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自1946至1954年以來,首次連續6年發出八號信號(1960年-1965年)。 (4+1) 自1946至1954年以來,首次連續4年發出八號信號(1960年-1963年)。 (4+1) 自1946至1954年以來,首次連續2年發出八號信號(1957年-1958年)。 1943年10月20日至1945年8月底,當時的日佔政府因戰爭時期使氣象預報物資短缺,遂暫時以上述的「輔助信號」為藍本,把一號及五號至十號風球精簡,改為只有一號及二號風球。 其中 一號風球代表戒備或強風吹襲,意義與以往的一號風球、現在的一號及三號信號相同; 二號風球代表烈風或以上風力吹襲,意義與以往的五號至十號風球、現在的八號至十號信號相同。
- 天文臺更料其會穿過臺灣與菲律賓呂宋島以北之間的呂宋海峽,進入南中國海北部,並由熱帶風暴增強至強烈熱帶風暴,在本港以南400公里內掠過,暫料本港將吹7級東至東北風。
- 天文臺指按照現時預測路徑,尼格會在今晚至明早(31日)與本港保持超過600公里距離,一號戒備信號會至少維持至明日早上5時,呼籲市民請在明早出門前留意最新天氣消息。
- 最近一次八號信號於2022年11月2至3日生效,當時香港受到強烈熱帶風暴尼格正面吹襲。
- 天文臺於下午4時45分表示,按照預測路徑,獅子山將於翌日早上最接近香港,於香港西南約500公里掠過,而受東北季候風和獅子山的共同效應下,華南將持續吹強風,三號信號將於當晚至翌日早上維持。
- 天文臺表示,本港今日吹偏東強風,離岸及高地間中吹烈風,多雲及有狂風驟雨及雷暴,雨勢有時頗大。
- 受紅霞外圍環流及東北季候風影響,9月18日至19日離岸風勢有所增強,雖香港吹東至東南風,加上受紅霞外圍雨帶不斷影響香港,顯示香港受紅霞影響較明顯,但天文臺卻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及雷暴警告之「陣風預報」警告相關風力威脅。
另外,分別設於大澳鄉事委員會辦事處和龍田商場地下的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大澳社區工作辦事處的臨時庇護中心,以及龍田臨時收容中心已開放予有需要的居民暫時使用。 馬鞍現時最接近本港,在香港西南偏南 200 公里左右掠過,本港多處吹烈風,高地間中吹暴風,同時,與馬鞍相關的驟雨正移近本港,並可能帶來猛烈陣風。 今年8號風球2025 截至昨晚約八時半,當局共收到十宗塌樹報告,渠務署確認一宗水浸報告,木土工程拓展署則收到一宗山泥傾瀉報告。 天文臺在昨晚八時廿五分發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至晚上九時許,警方接獲錦田沙埔村一名女村民報案,指其位於村屋地下的單位有洪水湧入,水深及膝,她與丈夫及外傭被困。 警方及消防趕至把三人救出,他們無受傷,被送往臨時庇護中心暫避。
今年8號風球: 相關文章
如果大家提早買飛,大部份院線都換票服務,只要警告信號除下之後到影院換票,詳情可向影院查詢。 今年8號風球2025 1955年,亦是唯一一年沒有發出一號戒備信號,全年3個熱帶氣旋均直接發出相當於現今三號信號的本地強風信號。 今年8號風球 十號信號生效10小時,二戰後第二長生效紀錄,僅次於1999年颱風約克,兩股風暴襲港時間剛好相隔19年(9月16日)。
天文臺指,按照現時預測路徑,暹芭會在今晚至明早最接近香港,在本港西南300公里附近掠過。 預計暹芭會有所增強,與其相關的烈風區會在今日稍後靠近珠江口,本港普遍地區風力會進一步增強,天文臺會考慮在今晚6時至9時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在過去一小時,昂坪、長洲及橫瀾島分別錄得的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98、83及78公里,最高陣風分別為每小時150、99及94公里。
今年8號風球: 天文臺:週三離岸風力達8級
這些物件乘地面流水流動或有機會令不同地點的排水系統進水口出現不同程度的阻塞。 此外,當風暴愈來愈接近時,海平面有可能因風暴潮或海浪的起伏而較正常水位顯著上升,或會引致沿海較低窪地區被海水倒灌和淹浸。 天文臺表示,位於南海中部的熱帶氣旋會在今明兩日移向廣東西部至海南島一帶,並逐漸增強。 受其外圍雨帶影響,未來一兩日南海北部及廣東沿岸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風勢頗大,海有湧浪。
- 內地與港澳人員恢復全面通關後,不少港人回內地鄉下探親外,亦有人到廣東深圳羅湖區消費。
- 獅子山一名為第3次使用,當中2010年同名風暴亦曾吹襲華南,至於2016年同名颱風則在高緯度形成並多次轉向,最終掠過日本,其引發的暴雨則在北韓造成重大傷亡;無獨有偶,三代熱帶氣旋獅子山均以飄忽不定的路徑聞名。
- 上午 10 時,強烈熱帶風暴馬鞍集結在香港之東南約 470 公里,預料向西北偏西移動,時速約 25 公里,大致移向廣東西部沿岸,並逐漸增強。
- 天文臺指,按照現時預測路徑,暹芭會在今晚至明早最接近香港,在本港西南300公里附近掠過。
- 之後信號系統經歷多次變更,至1931年,香港正式採用1至10號的警告系統。
- 天文臺則表示,除非查帕卡明顯增強,今晚需要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的機會不大,預料三號強風信號會在晚間維持一段時間。
- 受其影響,18至20日南海西北部、北部灣北部等部分海域及廣東西部沿海地區的風力有10至12級,陣風可達13至14級;華南南部及雲南南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其中廣東西南部、廣西南部、雲南南部局部地區有大暴雨。
珠海市氣象局在10月10日05時30分將全市暴雨預警信號升級為橙色,並再於早上7時45分將全市暴雨預警信號升級為紅色,學校停課。 早上8時許,受到強降雨影響,珠海市包括情侶路城市陽臺、海濱泳場、吉大路、明珠路人民路下穿隧道、金雞路、白蓮路、板樟山隧道迎賓北路等路段水浸嚴重無法通行,交警部門對情侶路採取了臨時封閉交通管制。 早上10時多,珠海公交巴士發出緊急通知,全市公交線路暫停營運,暫時未知何時恢復。 珠海市三防指揮部上午9時許發布消息,指珠海市暴雨預警已升級為紅色,主城區多處道路水浸,請全體市民非必要不出行,不要在低窪處停車,確保安全。 珠海市內多處嚴重水浸,其中橫琴二橋因水浸無法通行,珠海大道華發水岸路段,奧園廣場附近,機場北路等水浸嚴重,當局要出動排洪搶險車。
今年8號風球: 天文臺料暹芭移向廣東西部沿岸一帶
馬鞍週四(25日)早上最接近本港,可能在本港約200公里範圍內掠過,鰂魚湧的海水高度會在上午5時至9時期間上漲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米,即比正常升高1米左右,海水上漲可能會引致低窪地區出現水浸。 內地中央氣象臺則指,海高斯料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並將於明日日間在廣東陽江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 受其影響,18至20日南海西北部、北部灣北部等部分海域及廣東西部沿海地區的風力有10至12級,陣風可達13至14級;華南南部及雲南南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其中廣東西南部、廣西南部、雲南南部局部地區有大暴雨。 今年8號風球2025 根據天文臺九天天氣預測,明日多雲,間中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
今年8號風球: 馬鞍風球.總覽|天文臺發出8號風球14小時 落波後市民趕返工
今年適逢是數字颱風信號在香港推出100週年,天文臺製作「氣象冷知識」颱風專輯系列短片,增進市民對颱風威脅的瞭解,以提高防災意識。 天文臺網頁指出,預測一股強風至烈風程度的東北季候風會在未來一兩日持續影響廣東沿岸。 受東北季候風與獅子山的共同影響,廣東沿岸星期五至星期日初時風勢頗大,有狂風大雨。 綜觀獅子山除了刷新最遠8號風球紀錄外,它也創下歷來第8高單日雨量及10月最高、最長命「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及生效時間第6長的單一8號風球,而天文臺直接發出3號風球也不常見;登陸海南島「慢遊」20小時無減弱,被笑稱發揮港人「獅子山精神」。 對於六度改口,天文臺高級科學主任林靜芝解釋,今次風暴情況特殊,「獅子山」環流闊,並與東北季候風產生共同效應,令本港處於「複合帶」,而雨區發展亦對風勢轉變的一定影響,令「獅子山」破紀錄,成為距離香港超過500公里、卻又懸掛八號風球的風暴。
今年8號風球: 颱風百科
海南省防汛防風防旱總指揮部:海南省防汛防風防旱總指揮部於10月6日12時啓動防汛防風IV級應急響應,10月8日8時將防汛防風IV級應急響應提升至III級應急響應。 今年8號風球2025 海南省氣象局2021年10月9日6時50分繼續發佈颱風三級預警;海南省氣象局10月9日7時繼續發佈暴雨三級預警;海口市氣象臺10月9日8時13分繼續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2021年10月8日18時10分,海口市氣象臺變更暴雨橙色預警信號爲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2021年10月10日18時,中央氣象臺解除颱風藍色預警。
今年8號風球: 天文臺:星期日仍有狂風驟雨
香港天文臺從1884年開始就為香港海港內的輪船懸掛颱風信號以作示警,其後並開始為原有的信號球加設數字來代表風力強度和風向。 由於未來數日正值天文大潮,澳門今日早上至中午內港一帶會出現輕微水浸,而在疊加風暴潮及持續降雨影響下,預測明日早上至中午內港一帶會出現約0.5米以下的水浸。 今年8號風球 海洋公園方面表示,水上樂園今日(8日)沒有受暴雨及風球影響,樂園正常開放。 另外,由於天文臺於早上11時許改發黑雨,水上樂園已經運作,因此沒有啟用任何退票程序,市民可按照日期到樂園遊玩。 今年8號風球2025 新巴向《香港01》回覆稱因天雨關係,石澳道一帶路面出現嚴重水浸,影響巴士行駛。
今年8號風球: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尼格颱風|香港天文臺根據熱帶氣旋尼格的路徑,發出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 一號信號定義由2006年起增加「香港境內海域可能吹強風」的意義,此令大部分熱帶氣旋襲港後,天文臺會改發一號信號,取代三號信號。 因此2006年後一號戒備信號會顯示三個數字,兩個數字在括號內,左為第一發出數字,右則為取代三號數字,括號前的為該年總數目。 八號東北信號生效長達23小時20分,是自1973年烈風信號改革以來,生效時間最長的單一八號信號,打破三日前熱帶風暴獅子山所創下的22小時紀錄。 颱風圓規襲港,創以下紀錄:繼熱帶風暴獅子山後再次以三號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是為1957年以來天文臺首次需於同一年內兩度直接以三號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之後更需再次改發八號信號。
今年8號風球: 天文臺會在下午較後時間考慮發8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另外,本週中的天文潮水位會較高,如果熱帶氣旋採取接近珠江口的路徑,本港水位有機會因為風暴潮而升得更高,呼籲市民做好準備,留意最新天氣資訊。 而且,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昨日已宣佈,由於大浪及天氣惡劣關係,港島南區的赤柱正灘泳灘及石澳泳灘;以及西貢區的銀線灣泳灘及清水灣第二灣泳灘已懸掛紅旗,顯示在該處游泳會有危險,呼籲市民請勿在該處游泳。 1959年及1997年,只發出2次(由發出信號至取消所有信號視為一次,改發較高或較低信號不分開計算)。 當中1959年亦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歷時最短的一年,全年只維持36小時35分鐘(1日12小時35分鐘)。 (5+3) 颱風暹芭是繼2017年強烈熱帶風暴苗柏後,5年以來全年首個襲港即令天文臺發出八號信號的熱帶氣旋,亦是首個在回歸紀念日令天文臺發出八號信號的熱帶氣旋。
今年8號風球: 圓規襲港|增強為颱風 天文臺:八號風球中午前維持
熱帶風暴獅子山襲港,創以下紀錄:受當時仍為低壓區的獅子山及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香港風勢頗大,天文臺10月6日晚上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 今年8號風球 隨著獅子山發展為熱帶氣旋並靠近香港,天文臺10月8日凌晨取消強烈季候風信號並直接發出三號強風信號。 是自2020年熱帶風暴森拉克後再次跳過一號信號,直接發出三號信號,並以三號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亦是自1959年以來首次連續兩年有熱帶氣旋引致天文臺直接發出三號強風信號,更是自1993年颱風黛蒂以來直接發出三號信號後,再需改發八號信號。 受獅子山和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10月7日晚上8時許,九龍及新界區出現短暫電力驟降,引致區內多處大廈出現燈光閃爍,消防處更接獲多達90宗被困於升降機內報告,其中長沙灣一名市民因此而報稱不適,需要送院。
今年8號風球: 天文臺:3號風球生效!週三離岸風力達8級!留意8號波以外1個風險
隨著獅子山的外圍雨帶逐漸遠離,天文臺於下午5時45分改發黃色暴雨警告信號,並於晚上7時25分取消所有暴雨警告信號及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 天文臺總部於10月8日全日共錄得329.7毫米雨量,打破歷年來10月份單日最高降雨量,此紀錄更是自1998年以來最高及歷來第八最高單日雨量紀錄,而暴雨警告總生效時間亦是自設有暴雨警告以來第二長,達20小時5分鐘。 在東北季候風和低壓系統所引致的奎明效應下,香港10月8日至10日風勢頗大,有狂風大驟雨,海有湧浪。 天文臺表示,如果低壓系統顯著增強或更靠近香港,天文臺才需要考慮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當水警總部懸掛以上警告信號時,蚊尾洲、橫瀾島、赤柱、香港仔、筲箕灣、西貢、沙頭角及大埔的信號站會懸掛「輔助信號」(),以通知本地及遠洋船隻警告生效,直到1931年廢止。 10月9日,珠海轉吹東南風之後風力迎來猛烈的增強,海面陣風高達9-11級,其中珠海國家氣象觀測站錄得最大2分鐘平均風力19.4m/s,僅次於1983年10月颱風喬伊的記錄,創了十月歷史第二大的平均風力記錄。 海南省氣象局發布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海南省氣象局:海南省氣象局於2021年10月6日9時50分發布颱風四級預警,10月8日6時30分提升颱風四級預警爲颱風三級預警。
今年8號風球: 相關條目
她又稱,天文臺是以數據作為科學基礎,當8個參考風站中有4個達到烈風或暴風程度時,就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苗柏中心在當晚橫過香港東部水域,是自2008年8月颱風鸚鵡後,再次有熱帶氣旋的中心進入香港境內,午夜前苗柏在大鵬半島登陸並減弱為熱帶風暴,於6月13日上午苗柏採取東北偏北路徑橫過廣東,下午在江西消散。 市民最關註明日早上是否會改掛更高風球,可以享用一日颱風假。 據天文臺的預測,「天鴿」明早的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將達每小時120公里,已達可掛8號風球(持續風力每小時63至117公里)、甚至是10號風球(持續風力達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的風速。 而按照現時預測路徑,海高斯會在今晚至明早於香港西南約150公里內掠過。 由於海高斯採取較為接近香港的路徑,強度亦有所增強,海高斯會在今晚至明早於香港西南約150公里內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