超低按息再現,按息由2020年首季約2.5釐跌至2021年低至1.36釐之10年來新低水平。
- 要留意的是,除了疫症因素外,俄烏戰爭亦為環球經濟帶來不明朗因素,同時有機會令能源及商品價格大幅上升,所以兩國的戰事將左右美國息口變動:加息太快,會衝擊美國經濟增長;加息太慢,又會令通脹失控,那到底美國的貨幣政策如何發展?
香港零售相關物業租金分析,詳見本文2月8日【13:15】報道。 本港二手樓市氣氛好轉,銀主趁勢加快沽貨,綜合市場資料,2月至今已錄至少11宗住宅銀主盤成交個案,成交價介乎約310萬至4,900萬元。 近日將軍澳日出康城更連錄同類成交,領都套三房單位,放盤約半年,剛以740萬元售出。 港匯觸發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連續兩日入市承接港元沽盤後,港元拆息個別發展。
港息走勢: 美國加息2022|美聯認為加息幅度如預期 香港樓市購買力釋放
不過,資訊科技調研機構Gartner表示,2023年個人電腦及手機交付量將連續第二年下跌。 【18:00】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在2月3日發布《關於全面恢復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的通知》指,自2月6日(即今日)起取消經粵港陸路口岸出入境預約通關安排,不設通關人員限額。 滙豐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指,隨着香港與內地重新全面通關,料未來數個月的零售銷售額將加速增長。 行業之中,摩根士丹利將香港電訊(06823)繼續列為首選,看好其盈利及股息增長具韌性且穩定,並將…… 不過,摩通認為,若短期內沒有強而有力的催化劑,內房或會在短時間內保持疲弱。
港息走勢: 理財達人
現階段建議關注汽車、消費電子等可選消費品種,其估值不貴,計入樂觀預期不足,仍然處在窪地,建議投資者積極關注。 2023年美國通脹趨勢性下行,流動性反轉交易已提前啟動,目前仍在進行中。 港息走勢 對比以往國內經濟上行週期,港股的關注度和彈性通常好於A股市場,順週期行業相比A股能夠錄得超額回報。 此外,美債收益率下行時期,港股相對於A股更為敏感;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下降10bp,港股平均上漲1.1%而A股平均上漲0.4%。 港息走勢2025 後續來看,海外流動性邊際改善的大環境下,外資交易中國複蘇的傾向並未改變,並在短期調整後仍有望繼續加倉港股。 目前恒指和滬深300指數前向12個月的預測P/E均修復至曆史平均水平附近,但港股風險溢價的下降程度較A股更多。
港息走勢: 美國加息2022|20大主要屋苑二手買賣 較前4星期增23.3%
今天(2月2日)小米(01810)牽頭虛擬銀行天星(AirStar Bank)全面下調3個月或以上年息,更把兩釐息下架,當中1年期息率狠削0.3釐至僅得1.7釐。 至於素來打高息牌的富邦,卻於昨天(1日)全面劈短中長息,更把1年3.1釐下架,現僅得2.9釐。 雖然港元與美元掛鈎,但並非完全不波動,在聯繫匯率制度下,美元兌港元會在7.75至7.85之間浮動,意味最高也有近1.3%的滙率風險。 而平安壹賬通銀行(PAOB)近日亦分別把3及5個月存期的基本年利率,均調升0.3個百分點,分別至3.65釐及3.8釐。 大額定存方面,據報有個別客戶向渣打查詢得悉,若起存額達200萬元,12個月港元定存息可達4.2釐,3個月及6個月存息則分別加至3.5釐及4釐。
港息走勢: 理財產品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廖嘉豪回應本報查詢指,料3個月內人民幣滙價見6.8,之前預測為7.2;未來半年至1年為6.65,先前預測為6.9;兩年長期目標則從6.9上調至6.8。 至於1個月年息,中銀及滙豐齊為3.5釐,兩大發鈔行皆須兌換資金才享最高特惠息;渣打是1.2釐,只供中小企客戶;恒生是1.09釐。 此外,比拼4大行的人幣定存息,先說1年期息率,中銀香港(02388)及渣打香港(02888)齊為2.2釐;滙豐於1月20日加0.1釐至2.1釐。 人幣定存息最近罕有朝兩極化發展,龍頭大行雖於福兔年搶頭彩加定存息,但中小行及虛擬銀行未有跟加,反而掉頭劈息。
港息走勢: 網上投保
大戶高調沽空港元在前,萬一經濟復甦進度不對辦,疊加歐美經濟衰退,港金融市場就可能成為大鱷提款機。 港息走勢 過去這類市場震盪亦曾出現,畢竟香港金融市場對外開放,資金自由進出,不可能迴避這風險。 2020年按揭貸款出現負增長,新盤按揭及轉按均明顯下跌,惟獨二手物業按揭金額在放寬按保的帶動下逆市增長。
港息走勢: 樓市走勢|料P短期再上調0.25釐
若按息增加1釐,以30年期按揭為例,借500萬元每月供款增加約2524元,開支增加14.6%,相當於每100萬元需每月額外支付504元利息。 另外指出,近期全新盤連還推售,銷情理想,相信發展商亦會繼續積極推盤,吸納積存的購買力,次季的新盤銷售量將回升至逾4,000夥水平;至於二手市場方面,受惠放寬按保措施,有利活化換樓鏈,估計二手註冊量有力升至逾12,000宗水平。 長息方面,半年期以大眾財務最高,存50萬元有0.9釐;一年存期是招商永隆的0.85釐最高,須透過旗下手機APP開戶。 「舊年請人能力高,都請到足夠人手,有業界精英加盟換血」,因此今年不會心急,將按業務需求增加人手。 估計是直到明年年中,美國累計掉頭減息幅度達1釐左右後,港銀會有條件開始下調P息。 他預計今年下半年美國將減息兩次,每次0.25釐;明年全年將減息四次,幅度同為每次0.25釐,即兩年合共減息1.5釐。
港息走勢: 美國加息2022|匯豐銀行維持最優惠利率5釐
352份有效問卷中,近2成半受訪者認為息口走勢成為最影響入市因素,創下自2016年次季有記錄以來新高。 有多達47.4%的受訪者接受銀行加息幅度為50點子至1釐,比例亦創逾5年以來新高。 至於後市走勢,有逾5成受訪者仍然睇淡後市,預期未來12個月樓價持續下跌,但該比例已由上季超過6成的紀錄新高回落9.1個百分點;另睇好後市的市民由上季低位不足2成、反彈至約28.4%,反映他們對明年樓價看法非一面倒悲觀。 現時3個月至1年期的港元利率掉期市場較同年期美息低90至40點子,此為半年內的港美息最大差距。 港息走勢2025 借港元買美元的利差交易使港匯進一步走弱,相信會使銀行體系結餘於兩周內進一步減少,這將配合股票的調整格局。
港息走勢: 香港按息會否跟加?
本免責聲明應受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法律管限。 用戶在沒有AASTOCKS.com Limited明確的書面同意情況下,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傳播、出售、出版、廣播、公佈、傳遞資訊內容或者利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信息和內容作商業用途。 本網站/應用程式包含的內容和信息乃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乃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蒐集,這些分析和信息並未經獨立核實和AASTOCKS.com Limited並不保證他們的準確性、完整性、實時性或者正確性。
不過她補充說,外圍環境仍然充斥不明朗因素,例如美聯儲的加息步伐、美通脹壓力仍存,以至俄烏局勢持續緊張,都會影響投資者和企業的投資意欲。 銀行公會期望2022全年貸款可錄得正增長,唯現時下判斷言之尚早。 若美國再於6月加息0.5釐,屆時聯邦基金利率將升到1.25至1.5釐。
萊坊董事王兆麒表示,相信未來一兩個月內P息仍有機會再上調,以新做按揭最受影響。 由於實際按息已升至開始觸及3釐,加上經濟及股市表現疲弱,短期內繼續對市場購買力及樓價造成影響。 美國通脹強勁,聯儲局重啟加息週期,近月加息步伐變快,本港拆息亦急速上升,我們會為大家追蹤最新的H按、P按息率,以及現金回贈情況。 每次議息我們都會參考其會議紀錄的字眼,今次的點陣圖亦反映,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都一致預期,今年的加息步伐會較快,預計今年年底利率將升至1.75至2釐,預測中位數1.9釐,意味今年之後每次議息會議都可能加息。 【大公報訊】美聯儲局將於下週舉行議息會議,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香港銀行公會主席禤惠儀表示,市場預期美聯儲將於5月和6月分別加息50點子,而香港銀行總結餘仍有3000多億元,以致港息的走勢較美息滯後,相信本港銀行暫時未有太大加息壓力。
港息走勢: 美國加息2022|一個情況下香港加息
而渣打亦把首季人民幣滙價預估從7.05調高至6.7、次季為6.8;大摩料今年底人幣見6.65,現時暫以高盛及瑞銀財富管理最牛,料今年底人民幣挑戰6.5高位。 中資更是超級大好友,華泰證券料年尾人幣大升至6.42,明年底更衝上6.32。 專家預計,中港已於1月8日正式通關,料農曆年假過後,跨境貸款漸趨活躍,龍頭發鈔行帶頭加息,除了追落後外,再者,大行高息吸存出路多。 如果不是特選客戶,一般個人客戶存50萬元,13個月3.98釐,9個月3.88釐,3個月3.68釐。 以13個月存期計算,50萬元本金亦可有每月約1658元利息收入,全期賺息約2.15萬元。 港息走勢 昨港元拆息昨進一步全線上揚,與樓按相關的1個月拆息五連升,報2.633釐;3、6及12個月拆息分別報4.045釐、4.457釐及4.817釐。
港息走勢: 樓市走勢|星之谷按揭:小型銀行未必跟加
公開市場今日逆回購到期量2030億元,單日淨投放6320億元,亦創新高。 不過,全星期計,連同中期借貸便利,全口徑本週淨投放210億元,連續兩周淨投放。 然而,我們必須強調,根據歷史,導致樓價大冧的往往是難以預測,而且來勢洶洶的因素,包括中英談判、金融風暴、沙士等,俄烏局勢會否演變成完美風暴? 我們並不知道,只能說每個時代都有驚濤駭浪,如果你有實際住屋需求,現時的壓力測試,某程度上已能為你做好短期的風險管理,最重要是有心理準備,財務狀況能否應付未來加息;如果是投資角度出發,切記要與其他投資工具比較,再看看自己能否接受此等回報率。 該行認為,國內經濟修復的趨勢延續,後續將帶動港股企業盈利出現明顯上修,同時海外流動性複蘇交易仍在進行中,指數估值有望修復至2022年初時的水平。 恒生指數上週累計下跌4.5%,此前受益於國內經濟複蘇預期的板塊在上週多數出現明顯回調。
港息走勢: 【美元定期2023】美元定期存款利率優惠比較 最高10.9釐息(2月更新)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則表示,加息半釐決定及幅度符合符市場預期,又提到最近兩次議息會議已加息一共0.75釐。 該行又指出,雖然今次美國加息半釐,但市場早已預期並消化,估計第二季樓市表現可承接近期旺勢,估計第二季一、二手成交量將分別升至約4,500宗及約15,000宗。 至於次季樓價展望,估計第二季有力回升,有機會反彈約5%,屆時將收復首季失地。 以邀請碼【MONEYHERO】成功開立戶口,並在開戶後14日內使用ZA Card作合資格消費一次:HK$150現金獎賞。 AASTOCKS.com Limited對於任何包含於、經由、連結、下載或從任何與本網站/應用程式有關服務所獲得之資訊、內容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
星展香港行政總裁龐華毅表示,全球通脹正在放緩,但通脹要回落到2-3%,或美國聯儲局通脹目標仍需努力,相信美國終端利率大致維持於5釐聯儲局預計的水平,確保通脹回穩並不會急升。 財務總監陳立珊表示,市場因應近期美國通脹相對溫和,預計聯儲局或放慢加息步伐,若港息跟隨美息向上,有助星展淨息差表現,但自農曆新年假期後,本港銀行同業拆息回落,如果拆息走低,或影響集團淨息差情況。 受惠於利率上升,淨利息收入升30%至近105億元,淨息差擴闊22基點至1.47釐。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港息調整是否已提早完結仍視乎未來拆息走勢、資金流向及水平,不排除本港加息週期或已完結,相信即使年內若需再加P僅再多一次。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則指,今年美國加息會持續並以降低通脹為主,港美息差將進一步擴寬,拆息仍有上升壓力。 (星島日報報道)港置昨日公佈置業意向調查結果,發現息口走勢成為入市的關鍵因素。 港置行政總裁馬泰陽表示,今年樓價已回落近一成半,由於本港樓市跌勢已成,經濟復甦亦需時,明年初樓價仍處於調整階段,料最快明年上半年加息週期有見頂象,至明年中樓市才會呈現大突破,成交量有機會由谷底稍為回升,呈現「小陽春」格局。 料明年下半年逐步明朗 馬泰陽預料本港明年下半年樓市逐步明朗,明年新盤銷售有望按年反彈逾6成至約1.5萬宗水平;而二手成交則按年反彈逾2成至約4.5萬宗水平,預期明年樓價「先跌後彈」,觸底反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