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拱、蓮花山、白石橋行山之旅算是輕鬆易行,沿途美景不絕,踏上元荃古道再登上石龍拱,抬頭看藍天無遮無擋,低頭飽覽360港九美景。 接著前往蓮花山探祕,荒廢的校舍雜草叢生,旁邊一條石滑梯,越看越陰深,卻是打卡熱點。 石龍拱、蓮花山、白石橋的行山路線景點豐富且幾乎全程石屎路,屬初階輕鬆之旅。 粉嶺小巴總站設有多條小巴路線,每行設有2條路線,52B小巴位置位於龍躍頭文物徑54K小巴站後面,揹包豬和小白提醒大家,緊記往後望才對。
- 建議善用香港天文臺的天氣預報,瞭解每條路線的最新天氣情況。
- 正南方山腳是大尾篤的「中心」,計巴士總站、燒烤區及幾個水上活動營舍。
- 由粉嶺港鐵站乘搭52B小巴前往「鶴藪圍」下車,沿鶴藪道步行至鶴藪水塘水壩。
- 同時,沙羅洞是香港唯一的淡水濕地,有不少蜻蜓及蝴蝶品種在此落腳。
可是,由屏風山至八仙嶺一帶,高度介乎五百至六百多米,卻又經常隱於雲霧之中。 畢竟行山可以試運氣,起步別以為天公不造美,看那下午濃霧漸散,原來上天對你也不薄。 不少人到大美督,都是為了參與水上活動,或沿著船灣淡水湖壯觀的主壩騎單車。 這裡有十多間餐廳,提供中式、泰式、西式、日式或意式美食。
八仙嶺鶴藪出發: 露營用品+露營裝備
此路段高低起伏,部分路段雖已鋪設水泥級,但上落差甚大,非常費力。 衛奕信徑第九段最後以仙姑峯作結尾,峯上飽覽船灣淡水湖及三門仔等地,讓疲勞稍減,也正好為衛奕信徑末段增添動力。 一輪下山路後便再上山,我們已經走了4.5小時,終於抵達代表第一個神仙呂洞賓的純陽峯。 一大班遊人圍著純陽峯的名牌在拍照,我差點錯過了。
本來不自量力地諗住可以沿前面條樓梯上衛徑去九龍坑山,不過時間已經係5點半,過多半粒鐘就天黑,冇得行了。 不過就算有時間我都未必夠體力完成埋最後呢段,今日就行住咁多先啦。 通常會座一陣休息同影嚇相,呢到個view真係幾鬼靚,可惜因為大逆光影出嚟灰曬。
八仙嶺鶴藪出發: 交通資訊
這次帶了2機4鏡和1支腳架,另外還有2支小腳架作拍攝影片之用(完整器材清單可參看文末。)。 以數量來說其實並不比往常多,然而卻感到比平常沉重。 很大原因是因為這次所帶的70-200mm長鏡頭,份量比慣常使用的廣角及標準鏡頭沉重不少。 上山是最客觀的反映,一旦疏懶了就沒法掩飾。 一般拍風景,絕大部分都是使用廣角鏡頭,大概跟我們偏好以廣闊的眼光看周圍環境有關。 但其實長焦鏡頭能把場景中有趣的局部強調出來,放大呈現,當運用得宜,效果將十分震撼!
- 小食的性價比極高,腸粉$7/4條、魚蛋$4/7粒、魚蛋$4/4粒,多試幾款也不過份。
- 可乘搭專線小巴路線52B前往「鶴藪圍」下車,沿鶴藪道步行至鶴藪水塘水壩。
- 接著前往蓮花山探祕,荒廢的校舍雜草叢生,旁邊一條石滑梯,越看越陰深,卻是打卡熱點。
- 他表示最新的飛行物體 「侵犯了加拿大領空」,在加國西北的育空(Yukon)地區被擊落。
- 在香港的郊野公園,不少崎嶇的山峯皆設有縱橫交錯的遠足徑,令郊遊變得更容易,當中包括全長78公里,由香港島的赤柱峽道延伸至新界南涌山嶺的衛奕信徑。
- 但教育徑的終點其實為新娘潭,但教育徑本身的終點是新娘潭,不會登上八仙嶺。
路線尾段會接上八仙嶺自然教育徑,因知名度高不少人會從這邊出發。 但教育徑的終點其實為新娘潭,但教育徑本身的終點是新娘潭,不會登上八仙嶺。 在鶴藪圍路口的涼亭下車後,沿鶴藪道一直走約 1.5 公里 (20 分鐘) 便到達鶴藪水塘,途中會經過鶴藪營地。
八仙嶺鶴藪出發: 路線資料
按此瞭解相關入境資訊詳情,或下載旅遊小貼士。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等方式運作,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八仙嶺鶴藪出發2025 由於本網站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未知坪輋雲泉仙館當日有否大型活動,52K小巴線的乘客很多,令其他幾線小巴數目異常少。 著名的八仙嶺山頂無樹蔭,最少八上八落令不少人望而生畏。
八仙嶺鶴藪出發: 八仙嶺 黃嶺 屏風山 鶴藪
班次可能會因實際環境改動,留意小巴站頭告示。 八仙嶺鶴藪出發 露營營地是公家地方,難免要與他人共享,因此任何時刻也要注意聲浪,不論人聲、手機或收音機,尤其入夜後,更應控制音量,免得擾人清夢又破壞寧靜環境。 營地資源一向是先到先得,就算朋友正前往營地,也切勿用任何物件霸佔營地,以免引起爭執。 經過其他營地時,不要踢到他人帳蓬的營釘及營繩。 不單是指將垃圾丟進垃圾箱或回收箱,而是要將垃圾帶回市區,因為郊區的垃圾箱未必經常有人清理,帶走垃圾可避免野生動物誤喫而影響生態。
八仙嶺鶴藪出發: 第 1 站 新娘潭自然教育徑
有次近黃昏時在黃嶺上想試走,考慮風險後還是決定乖乖走衛奕信徑第九段經八仙嶺下山。 從九龍坑山下降接上流水嚮郊遊徑後,可順走(右方)或逆走(左方)郊遊徑往流水嚮(往粉嶺的小巴雖會路經流水嚮道,但通常已客滿。建議再步行至鶴藪圍乘車)。 八仙嶺鶴藪出發 八仙嶺鶴藪出發2025 由左方的石級急升,近山顛的左方有一處天然觀景臺,可從高處下瞰鶴藪水塘全貌。
八仙嶺鶴藪出發: 八仙嶺.鶴藪
沿鶴藪道往鶴藪水塘前行,步行約15分鐘,便可抵達營地。 位於八仙嶺郊野公園,被鶴藪水塘家樂徑圍繞,全長只有約2.5公里,起點左邊是緩緩的上坡路,右邊則是遠足界有名的「六十八級」樓梯,兩邊都不難行。 鰂魚湧樹木研習徑、康柏郊遊徑是市區輕鬆郊遊好去處,同時是個充滿教育意義的路線。 大家先上一堂自然課,細心慢遊鰂魚湧樹木研習徑,認識不同植物品種,接著是歷史課,遊覽日戰時期的軍事遺趾,瞭解香港的戰爭歷史。 享受郊遊樂當然不少得美景,連接鰂魚湧樹木研習徑的是康柏郊遊徑,沿途盡覽維港美景。
八仙嶺鶴藪出發: 新界好去處
下午三時多才正式開始上山,因此不太可能在入黑前完成十多公里的路程。 不過原本亦打算等入黑拍星空,因此已做好夜行的準備。 八仙嶺鶴藪出發2025 除了照明,也包括保暖,因為1月底的天氣咋暖還寒,特別是入黑後,溫差可急降5、6度。 初段坡度頗陡,及後亦時有起伏,但視野開闊,心曠神怡。
八仙嶺鶴藪出發: 分享本頁
當年師生在仙姑峯南坡的馬騮崖遇難,事隔23年,年輕一輩的山友可能都有感陌生。 其中,不可錯過八仙嶺的主峯純陽峯,高590米,屬羣峯之首,最重要是一個「打卡」好地方。 八仙嶺共有八大山峯,全都以道教神話中的八位神仙命名,而純陽峯則是八仙嶺的首個山峯。 走到這裡,感到疲憊的你可在此稍為休息,向西回望你已越過的山脈,或向東遠眺前面七個山峯的壯麗景色。 八仙嶺鶴藪出發2025 在抵達面積細小、外形如一彎新月的鶴藪水塘前,你可聽到流水在石頭間潺潺流淌的聲音。 這水塘位於寧靜的山林深谷裡,所儲的水並非供人飲用,而是用於灌溉山下的農田。
八仙嶺鶴藪出發: 衛奕信徑第九段 —— 鶴藪水塘至八仙嶺:踏足蜿蜒的登山徑,欣賞絢麗宏偉的景色
整段路沒有樹蔭,今天天晴有陽光,所以走得汗流浹背,帶了的一公升水也不夠飲用,所以最後在大尾篤的那罐可樂,令我有枯木逢春。 上山的梯級又高又斜,走得上氣不接下氣,剛才起步,心中已經有點擔心如何挨下去。 但只要回頭一望腳下的景色時,便頓時有點安慰。
八仙嶺鶴藪出發: 【香港山峯50全攻略 – 第一回】青山 – 香港三尖 無盡天梯 | Hikipedia
站在山頂,你可一覽南邊開揚的吐露港美景,欣賞沿岸排開的紅樹林。 迎海而建的慈山寺就在你下方,宏偉的觀音像在這裡看起來變得細小。 八仙嶺是由八個綿綿不絕的山峯組成,分別為仙姑峯、湘子峯、採和峯、曹舅峯、拐李峯、果老峯、鍾離峯及純陽峯,位於大埔大尾篤。 流水響水塘及鶴藪水塘兩個水塘僅一山之隔,兩個水塘會為船灣淡水湖收集八仙嶺水源,是香港規模較少的灌溉水塘。 筆者選擇2往新娘潭,再行到大美督,沿路有多個涼亭可供小休。 總結由大美督逆走部份衛奕信徑第9段,登八仙嶺經犁壁山,略過黃嶺。
八仙嶺鶴藪出發: 總站站景
左轉穿過主壩,你會看到樹枝紛紛垂在水面,就像垂柳在喝水的獨特景象。 八仙嶺鶴藪出發 在遠足徑起點,鶴藪圍涼亭附近左邊路口的樹後,有一部自助飲料販賣機。 由於這是一條難度高的路線,請確保帶備足夠的飲用水和小喫。
八仙嶺鶴藪出發: 路線圖文分享
這條遠足路徑不但遙遠,大部份路線亦沒有遮陰處,因此謹記帶備足夠的飲用水(每人最少兩公升)和各樣防曬用品,包括帽子、太陽眼鏡和防曬霜,以及穿上穩固安全的登山鞋。 山上的氣候瞬息萬變,請帶備輕便的防水衣服。 建議善用香港天文臺的天氣預報,瞭解每條路線的最新天氣情況。 你亦可瀏覽漁農自然護理署網頁,瞭解更多郊野公園遠足安全指引。 八仙嶺鶴藪出發2025 如果假日想遠離鬧市,好好放鬆一下,感受大自然的美,新界北區是郊遊的好選擇!
八仙嶺鶴藪出發: 香港遊車河 Facebook Page
八仙嶺為筆者其中一條最喜愛的山徑之一,除八峯甚有氣勢外,犁壁山至屏風山一段的峻峭山勢及碧油油的山坡的確令人開懷,縱不時回望亦不覺厭膩。 鶴藪圍是粉嶺原住村落之一,與流水響同為粉嶺鄉事委員會的範圍。 鶴藪水塘於1968年啟用,是船灣淡水湖系統的一部份。 四眼仔腸粉是聯和墟其中一間知名小店,從街邊檔開始營業至今已20多年。 店內的主打顧名思義是腸粉,另外還有粉果、燒賣、魚蛋等小食也十分吸引。 八仙嶺鶴藪出發 小食的性價比極高,腸粉$7/4條、魚蛋$4/7粒、魚蛋$4/4粒,多試幾款也不過份。
八仙嶺的稜線上以一道以石級、泥徑及水泥造的山徑連貫。 嶺上山徑四通,可分別通往大尾篤、鹿頸、南涌、新娘潭、丹竹坑及鶴藪等地;另有數道隱徑可登上仙姑峯、純陽峯和黃嶺。 在山頂可以找到這條路線的第2條標高柱,回望八峯氣勢磅薄,仿如一條匍匐的巨龍。
於大美督起步,可遠眺整個八仙嶺,由於拍照時較近右邊仙姑峯,因此看起來較高,其實最左邊的純陽峯纔是最高。 上週六終於等到好天,藍天白雲陽光出哂嚟,唔行山對唔住自己! 幸好氣溫涼快,趕在夏天來臨前再挑戰一下體能,選了上落坡度較大、路程較長的八仙嶺來走。 此段路在翻過八仙嶺後,也只走了全段約三份之一而已,再翻過黃嶺、屏風山等,以鶴藪村作結,需要大量體力呢。
進入水塘家樂徑後沿指示向前行便是鶴藪水塘水壩,鶴藪水塘外形如一彎新月的湖,集合八仙嶺、沙螺洞及軍地一帶的山水,大家可以在水壩上觀賞附近一帶的景色。 他們是在港工作的美國人,因為時間上失了預算,才弄至這麼晚仍未下山,而他們只有一人有頭燈,因此入黑後只能更緩慢地前行。 正巧我還多帶了一支後備電筒和頭燈,果真能派上用場了。 我沒有開壇拍攝,只停下休息,順道有意無意地等待後方的遊人,看看能否結伴同行。 不可不提,位於仙姑峯山腳的春風亭,為紀念1996年2月10日的八仙嶺山火而建,港督彭定康在同年3月12日主持揭幕儀式。
八仙嶺鶴藪出發: 流水響+鶴藪水塘交通
香港陪我渡過了幾十年的繁囂,終於在疫情下千瘡百孔,令人生悲。 不過,我的廚藝在大門中卻每有精進,今天烙餅、雞蛋炒香椿,播放着鄧麗君的「讓心兒圈起你 」,一下子又墜入回憶的長河。 「山系計劃」志在集齊老友,每月上一次山,順道解決山下「坐言不起行」的民生問題。 回顧2018年第一擊,「大同」集體流汗一口氣「探八仙」,帶有兩種意義:一,新手終嘗聞名不如見面的香港名山。 離開堤壩後,攀上屏風山滿佈碎石的小徑,離開茂密的林蔭。 這段路雖然既難走又陡峭,但當你登頂後,連綿不絕、綠油油的山景隨即映入眼簾,足以令你忘掉登頂的艱苦。
你可以在出發前,到港鐵粉嶺站的便利店購買補給品。 沿長長梯級直登五百多米的屏風山,從使在初春也覺點喫力,如炎夏走頗容易中暑的。 黃嶺高639米,為東北區最高的山頭,南脊另有路下洞梓及沙螺洞;至於純陽峯,南脊直下抵山寮。 今年2月2日馬年初三近黃昏,八仙嶺同發生山火,燒了近兩天(2月5日太陽報:「八仙嶺『長命山火』撲熄」)。